2020天津事业编申论热点:刻好教育减负的底版
教育减负是老生畅谈的话题。新基础课程理论改革提出以来,关于素质教育逐渐成为教育的核心理念。素质不素质,关键看学生。要看看学生学的好不好,学的快不快。不难发现,学生的书包仍然非常沉重。因此,必须出重拳,用猛药,让教育的负担真正减掉,做到以学生为本。
负担,在《辞典》中解释为:背着或挑着重物。教育发展过程中,学生肩膀上有负担,学生的负担是过重的作业与书本知识的学习。教师有负担,教师的负担是面临一系列的绩效考核。家长有负担,家长的负担是被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所累。武汉的徐女士作为宇宙最强妈妈登上报纸:她花费12万,为正在上幼儿园的孩子报了17个补习班。我们不妨设想一下:一个孩子,连基本的识字认字都没有学会,价值观无从谈起,过早的基础各类文娱特长,又能有何意义?累了孩子,愁坏了家长。
负担,从来不是不布置课后作业,也不是对课后作业一刀切。所谓的负担,是将机械的,无用的作业内容砍掉。那么,不布置就完事了吗?答案是否定的。如果课程无法及时消化,比如说一些数学、物理等重视思维能力培养的科目,如果不布置一些课后的实践作用,学生只能学到知识和技能,而无法熟练掌握和应用方法和过程。更何况情感态度价值观?沈阳铁路五小28年不布置作业,喊出:学就学个扎扎实实,玩就玩个痛痛快快。提出三清制度:课程及时完成授课任务,做到节节清、天天清、段段清,这何尝不是关于教育减负的有益探索?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如果让学生中自己去学,他能够用自己独立的思维去进行知识点的学习,去不断的探索求知。而一味的注重作业、背、记、写,学生只能浑浑噩噩。逐渐丧失对学习的兴趣。
背着石头上山,教育事业的发展不可能一帆风顺。如何把负担减去,是我们需要深入思考的问题。现实在拷问,学生的迫切需求,倒逼我们必须从教师和家长两个角度共同发力:创新教学方式,激发学生兴趣,端正家长、教师对待减负的观念。减负不是拦路虎,而是助推器。唯有教育减负,素质教育方能落地。学生全面成长方有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