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简史(四)
文章:公众号和头条号同时发布
文章精简后制成的短视频:西瓜、抖音和哔哩哔哩发布
2019年1月,我创建了我的公众号,两年多的时间内笔耕不辍,最多的时候一周写了十四篇原创文章,现在的更新频率是一周一篇长篇,从无断更,已写了300多万字,内容主要是时事政治、国际关系、历史、文化、宗教、哲学、金融、宏观经济和地产等领域。我在此处已发布的长篇,后续篇章可以去我公众号先睹为快,搜索侃侃乱侃即可。
我目前发的文章已经超过了八十篇,可以点击这个汇总贴《截至目前我在头条号上发布的所有文章的直达链接》,选择自己想看的内容更为便捷。
之前的三篇讲述了吠陀时代、佛教和印度教时期的印度古代历史,按照我的历史阶段划分(如下),还有三个阶段未讲述:
备注:这只是我自己的一种划分方式,不习惯的朋友可以直接看百科
吠陀时代——雅利安人入侵,古婆罗门教(古印度教)开始发展,建立种姓制度
佛教时期 ——佛陀诞生,佛教建立、兴盛、衰落
印度教时期 ——印度教复兴,从黄金时代走向黑暗时代
伊斯兰教时期——突厥人入侵,伊斯兰教成为上流宗教
殖民时期 ——大航海时代开始,欧洲各国纷纷入侵
印度独立 ——印度国父“圣雄甘地”推动印度独立,逐步走向现代化
公元七世纪左右,穆罕穆德创立了伊斯兰教。阿拉伯人在8世纪初,征服了印度西北部的信德,揭开了穆斯林远征印度的序幕。但是实在地打下印度并定都,就得到12世纪末了。
在唐朝的时候,突厥一直在边境来犯,后来被唐军打败,败走西迁,因为离阿拉伯近,就被那个时候新兴的伊斯兰教给感召了,也信了教。突厥在唐朝边上做邻居的时候,就十分好战,去了印度边上,当然也不会消停。九世纪开始打,两百多年地方越打越大,这期间没建立大王朝的就不说了。
值得好好讲讲的,就是——德里苏丹国了(1206-1526),这个苏丹国统治的时间甚至超过了孔雀王朝(公元前324-185年)和笈多王朝(公元320-550年),印度从公元前14世纪外族雅利安人入侵,到1947年独立,这3500年间,中间稳定地由印度人自己统治的时期,不到总数的九分之一。而且还把欺压他们的雅利安人的种姓制度和婆罗门教流传至今,印度人对自己民族文化的认可,经常随着外族入侵而被同化,被英国殖民后也是如此,各有利弊吧。
伽色尼王朝的苏丹马赫穆德远征印度12次以上,在北印度造成严重破坏。伽色尼王朝在中亚的领土于1173年被其位于阿富汗的原附庸廓尔王朝吞并。廓尔王朝的统治者穆伊兹丁·穆罕默德在1192年的第二次德赖战役中决定性地击败了兆汗人,他把他的奴隶留在了印度做总督,就是德里苏丹国的创建者。
新皈依伊斯兰教的突厥人,在公元十二世纪末开始入侵印度,于1206年建立了德里苏丹国第一个王朝,名字竟然是——奴隶王朝。下图中红色画线部分就是1206年的疆域面积。1236年,疆域扩大到绿色画线区域。
由于王朝的创建者库特布丁·艾伊巴克本是突厥人钦察族的一名奴隶,因此得名。古尔王朝的最后一任皇帝穆罕默德·古尔遇刺身亡。因穆罕默德生前并没有留下后嗣,当时效忠穆罕默德的库特布丁乘机而起,成为了王朝的接班人。库特布丁自称德里苏丹,定都拉合尔;其后又将首都迁往德里,之后有个新德里,也是因为这个旧德里的存在。
库特布丁为一虔诚穆斯林,在位其间兴建了不少清真寺。外族称霸,国教当然也不会再是印度教了,突厥人都皈依伊斯兰教了,新征服了一大片土地,当然也要让更多的人改信伊斯兰教了。所以,我对印度历史的划分,喜欢从宗教的角度出发也是因为这个,王朝更替,看宗教反而更明显。佛教、印度教和伊斯兰教作为印度国教时,风格明显不同。
库特布丁卒于1210年,并由其女婿沙姆斯丁·伊勒图特米什接任王位。其后几任苏丹大都是沙姆斯丁的后裔。
德里苏丹国的第一个王朝奴隶王朝维持了84年,由盛转衰,军人掌权后控制性变重,最终推翻该王朝,建立了德里苏丹国的第二个王朝——卡尔吉王朝,此王朝维持了30年。
王朝的创建者为菲鲁兹·卡尔基,菲鲁兹本为奴隶王朝的一名将领,其王族为阿富汗突厥人的一支,人种上与文化上已伊朗化。
其子阿拉乌德丁·卡吉尔(1296~1316)是德里苏丹国统治印度时期最强大的穆斯林君主!
在基利战役等会战中,阿拉乌德丁击退了蒙古察合台汗国的入侵。他摆脱伊斯兰教神学家乌里马的控制,整顿财政和行政,加强中央集权,建立4.7万人的精锐骑兵部队。对拉杰普特诸邦发动猛烈攻势,占领奇托尔、兰桑博尔、乌贾因,并打开了向德干扩张的道路。但这王朝捣毁了孟加拉超戒寺与那烂陀寺。
德里苏丹国的第三个王朝是——图格鲁克王朝,从1320年开始,维持了93年至1413年。这第三个王朝依然是突厥族的苏丹,也是一个战争狂人,我发现游牧民族真的都挺好战的。穆罕默德·本·图格鲁克4次派大军远征南印度,领土扩大到科佛里河以南,行省增加到23个,使德里苏丹国家一度达到极盛时代。
穆罕默德·本·图格鲁克是一位熟识逻辑、哲学、数学、天文和自然科学的学者,且具备医学方面的知识和精通辩证,同时也是一位书法家。摩洛哥旅行家伊本·巴图塔在他的统治时期拜访过他。战争狂人竟然文治武功都不错,可惜后来在战争中身亡。
他表弟菲鲁兹宣布继位。他的统治持续到1388年他去世为止。菲鲁兹是一位相当有建设性的苏丹,他先是放弃了对南部的征讨,集中力量建设德里,建设了美丽的新花园、清真寺、医院和学校。他还赞助修建新的灌溉系统,包括为更多的土地改造成为良田。他废除了拷打等刑法,致力于改善君民的关系。他还是一个狂热的穆斯林。他死后不久,苏丹国就分裂为几个敌对的小集团。
德里苏丹国一共就五个王朝,已经讲了三个,第四个王朝是是赛义德王朝(1414年-1451年)。1398年,大名鼎鼎的瘸子帖木儿进攻印度,这个王朝的开创者黑兹尔汗就是原来帖木尔帝国旁遮普总督。
德里苏丹国的最后一个王朝是洛迪王朝(1451年-1526年),其创建者巴赫鲁勒·洛迪原为赛义德王朝锡林德总督,经历了三代苏丹以后被灭。
突厥贵族通过武力征服的方式来传播伊斯兰教,其政策远比当初的阿拉伯人激进。阿拉伯帝国扩张时期,被征服土地上的人民只要交纳人丁税就可保留信仰,阿拉伯人在宗教宽容方面远比基督教国家做得好;但突厥人在印度的行为却截然不同,大肆烧杀抢掠,摧毁佛教寺院和印度教庙宇,强迫异教徒接受“先知的宗教”。佛教和印度教同时受到了严重打击,但印度教经过调整和反抗后,与穆斯林征服者实现了妥协,并继续生存发展;而佛教却因为种种内外原因,最终在印度消亡。伊斯兰教可以说是踩着佛教的尸体进入印度的。伊斯兰教向中亚、南亚、东南亚扩张的历史几乎就是一部蚕食、打击佛教的历史。
前有信奉伊斯兰教的突厥人创立的德里苏丹国,后有突厥化的蒙古人建立的莫卧儿帝国,虽然民族不同,都是信奉伊斯兰教的,这个帝国的时间维持得也比印度人自己建立的孔雀王朝和笈多王朝久,从1526年-1857年结束。
由瘸子帖木儿建立的帖木儿帝国很强大,国土面积也很庞大(如下图),黄色区域皆为帖木儿帝国势力范围,向西还打到了地中海。
莫卧儿帝国和帖木儿帝国也有直接关系,就是因为帖木儿帝国崩溃了,其中一支的皇室血脉才会向东打南亚次大陆,帖木儿五世孙巴布尔兵败逃至印度。
1526年,在第一次帕尼帕特战役中,巴布尔击溃了落迪王朝的最后一个苏丹易卜拉欣·洛迪。他占领了德里并被尊为“印度斯坦的皇帝”。他继而在1527年击败拉其普特人,1529年又消灭了阿富汗人的残存力量。自此建立政权被称为莫卧儿帝国。
笈多王朝是印度人形成较大统一的最后一个王朝,戒日王朝虽然也是印度人统治,可是只是北印度而已。德里苏丹国和莫卧儿帝国都是外族统治印度,莫卧儿帝国统治时间共计331年,还比德里苏丹国多了11年。莫卧儿帝国垮台后,印度正式进入了殖民时期。这651年,佛教在早期已经被全面打击了,印度教还在与国教伊斯兰教争斗,最终在大航海时代开启后,殖民者打跑了伊斯兰教,印度教成为第一大宗教,直至如今。
帖木儿帝国灭亡后,巴布尔自从被驱逐河中之后,翻山越岭进入阿富汗,夺取喀布尔,在喀布尔建立了一个小王朝,他率领伊斯迈尔借给他的军队匆忙赶回河中,胜利地进入了撒马尔罕城(1511年10月)。
继撒马尔罕之后,布哈拉又向他敞开了大门,而蒙古乌兹别克人退到塔什干。巴布尔又去占领塔什干,成为塔什干和中亚的统治者。以伊朗人在呼罗珊的胜利为支柱,帖木儿王朝在河中的复辟似乎是完成了。
但是,巴布尔开始碰到了意想不到的困难。他曾求助过的、并接受其宗主权的波斯人是什叶派穆斯林。布哈拉和撒马尔罕居民信奉的是逊尼派,他们斥责他与异端邪说者谈判,并与他断绝关系,他们的宗教热情比他们对帖木儿朝诸王的忠诚更加强烈。由于受到这些宗教骚乱的鼓动,乌兹别克人又卷土重来。波斯将军纳吉姆·沙尼和巴布尔在布哈拉以北的加贾湾发生的一场大战中与他们交锋,这次被他们打败了(1512年12月12日),纳吉姆被杀。巴布尔放弃了对河中的所有企图,退回到他的喀布尔王国,七年以后,他从喀布尔出发,前往征服印度。于是,布哈拉、撒马尔罕和整个河中地区又转到蒙古乌兹别克人手中。
所以史学家们都说这是“黑暗时代”了,一堆各种外族人,在印度打来打去,还把外来宗教伊斯兰教强制性灌输到印度人的宗教信仰中,突厥人和蒙古人比伊斯兰教创教的阿拉伯人更狂热,谁让印度人自己管理国家时间太短,才会给了外族可乘之机。
印度的语系主要有印欧语系、汉藏语系、南亚语系、德拉维达语系,语言复杂。印度到现在都有大约2000种语言,其中55种有自己的文字和文学。有各自文学宝库的19种完善语言被定为印度的官方语言。这么多语言,真是过了一个村就像到了国外一样,国家要统一起来难度太高了。所以,我们真该感谢出了一位秦始皇,书同文,车同轨,统一度量衡,秦始皇奠定中国两千余年政治制度基本格局,印度就没这个运气了,所以黑暗时代持续了八百多年,接着又是殖民时期。
巴布尔这个蒙古人,反而使印度的不同教派,分散的村社走上了民族统一的道路,莫卧儿帝国也成为了当时世界上最富有、最强大的国家之一。
他采用“以印治印”的手法,把印度半岛北部尚未征服的地盘划分给每一个印度的封建主,不管他们采用什么方法,只要管理那就是他们的领地。不久,印度北部就基本统一了。
1530年,巴布尔因病去世后,其子胡马雍继承皇位。企图以察合台的突厥人、蒙古人、波斯人、阿富汗人和印度人组成的混合军队,征服全印度,以实现父亲的遗愿。
他实行开明政治,对印度教采取宽容政策;它建立了有效力的君主集权制,执法公正;他改革税制,计田优劣征收,发行银卢比;兴修道路,设立驿站,联系首都阿拉格与孟加拉、拉齐普坦等地的“大干道”当代仍是印度的主要干道之一。他的田赋改革是以后阿克巴改革的蓝本。
1555年,胡马雍重征印度平原,占领德里和阿格拉,恢复了莫卧儿帝国在印度的统治。在流亡伊朗期间,他进一步受到伊朗文化的影响,由逊尼派信徒改奉什叶派,并带回了对莫卧儿帝国有深远影响的伊朗文化。在伊朗的帮助下,1556年,阿克巴继位,实行了进步的内政改革,采取宽容的宗教政策,扩大了莫卧儿帝国统治印度的社会、政治基础。他建立中央集权制,开疆拓土,统一了次大陆广大地区,推动了印度社会经济的向前发展。
胡马雍倒是出了一个杰出的儿子(如下图),长子——阿克巴,其统治时期,他能对所有的信仰给予平等和自由地看待。与他之前的君主相比,帝国的文化和艺术在其统治时期达到顶峰。
他统治时期,莫卧儿帝国在版图及财富上都扩张到原来的三倍。阿克巴建立了有力的军事系统,也有效率地进行政治及社会的改革。他废除了向非穆斯林人民实施的人头税(吉兹亚),任命非穆斯林为高级的行政及军事职位,是首位获得本土人士信任及效忠的莫卧儿帝王。 他认识到稳定的帝国和子民的合作与善意有关,因此他翻译梵语文学,参与国内的庆典。在阿克巴统治后建立了莫卧儿帝国多元文化的基础。
阿克巴统一了全国度量衡,有力地促进了工商业的发展。阿克巴信仰伊斯兰教,而印度长期流行的是印度教,因此印度教和伊斯兰教之间经常发生矛盾冲突,这极大地影响了国家的安定团结。为了协调印度教和伊斯兰教教徒们的关系,阿克巴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他宣布各教派平等,他选用印度教人士做高级官员。阿克巴自己还在宫庭中采纳印度教惯例。阿克巴出于自己“宽容大度的个性”和自己“对宗教思想的追求”,他还创立了一个没有上帝、没有先知、没有教务的“圣教”。
1605年,阿克巴卒于阿格拉,享年65岁。这六大皇帝中,阿克巴最著名,他在伊斯兰发展史上与波斯的阿巴斯大帝、奥斯曼的苏莱曼大帝齐名。
阿克巴去世后,莫卧儿帝国先后由贾汉吉尔和沙贾汗统治。17世纪中期,莫卧儿帝国处在黄金时代。印度人本是杰出的建筑师,皇帝沙贾汗时期,印度建成了德里的红堡等许多著名建筑。在这众多的名胜古迹中,最著名的是沙贾汗为其死去的宠妃建造的礼物——阿格拉市的泰姬陵。
后期莫卧儿就更不值得讲了,在位时间都很短,建树也有限,阿克巴是莫卧儿帝国中实至名归的大帝,他在君主集权制、改革行政体制和司法制度作出了杰出的贡献,缓和了伊斯兰教和印度教之间的矛盾,改变了德里苏丹国时期只有伊斯兰教教徒从政的单一体制,宗教矛盾减轻了,经济发展才会更稳固。不然种族、文化和宗教的矛盾一深,就又会回到之前那种“花无百日红”的状态,难得出一位有能力的国王,一去世国家就又乱了。
他还下令允许寡妇改嫁,废除“萨提”(即妻子为亡夫殉葬自焚)制度。禁止童婚、大办嫁妆,提倡男女婚姻自主,近亲不宜结婚,倡导一夫一妻制。直到现在,印度农村还有童婚,四百多年前的阿克巴,还比现在的某些落后观念根深蒂固的印度人更开明。
他还将穆斯林贵族原分封的采邑(贾吉尔)收归国有,改付他们以薪金。废除原有的包税制度,将土地按质分为4等,规定每一等级土地的税收标准。规定对印度教徒和穆斯林商人实行统一税率,废除对非伊斯兰教徒征收的人头税。
阿克巴倡导印度各宗教一律平等,各奉其事,消除相互间的对立。规定印度教、琐罗亚斯德教和基督教按各自的教规进行宗教活动,修建宙宇教堂,允许原强迫改宗伊斯兰教的人可恢复原来的信仰。印度教徒可在政府和军队中担任要职。 在法特普尔·西克里城修建一座礼拜堂,挑选各宗教的学者举行宗教学术自由辩论。为调和各宗教间的矛盾,促进印度各种宗教文化的融合。
莫卧儿帝国第三代皇帝阿克巴辛苦建立的宗教宽容政策,到了第四代的贾汗吉尔时期因叛乱而被抛弃。到了第五代皇帝沙贾汗时,莫卧儿帝国空前强大,但由于沙贾汗大兴土木和赋税繁重而发生内部纠纷,1657年沙贾汗被其子奥朗则布推翻。奥朗则布时期的莫卧儿帝国领土达到最庞大的时候,但沙贾汗时期遗留下来的一系列问题导致了莫卧儿帝国的衰落,才会有那么多位皇帝皆在位时间短暂。
莫卧儿帝国衰落后,大英帝国、法兰西殖民帝国、荷兰殖民帝国和葡萄牙殖民帝国等在印度争夺殖民地,最终英国胜利,使莫卧儿皇帝成为傀儡。1858年,英国的维多利亚女王被授予印度女皇称号,成立英属印度,莫卧儿王朝灭亡。
从1526年至英属印度建立,历时331年的莫卧儿帝国最终也倒了,信仰伊斯兰教的外族人势力被颠覆了,却迎来了欧洲人的殖民,从一朝又换到了另一朝,依然与印度人无关,印度人仍然无法成为统治阶级。
已经写了四篇,至此横跨印度历史已经超过了三千年,期间印度人自己统治的时间不到九分之一,一直都是各种外族轮流统治着该地。而且大部分时候都是印度的南北处于分治的状态,南北两地从人种到宗教都有着很大的区别,就连种姓制度都产生了地域化区分。
尽管阿克巴对印度作出了很多本质上的改革,奈何太多的地区文化普及率实在是低,改革收效甚微,如今印度很多偏远地区依然过着很封建的生活。几千年的宗教文化发展给了印度太多的桎梏,枷锁深套,使很多人,特别是男性,不愿意从这种约定俗成中走出来,十分悲凉!外人只能旁观,不知他们何时才能觉醒并真正愿意抛弃这个沉重的枷锁,种姓制度真的太残酷了!
愿世界更好!苦难更少!国泰民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