忧郁的男孩

柏皓是我在育英学校实习时班里的一个学生。

他就像是偶像剧里的小王子,成绩好,长相好,家世好,但是父母常年不在身边。

柏皓一直住在舅妈家里,他和我说他一年见到妈妈六次,已经两年没有见到他爸爸了。说这话的时候,他的语气淡淡的,但是能从中感受到他的忧伤。

有一次要出操时,他突然说:我都这么久没看见我爸爸了,他不会是坐牢了吧。

我叫他别乱说,他冲我笑笑,一溜烟儿就跑走了。

有一次我给他拍了一张跳格子的照片,他惊呼,这张和我爸爸一模一样!在微信中,他一连发了三次语音,语气中满是惊讶,惊讶中透露着思而不得的想念。

柏皓很早熟,这和他常年住宿在亲戚家很有关系。小孩子是很会察言观色的,毕竟不是爸爸妈妈,多少会有点隔阂。生病了,也不敢和舅妈说,怕她烦。

那是元旦之后的一天,他对我说,你看看我是不是发烧了。我让他去医务室,他哀求我说:“你不要告诉贺老师,她会打电话给我舅妈的。”

“打给你舅妈不是正好嘛,让她过来接你。”

“不行!不行!那我自己去医务室算了。”

原来元旦这三天他身体一直都没有好,咳嗽加发烧,舅妈已经有点不耐烦了。

顿时,满满的心疼。贺老师叹了一口气:“住在亲戚家就是怕生病,大人会烦,孩子会缺乏安全感。”

柏皓于我,就像是一位小弟弟。有一天,他没大没小地说:“其实我们是同辈的,我哥哥和你一样大。”

那天,他要去上科学课了,突然站在门口喊我:“姐姐,再见。”然后,嗖的一声就跑走了。等我出门看他,他早就没影儿了。

周末大扫除,我和贺老师一起拖地,贺老师在班里说起干活的辛苦。边上一位小男孩说,那为什么郑老师都不累的。柏皓就在下面低估:因为她是我姐姐,所以她不累。

多么可爱的理由啊!

实习结束一年后,我回来看看这帮孩子,还没到教室里去,几个男孩子看见我了,连忙跑到教室大喊:“柏皓,你的郑老师来看你啦!”

当我来到柏皓身边时,他反而很害羞,说了一句话,就抱着篮球跑走了。

现在,柏皓读初中了,他在QQ上和我说他压力很大。这样倔强的男孩子,总是不轻易地表露自己的心声,总是把事情都藏在心里,想要自己消化。

柏皓曾经写了一篇《东塔公园》的作文,还说,我最擅长写伤感类作文了。

小朋友的心其实是很容易打开的,对于柏皓来说,或许很久没有人和他促膝长谈了,或许他觉得没有人能感受到他的心思。

很荣幸能在那会儿多少帮助到他一点,很高兴能听他对我说他的故事,究其原因,都是信任。

柏皓,愿你能融入每一个新环境,你会有个美好的前程。

我现在的一些学生也和柏皓一样,早熟。他们多是远离父母的留守儿童,或是单亲家庭的孩子。他们小小年纪就学会了看人行事,缺乏足够的安全感。这些孩子在最需要父母的时候,父母却不在身边。

每一次夜晚的彷徨,没有故事的陪伴,五味杂陈,只有自己能知道。即使长大回到父母家,或许还会和父母隔着一层纱。

发展心理学上有个论断:“一个人如果没能完整做过孩子,很难长成真正的大人。”

所谓完整做过孩子,就是有幸被父母当做孩子一样关心、呵护,从而让孩子发自内心地知道:“我的父母会无条件地爱我。”

其实这个世界上并没有真正无条件的爱,父母的爱也不例外——但这个道理,不是孩子应该懂得并且相信的东西。

孩子如果能在“父母对我的爱是无条件”的错觉中愉悦地成长,哪怕是单亲家庭的孩子,长大以后也会自然而然地充满信心、有安全感和爱人的能力。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