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个步骤,帮你远离伤人的吼叫
主播:Bobo
忍不住对孩子吼叫,是广大父母在育儿过程中最为头疼的问题之一。父母们一方面想给孩子足够的爱和安全感,把最好的教育都给孩子;一方面又在面对孩子各种不如意的行为时,控制不住自己的脾气,朝孩子大吼大叫,既影响了与孩子的感情链接,又在自己心里埋下了内疚的种子。
本书作者罗娜·雷纳结合她近50年的专业经验,为我们提供了一套有效的解决吼叫问题方案。今天跟大家分享的是书中减少吼叫的方法:吼叫追踪。一共包括如下六个步骤。
①
『记录触发事件』
你还记得最近一次对孩子大吼大叫是什么时候,因为什么事情,在哪里发生的吗?
我们常常对孩子发脾气,但事后又容易后悔自责,甚至想不起来当时自己为什么发火,只留下一个很模糊的印象,觉得当时的情形很令人气愤,控制不住。
为了对自己的行为模式和触发自己情绪的事件有一个清晰的认识,我们可以在临睡前,对一天发生的事件进行复盘,记录下今天我们因为哪些事情朝孩子大吼大叫了。内容包括日期、时间、地点和具体事件等,还原度越高越好。
②
『记录内在反应』
记录下事件之后,接着需要记录的就是我们当时内在的一系列反应。
当孩子做了某件激怒我们的事情之后,会引起我们内在的一系列反应,包括身体反应、情绪反应以及内心的认知和想法等等。以往我们最快呈现出来的是在嘴巴上,直接说出了令自己后悔的、伤害孩子的话,没有去留意我们的身体以及心理上的一系列反应。
为了让我们能够减少对孩子的语言伤害,需要我们慢下来,去觉察当触发事件发生时,我们的身体反应、情绪反应以及内心的认知和想法分别是什么。我们可能会觉察到自己皱紧了眉头,肌肉开始发紧,胸口发闷,可能会感觉到生气、烦躁、不耐烦。内心的认知和想法可能是:孩子吃饭吃得这么慢,太拖拉了,生活自理能力不行。要是能快点吃完,我就可以做很多其他的事情了。
将这些内在的一系列反应都清楚地记录下来,能帮助我们越来越清晰地看见自己。
③
『记录外在回应』
面对孩子激怒你的行为,你的回应是什么?说了哪些话?把它们客观地记录下来,不带任何评判,就只是记录。
比如面对孩子无休止的哭闹,你说了什么?你的回应可能是朝孩子大吼:“不要再哭了,再这样哭,妈妈就不理你了”。
同时还要记录下孩子的反应。有些孩子可能是一下子就愣住了,不哭了;有些孩子则可能是哭得更凶了。
跟踪记录我们的回应,可以让我们看清自己惯用的行为模式和语言模式。看得越清楚,越能够找到改正的方法。
④
『记录后续感受』
父母们在朝孩子大吼大叫之后,往往感觉很糟糕,会后悔自责,觉得对不起孩子。
那么你在朝孩子发火之后,后续的感受又是怎么样的呢?真实地记录下来。
比如,“今天朝孩子发火了,我的感受是内疚,觉得自己不是一个好妈妈。同时又有些担忧,担心自己这样做伤害到了孩子,影响了孩子的心理健康。”
关注到自己的感受之后,我们的内心会逐渐柔软下来,更能够促使我们去寻找除了吼叫之外的应对方法。
⑤
『记录气质特点』
每个人天生都有独特的气质,父母和孩子也有不同于彼此的独特的个性。很多时候引起彼此冲突的原因也包括父母和孩子在气质上的差异。
有些孩子天生敏感、固执、适应性低、反应强度高、不规律。而她们的父母则相反,适应性高、规律性强,由此很容易在某些特定的事情上引发冲突。
因此就某个触发事件,记录下彼此反应出的气质特点,能够让父母更加了解自己和孩子的气质,也就更能够理解孩子的行为表现,增加对孩子的同理心,从而减少吼叫。
⑥
『记录新的解决方案』
经过上述5个步骤的梳理,让我们清晰的看到了引起我们吼叫的全过程,看到了自己惯用的行为模式,也可能会觉察到自己的一些不合理认知和信念,从而萌发出一些新的应对方案,我们可以及时将这些新的应对方案写下来。
比如:针对本次事件,我还有其他的处理方式吗?
—— 深呼吸5秒,先让自己冷静下来。
又或者
——今天是因为我太累了,所以对孩子没有耐心。我需要做好自己的精力管理,让自己以最好的状态与孩子相处。
明确地将我们想到的解决方法写下来,下次再出现类似情景的时候,就可以直接调用。
总结一下,利用上述吼叫追踪的方法,通过持续记录,可以让我们更了解自己和孩子,对可能引发吼叫的事件有足够的心理预期和准备,从而有效减少吼叫,使孩子远离暴力语言的伤害。
今天的分享就到这里,希望能给你带来启发,让我们一起做更好的父母,帮助孩子健康快乐地成长。
参考书目:《不吼不叫:如何平静地让孩子与父母合作》 [美]罗娜·雷纳·R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