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二画唠】《果熟来禽图》

我不是艺术的创造者,我只是艺术的搬运。

小二画唠,我们今天接着聊。

亲爱的朋友们大家晚上好,又到了我们小二画唠的节目了。

今天我们跟大家分享两张画,这两张画各有千秋。

记得很多朋友问我为什么要学花鸟画?花鸟画里面为什么要先学工笔画?

那工笔画学了之后,跟写意画又有什么关系?今天我们通过两张画来跟大家简单的聊一聊。

我们先聊第一张,第一张什么呢?我们现在流行一句话,“不忘初心”,那我今天就把我的初心跟大家聊一聊,或者是说我的初画跟大家聊一聊。

这就是我的初画,这就是我一直的初心,而且这也是我的第一次。

我念书的时候临摹的第一张工笔花鸟画,林椿的《果熟来禽图》,现在藏在故宫博物院。

2008年的时候,奥运会期间展过一次,不知道明年有没有,如果大家有机会,赶上展览的时候可以到故宫去看看。

我们先说说林椿这个人,南宋的,杭州人,然后画画的不错,然后被这个招到了宋朝的画院。

宋朝的画院制度特别的牛掰,然后高度发达,他就被招进去当画师,然后画得特别好,就这么简单的讲讲吧。

但是我们讲这张画好在哪,关键不是说这人画的多好。

我让我妈也看了一眼,我说:您看这画好在哪?我妈什么都不懂,然后之前跟我学过两天画,然后跟我说:真像。

我说:您说的真对!就是像!

它像在哪儿?它像极了,就这三个字,像极了。那我们来看看它哪里像极了。

首先我觉得这画是需要看的,我用再多的语言去表达,都表达不出来它的好,但是我还是要跟大家叨叨两句,掰扯掰扯。

我们就讲这一片叶子,这搭出来的一片叶子。

我们刚才说了,中国画跟西方绘画的素描有什么区别呢?我们画素描讲究明暗关系,讲究黑白灰。我们中国画,特别是工笔画,不讲究黑白灰,不讲究光影。

那它讲什么?它讲凹凸,就是高起来地方和低下去的地方叫凹凸,那这个它好在哪儿?

大家看这个叶子伸出来的地方,你看它叶子压叶子的这个地方,从里面往外伸。

从里面往外伸就是前面要亮,对吧,后面要重。

那大家现在把眼睛虚上看,这叶子是不是有个伸出来的感觉。这种感觉就是凹凸的关系。

然后还有这个叶子本身的高低分染的时候也是一种凹凸的关系,这么大的一片叶子画的非常的立体。

所以这就是我们中国画、国画、工笔画里面的染法,一个叫分染,一个叫同染。

分染的就是把叶子的左右,左边右边,高的低的染出来。那同染就是把叶子与叶子这两片叶子之间的关系给它染出来,哪片在上,哪片在下。

然后哪个在前哪个在后,这样我就把这几个简简单单的小叶子就弄出来了。

然后我们想想这个叶子之所以活灵活现,不仅仅在于染色染的好,那往前推,线也要好。

大家看看这个画,是不是这个叶筋,包括外面的这个勾的线,叶子的轮廓不是那么重吧。

不像咱们看到的那些大红的牡丹,画的工笔的牡丹,我就敢百分之百的说,现在在听课的朋友,有很多是画过工笔牡丹的,那个工笔牡丹的线都特别特别的重。

我为什么一直跟大家说,有些地方一定要用淡的墨,哪怕淡一点都不要紧,因为你有色遮着呢。

所以很多朋友都会画完之后什么颜色都没有那个墨色抢眼,所以我跟大家说,淡一点没关系,淡一点更向没骨靠,更自然。

所以这块跟我们画画一定要结合,下回大家一定要注意,勾线的时候,不要用那个重墨,勾得这么厉害,哪怕稍微颜色浅一点都没有问题。

当然了,在你练线描的时候,练白描的时候可以稍微重一点没关系,但当你真的拓稿准备染色的时候,那一遍线稿一定勾的淡一点,自己能看清就行。

那有由粗到细的变化,就是要在熟宣上练出来,这就是为什么胡小二教大家画画要先练白描,要先用生宣再用熟宣,很多人不明白,一直问,我一直不解释。

今天正好抽着机会,我跟大家聊一下,明白了吧?

学习不是一口吃一堆馒头,而是我们要一口一口的吃,一个一个问题的解决,然后才能表现在一张画上。

那就这么一个小叶子上,把你的基本功展现出来。

然后我们继续看这个枝干。

这个枝干大家看,也是非常非常的写实,他把苹果树枝所有的转折,包括树疖都画的非常清楚。

但是从勾线上大家看,他勾完了之后,会把每一个树疖的地方都染得很细致,每一个关节每一个转折,把这种凹凸的关系,前后的关系都染出来了。

这就是大家画的时候一定要仔细观察,工笔画不要把它画成了真是说像匠人去做事情一样,一定要观察。

它好在哪,自然在哪,就是因为它注重的是观察。

所以这个枝干,大家记好喽,我们回头讲别的时候,要有对比的。

然后我们来看一看这个小鸟,很多人问我怎么画出这毛茸茸的感觉。

第一个大家看这个鸟,它是绢本的,我们绢本的好在哪呢?它可以背面去打白,背面打白之后来衬托这个鸟,像这个鸟背面可以加白加黄来衬托它。

衬托它完了之后,你看染色的时候,其实就是正常的染,像我们染的时候,我们有一种叫染低,其实就是按着边缘去染。

还有一种叫染高,染高就是你一笔画上去四圈都要染出来。

大家看这个小鸟,它的背部的毛和它眼下面这个毛,包括它肚皮下面这个毛,都是用染高法染出来的。

然后它的飞羽和它的背羽那是用正常的分染分出来的,但是他怎么画的有意思,怎么画的毛茸茸的,其实就是用它最后分染多遍之后,他就用小的勾线笔,特别细的,他把丝毛给丝出来。

中国画的丝毛有好几种,有三组三根毛三画三下作为一组的,还有画五下作为一组的,还有就沿着边缘一点一点丝的,这个就是一点一点丝的。

这个看不清楚没事,一会我把高清图发给大家,在咱们群里都有,大家一会看一看,我们看一张画,既要懂画的内容,还要能看懂这个画的技法。

像我们之前讲的《春游晚归图》,像我们前天讲的《文会图》,这些画我们要知道画的内容,然后还要知道画的技法。

这就是我们看一张画给我带来的东西,所以这张画更多的是这一方面的,大家都看一看,了解一下啊。

我一看都七点十三了,说了两张图答应大家了就得讲,但是别着急,今天肯定讲不完,得明天两张一起,还得再讲。

这本来是两张比较图,这一张《果树来禽图》让我讲得有点时间长了,那我们先稍微讲一讲这张画。

这张画的作者叫李安忠不是李安,李安忠这个人也是一个南宋的画家,然后他也是画这种工笔,画这种草虫花鸟,然后画的非常非常的好。

那我们别的不看,我们先看看这张画的名字,叫《哺雏图》。

那我们看,从左边折枝下来是一只大的芦苇,然后芦苇下面是三只鸟,一个大这俩小的,这俩小有人跟我聊说这就是一个爸爸一个妈妈,然后中间是孩子。

我说,不对,左边这个是长辈,要不是爸爸要么是妈妈,右边这俩都是孩子。

为什么是孩子呢?我们之前跟大家讲过,这个成熟的鸟,它除了有这腹羽,尾羽,还有胸的这些毛,不同的结构。

长没长成熟关键就看它尾巴上的尾羽,成熟的鸟尾羽都长起来了。

而未成熟的鸟的尾羽都没有长起来,大家可以看一看这两只鸟的尾羽,右边这两只鸟的尾羽都没有长起来,都特别特别的小。

而且大家看一看,这个老鸟把这个食物衔到嘴里过来喂养的时候,这两只雏鸟都是特别的着急,要去找吃的。

然后一个是拽住了等着吃,一个是张着翅膀准备去吃的,就这种表情,就这种瞬间的抓住,就像我们之前讲的《雏鸡待饲图》一样,这种瞬间抓住特别好,这种动态的特点。

大家有时间可以去看一看这些公益画展,特别是全国性的公益画展,拿金奖的作品都抓不住这种神态,现在这也没有办法,人已经不去观察了。

人认货就靠什么,就靠打印机,就靠拍照片,但说真的,一张好的摄影作品,像拍这种东西,那个摄影家他不蹲个多长时间,是拍不到的。

以前每次我去圆明园呀,什么公园啊,那些摄影家真的就是披着斗篷,拿着他那长枪短炮,就为了能抓住鸟起飞的瞬间,真的费尽心力。

所以我们现在很多画国画的,特别是画工笔的,拍张照片“啪”就上去了,网上放张照片就去用了。

这个就是说没有对生活的观察,你不会有这个好的作品,传世作品留下来,这些作品之所以能够传世,就是因为他一定有他值得我们去学习的地方。

所以大家看完这张画以后,大家去这个什么美术馆,或者去哪看当代人画的这些工笔画的时候,拿出来比较一下,一定能找出差距。

这就是小二画唠的作用,我们先看到了好的东西,然后出去,哪怕咱们不够,咱拿出来比划一下。

别看这张画很小,只有二十多公分,但是它比那个获得了什么什么大奖的那种当代的那种工笔画,然后当代那个获奖的工笔画可能都两米乘两米那么大,你拿过来比一比,这小的远远比它高不知道高多少,所以这就是我们的目的,让大家看这些。

咱们这两张画今天那肯定是讲不完了,咱们明天接着讲这两张画。

明天那我换一个角度跟大家聊一聊,让大家看一看这张画到底有什么不一样,跟我们学画有什么联系。

那好,今天的小二画唠咱们就聊到这了,明天见。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