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不一定”看全国卷21题的命题逻辑


21.下面文段有三处推断存在问题,请参考①的方式,说明另外两处问题。(5分)

云南的“思茅市”改成“普洱市”,四川的“南坪县”更名为“九寨沟县”后,城市的知名度都有了很大的提高,经济有了较快发展,可见,更名必然带来城市经济的发展。我市的名字不够响亮,这严重影响了我们的经济发展。如果更名,就一定会带来我市的经济腾飞,因此,更名的事要尽快提到日程上来。

①更名并不一定能带来城市的发展。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17年高考看点连连。最抢眼的是21题。说它抢眼是应为这道题是全新的形式——这种题型第一次出现!但是这道题是仿写句子的一种变形,难度不大,符合语言运用考点的要求。真可谓旧里翻新,新不离旧。

18年还会出这样的题吗?如果不再是这样的,那会向什么方向发展?

如果我们能够知道命题人出这道题的时候是怎么想的,那我们是不是就能够对18年的出题方向有些把握?可惜的是,命题人是怎么想的,我们无从知道。但是,这道题本身的存在是否可以帮助我们解决这个问题?试让我来分析一下:

这道题首先具有的属性是仿写,这不是新鲜东西。此处略过。

这道题中最重要的词语是“不一定”。这个“不一定”从语义上理解比较容易,表示不确定。从逻辑上来看,表示这个词语连结的两个事件之间不具备必然联系!“更名并不一定能带来城市的发展。”“城市名字不够响亮并不一定会严重影响经济发展。”“更名不一定会带来经济腾飞。”看来这种部分否定的短语不光表达一种限止性的语气,它更传递的是一种科学思维方法。有了这种方法,我们就能对“更名必然带来城市经济的发展”、“名字不够响亮,这严重影响了我们的经济发展”、“ 如果更名,就一定会带来我市的经济腾飞”这一类的粗暴逻辑进行有力的反驳。(如果有兴趣,可以去网上搜一下“城市更名”,“翻转新闻”,一定会有惊喜。)能看到“不一定”,这显示着理性的成熟,给盲目而狂热情绪套上了笼头。

这种理性思辨能力到底重要不重要?是不是命题人穷极无聊的一种文字游戏?答曰:重要!重要!非常重要!

常翻头条的人都知道,头条里最精彩的是评论,原文可以不看,评论一定要读。在这个自媒体发达的时代,每个卑微而又自尊的草根都把自己的发言权看得格外重要(或许是把网络当成不良情绪的发泄地)。比如,有个外国人做了一架斯特林发动机,把视频传到了网上。这段视频来到中国,立刻被各种评论包围,其中被点赞最多的是以下几条:1、外国人动手能力强,中国人比不了!2、中国的教育就会培养书呆子!3、中国的教育是失败的!第二条和第三条不值一驳了,由一个外国人做了一架斯特林发动机竟然能够扯到中国教育上去,这脑洞够大!如果这个人是自学成才怎么办?如果这个人是业余爱好怎么办?

再看第一条,这才是最可怕的一条!由一个外国人做一台斯特林发动机就能说“外国人”动手能力强吗?你自己没有这样的能力,就能说“中国人”比不了?它里面包含的不仅是智商的欠缺,更有情商的沦落!这两句话的正确表达应该是这样的:这个家伙的动手能力真强,我比不了!或者:有些外国人的动手能力强,一些中国人比不了。反驳这两句话的方式是:外国人不一定动手能力强,中国人不一定比不了!这样,逻辑也通了,受到打击的自尊也回来了!

这样的评论浑身散发着暴戾的气息。每每看到这样的“无脑”评论,都让咸鱼痛心不已,想要去反驳,却又深感力量弱小!

好在我们有语文!好在我们有高考!哪怕是考场上没来得及细细琢磨,但是,这一年毕业的学生会大概会记住一种方法叫“不一定”。有了这个方法,他们才可能去掉盲目和浮躁。

由此看来,高考命题有以下几个参照点:1、立足语文;2、重视导向;3、针对社会普遍问题;4、考试也是指导。

那么让我们来推测一下:在语文教学中,哪种逻辑是现在社会上最缺少而又对国民素质提升、健康舆论的形成最重要的?

如果你找到了,一定来告诉我!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