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知心理+实践行为体系
第一章 认知心理+实践行为体系
一、联系运动体系:
环境
↓
系统(体系)
↓
主体
↓
需求(原意识)
↓
信息(获取、加工)
↓
心理(显意识:心理过程+个性)
↓
行为目标(需求对象)
↓
行为手段(工具、方法程序)
↓
客体(人、事、物)
↓
开始(联系:形式及内容)
↓
过程(相互作用)
↓
行为结果(交换、运动变化)
↓
受体
二、详解:
概念是内涵与外延的统一,事物是最基本、最普遍的概念。人类创造的每个语词所表述和界定的对象都是具体的事物,都是事物的具体存在和表现形式。事物是内容与形式的统一。内容是组成事物的要素及运动过程,对应内涵,包括“是什么、怎么样、为什么、怎么办”;形式是构成要素的结构或表现形式,对应外延,包括纵向层级和横向专业。
自然和社会中的现象及活动(即运动)称之为“事”。 一件完整的事就是一个事物(矛盾)从产生到消亡且伴随新事物产生的全过程。
人与其他事物的联系运动就是“做事”,从形式上包括认知与实践。表现在文字层面就是理论文件(一级文件管理手册对应是什么,二级文件程序文件对应怎么样,三级文件制度标准对应怎么办)与实践记录。从内容层次上包括“做正确的事”和“正确的做事”,前者是方向,效能,后者是方法、效率。人一生也不过做三件事:做人、处人、做事。《大智慧》所涵盖的认知行为体系就是做事的动态逻辑体系,是科学的认知方法论。大智慧将事物按照功能作用分成三类,即主体、手段、客体,从而对其相互联系、运动、变化加以描述。以下是具体讲解:
1、环境
概念:环境就是整个世界,由物质、能量与信息三种要素构成,组合成不同个体事物。环境不断变化发展,新事物逐渐代替旧事物。环境与事物进行物质、能量与信息的交换,环境对事物的生存和发展起决定作用。环境给事物提供赖以生存的资源,也带来致其灭亡的风险。事物作为环境的一部分,可以是主要矛盾或次要矛盾。
按概念外延总和从大到小排列,结构层次为:未知领域→物质、能量、信息→宇宙→地球→自然→人类(社会)→群体(组织)→个体→未知领域
前者是后者的母体,是后者的存在基础。自然进化形成人类个体,个体为了生存发展的需要,建立各种社会关系,正式的关系则为组织,组织对立统一形成国家。事物间的相互作用,对立统一推动着事物的变化发展。推动社会变化发展的原因是人,是人的意识,核心是科学技术。科学技术的发展引起生产力的提高,生产力的发展推动社会发展。
关注环境的运动变化,给我们带来的机会或威胁。
2、系统(体系)
事物之间可以构成具有特定功能的系统,多个系统可以构成体系。
3、主体
概念:主体是有认知实践能力的人或群体。与环境进行着物资、能量、信息的交换,不停变化着。
分类:个人主体和集团主体(群体主体)
属性:个人属性包括个性和社会性。群体属性包括角色、规范、地位、规模、凝聚力。
观念结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能力结构:体力、智力、精神动力
4、需求---主要讲人的需求
需求是人体内不平衡的状态。按需求内容层次分:
(1)潜意识需求:生理需求(吃、睡、呼吸、性);生存需求(健康、安全:防止自然灾害,其他组织、他人对自己的伤害)
(2)意识需求
自然物质需求:农产品、工业品、财富,满足吃穿住用行
社会关系需求:社交、尊重、权力
精神文化需求:享乐、求知、求美、名气、宗教;自我实现、超越自我
三大意识需求对应三大社会实践形式,三大社会实践形成对应三大科学体系
按需求目的对象分:
(1)利己,以满足自己的需要为目的
(2)利他,以满足他人的需要为目的,佛之大愿力、大慈悲是利他的
5、信息
(1)信息获取来源:①声音(语言):口语、电话、广播;②表情、动作:肢体语言;③气味;④文字:书面语(报刊、书籍);⑤图像、动画:电视、网络
(2)信息的属性:实践层信息-消息;认知层信息-知识
(3)信息加工、分析
6、心理
心理是显意识,包括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过程包含认知、情绪/情感、意志三部分;个性包括个性倾向性(心理过程的方向)和个性特征(心理过程的效率)。个性倾向性包括态度、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个性特征包括能力、气质、性格。
(1)认知
感性认知:感觉、知觉、表象
理性认知:认知过程包括记忆、理解、应用、分析、评价、创造6个层级。学习模仿已有知识体系;思考创造新认知。形成一般性、普遍性的理论化知识体系。
形式:概念,判断,推理
方法:比较和分类、分析和综合、抽象和概括、归纳和演绎
内容:是什么、怎么样、为什么、怎么办。分别对应着具体事物的现状、问题、影响、原因、已采取的措施(经验或教训)、应采取的措施(对策)几部分内容。以下详解:
①是什么---概念:事实性认知,形成知识,包含定义、属性、特征、分类、作用
概念:包括内涵和外延,内涵是“是什么”,即从矛盾特殊性到矛盾普遍性,确定该概念对应的临属(属性);外延是“哪些是”,从矛盾普遍性到矛盾特殊性,确定该概念包含的具体事物。概念前加“前缀”是事物的外延,概念后加“后缀”是概念的内涵。举例:树,加前缀“杨”,则杨树是树的外延,加后缀“根”,则树根是其内涵,是树的组成部分。
概念的定义:定义包含被定义项、定义联项、定义项三要素。定义项包括主体、客体、环境、主观要素(目的)、客观要素(手段、结果)五要点。概念定义方法为:种差+临属。
属性:事物的本质及关系,通过与其他事物的联系表现出来。事物的职能是事物本质的具体表现。“标准”是事物属性--质与量的具体规定。
②怎么样---判断:认清现状,识别问题,评价性认知(事实评价、价值评价),
a、相对静止:是事物的平衡状态(质与量),是测量事物运动的尺度;是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必要条件;是认识和区分事物的基础。
b、联系:
时间联系:过去、现在、未来
空间联系:
内部联系:事物各要素;外部联系:事物存在的环境。
偶然联系:具体事物间多为偶然联系;必然联系:规律。
人类社会的联系即社会关系,规则是社会关系的具体化(规则就是行为规范标准,是从实际行为中概括出来的行为模式)。
c、相互作用:
事物与环境(其他事物)的相互作用
哲学层面:相互作用就是对立统一,就是“矛盾”。按照作用效果大小,有多个矛盾时分为主要矛盾/次要矛盾,一个矛盾时可分为矛盾主要方面/次要方面。
矛盾就是周易之“阴阳,相生相克”
自然层面:物体间的相互作用就是“力”。力包含大小、方向、作用点三要素。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的原因,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物体保持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不变的属性叫做惯性。力包括引力和斥力,吸引力形成新事物或促其成长,斥力导致旧事物衰亡。能量守恒,此消彼长。
社会层面:经济方面是“生产力”;政治方面是“权力”;意识方面是“文化力”。暴力最强者说了算。
个体层面:人力、物力、财力。人力包括内力——能力(体力与智力);外力——权力〔对立之力,组织之力〕。
d运动:(过程)
d1、存在形式
时间:过去,现在,未来
空间:广度、深度、精度、速度
任何一个事物,都有时间的寿命和空间的边界。
d2、类型
自然运动:机械运动、物理运动(热运动、电运动、光运动、声运动)、化学运动
社会运动:生产实践,处理社会关系实践(自然关系、经济关系、政治关系、文化关系)、文化实践
组织运动:管理与业务
人运动:生命活动/生活活动/生产活动
d3、过程:不同形式的运动有着不同形式的过程,也对应不同形式的能。运动过程也是能量消耗的过程,但能量不会消失,只是转移或转化。
e、相互交换/转化:物质、能量、信息的交换/转化。交换引起变化
f、变化:(状态)
量变:事物自身的变化--量增或量减,结构形式的变化;事物间关系的变化
质变:新事物产生,旧事物消亡。新事物需要新形式新规则,必将打破改变旧形式旧规则。
g、分析评价
事实评价
判断事物运动变化(包括行为)存在的问题。问题是与标准或目标的差距。问题=标准-现状。没有标准就无法判断是否有问题。
(提出问题1)判断管理问题的标准有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做错了没有”,做错了应纠正,这属于纠偏型标准;第二个层次是“做优秀了没有”,应引入好的做法,这属于改进型标准;第三个层次是“满足要求了没有”,虽然做好但与目标或要求相比还不够,需要用新的思路、新理念进行创新,创造出前人没有的方法,这属于创新型标准。所以,采用不同的标准,判定的问题类型也不一样。
价值评价
判断事物的运动变化对我们带来的机会或威胁
③为什么---推理:形成观念、理论
提出论点:观点、形成观念、理论
论据:事实论据;理论论据
论证:即推理。归纳推理:特殊性到普遍性;演绎推理:普遍性到特殊性
联系→规律→对立统一规律→矛盾→矛盾普遍性、特殊性(共性与个性)→主次矛盾→矛盾主次方面
事物都是从特定环境中,由旧事物生成。
事物包含内容和形式两个方面,二者构成了事物的内部矛盾,内容是矛盾主要方面。
事物都是不停运动的,运动遵循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则(正规则、潜规则)。规则维持着旧的运动,当新的运动形式出现,又会打破原有规则。
事物运动、变化、发展的原因是内因和外因的相互作用,即事物与其他事物的相互作用,也称之为“力”,起主要作用的是主要矛盾。
识别规律的方法:空间上同类事物的共性;时间上重复性。
(分析问题2)看事情的五个层次:一楼是“事件”,是指非计划性的、一次性的、没有前因后果的,未必会再发生的事情。二楼是“模式”,是指重复发生的“事件”。三楼是“结构”,是指造成“模式”不断发生整体性的、系统化的原因。四楼是“心态”,是指当事人对于这些“事件”、“模式”、“结构”的态度、看法或信念。五楼是“愿景”,是指当事人配合这样的“心态”,想要采取的行动、达到的目标、看到的成果。
④怎么办---形成方法论及实践“模式”
a、实践要素:主体、目的、手段、客体、开始、过程、结果,受体。见7-11条
b、实践基本形式:信息获取、环境识别;生命养生;心里思维能力提升实践;生活娱乐实践、生产实践(经济实践,包括第一产业农业、第二产业工业、第三产业服务业包含公共管理及文化产业);处理社会关系实践(人际关系实践、政治实践);精神文化实践(自然科学、社会科学、思维科学)。政治及文化实践是从生产实践中分离出来的。
c、实践核心:人与环境相互作用,遵循事物运动自然规律及社会规则(正规则、潜规则),研判世界状态及变化发展趋势,识别外部环境机会与威胁,分析内部条件优势与劣势,选择实践方向和方法,即做正确的事和正确的做事。
d、实践成功标准:不成功、世俗的成功(财富权力名气)、自我的成功(快乐)、无我慈悲利他之大乘
e、实践成功因素:实践是人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人的因素包括身体、精气神、能力(智商含理论知识、情商、胆商);环境因素包括人脉、社会发展机遇与平台。能力决定方法,人脉决定方向,社会机遇决定效能。只要专注,7年(10000小时)就能成为某一领域的专家,然成功15%取决于一个人的专业知识,85%决定于其人际圈子。因为理论必须经过圈子、平台来实践。改变命运最快捷的方式就是改变自己的圈子。古代认为决定人生的因素:一命、二运、三风水、四积功德、五读书、六名、七相、八敬神、九交贵人、十养生、十一择业与择偶、十二趋吉避凶。命运表现出来就是人的气场,风水就是环境的气场。气场(磁场)强弱决定吸引力的大小,领导有对人的吸引力,商人有对财富的吸引力,学者有对知识的吸引力。所以想获得什么,就增加什么样的磁场和吸引力。就是利用环境圈子的气场增加自己的气场。像官员、富豪、明星都有着强大的气场,吸引着众多追随者。(20200914)
(2)情绪/情感
(3)意志
人与自然的关系包括事实关系、价值关系、行为关系。认知、情感、意志就是对上述三种关系的认知与反映。
7、目标及行为选择
目标指的是目的和标准,是需求的对象。目的可分为两种:一是生产新事物,另一是维持旧事物的存在。标准是事物或系统内的具体联系,包括质、量、度。
行为选择就是做什么事,需要决策和计划。主体行为就是主体与其他主体联系运动的过程。
(1)行为内容:详见第三篇第一章《人生认知实践综合指导》
(2)行为类别:
创新:分解、合成
维持:合格(控制措施、运行监视);不合格(纠正、纠正措施、预防措施)
(解决问题3)纠正是消除不合格;纠正措施是消除不合格原因;预防措施是消除潜在不合格。常用的纠正预防措施即控制危险源的措施:消除,替代,工程控制措施,标识警告或管理措施,个人防护设备。其中管理控制措施包括制定目标和管理方案、建立控制程序、培训与教育、制定应急预案、加强现场监督检查(实质是由外因到内因解决)
8、行为手段
包括工具、方法、程序,是主客体联系的纽带。方法、程序是具体的联系,是规律、规则的应用,受规律、规则的制约。基本行为手段包括:
(1)自己做:技术手段
(2)让他人做:人际手段
(3)让组织做:业务及管理
管理手段包括:行政手段、经济手段、制度手段、人际手段、技术手段、文化手段
制度手段包括:一级文件管理手册、二级文件程序文件、三级文件标准方法制度、四级文件记录表格
9、客体:被实践改造的对象。
10、开始、过程、结果
行为开始:内外因规律,行为实施从建立具体联系、交换、运动开始。
过程(状态):质量互变规律
结果:否定之否定规律
结果(现象和活动)即为“新事物”:内容表现为物质或“信息”,信息也离不开物质载体,通过语言、文字、图片、动画、动作、声音等媒介反映出来。
肯定结果---形成新事物(物质产品或精神产品);维持旧事物(保养服务)
否定结果---问题:现实结果与标准的差距。
11、受体
受体是行为的接受对象。可以是客体,主体或独立的第三方,是环境的一部分,回归到环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