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涛:作文让成长更精彩
不想再为语文学习而发愁
就赶快关注我们
作文让成长更精彩
文/孔涛
孔涛
中国修辞学会读写教学研究会副秘书长,“为学杯”全国中小学生创新作文大赛组委会主任。
长期致力于中小学生创新作文的研究工作,推行“点评式作文教与学”,倡导“以文育人、以文树人”的作文理念。现已出版个人著作三本,主编或参与编著作文及作文教学图书十余本,受邀全国各地讲学百余场,创新的教学方法和作文理念深受教师、学生及广大家长的肯定和赞赏。
我在小学阶段就非常喜欢写作文,到了我上小学四年级时,我当时的语文老师,也就是我的班主任,就对我说,他说:“孔涛呀,你把我给你批改优秀的作文,好好再誊写一下,我可以帮你向外投稿,有可能还会发表呢!”
我当时不明白什么是“投稿”和“发表”,就不想干。但老师又告诉我说就是能收稿费,能挣钱。一听挣钱,我当时是两眼冒光,兴趣倍增,欣然同意啦!
结果,老师帮我投稿了好多次,都石沉大海,杳无音信。但我一直没放弃,坚持按老师的要求继续认真写,继续投稿。
有一天,我的班主任拿着一张大报纸,急匆匆跑进教室。我记忆犹新,当时老师拿着那张大大的报纸时,我只看到了他的双腿,而且老师从我的座位旁边径直跑了过去,又一转身跑了回来,老师把那张大大的报纸,“啪”地一声拍在我的课桌上,气喘嘘嘘地对我说:“孔涛,你看看,你看看,恭喜你,你的文章发表啦!”
老师边说边用手指在报纸上找寻,我把眼睛瞪得大大的,目光紧盯着他的指尖在报纸上游离。
老师的指尖,终于在这张大大的报纸的报缝的最下端的一个角落里停下了。我瞪眼一看,那里有我的一首小诗。我写的时候是四段,可是报缝里发表的只有一段,共四行,加上诗的标题和我的名字,才六行,六行的小诗占用的地方就像一个豆腐块大小。虽然很小,但我当时的内心里,依然是无比的激动和甜蜜。
放学后,我急忙飞快地跑回家,一路上,感觉双脚就像是踩在了棉花糖上。跑到家,我把报纸给父亲看,当时父亲拿到报纸的两个反应,我到现在都历历在目。第一个反应是:他拿着报纸的双手一直在颤抖,报纸哗啦哗啦地响个不停。第二个反应是:父亲用颤抖、甚至有些结巴的家乡话,把我发表的那首小诗连续读了好几遍。当时,我觉得父亲读的特难听,现在想想,那应该是我当年听到的最美的声音。
临近春节的时候,我父亲把我叫到身边,说:“儿子,跟你商量个事情。你看,这张报纸那么大,你发表的小诗这么小,要从报纸上找到这首小诗的时间比读这首小诗的时间还要长。要不,我们找把剪刀把它从报纸上剪下来吧。我觉得父亲说的很有道理,就同意了。我和父亲拿着剪刀,小心翼翼地从报纸上把这个豆腐块给剪了下来。其实,与其说是剪,不如用另一个动词“抠”来形容,更贴切和形象一些。当时就是小心翼翼、慢慢的一点点抠了下来的。
我和父亲把那首小诗从报纸上抠下来之后,父亲接下来的一个举动,让我彻底惊讶了。当时,父亲拿着那个豆腐干大小的小诗走向堂屋,在小诗后面抹了一点面糊糊,直接啪地一声把它贴在了我们家堂屋案几中间的香炉上。
这下就热闹了。记得,在那个春节,每个来到我们家的客人,不管是远房的七姑八大姨,还是左邻右舍的四叔二大爷,只要是有人一走进我们家的院子,我父亲就会像看见日本鬼子一样,转身冲进堂屋、抱出香炉、指着上面的小诗,说:“你看看、这是我儿子写的,登报发表啦!”每当这时,我总是不好意思地站在一边,但心里很舒服。有时,大人们还会走过来摸摸我的头,我感觉心里甜滋滋的。
在那个春节,这样的话,父亲不知说了多少遍。
如今,我之所以一直热爱文学、坚持写作,对学生作文情有独钟。我想,应该归功于父亲在那个春节,带给我的一份力量。
我常常在家长会上说:当父母对孩子的每一次成就,哪怕再小的成就,都能表现出无比的骄傲,并与更多的人分享这种骄傲时,孩子才有力量去创造一个个新的成就。
其实,这种骄傲的力量就是我们常说的:好孩子都是夸出来的。小学生的作文就是儿童作文,按照课程标准的要求,孩子低年级只是叫“习作”,习作、习作,就是在练习写作、是处于纸上练兵的阶段,还没有到达成文的水平。只要孩子的笔尖在动,我认为一切都是欢喜。我们常说:教育就是三分教、七分等。作文、作文,就是只要坚持不懈地“作”,就会慢慢水到渠成地成“文”。作家巴金说:“只有写,才能写出好的文章。”人文的教育是一个慢的艺术,没有一蹴而就,没有点石成金的技巧,而是需要经历一段春风化雨、自然而为、耐心浇灌、静待花开的过程。
——end——
以上内容均来自由华语教学出版社出版的《评点月刊》(小学版)之中,自从我们推出作文深度点评服务以来,我们的老师已经点评了上千篇作文,从文章的用词、标点、结构、得分点、失分点等等,各个方面都给出了深度的点评和建议,收到了家长最真诚的肯定和赞扬! 现我们把学生投稿的作品及老师悉心的点评整理成了评点月刊(电子版/纸质版)让更多的学生能够欣赏,学习! 有兴趣的家长、同学们,赶快扫描下放二维码订购吧!
更多书籍,敬请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