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城七子

●陈作霖(1837-1920),字雨生,号伯雨,晚号可园,人称可园先生。江苏南京人。光绪元年(1875年)举人,历任崇文经塾教习、奎光书院山长(校长)、上元、江宁两县学堂堂长等职。为清末著作家、藏书家。同治十三年(1874年)陈作霖参与纂修《上江两县志》,这是他进入方志领域的开始。三年后,他编写成《金陵通纪》,接着又用五年时间编纂了《金陵通传》,这两部书一记典章,二记人物,详细叙述了南京的历史文化。《金陵琐志》(五种)是陈氏的鼎力之作,其中《运渎河小志》所说运渎,是指东吴时开凿的秦淮支河,自斗门桥北上,经红土桥、草桥分流,东至内桥,西至张公桥,以水为经、以桥为纬,记载了纵横十里之间的街巷宅第、祠庙园林、风俗民情、逸闻轶事;另外还有记门西地区的《风麓小志》、门东地区的《东城记略》及《金陵物产风土记》和《南朝佛寺志》。后来,陈作霖又指导其子陈绐绂续志两种:《钟南淮北区域志》记钟山南和秦淮河北的山水街巷园林人物;《石城山志》记城西北事,于1919年刊成。这些史志在当今编写《南京通志》时均有重要参考价值。毕生致力于教育、文学、经学和史志学。历任崇文经塾教习、奎光书院山长、上江两县学堂堂长等职。擅长诗、词、文,以诗文为长。家有“冶麓山房”,后改为“可园”,与甘元焕的“复庐”对应,专门搜罗南京地方文献、金陵掌故和先贤著述,其藏书之名,有“岿然系东南之望”。目录学题跋有《藏书跋尾》,先后跋“冶麓山房”有3 000余卷藏书。他凭借此藏书,与甘元焕合作编著有《国朝金陵文征》、《国朝金陵词抄》、《金陵通纪》、《江宁府志》、《金陵通传》、《金陵文抄》、《元宁乡土志》、《金陵诗续征》、《金陵琐志五种》等;著述有《可园文存》、《诗存》、《寿藻堂文集》、《养和轩随笔》、《诗集》、《可园诗话》、《可园备忘录》等。

●顾云(1845—1906),字子鹏,石号公,江苏上元人。(江宁(今南京)人,一作江苏扬州人。)生于清宣宗道光二十五年,卒于德宗光绪三十二年,年六十二岁。诸生。官训导。与郑孝胥最善。云短而肥,古貌古心,豪饮,能散文及诗,有《盋山诗录》传于世。传世作品有光绪二十一年(1895)为顾洛作《湘江梦幻图》卷,杨岘、费念慈、吴昌硕、吴大微、沈瑾、章钰等均有题咏,现藏思元垢斋;《仿倪瓒平林远岫图》及《仿石涛山水图》流入日本。1926年有正书局出版《顾若波山水集册》影印本。

●邓嘉缉,字熙之江宁人,优贡,工诗,善书能文,著《扁善斋诗存》。

●朱绍颐,近代诗人。字子期,溧水人。十九岁补诸生。太平军至,与妻甘氏同投水,独遇救,遂终身不娶。历署邳州、海州学正,又人浙江、广东学使幕。光绪二年(1876)成举人。人天津镇总兵周盛传幕,旋卒。诗多感喟身世之作,于战乱及民生疾苦均有反映,五言较有特色。又喜以金石人诗。亦能文。有《挹翠楼诗文集》。弟绍亭(字玉生)亦能诗。

●蒋师辙(1847年-1904年),字绍由,一字少颖,号遁庵,亦号颍香,江苏上元人。著有《青溪诗选》三卷、《青溪词钞》等,修《临胊县志》、《鹿邑县志》、《江苏水利全书》、《江苏海塘志》等书,并曾因受台湾巡抚邵友濂之邀来到台湾,著《台游日记》一书记录此行。

●何延庆,近代诗人。字善伯,江宁(今南京)人。同治十二年(1873)举人,入天津镇总兵周盛传幕,讲求洋务及西式军械,以同知总理盛军营务处,又保升知府,旋以母病乞假归。后人天津镇总兵贾致堂幕,以咯血卒。诗工各体,于官场黑暗腐败多有揭露,于清军亦有讽刺,另有不少感喟身世之作。又能文。著有《寄沤诗存》、《赐策堂文集》。

●秦际唐,字伯虞,上元人。同治丁卯举人,著《南冈草堂诗选》。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