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冬进补适合所有人吗?不同体质的人如何进补?
《黄帝内经》有言“虚则补之,实则泻之”,这里所说的“虚”指的是人体抗病能力下降或身体机能低下,中医强调只有出现虚证才用补法,不是虚证不用补法。
也就是说,秋冬进补是针对虚证人群或者虚实夹杂证人群的,单纯实证人群不适合。所以秋冬进补的对象,一般是体质虚弱者,过劳透支者,或大病初愈、手术后气血亏损者。进补不当,最贵的药材用在身上也没有效果,甚至可能适得其反。滥用补药,滋湿生热,影响人体内在平衡,造成阴阳失调。
做法:
1、将猪腱肉洗净,切成块。
2、放冷水中煮开,捞出冲净沥干。
3、北沙参洗净折成小段,玉竹、麦冬洗净。
4、汤锅内加水,将所有汤料投进去。
5、盖上锅盖,大火烧开转小火。
中医膏方是一种兼具治疗与预防作用的中成药,是将中药饮片反复煎煮,去渣取汁,经蒸发浓缩、加辅料制成的半流质状制剂。膏方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并在临床实践中不断发展,为人类健康和长寿发挥着独特的作用。
最初的膏方,是以“煎”命名的。由汤药(煎剂)浓缩演变发展而来,凡汤丸之有效者,皆可熬膏服用。汉唐时期膏煎同义。唐代《千金方》中个别“煎”已与现代膏方大体一致。宋朝,“煎”逐渐为“膏”所代替。基本沿袭唐代风格,用途日趋广泛,如南宋的琼玉膏沿用至今。同时膏方中含有动物类药的习惯也流传下来,此时膏方兼有治病和滋养的作用。
明清膏方更趋完善和成熟,此时膏方的名称,多采用“某某膏”的方式命名,制作也更规范,膏剂数量繁多,运用广泛。膏专指滋补类方剂,煎指水煎剂。明朝膏方广为各类方书记载,组成多简单。清代膏方不仅在民间流传,宫廷中亦广泛使用。《清太医配方》收录了很多著名的抗老滋补膏方。晚清时膏方组成渐复杂,膏方用药往往已达二、三十味。
现代膏方在上海、江浙及广东广泛使用,尤以上海为甚。许多著名中医专家,均有配制和应用膏滋防治疾病的经验体会。如秦伯未老,在运用膏方上卓有成效。蒲辅周老中医,在调理慢性病时,喜用膏丸缓图,临床治验甚多。颜德馨老中医亦擅长以膏论治,颇具影响。
近年,膏方的发展进入新阶段,膏方的基础研究成果也不断涌现。如别明珂等研究以“四时调阳”膏治疗慢性失眠,在解决失眠同时,全方位、多角度的整体调节能够显著改善患者体质。陈克良等观察到琼玉膏对加强化疗抑制癌细胞分裂及诱发癌细胞凋亡的作用。付锡品等以自拟中药膏方治疗过敏性鼻炎发现服药结束后1年远期疗效较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
膏方为人耳熟能详的功效是“滋补强身、纠偏却病、抗衰延年”,其传统立意在于平图、缓图、长效,类于“润物无声”。膏方的配方动静结合,通补相兼,膏方选药,因人制宜,施以平补、调补、清补、温补、峻补,使脏腑恢复和维持正常生理功能,保持动态平衡,这种进补方法,可以求得“血脉相通,病不得生”之效。
【来源:中山市中医院,作者:治未病中心 邓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