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处斩杨修,真是因为嫉恨杨修的才华吗?真相是什么?
杨修是官宦世家,其家族声名显赫,与袁氏家族并驾齐驱。杨修,也因聪慧机敏、才智出众,而被曹操授予重用,然而,杨修恃才傲物,因“鸡肋”一事,被曹操以扰乱军心定罪处斩。许多人说是曹操嫉恨杨修的才华,不能容人,事实真的是这样吗?杨修之智,又是否能与曹魏的陈群、司马懿相媲美呢?
公元219年曹操远征汉中,在汉中与刘备相持两个月,部下死伤甚重,却没能取得较大进展,心中闷闷不乐,起了退兵之意。曹操在用饭时,看到鸡汤中有鸡肋,于是触物伤怀,若是刘备得汉中,便能威胁中原,若是继续与刘备争夺汉中,伤亡势必更大,就算最终夺得汉中,也不过是遏止刘备的发展。可是劳师远征,已经付出巨大的代价,就此放弃汉中又未免可惜,曹操一时抉择不下。时值值日官问曹操次日军中品令,曹操便随口说道以鸡胁为令。
新的口令传下,军中官员都不解其意。鸡肋作名,过于怪异。可是曹操的心思却瞒不过与他朝夕相处的杨修。杨修因为担任曹操主簿之职,主管内外,与曹操朝夕相处,对曹操甚为了解。听闻曹操的口令,便打点行装,作出要回返邺城的样子,并遍告军中,大军即将撤退。军中诸将都十分惊异问他如何知道的,杨修回答说:鸡肋,即是弃之可惜,食之无味之意,以此比喻汉中,所以知曹公欲退兵。
杨修准确地揣摩出曹操的心思,而曹操经过数天考虑后,终于决定全军撤回长安。杨修却恃才傲物,妄自揣测上意,并且把上位者未下令的决策到处乱传,以彰显他比别人都聪明,最终被曹操以扰乱军心之罪处死。杨修死时,年仅三十四岁。
那么曹操是妒嫉杨修的聪明才智吗?当然不是。大家都知道曹操惜才,爱才,唯才是用,所以不存在容不下杨修比自己聪明的情况。那以杀杨修的真实原因是什么呢?那就是杨修不该参与到,曹丕和曹植的储位争斗中。储位争夺属于曹家内部斗争,杨修参与了不说,杨修可以处处与曹丕作对,但是还明目张胆地在曹操面前说曹丕坏话,这就有点愚蠢了。曹操最不愿看到的就是儿子为争夺储位自相残杀。而作为与曹操朝夕相处的杨修,以杨修的聪明才智,自然应该很明白曹操的心思,可是杨修依然参与到储位之争中,这简直是捋老虎胡须,自己找死。
杨修聪慧过人,才干突出,那么杨修是否能与曹操账下的陈群、司马懿相比呢?杨修虽然才干突出,聪敏异于常人,但是,在政治才华和谋略方面却是不堪一提。为什么这么说呢?
有一次,曹丕请暗中支持他的吴质到家中商量对付曹植的策略,把吴质偷偷藏在车上的大簏里拉进府,杨修见状,立马跑到曹操面前告状,述说曹丕暗结党羽、居心不良。然而曹操可能是工作太忙,也可能是没当回事,就没有派人去追查真假。曹丕听到杨修告密之事,心中忧虑,吴质又果断出计。次日,吴质让曹丕把大簏装满绢,再次拉入曹丕府中,杨修瞧见后再一次将告密进行到底。曹操见杨修两次报告不得不予以重视,马上派人搜查,结果发现车里只有绢没有人。于是曹操怀疑杨修为了让曹植得储位,而有意陷害曹丕,心中十分不快。
从这件事上可以看出,杨修只能算是文人雅士,聪慧敏捷的是才思,但是却严重缺乏政治家的手段和谋略,在玩弄阴谋方面远远不是吴质的对手,更不用提阴谋家司马懿和政治家陈群了。若是非要与以谋略著称的司马懿、陈群相比,杨修那点小心思简直是小儿科,不堪一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