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影:刺脚的弯路,回望数十年马像风云,论影帝的崛起
「在文字中证道。——唐泪」
每一个影帝的得来,都非轻易之举。
其背后都是艰辛付出,与持续努力。
当然也有一些人是天纵之才,再加上一点点运气,但运气其实也是实力的一部分。
所以撷取一句歌词做题。
来自1989年的苏芮,《凭着爱》。
刺脚的弯路。
金马的历史,较金像要早二十年。
所以我们的回望,会略过金马奖早期的二十年,直接从1981年开始。
次年金像奖发轫。
而此前,在金马称帝的香港演员一共有三个,分别是赵雷、杨群和秦祥林。
一个「皇帝小生」,一个「千王之王」,再加上一个「二秦其一」,其中杨秦二人都曾两擒金马。
#
纵贯八十年代,金马和金像总计产出有十一个来自香港的影帝。
再度细分,香港演员占去十届金马奖的七席影帝位置,金像奖当然更是「肥水绝不会流外人田」。
1981年,第十八届金马奖,谭咏麟。
相对唱歌而言,表演其实并不算他的强项。其表演也几乎纯粹本色,就整个大银幕生涯而论,他始终缺乏一种深度的淬炼,所以也并未能在表演殿堂真正登堂入室。
次年登临金马之巅的,又是一个香港演员,他叫艾迪。
1981年,香港影史上第一个卧底角色出现了,章国明执导,《边缘人》。
艾迪以令人信服的表演于1982年封金马影帝。而比电影中角色际遇更令人唏嘘的,是艾迪在七年后拍摄电视剧《猎鹰》时,从三层楼高的船上跳到码头的一场戏中,不慎跌断双腿,演艺事业被迫终止。
很多年过后,他出现在电影《踏血寻梅》中,饰演臧Sir(郭富城饰)的前上司。
同年度(1982年),许冠文成为金像奖史上的第一任影帝。
他另外有个名字叫「冷面笑匠」,而其实他自己并不觉得自己好笑。
据实而论,单论演技,许冠文或许算不得最顶尖的演员,譬如其弟许冠英在表演上要显得能力更为突出,但若结合其本身的编剧、导演能力综合而论,香港影史上就很少有能出其右者了。
封帝作品是《摩登保镖》,系其自编、自导和自演。
1983年,金像奖产出了双黄蛋,麦嘉和洪金宝。
洪金宝以自导自演的《提防小手》,麦嘉则凭《最佳拍档》,双双登临影帝之位。
早期的香港演员,似乎都有与生俱来的喜剧表演天赋,也包括这两位初封影帝的演员。洪金宝实质上以这部影片开创了一条时装动作结合谐剧的类型道路,其后由成龙将之发扬光大,而洪金宝在表演上的功力其实非常深厚,在六年后(1989年),他又凭《七小福》的于占元角色再次封帝。
1984年,金马金像各自呈出一个影帝。
李修贤携一部自导自演的《公仆》,成为金马、金像双料影帝。
金像奖史上最年轻的影帝也于此时登场。
在大学里念平面设计专业的梁家辉,阴差阳错踏进电影圈,参演首部电影即登帝位。在此后的职业生涯中,还有一座金马、三座金像影帝奖杯在翘首以待,更有一个「千面影帝」的名号等待解封,个人尤为欣赏其于《寒战》系列的表演,堪称巅峰化境。
1985年,潜心耕耘文艺电影的周润发终于等来肯定。
香港之子周润发,以《等待黎明》的叶剑飞角色首封金马影帝,后于1987年再次登临金马之巅,又于同年度首封并连庄金像影帝,再于1990年第三度获封金像影帝。总计手握两座金马、三座金像影帝奖杯,这些成就皆于六年内完成,该成绩可谓绝无仅有,「小马哥」是其巅峰神作。
1986年,两位新生影帝出炉。
狄龙凭《英雄本色》获封金马影帝。
郑则仕携自编、自导、自演的《何必有我》登场,一战成名,其演技能力可谓深不可测,即便巅峰期的周润发亦只能在他面前俯首,其后于1997年再次凭《三个受伤的警察》封金像影帝。
1988年,以气场著称的万梓良金马称帝。
万梓良是一个特别本色的演员,演技精湛而气场尤为强大,或与邓光荣、周润发同场硬撼而绝不会落在下风,多年后,在电影《麦路人》中再次出现,已垂垂老矣。
九十年代到来,内陆电影也开始加入金马奖的战局。
这个十年,包括梁家辉在内,金马奖共计有四个香港男演员称帝,占去其中五个席位,金像则新增五个影帝。
#
1991年,张国荣封帝。
他凭《阿飞正传》拿到了他人生中第一个也是最后一个金像影帝奖,若以奖项数目而论,他或会排名非常靠后,但若以表演能力和专业态度而言,没有人敢忽视他,不论是《阿飞正传》、《霸王别姬》还是《红色恋人》,都体现了其极深的表演功底和强大的角色塑造能力。
1992年,成龙首封并连庄金马影帝,曾志伟金像称帝。
作为金像奖的「陪跑之王」,彼时连庄金马的成龙或还在展望着自己会在不久的将来登临金像的影帝阵营,但他没想到的是,此后他继续四度陪跑,甚至在2016年已经拿到了第89届奥斯卡金像奖的终身成就奖,金像影帝却仍然和他缘铿一面,唯余扼腕。
作为一个万能型的配戏人物,曾志伟的演技无须质疑,但太过本色和固化是他和大多数香港演员的特征。
1994年,梁朝伟首封金马影帝,黄秋生首封金像影帝。
表演天赋强大的梁朝伟,与王家卫合作后迅速步入巅峰期。这个阶段其表演就如水归大海,全无痕迹又渊深难测,其后以三座金马影帝、五座金像影帝及一个戛纳影帝的战绩移步「最强影帝」的宝座,无人可以撼动,若强行选两部代表作,可以《无间道》和《色戒》为至强。
黄秋生则偏锋而近妖,以大量变态和冷门角色异军突起,一共三度登临金像影帝宝座,单论常规演技能力,可赢大多数华语演员,但若与梁朝伟相较,非一合之敌,具体表现可参看《无间道》系列前两部,几乎同等剧情设计下的二人表演之差异。
1996年,乔宏以《女人四十》获封金像影帝。
1997年,谢君豪凭《南海十三郎》金马称帝,一部不可多得的佳作,一次癫狂无双的表演。
转瞬十年,两千年代来临,旧人仍在,新人来。
四大天王之三开始斩获影帝桂冠,喜剧和动作宗师亦修成正果,十年新增影帝七位。
#
2000年,吴镇宇携《枪火》征战金马,一战封帝。
但其实相对他在《枪火》里那种,与《古惑仔》中的靓坤、《朱丽叶与梁山伯》的小混混路数相近的癫狂偏执型表演,始终觉得《无间道Ⅱ》的精准、克制复又渊深不可揣度的表演才能真正代表其实力。
同年度,刘德华凭《暗战》首封金像影帝,这也是他的第四次金像提名。
若以主角型演员而论,刘德华可能是香港拍片量最大的一个演员。而他的表演,也因为接拍了大量的商业类型片,而致使角色塑造相对浅层,再加上其本身所具有的明显偶像特质和风格固化的表演,亦被很多人诟病,但这并不妨碍他手握两个金马、三个金像影帝奖杯。
2002年,周星驰终于得到了金像奖的肯定。
他携自编、自导、自演并兼任制品和发行数职于一身的《少林足球》,横扫当届金像并加封影帝。
作为在香港影史上,与许冠文前后辉映的宗师级人物,周星驰的表演能力不容置疑。但需要厘清的一点,是他的无敌限定在喜剧领域内,若跨越领域来讲,他赢不了在演技巅峰的另一群演员,这不仅是表演惯性的原因,也与观众印象的固化密切相关。
这一年,黎明也凭《三更之回家》金马封帝。
黎明在这部电影中表现非常好,其内敛至木纳的表演,完美呈递了剧中角色的心路与心理,而且愈是木纳,其最后的奔跑、挣扎与死亡就来得愈是震撼,影帝之名实至名归。但纵观其影路,黎明属于得志甚早,巅峰易得,但太过迷恋演技舒适区,导致后期迅速固化,直至失去角色创作能力,殊为可惜。
2005年,主攻影坛仅两年的郭富城首封金马影帝。
他创造了一个记录,首提即中与连庄金马,这个成绩震撼了太多人。
其实就《三岔口》剧本而言,本身仍然是一个传统的警匪动作片,但郭富城以其表演,硬生生将之变成为一个探询生死之哲的影片,凭借极致的情绪张力封帝。又以这部作品赢得了谭家明导演青睐出演《父子》,以巅峰神级的演出再擒金马。
从连庄的这一刻起,郭富城就从一个跨界演员,直接登临了华语顶尖演员的行列。而《父子》的郭富城在金像上输给《我要成名》的刘青云,就是一个彻头彻尾的笑话,致其金像影帝奖杯迟到十年。
2007年,第八次金像提名的刘青云得偿所愿。
这个首封不予置评。但刘青云确是一个好演员,其风格沉稳厚重,可用「不动如山」形容,但除了以《夺命金》金马夺帝之外,另两次金像作品,其实都不是最强表现,就这一点而言,其实相对遗憾。
2008年,「功夫皇帝」李连杰金像封帝。
这个人物的基调,李连杰把握得相当精准,他不止是有形,更有内在的神韵。所以他打败有杜琪峰护航的《神探》的刘青云,胜过《C+侦探》中蜕变的郭富城,赢了《跟踪》的任达华,也压过同剧的刘德华,一跃而为金像影帝,让人叹服。
2009年,张家辉凭《证人》夺双料影帝。
其表演风格可以归类入「斗狠式」,早期多年游走在谐剧领域,后较多配戏,于《证人》爆发,在2013年的《扫毒》和第二度称帝金像的《激战》之后,演技呈现一种固化状态,开始步入下降通道。
倏忽十年之后。
一零年代的金马已不再是港星的天下,而金像十年亦只新增了五位影帝。
2010年,老戏骨任达华凭《岁月神偷》封帝,而其实此前两部作品《跟踪》与《文雀》的表演,就已精湛无双。2011年首位八零后影帝谢霆锋出现,作品《线人》,2017年《树大招风》的林家栋获封影帝,其表演亦惊艳亮眼,再后则是《杀破狼·贪狼》的古天乐及年近七十岁的太保封帝。
金马已颓,金像渐弱。
共三十四位影帝。
演员各有特质,亦各有际遇。
凡封影帝者,无论世人如何臧否,皆不应掩盖其努力与付出。
奖项本身,一则荣誉,其次仅作参考。
并非奖项愈多,演技愈强。
演员始终是作品和演技说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