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亥首义甲等功臣的清贫人生

在1911年10月10日的辛亥首义中,河南籍的徐万年因组织策动新军起义,又亲自率队参战,功绩卓著,被列为甲级功臣。他两次被授予将军府参军,孙中山还委任他为军事委员会委员,甚至连列宁也与他通过信。然而,一个功名如此显赫的辛亥元勋,却甘愿过着贫苦的生活,死时连棺材钱尚需救济。1954年,淡泊名利的徐万年走完了他的传奇人生。

徐万年

由学徒到首义将领

1880年3月,徐万年(字寿亭)出生在河南省南阳县瓦店镇一户贫苦农家,幼时只读过3年私塾。因时局混乱,生活艰难,15岁那年,他经人介绍,到湖北省襄樊市一家店铺当了学徒。因肯吃苦,又有文化,时间不长,他便得到店主信任,经常外出武汉等地从事采买。

常年在外奔波中,徐万年逐渐成熟。当时的中国,内忧外患,民不聊生。这让徐万年和众多有志青年一样,上下求索救国救民之道。

1906年,徐万年在汉口结识了共进会创始人之一刘公(字仲文)。当时共进会是同盟会的外围团体,1907年于日本东京成立,其宗旨和同盟会一样。刘公所传播的革命思想,使徐万年受益很大。在刘公的影响和介绍下,徐万年秘密加入了共进会,任军界联络员。后来,徐万年进入湖北新军炮兵第八标当兵。不久,他被推为该标总代表。当时,炮兵中河南、湖北籍士兵较多,徐万年以组织同乡会为名,暗中发展革命党人。他还在营房附近开办“豫汉酒馆”等小饭店,利用士兵来此就餐或夜深人静之时,向他们传播革命思想。这些士兵多数出身于饱受压迫的农民阶层,所以比较容易接受革命思想。

在炮兵的几年里,徐万年与其他同志做了大量工作,新军士兵加入共进会的有两千多人,他们后来成为武昌起义的主要力量。

1911年9月24日,徐万年与孙武、刘复基等六十多人在武昌胭脂巷机关开会,决定10月6日发动起义。因消息走漏,改为10月9日。又因起义命令未能及时传送到发出起义信号的南湖炮队,致使计划落空。

10月10日,徐万年请邓玉麟照料炮队,自己冒险进城联络。最后,约定当晚7时起义,随即派冯征远赴各营传达起义时间,约定务于晚上7时鸣枪为号。

当晚7时,信号枪鸣两响后,各营闻声起事,南湖炮队从中和门进城占领蛇山,随后炮击总督府。时徐万年率八标全体同志,带炮12门,与各起义部队顺利进城,分别登上望楚台、凤凰台、蛇山等高地,炮轰督署。

在声震江汉的强大炮火攻击下,清军节节败退。黎明时分,起义军攻占总督府,清督瑞澄越墙逃跑,武昌首义成功。

列宁与他通过信

湖北军政府成立后,徐万年负责管理全军的粮饷,并负责城防。10月13日,清政府派来3艘战舰威胁武昌,同时一支清军也由河南进驻汉口刘家庙。徐万年指挥炮兵与敌舰展开激战,一时间,江面上炮火连天,白浪翻腾。不久,清舰遭受重创,不得不仓皇撤退。

随后,徐万年在深入敌营宣传革命思想,期望敌人投诚未果的情况下,带领炮兵过江,猛轰刘家庙敌军,迫使敌人退却。不久,清政府派陆军大臣荫昌率领北洋军第一军南下镇压革命。10月20日,徐万年率炮兵痛击来敌,凯旋武昌。10月27日,冯国璋率兵从水陆两路向汉口发动猛攻。身为前卫司令和督战长的徐万年临危不惧,指挥若定,指挥炮兵击沉敌舰一艘。

因武昌起义中的战功,徐万年在当时的国民政府中威名四扬,显赫一时。他因而先后被国民政府授予勋五位奖章,委任将军府参军、国民党军事委员等职。列宁也听说过他的事迹,还与他通过信。

1925年孙中山先生逝世后,徐万年辞职携妻返乡务农。回到瓦店后,他只字不提自己在辛亥革命中的功绩,过起了淡泊名利、粗茶淡饭的乡野生活。

1947年,在人劝说下,徐万年到武汉参加了“辛亥革命武昌首义同志会”,德高望重的他被推举为指导员。当时报纸上头版头条刊登消息:“徐大将军万年自宛乘车抵汉,行辕主任程潜到站列队迎接。”但因不满蒋介石的反动政策,时间不长徐万年便愤然辞职。

因经常将俸禄赈济武汉贫民,回乡后徐万年穷困潦倒,连住的地方都没有,不得不在瓦店清真寺附近租房居住。直到1951年,徐万年才靠儿子徐仲义种菜贩菜的收入,建起了3间简陋的土坯草房。

死后家人无钱买棺材

回乡后的徐万年从不摆功臣架子,身上穿的常常是带补丁的粗布长褂,却把革命生涯中所穿过的将军服深藏箱底。他还经常下地耕作,农闲时节起早贪黑,拾粪捡柴,俨然一个农家老汉。他生活清贫,粗茶淡饭,有时吃了上顿没下顿,便捋榆钱、榆叶或挖野菜充饥。

徐万年一生疾恶如仇。1948年,南阳守军王凌云部弃城南逃,行至白河瓦店渡时,为搭浮桥,窜入瓦店镇,见门卸门,见窗拆窗,老百姓敢怒不敢言。徐万年见状挺身制止,但官兵们根本不把一个老人放在眼里。徐万年转身从屋里取出北伐时用过的指挥刀,怒喝道:“谁敢再动老百姓的东西,先劈了谁!”那些国民党兵得知他是辛亥革命首义将领徐万年后,慌忙撤出瓦店镇。此事后来被蒋介石知道了,忙派特使到瓦店请徐万年再度出山,但徐万年拒绝了。

解放后,瓦店区人民政府领导曾多次看望徐万年并对他说,您是辛亥革命中的功臣,家中有什么困难尽管向政府提。有关方面要给他家盖房,给他的子女安排工作,但都被他拒绝了,他的子女全部在家务农。他在自家的土坯草房门楣上书“耕读传家”4字,教育子女以耕田读书为本,不入仕途。1953年瓦店发大水,徐万年一家的房子被冲毁。妻子刘氏看到家里实在困难,想向有关部门反映一下,徐万年知道后把她怒吼一顿制止了。

1954年8月,74岁的徐万年病入膏肓。家人出去借了点麦子,想磨点面让他吃顿可口饭。可面还没磨好,徐万年就溘然长逝了。

由于家徒四壁,此时徐家竟连口棺材都买不起。无奈,儿子徐仲义赊了一口棺材才将父亲下了葬。后来由于实在无力偿还买棺椁钱,徐仲义不得不写信求助武汉有关方面,这才还上了债。

珍贵文物铭记辛亥功勋

徐政武是徐万年的孙子。他说,小时候印象最深的是爷爷有个大箱子,里面装着刀、剑、奖章等物品,屋内还挂满了各种各样的旗帜,旗帜上有龙、虎等图案和刺绣的字。可惜的是,1953年白河发生的那场百年不遇的洪水,淹没了瓦店整条街道,他家的土坯草房也被洪水冲塌,爷爷和父亲只抢救出一部分藏品。后来听爷爷说,最让他心疼的是,列宁写给爷爷的一封信在洪水中遗失了。

徐万年走后,给子女们留下了17件传世之宝,其中有自传、龙泉宝剑、指挥刀、孙中山颁发给他的委任状、辛亥革命纪念章和勋五位勋章等。

孙中山颁发给徐万年的委任状长32厘米,宽26厘米,四周镶有花边,委任状全文为:“委任徐万年为本党军事委员。此状,中华国民党总理孙文(盖章),中华民国十一年五月十五日(盖章)。”龙泉宝剑长115厘米,宽5厘米,宝剑还配有柄、鞘,鞘为木质,涂施黑漆,上镶铜饰片,剑刃锋利,保存完好,为徐万年辛亥革命时期使用的护身武器。这些东西一直由徐万年的二儿媳翟静三保管。在徐政武的印象中,母亲从不轻易让他看这些东西。平时用一口箱子装着,上面挂着锁,时间长了,母亲就把里边的东西拿出来晒晒。

1984年,国务院要求在全国范围内进行一次文物普查活动。当时,南阳县文化局接到瓦店镇文化站报告,说徐万年是辛亥革命功臣,他儿媳收藏有不少他的遗物。工作人员认为,这批文物价值很大。随后,南阳县文化局派车将翟静三接到南阳,了解徐万年生前的一些详细情况。

不久,南阳县文化局准备举办一次文物普查成果展,瓦店镇文化站站长把徐家的收藏品送到了县文化局。文物展出后,立刻轰动全省。17件文物现已被河南省博物馆收藏。至此,沉默了几十年后,徐万年在辛亥革命中的功勋才被世人所知。1985年,徐万年墓成为南阳县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当地政府出资征地立碑。石碑正面刻有“辛亥首义将领徐公讳万年字寿亭之墓”字样,石碑背面刻写着徐万年的功绩。如今,这里已经成为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的基地。

为了让家乡人民牢记这位辛亥革命元勋,经原南阳县人大常委会批准,将瓦店镇一条繁华的街道命名为“万年街”。2000年,徐万年墓晋升为河南省第三批文物保护单位。

正像徐万年墓碑碑文中写的那样:“在孙中山先生领导的推翻帝制、建立共和的伟大的民主革命事业中,特别是在辛亥首义中,徐万年先生立下了不朽的功勋;尤其是他那种不图个人名利,不居功自傲,功成告退的高尚品德,更是值得称颂,令人敬佩!”(来源|《读者报》 资料原出处:《党史纵横》 孔力/文)

有温度、有态度、有深度!《读者报》封面欣赏: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