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匮诵读103丨水之病

I导读:2018年,中医书友会举办了第一次经典诵读——《伤寒诵读》,每周两期,持续更新了一年,很多书友陪伴了我们一年,感谢你们的坚持。

今年,咱们正式开始《金匮诵读》,每周两期,我们一起记诵《金匮要略》。你,愿意加入吗?

《金匮要略》原文海报
+
《中医经典三家注》
+
中医书友会数据库金匮文章集锦
《宋柏杉·直击临床讲金匮》课程精彩观点。

一年时间,灵兰陪你背完《金匮要略》

  • 徐忠可注解

(五)此言正水而兼色黄为异者,以其别于风水、皮水之在外,故曰里水。然水病多面目鲜泽,此独一身面目黄肿,则久郁为热矣。又水病,小便必难,不渴,或郁久而津亡,热壅为渴,小便反自利,热在上焦气分,故以越婢行阳化热,加术以胜其水。

(六)此二条,言水病入,别有宿病,人各不同,当从趺阳脉,与其旧疾见证别之。谓人有水病,水寒相搏,趺阳脉当伏,今犯水病,趺阳脉反紧,此因本自有寒,疝瘕,腹中痛病,故脉加紧,治当兼顾其寒,而医反下之,则元气受伤,水病未除,寒邪上乘,胸中之宗气弱,不能御之,为胸满、为短气矣。

(七)或趺阳脉当伏,今反数,此因本自有热,应消谷、小便数,今反不利,是有热而健运之人,因水而气反不化,知其邪结三阴矣,故曰此欲作水。

(八)此段论正水所成之由也,谓人身中健运不息,所以成云行雨施之用,故人之汗,以天地之雨名之,人之气,以天地之疾风名之。故寸口脉主上,犹之天道,必下济而光明,故曰阴生于阳。趺阳脉主下,犹之地轴,必上出而旋运,故曰卫气起于下焦。今寸口脉浮而迟,浮主热,乃又见迟,迟者元气潜于下也。既见热脉,又见潜脉,是热为虚热,而潜为真潜,故曰热潜相搏,名曰沉,言其所下济之元气沉而不复举也。今趺阳脉浮而数,浮主热,乃又见数,数者卫气止于下也,既见热脉,又见止脉,是于客气为热,而真气为止,故曰热止相搏,名曰伏。言其宜上出之卫气,伏而不能升也,从上而下者,不返而终沉,从下而上者,停止而久伏,则旋运之气,几乎熄,熄则阴水乘之,故曰沉伏相搏,名曰水。见非止客水也,恐人不明沉伏之义,故又曰络脉者,阴精阳气所往来也,寸口阳气沉而在下,则络脉虚。小便者,水道之所从出也,趺阳真气止而在下,气有余即是火,火热甚,则小便难,于是上不能运其水,下不能出其水,又焉能禁水之胡行而乱走耶?故曰:虚难相搏,水走皮肤,即为水矣。水者,即身中之阴气合水饮而横溢也。沉伏二义,俱于浮脉见之,非真明天地升降阴阳之道者,其能道只字耶,此仲景所以为万世师也。

(九)此言水病将成之脉,有挟弦紧者,以明水不循故道之由。谓紧脉属寒,弦而紧,乃即弦状如弓弦,按之不移者,弦则卫气为寒所结而不行,外无卫气,所以恶寒,不能运水,故随其所至,不复沾流走于肠间,水既不直走于肠间,自不能不横出于肌肤矣。

(十)此言水气已成,亦或于少阴脉见之也。少阴者,尺脉也,紧而沉,紧属寒,故主痛,沉为阴结,故属水。小便即难,言因肾病水,而小便即为之不利,非小便难,故成水病也。此除风水及皮水言之也。谓水属阴,沉脉亦属阴,故脉得诸沉,当责有水。然亦必合身体肿重而断之,诸云者,言脉部不同,则病原异,然概以沉为断耳。水病脉既沉,则浮出为阳气上脱,故主死。

(十一)此为正水言之。谓凡水病人,脾胃为水气所犯,故目之下包曰窠,胃脉之所至,脾脉之所主,病水,则有形如卧蚕,水气主润,故面目鲜华而润泽,不同于风燥也。脉伏即沉也。其人消渴,水在皮肤,内之真气耗,耗则渴,然非骤至之热,故直消渴,不若偶渴。病水也,在下则必腹大,小便不利,盖非痞塞,则不能成水耳。至于脉沉绝,则沉之甚也,水病不尽可下,沉甚则水甚,故可下之,以去其标。水病可下,惟此一条,“沉绝”二字妙。

(十二)此言下利后,有可以成水而易愈者。谓下利后,渴液暴脱也,以土弱而气不化,小便反不利,又恣饮水以伤脾土,因而有入无出,腹为之满,气浮为肿,然水入不出,满乃常事,肿则可疑,故问。咎在饮水,利后饮汤,则与胃相得,何至不化。不知胃气既虚,水乃侮土,土主肌肉,土虚水溢,则未有不肿者,故曰:此法当病水。然在下利后,非三阴结之比,故小便通而汗即自愈也。

拓展学习:

宋柏杉:疝气、癥瘕的成因

背诵《金匮》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