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立夫 | 王阳明:心学的三个层次
王阳明:心学的三个层次
王阳明的心学到底属于儒学还是禅学?肯定不是纯粹的儒学,否则他与别的儒者便无区别;也肯定不是禅学,否则他岂不做了和尚?实际上,王阳明晚年曾提到过“圣学之全”,而这才是他追求的真谛。
一 王阳明与湛若水的三次辩论
按照一般儒者的看法,“圣学”即是儒学千古相传之秘,即是正统的孔孟儒学。从唐代的韩愈、李翱,到宋代的二程、朱熹,莫不以“斥异端,树道统”为旗帜,将儒学视为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普遍真理。王阳明的过人之处,就在于经历了“为学三变”、“五变”而返归于儒学之后,虽然坚持儒家的正统立场,却以“本心”、“良知”为标准,不树藩篱,敢于自我批判,敢于兼收并蓄。
王阳明曾与一代大儒湛若水结为定交,二人曾三次展开儒佛之辨,从中可以看出王阳明对三教包容立场。三次辩论的主题一致,都是关于三教是否可以融通的问题。王阳明认为“佛老是圣之枝叶”,儒佛道三教可视为同一树上根干枝叶,儒家是根干,佛老是枝叶。湛若水则认为儒家与二氏实际上并不同根,槐树不可能旁出柳枝。王阳明还认为佛老的境界非常高远,与圣人说的相似。湛若水反驳说,佛老的境界固然有高远的一面,但并未超出儒学的范围,儒家所说的“道中庸”、“至精微”为佛老所无;儒学是“大”而“公”,佛老是“小”而“私”;特别是佛教否定伦理纲常,与儒家明显是不同的思想体系。不过,王阳明在三次的辩论中始终都未放弃“三教合一”的主张。
需要指出,王阳明与湛若水二人因为是“至交”,所以说的都是真话。如果说王阳明在其他场合的三教之辨可能会考虑到政治立场、学术身份、社会影响而刻意保留,那么,王阳明关于“佛老是圣之枝叶”的说法真实地反映他关于三教的开放心态。
二 王阳明关于儒佛道三家的“厅堂之喻”
王阳明在给湛若水的另一篇序文中还提到,当世的儒学信徒以孔孟相标榜,总以为真理在我,无需他求,而实际的情形并非如此:三教九流各有所长,各有所得,反而是儒家的“圣人”之道隐而不彰,令人痛惜。
王阳明的学生郑德夫曾问,既然诸家各有所长,是否可以兼而取之?王阳明在回答种提出了一个著名的“厅堂之喻”:
譬之厅堂,三间共为一厅,儒者不知皆我所用,见佛氏则割左边一间与之,见老氏则割右边一间与之,而己则自处其间,皆举一而废百也。圣人与天地民物同体,儒、佛、老、庄皆吾之用,是之谓大道。
意思是说,儒佛道三家好比一间完整的房间,儒家居正厅,佛老居两厢,三者缺一不可。但是,有些正统的儒家脑子就转不过弯,总想分清你我,划清界限,看到佛教就把左边的那一间分给佛教,看到道教就把右边的那一间分给道教,结果自家的范围越来越狭小。真正的圣人就应该有包容天地万物的胸怀,吸取一切人类文化的优秀成果。这就是“圣学之全”。
三 王阳明心学中的三个“心”
王阳明心学到底是个什么“心”?我认为,王阳明的心学包含了三个“心”:
第一个是“禅心”,也就是“不动心”。他的“无善无恶心之体”就是这个心,这是他在“百死千难”的政治危局中保持定力,立于不败之地的根本。
第二个是“良心”,也就是“良知”。他的“心即理”、“致良知”都强调这个道德良知是生活实践的唯一标准,这是他作为儒家士大夫安身立命的基础。
第三个是“机心”,也就是“心术”。这是他在历次危难和平叛战争中击败对手、无坚不摧的强大工具。说明一下,“机心”本来出自《庄子》,原意是机巧诡诈之心。这里是一个中性词,不带褒贬。
这三个心,第一个与佛家有关,第二个与儒家有关,第三个与道家有关。明白了这三个心,我们也就能理解王阳明为什么能够立德、立功、立言,成就了中国历史上少有的“三不朽”超级文化巨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