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立夫 | 王阳明:心学的三个层次

王阳明:心学的三个层次

王阳明的心学到底属于儒学还是禅学?肯定不是纯粹的儒学,否则他与别的儒者便无区别;也肯定不是禅学,否则他岂不做了和尚?实际上,王阳明晚年曾提到过“圣学之全”,而这才是他追求的真谛。

一 王阳明与湛若水的三次辩论

按照一般儒者的看法,“圣学”即是儒学千古相传之秘,即是正统的孔孟儒学。从唐代的韩愈、李翱,到宋代的二程、朱熹,莫不以“斥异端,树道统”为旗帜,将儒学视为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普遍真理。王阳明的过人之处,就在于经历了“为学三变”、“五变”而返归于儒学之后,虽然坚持儒家的正统立场,却以“本心”、“良知”为标准,不树藩篱,敢于自我批判,敢于兼收并蓄。

王阳明曾与一代大儒湛若水结为定交,二人曾三次展开儒佛之辨,从中可以看出王阳明对三教包容立场。三次辩论的主题一致,都是关于三教是否可以融通的问题。王阳明认为“佛老是圣之枝叶”,儒佛道三教可视为同一树上根干枝叶,儒家是根干,佛老是枝叶。湛若水则认为儒家与二氏实际上并不同根,槐树不可能旁出柳枝。王阳明还认为佛老的境界非常高远,与圣人说的相似。湛若水反驳说,佛老的境界固然有高远的一面,但并未超出儒学的范围,儒家所说的“道中庸”、“至精微”为佛老所无;儒学是“大”而“公”,佛老是“小”而“私”;特别是佛教否定伦理纲常,与儒家明显是不同的思想体系。不过,王阳明在三次的辩论中始终都未放弃“三教合一”的主张。

需要指出,王阳明与湛若水二人因为是“至交”,所以说的都是真话。如果说王阳明在其他场合的三教之辨可能会考虑到政治立场、学术身份、社会影响而刻意保留,那么,王阳明关于“佛老是圣之枝叶”的说法真实地反映他关于三教的开放心态。

二 王阳明关于儒佛道三家的“厅堂之喻”

王阳明在给湛若水的另一篇序文中还提到,当世的儒学信徒以孔孟相标榜,总以为真理在我,无需他求,而实际的情形并非如此:三教九流各有所长,各有所得,反而是儒家的“圣人”之道隐而不彰,令人痛惜。

王阳明的学生郑德夫曾问,既然诸家各有所长,是否可以兼而取之?王阳明在回答种提出了一个著名的“厅堂之喻”:

譬之厅堂,三间共为一厅,儒者不知皆我所用,见佛氏则割左边一间与之,见老氏则割右边一间与之,而己则自处其间,皆举一而废百也。圣人与天地民物同体,儒、佛、老、庄皆吾之用,是之谓大道。

意思是说,儒佛道三家好比一间完整的房间,儒家居正厅,佛老居两厢,三者缺一不可。但是,有些正统的儒家脑子就转不过弯,总想分清你我,划清界限,看到佛教就把左边的那一间分给佛教,看到道教就把右边的那一间分给道教,结果自家的范围越来越狭小。真正的圣人就应该有包容天地万物的胸怀,吸取一切人类文化的优秀成果。这就是“圣学之全”。

三 王阳明心学中的三个“心”

王阳明心学到底是个什么“心”?我认为,王阳明的心学包含了三个“心”:

第一个是“禅心”,也就是“不动心”。他的“无善无恶心之体”就是这个心,这是他在“百死千难”的政治危局中保持定力,立于不败之地的根本。

第二个是“良心”,也就是“良知”。他的“心即理”、“致良知”都强调这个道德良知是生活实践的唯一标准,这是他作为儒家士大夫安身立命的基础。

第三个是“机心”,也就是“心术”。这是他在历次危难和平叛战争中击败对手、无坚不摧的强大工具。说明一下,“机心”本来出自《庄子》,原意是机巧诡诈之心。这里是一个中性词,不带褒贬。

这三个心,第一个与佛家有关,第二个与儒家有关,第三个与道家有关。明白了这三个心,我们也就能理解王阳明为什么能够立德、立功、立言,成就了中国历史上少有的“三不朽”超级文化巨星。

(0)

相关推荐

  • 儒家理学的“来龙去脉”

    儒家理学的"来龙去脉" 原创2021-08-31 21:23·雪夜读书聊天好玩 儒学是整个中华文明中占统治性地位的学说.中华文明以儒为主体,同时又杂以道.佛.法等,交相融合为一体, ...

  • [每周一书]吾心自有光明月——王阳明的生平事功与良知心学

    <王阳明的人生智慧> 这里的翡翠原石,矿区直供,无中间商,... 广告 作者|吴光 推荐 <王阳明的人生智慧:阳明心学百句解读>是一部解说阳明心学名言名句的通俗读物,其出版目的 ...

  • 【悦读阳明】王阳明的人生智慧——阳明心学百句解读

    小编提示 作者:吴光 出版社:中国方正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7年2月 吴光,浙江淳安人.现任浙江省社会科学院研究员,浙江省文史研究馆馆员.兼任浙江省儒学学会执行会长.中国孔子基金会副会长.国际儒联中 ...

  • 刘立夫|孔子的人生三乐

    孔子的人生三乐 究竟什么才算快乐?有人说,快乐是有房有车有存款,心理踏实不慌张:也有人说,快乐是四处游玩看山水,阅尽人间好风景:还有人说,快乐就是尝遍天下好美食,蝙蝠刺猬也要吃一吃.甚至还有人总结出生 ...

  • 刘立夫 | 王阳明对佛教的批判:佛氏不著相,其实著了相

    王阳明对佛教的批判:佛氏不著相,其实著了相 宋明时代的理学家有一个共识,认为佛教的出世主义违背了儒家的君臣父子夫妇之道,是典型的"不忠不孝",不可以治天下.这个看法,从唐代的韩愈开 ...

  • 王阳明心学:真正不好惹的人,多半“三”个特征,值得深交

    王阳明是中国历史上少有的在修身.立学.为文.武功方面均有大成的人,这一点似乎只有清代的曾国藩能与之相提并论.然而曾国藩在为清政府镇压太平天国运动时却"屡败屡战",且两次因为遭逢惨败 ...

  • 王阳明心学全书(三)

    41.克服深层次的恐惧 从此,陆澄矢志修身,经常约好友一起静坐养心. 一天晚上,陆澄又与马子莘相约在鸿胪寺的一间亭子习静参悟. 夜月如水,洒下一片淡淡的光辉,周围的景物显得朦朦胧胧,假山之间的空处有些 ...

  • 王阳明心学:认准三个字,平衡三个我

    圆种智 本平台学习能量传播智慧.净化人心. 愿世界和平.国泰民安~ 众生离苦得乐·人人善良健康幸福吉祥如意~ 149篇原创内容 公众号 唤醒本自具足的良知良能,最终达到"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

  • 王阳明心学 最重要的三个字——“事上磨”。

    糊涂陈 关注 心学 就是在 被事上磨出来的 想学到 心学原版的精髓 其实就是要做和王阳明一样的事情 去经历 去体验 文字没有 超越 时间的力量 我们现在看到很多老师对心学的解读 大都是自己的理解 这已 ...

  • 刘立夫|荀子:后人很难超越的礼学大师

    荀子:后人很难超越的礼学大师 常说中国是"礼仪之邦",其实更贴切的表达应该是"礼义之邦".礼仪就是礼数而已,世界上哪个国家.哪个民族没有礼数?东瀛国的礼数最繁琐 ...

  • 王阳明心学的终点就三个字!

    王阳明心学的终点就三个字!

  • 王阳明心学智慧:不争,是成年人最大的格局观!

    老子说过:"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人与人争来争去,往往得不到好后果.由此可见,不争才是最大的争!爲人处世中,争与不争二者是一模一样的.若能拥有"水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