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医大师吕景山对穴:调和肠胃理气止痛类 中脘—足三里

【单穴功用】

中脘,又名胃脘、太仓、上纪、中管、胃募。在上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上4寸,为任脉经穴,又为任脉与手太阳小肠、手少阳三焦、足阳明胃交会穴,胃的募穴,腑之会穴,回阳九针穴之一。有调升降、和胃气、理中焦、化湿滞、祛痰饮之功。用于治疗胃脘痛(类似急、慢性胃炎,菱缩性胃炎,胃、十二指肠球部溃疡)、呕吐、吞酸、食欲缺乏、腹胀、肠鸣、腹痛、便秘、腹泻、痢疾、失眠等症。

足三里,又名下三里、下陵、下陵三里、下虚三里、鬼邪。在小腿前外侧,当犊鼻下3寸(1英寸),距胫骨前缘一横指(中指),为足阳明胃经腧穴、下合穴。因穴在膝下3寸,胫骨外侧,两筋之间宛宛中,故名足三里。该穴乃本经脉气所入,为合土穴,又是四总穴、回阳九针穴之一。它既能调理胃肠,理气消胀,化积导滞,行气止痛,利水消肿,用于治疗胃脘疼痛(急、慢性胃炎,胃、十二指肠球部溃疡)、内伤食积、消化不良、恶心呕吐、嗳腐食臭、胸膈胀饱、大便不调、小便不畅、水肿、泻泄、痢疾;又能健脾和胃、化痰止咳、降气平喘,用于治疗咳嗽痰喘诸症;还能疏通经络、调和气血、和胃安眠、强体健身,用于治疗下肢痿痹、五劳羸瘦,七伤虚乏、胃气不足、脏气虚惫、小儿疳积、胃不和则卧不安诸症。

【伍用功能】

中脘为任脉经穴,腑之会穴,胃之募穴,有调升降、和胃气、化湿滞、理中焦、消胀满之功;

足三里为足阳明胃经腧穴,乃本经脉气所入,既是合土穴,又是下合穴,有调理肠胃、理气消胀、行气止痛、健脾和胃、消积导滞、利水消肿、化痰止咳、降气平喘、调和气血、和胃安眠、强体健身之力。

中脘穴居于胃腑之上,为病所取穴;足三里为本经循经远道配穴。中脘以升清为主;足三里以降浊为要。二穴伍用,一上一下,一近一远,一升一降,相互促进,相互为用,健脾胃、促运化,理气机、和气血,消胀除满止痛之功益彰。

【主治】

1.各种胃病(急、慢性胃炎,胃、十二指肠溃疡,痢疾等)。

2.内伤食积,小儿消化不良等症。

3.胃下垂诸症。

4.痰饮诸症。

5.中暑吐泻等症。

6.黄疸、四肢无力等症。

【操作法】

中脘:仰卧,于(胸)岐骨与脐中连线的中点处取穴。直刺1~1.2寸,亦可向下、向两侧前下方斜刺。

足三里:①正坐屈膝,于外膝眼(犊鼻)直下一夫(3寸),距离胫骨前缘1横指处取穴;②正坐屈膝,用手从膝盖正中往下摸取胫骨粗隆,在胫骨粗隆外下缘直下1寸处是穴;③正坐屈膝,以本人之手按在膝盖,示指抚于膝下胫骨,当中指尖着处是穴。直刺1~1.2寸。

【经验】

中脘—足三里伍用,出自《杂病穴法歌》:'水肿水分与复溜,胀满中脘三里揣。'《行针指要歌》:'或针痰,先针中脘、三里间。'《玉龙经》:'黄疸四肢无力,中脘、足三里。'按:中脘、足三里伍用,善治各种胃病,故为大家所习用。其伍用机制,《内经》云:'阳明之上,燥气治之,燥者阳明之本也。'胃腑禀此燥气,故能消腐水谷,若燥气不足,则水谷内停矣;燥气太过,则又为中消、噎膈等症。二穴合用,专理胃腑,兼治腹中一切疾病。主取中脘,以其为六腑之会,胃之募穴也;辅以足三里,以应中脘而安胃也。审其证属脾胃虚寒,症见饮食不下,积聚胀痛,或停痰蓄饮者,则以补中脘而扶胃气,散寒邪也,泻足三里,意即引胃气下行,降浊导滞,协助中脘以利运行是也。若胃腑燥化太过,以致消谷善饥,口渴引饮,呕吐反胃者,中脘可酌用泻法。若夏秋之季,暑湿秽浊,扰乱中宫,以致清浊不分,阴阳逆乱,上吐下泻,腹中绞痛者,先宜三棱针点刺放血,以去其暑秽之气,然后补中脘,以升清阳之气,泻足三里以降浊逆之气。二穴相合,一升一降,升降和合,中气调畅,阴阳续接,斯疾除矣。

吕老认为:临证之际,尚须随证化裁,若下焦虚寒者,宜加气海,针刺用补法,亦可重用灸法,以补虚散寒;若上焦郁热者,宜加刺骨,以泻其热;若脏气虚惫者,宜加章门,以培补脏气之虚;若气滞胸闷不舒者,宜加膻中,针刺用泻法,以理气散结;若肠有积滞,肠鸣腹胀,大便不调者,宜加天枢,以行气消胀,整肠化滞。

另外,治胃下垂时,中脘先宜直刺,在得气的基础上,将针退至皮下,再向神阙方向沿皮透刺,若有收缩升提感时,即可置针守气20~30分钟,足三里穴针刺用补法。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