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观感六十——天才们平淡的日子
1997年美国电影《心灵捕手》讲的是一个数学天才在老师朋友的帮助下走出心理障碍,获得人生的故事。
有时候平淡的故事简介会让人错过一部好电影,有时候详细的电影简介只是用来服务写作的一点参考,有时候看过之后觉得影片介绍有点故弄玄虚,真正震撼心灵,主要是符合心理预期的电影总是少之又少,这是我看过很多电影简介之后的感受。
麻省理工学院的数学教授蓝勃发现了教学楼清洁工威尔的数学天赋,为了不耽误一个天才,他找到了自己的好朋友心理学家桑恩帮助威尔打开心灵,获得正常的人生。
不得不说,电影一共2个小时,头半个小时都是一堆脏话,威尔是个问题少年嘛,剧情平淡得很。从心理学家桑恩出现后,桑恩没有对他用什么手段,而是顺着他聊天,聊读书,聊心理学,故事算是进入正轨了。
我对心理学了解的实在是太少了,看看心理咨询师是怎么工作的,提前进入一下状态也好。这部电影说心理学家桑恩一直走不出丧妻之痛,和威尔的接触中,他慢慢解开了心结。我经常听到有人对我说,既然你学了心理咨询师了,你为什么不治治你自己,还整天这个样子。这种强盗逻辑无异于“你是医生你为什么生病?你怎么不治治你自己?”“你是老师为什么你的孩子一点都没出息?”
一个人有一点点某专业的知识,就应该不出毛病,在那个领域活得特别通透?心理学家桑恩既然有严重的“心结”,也许是创伤后综合症,也许是什么症状,他的这种心理状态会不会影响他施展专业知识,够不够专业?以上是我的一点点怀疑,在《催眠大师》里,徐峥饰演的心理医生也是带着严重的创伤后综合症继续扮演生活中的角色,不知道这样是为了增加戏剧冲突还是符合专业要求?
应该是假的吧?吼吼。
表现威尔日常生活的部分,让我很沉闷,有点无聊,我想快点看专业的深刻地部分。
威尔和桑恩第二次见面,坐在湖边看天鹅,他们两个人的角色互换,急于倾诉的是桑恩,一个人喋喋不休,诉说着生活比书本更深刻的道理。看到这里,我还是觉得沉闷,因为我还体会不到桑恩所说的生活的滋味。我也不太喜欢所谓的过来人的“现身说法”,很多过来人并不是向你真正传授生活的真谛,而是享受着居高临下的优越感,无非是打击你的“小情绪”,抬高自己的苦难经历,践踏你遭受的痛苦,告诉你,那些根本不值一提。
他们说的话不是没有道理,只是这种说教的“副作用”有点大。
影视作品中的“天才”总是来得毫无道理,天才嘛,普通人默认天才们有一种与生俱来的优越感,天上来的,又没人去过,别人都不好说什么。我现在想到的与电影本身有点距离,很多都是联想,甚至与电影无关。
这种打开心灵的故事特别吸引人的地方就在于,现实中人们选择沉默,闭塞心灵,世界上的人是钢板一块,没有弱点,可是钢板也有弱点,只在很特殊的情况下出现,人们为了增加钢板的硬度不断改进工艺,遗憾的是,一个事物总是有它自己的弱点,即使看起来没有,仅仅是你没发现而已。
每个人有一个或者几个标签,别人是根据标签来认识人的,只有当真正和一个人接触的时候才有可能撕掉标签,去认识一个人,很多时候,这个人和自己想象得不一样。
除了桑恩和威尔谈话治疗的时候,影片里有很多脏话,我有点听不下去,我欣赏不了他们的幽默,这是我看英文电影以来好艰难的时刻。
我以为这部电影会把一个天才表现得神乎其神,没想到表现的就是普通人很平淡的生活,天才也是个普通人,有些方面还不如一个普通人。
不过结合我之前刷了最近三年的《开讲啦》的感受,一个人最重要的就是不断地找到自己的位置,很多人本应该取得更多成绩,为什么越来越平庸呢?因为很多原因,有很多“不得不”,但是人不应该停止充实自己。
网上有种说法,有的人25岁就已经死了,只不过咽气的时候才埋,大概是这个意思。我知道这很难,看着电影里哈佛和麻省理工学院的高才生们侃侃而谈,我为自己感到遗憾。最近大热的《欢乐颂》里面,安迪劝慰王柏川:
“在那些没有信心靠自己的奋斗找到前途的人们当中,你很难找到独立的精神和坚强的个性。”
所以普通人嘴里的诗和远方更多的是一种虚无缥缈的不切实际的幻想,或者一瞬间的灵魂出窍,自己会刻意压抑这些想法,和面包比起来,诗和远方才是现实中的苟且。
最后我想说,蓝勃教授,桑恩教授,威尔,三个人各自有自己的困扰,看到最后我觉得他们三个人很相似,困在自己的心结中,只是表现症状不一样,生活就像鞋里总是有倒不出来的沙子,血肉模糊还停不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