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需要“底线思维”
教育需要“底线思维”
现在的教育很多人认为是"应试教育",对孩子们的成长不好,但是还有很多人认为"应试教育"也不错,是过去对应试教育"污名化"了,毕竟通过应试教育让孩子们改变命运,尤其给穷人家的孩子提供一个上升通道,这是多么好的事情啊。
也就是说当今的教育依然秉承着"精英教育"的思路,认为教育就是为选拔出这些精英而准备的,至于学渣则是教育的淘汰品。这种教育观让很多家长焦虑,毕竟不成学霸就是学渣,学渣学霸命运两重天,家长们一边担心孩子们成为学渣一边为如何让孩子们成为学霸而拼,拼名校,拼课外辅导,拼学区房,拼户口,拼一切能为孩子们可能影响孩子们成为学霸的"因素"。
不得不说,不是所有的孩子都适合接受"精英教育",这些所谓的科学方面的学习不是所有的孩子在某个时间点都可以学会,他们不得不接受学渣这个称呼,哪怕他们在社会上可能会有更大的发展空间,但他们很难正常地从学校中来到社会。"天生我材必有用",这些潜在的某方面的天才,可能根本就无法在学校得到合适的发展。比如说天才厨师、司机、运动员……几乎所有社会上除却研究院所之外的人才都无法在正常的学校中得到正常的发展,甚至一直被"学渣"这个称呼伤害,这种伤害或许让他们穷毕生之力都无法改变。
我们在夸张那些改变命运的若干个贫寒子弟的时候,绝大部分的孩子们都受到了伤害。三令五申都无法减去的学业负担,宛若癌症蚕食着每一个孩子们美好的愿景、兴趣、健康,甚至是"情感",当我们看着似乎世故但又疲惫的早衰的脸庞的时候,几乎不理解他们经历了什么。或许他们只是做了十几年他们不喜欢的事情。
对于每一个成人来说,让你做十几年不喜欢的事情都是无法想象的,可是孩子们做到了,同时也得到了满满的伤害。
前几日,看到一个学校和另外一所学校三十个女生持械争斗,(此处省略一千字)很多人认为这些孩子无可救药,早点抓起来才好。可是,谁想过,这些学生也是我们教育的成果啊 。是的,她们是学渣,她们被教育抛弃了,她们无法在学校中得到善意的眼光,她们看到的满满的恶意,如果你是她们,你会干什么?或许你做的更过火。
更为重要的是,相对于那些在学校中一直得到善意的呵护的学霸来说,得到恶意的孩子们可能会更多,人的成长和她们的环境关系太密切了,我们营造了一个改变某些孩子命运的教育环境,同时也营造了一个淘汰某些孩子的教育环境,而且被淘汰的孩子可能是大多数。
我们很难想象那些被淘汰的孩子们成长之后,娶妻生子后会对教育有善意。近些年愈演愈烈的家校纷争,何尝不是那些被淘汰的孩子以及没有被淘汰的孩子成人之后对学校教育的一种综合性的反应?她们害怕自己的孩子遭遇到自己或者自己儿时伙伴曾经遭遇过的那些事情。
我们可以想象带着恶意进入社会的孩子们她们会对教育会如何反馈,至少每一次的教育捐赠都会成为新闻就可见一斑。更为重要的是那些没有在学校获得"善"的人,到社会上之后会善意对待他人吗?
要记住,学渣才是大多数,学霸才是少数人。我们很难想象学渣充斥的社会会发生什么事情?显而易见的是近些年网络上出现的种种不可思议没有底线的暴力行为,甚至以(省略四个字)为借口肆意伤害同胞的行为并不罕见,这些都是教育缺乏底线思维造成的。
教育的底线思维则是以所有的人为教育对象,而不是为那些精英和学霸为教育对象。另外要让所有的人在教育中都有收获,也就是说教育要提供"学科教育"之外更多的东西。教育需要进行公民教育,让所有的人都参与到社会事务中,让学渣和学霸都拥有社会是自己的体验,只是在不同的岗位做出不同的贡献。社会不能用身份、职业来辨别人的地位,而是以实际中的贡献来辨别,让学渣们在不同的职业中也可以做出惊人的成就。
当然,这些有的是教育能做到的,有的是教育做不到的,但是教育的底线则是让每一个都有发展的机会,而不是让每一个人都有通过"学科教育"获得人上人的机会。这两种思维提供的教育内容是完全不一样的。
作者:虹野
编辑:虹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