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一年补透透,不如补霜降”,时节养生指南来了!还有你最爱的食疗
霜降节气

“一年补透透,不如补霜降”
这句民间谚语道出了
霜降养生的重要性!
近期佛山昼夜温差较大,天气干燥
市民稍有不慎
身体容易出现各种信号
10月23日是二十四节气中的霜降
此时如何养生才更有益健康?
专家向你支招


谨防季节病

霜降是秋季的最后一个节气,早晚天气较冷、中午则比较热,秋燥明显。佛山市中医院针灸科卢佩斯主治中医师表示,进入秋季,患寒性疾病的患者有所增多,如关节炎寒性腰痛,老寒腿等。本来体质虚寒、正气不足的患者,发生咳喘、肠胃问题及月经不调的频率也有所增高。
此外,气温骤寒会引起人体外周血管收缩痉挛甚至缺血,容易发生高血压心脏病以及脑血管意外。同时,天寒容易让人食欲旺,进补多,进而加重胃肠负担,若腹部受凉则易引起消化不良,腹泻等,市民都要多加注意。

她还补充,秋燥来袭,建议市民进行内养外护。日常多喝温水,也可应用一些滋阴润燥的中药熬汤或做成糖水,如百合、白果、甜杏仁、天冬、麦冬、石斛、玉竹、沙参、麻仁、无花果等。滋阴养颜的燕窝、花胶、桃胶、皂角米也是各位爱美女士的上佳选择。“蜂蜜是最方便的饮品,但是虚寒腹泻的患者要慎用。”此外,市民同时要注意适当补充B族维生素和维生素E,进食如粗粮、坚果等。水果可以选择梨、柚子等。

另外,保持室内湿度均衡,可适当使用加湿器,不用太热的水洗澡洗脸,尽量少用沐浴露,干性皮肤可选用沐浴油,清洁后及时涂抹润肤露,不舔发干的嘴唇,夜间用唇膜,白天用润唇膏,注意应沿着唇纹上下涂,而不是左右涂抹,保持唇部滋润。

注意保护这些部位

卢佩斯还指出,秋季要注意避免寒气侵袭机体,尤其是正气不足、虚寒体质、孕妇、老人及儿童最易在这个时候生病,建议要重点保护头顶、脖子、肩膀、腰腹、以及足底等部位。
1. 头部
头部是诸阳之会,也是阳气最旺盛的部位,要是头部受寒 身体就像被冰雪盖顶,阳气无法上升,因此,虚寒体质的患者清晨出门可戴帽保暖,洗头后需用吹风机彻底吹干,不能湿着头发睡觉。
2. 颈部
颈部在身体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向上承接着头颅,向下接着躯干,是神经中枢最为重要的一个部位,也是心脑血管必经之路,因此,天气寒冷时外出建议戴上丝巾或围巾,这样能保护心血管,降低患上心血管疾病风险。

3. 肚脐
肚脐是离我们内脏最近的地方,容易受到寒邪入侵。上文提到,秋天易出现肠胃疾病,就是腹部受凉所致,建议市民避免穿露脐装,同时做好腰部保暖,温暖带脉,对盆腔血流及下肢循环都有很好的保护作用。日常可对中脘、天枢、关元、足三里等穴位进行艾灸,或在神阙上进行隔姜灸,睡觉前把双手搓热,然后上下不停的搓腰,这样也能达到温煦肾阳的效果,也能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小儿若出现消化不良或腹泻等,则可尝试用脐贴缓解症状。
4. 脚
脚属于身体的四末,就是身体的末梢部位,不易受到血液滋养,也是阳气最难到达的地方。虚寒体质的患者最明显的症状就是手脚特别是脚底冰凉。建议这类人群每晚睡觉前用热水泡脚,按摩脚底的涌泉穴,能疏通经络和调理脏腑。

# 此时吃鸭肉滋阴补虚
卢佩斯表示,鸭为水禽,水里游的多是滋阴的小动物,鸭肉有滋阴补虚的作用,其含有较为丰富的烟酸,对心肌梗死等心脏疾病的患者有保护作用。此外还含有B族维生素和维生素E,其脂肪酸是不饱和脂肪酸,易于消化,是秋季进补的理想食物,此时它与以下食材搭配更有益:
■鸭肉+山药
鸭肉性凉,有滋阴养肺、止咳化痰的作用。秋季吃山药有益肺止咳、健脾养胃的功效。两种食材同吃,还可降低胆固醇,是秋季进补的上佳组合。

材料:鸭1只、山药2根、食盐5克、料酒2勺、水适量。
做法:
1、处理干净的老鸭剁成小块,用热水焯至血污浮沫出,沥干水分,用热水冲洗干净,沥干水分。
2、山药去皮,切滚刀块,置入清水中待用。
3、鸭肉入砂锅,添加没过的热水,添加葱和姜。
4、煮开后,用勺子撇清表面的浮沫和杂质,添加料酒转小火,盖盖,慢炖。
5、炖至筷子可以顺利穿过鸭肉,添加山药,煮开后,用盐调味,继续煮至山药熟透,关火即可。
■鸭肉+莲藕
藕就是当令滋补佳品之一,莲藕搭配高蛋白低脂肪的鸭肉,养阴润燥,绝对是秋季一道非常滋补的营养汤。

材料:莲藕350g、鸭肉150g、鸡精适量、盐适量、姜适量。
做法:
1、买回来的藕去皮洗净,准备的食材,1/4只鸭肉
2、鸭肉切成块,姜切成丝,藕切成片备用
3、把鸭肉和藕放入炖罐中,放入姜丝和盐及鸡精,隔水炖上1.5小时即可。
另外还有两款应时食疗,给大家选择:

芝麻桃仁粥

材料:黑芝麻6克,桃仁6克,冰糖20克,大米100克。
做法:
1、将黑芝麻放入砂锅内,用文火炒香;桃仁洗净,去杂质;大米淘净;冰糖打碎成屑。
2、将大米放入锅内,加入适量清水,置武火上烧沸,再用文火煮至八成熟时,放入黑芝麻、桃仁、冰糖屑搅匀,继续煮至粥熟即成。
功效:补肾益五脏。

滋阴养胃汤

材料:石斛15克,北沙参15克,麦冬15克,生地10克,玉竹5克,冰糖15克。
做法:
1、将石斛、北沙参、玉竹、麦冬、生地洗净,冰糖打碎,备用。
2、将石斛、北沙参、麦冬、生地、玉竹冰糖同放炖杯内,加入清水300毫升。将炖杯置武火上烧沸,再用文火煎煮25分钟即成。
功效:益胃生津、润肺止咳。
霜降也是情绪病高发的时节,要注意早睡早起,保证充足睡眠,积极进行户外有氧锻炼,以利舒肺,使机体津液充足、精力充沛,但不宜过度剧烈以致大汗淋漓。市民也可多听欢快的音乐,穿戴颜色明亮的服饰,室内摆放花草,保持室内阳光充足,也可适当应用香薰,保持心情舒畅,阴阳平衡。
来源:针灸科
佛山市中医院全媒体团队出品
专家简介
(点击图片进入挂号页面)
卢佩斯,佛山市中医院针灸科主治中医师,擅长运用温针,头针,腹针和中药结合的方法治疗亚健康状态,多种虚劳性疾病,对女性内分泌疾病如痛经、月经不调、宫寒不孕、卵巢早衰,孕前,产后调理,肥胖,各种痛症等卓有成效。
开诊时间:周1~周5全天
开诊地点:2号楼四楼针灸科诊室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