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一年补透透,不如补霜降”,时节养生指南来了!还有你最爱的食疗

霜降节气

“一年补透透,不如补霜降”

这句民间谚语道出了

霜降养生的重要性!

近期佛山昼夜温差较大,天气干燥

市民稍有不慎

身体容易出现各种信号

10月23日是二十四节气中的霜降

此时如何养生才更有益健康?

专家向你支招

谨防季节病

霜降是秋季的最后一个节气,早晚天气较冷、中午则比较热,秋燥明显。佛山市中医院针灸科卢佩斯主治中医师表示,进入秋季,患寒性疾病的患者有所增多,如关节炎寒性腰痛,老寒腿等。本来体质虚寒、正气不足的患者,发生咳喘、肠胃问题及月经不调的频率也有所增高。

此外,气温骤寒会引起人体外周血管收缩痉挛甚至缺血,容易发生高血压心脏病以及脑血管意外。同时,天寒容易让人食欲旺,进补多,进而加重胃肠负担,若腹部受凉则易引起消化不良,腹泻等,市民都要多加注意。

她还补充,秋燥来袭,建议市民进行内养外护。日常多喝温水,也可应用一些滋阴润燥的中药熬汤或做成糖水,如百合、白果、甜杏仁、天冬、麦冬、石斛、玉竹、沙参、麻仁、无花果等。滋阴养颜的燕窝、花胶、桃胶、皂角米也是各位爱美女士的上佳选择。“蜂蜜是最方便的饮品,但是虚寒腹泻的患者要慎用。”此外,市民同时要注意适当补充B族维生素和维生素E,进食如粗粮、坚果等。水果可以选择梨、柚子等。

另外,保持室内湿度均衡,可适当使用加湿器,不用太热的水洗澡洗脸,尽量少用沐浴露,干性皮肤可选用沐浴油,清洁后及时涂抹润肤露,不舔发干的嘴唇,夜间用唇膜,白天用润唇膏,注意应沿着唇纹上下涂,而不是左右涂抹,保持唇部滋润。

注意保护这些部位

卢佩斯还指出,秋季要注意避免寒气侵袭机体,尤其是正气不足、虚寒体质、孕妇、老人及儿童最易在这个时候生病,建议要重点保护头顶、脖子、肩膀、腰腹、以及足底等部位。

1. 头部

头部是诸阳之会,也是阳气最旺盛的部位,要是头部受寒 身体就像被冰雪盖顶,阳气无法上升,因此,虚寒体质的患者清晨出门可戴帽保暖,洗头后需用吹风机彻底吹干,不能湿着头发睡觉。

2. 颈部

颈部在身体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向上承接着头颅,向下接着躯干,是神经中枢最为重要的一个部位,也是心脑血管必经之路,因此,天气寒冷时外出建议戴上丝巾或围巾,这样能保护心血管,降低患上心血管疾病风险。

3. 肚脐

肚脐是离我们内脏最近的地方,容易受到寒邪入侵。上文提到,秋天易出现肠胃疾病,就是腹部受凉所致,建议市民避免穿露脐装,同时做好腰部保暖,温暖带脉,对盆腔血流及下肢循环都有很好的保护作用。日常可对中脘、天枢、关元、足三里等穴位进行艾灸,或在神阙上进行隔姜灸,睡觉前把双手搓热,然后上下不停的搓腰,这样也能达到温煦肾阳的效果,也能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小儿若出现消化不良或腹泻等,则可尝试用脐贴缓解症状。

4. 脚

脚属于身体的四末,就是身体的末梢部位,不易受到血液滋养,也是阳气最难到达的地方。虚寒体质的患者最明显的症状就是手脚特别是脚底冰凉。建议这类人群每晚睡觉前用热水泡脚,按摩脚底的涌泉穴,能疏通经络和调理脏腑。

# 此时吃鸭肉滋阴补虚

卢佩斯表示,鸭为水禽,水里游的多是滋阴的小动物,鸭肉有滋阴补虚的作用,其含有较为丰富的烟酸,对心肌梗死等心脏疾病的患者有保护作用。此外还含有B族维生素和维生素E,其脂肪酸是不饱和脂肪酸,易于消化,是秋季进补的理想食物,此时它与以下食材搭配更有益:

鸭肉+山药

鸭肉性凉,有滋阴养肺、止咳化痰的作用。秋季吃山药有益肺止咳、健脾养胃的功效。两种食材同吃,还可降低胆固醇,是秋季进补的上佳组合。

材料:鸭1只、山药2根、食盐5克、料酒2勺、水适量。

做法:

1、处理干净的老鸭剁成小块,用热水焯至血污浮沫出,沥干水分,用热水冲洗干净,沥干水分。

2、山药去皮,切滚刀块,置入清水中待用。

3、鸭肉入砂锅,添加没过的热水,添加葱和姜。

4、煮开后,用勺子撇清表面的浮沫和杂质,添加料酒转小火,盖盖,慢炖。

5、炖至筷子可以顺利穿过鸭肉,添加山药,煮开后,用盐调味,继续煮至山药熟透,关火即可。

鸭肉+莲藕

藕就是当令滋补佳品之一,莲藕搭配高蛋白低脂肪的鸭肉,养阴润燥,绝对是秋季一道非常滋补的营养汤。

材料:莲藕350g、鸭肉150g、鸡精适量、盐适量、姜适量。

做法:

1、买回来的藕去皮洗净,准备的食材,1/4只鸭肉

2、鸭肉切成块,姜切成丝,藕切成片备用

3、把鸭肉和藕放入炖罐中,放入姜丝和盐及鸡精,隔水炖上1.5小时即可。

另外还有两款应时食疗,给大家选择:

芝麻桃仁粥

材料:黑芝麻6克,桃仁6克,冰糖20克,大米100克。

做法:

1、将黑芝麻放入砂锅内,用文火炒香;桃仁洗净,去杂质;大米淘净;冰糖打碎成屑。

2、将大米放入锅内,加入适量清水,置武火上烧沸,再用文火煮至八成熟时,放入黑芝麻、桃仁、冰糖屑搅匀,继续煮至粥熟即成。

功效:补肾益五脏。

滋阴养胃汤

材料:石斛15克,北沙参15克,麦冬15克,生地10克,玉竹5克,冰糖15克。

做法:

1、将石斛、北沙参、玉竹、麦冬、生地洗净,冰糖打碎,备用。

2、将石斛、北沙参、麦冬、生地、玉竹冰糖同放炖杯内,加入清水300毫升。将炖杯置武火上烧沸,再用文火煎煮25分钟即成。

功效:益胃生津、润肺止咳。

霜降也是情绪病高发的时节,要注意早睡早起,保证充足睡眠,积极进行户外有氧锻炼,以利舒肺,使机体津液充足、精力充沛,但不宜过度剧烈以致大汗淋漓。市民也可多听欢快的音乐,穿戴颜色明亮的服饰,室内摆放花草,保持室内阳光充足,也可适当应用香薰,保持心情舒畅,阴阳平衡。

来源:针灸科

佛山市中医院全媒体团队出品

专家简介

(点击图片进入挂号页面)

卢佩斯,佛山市中医院针灸科主治中医师,擅长运用温针,头针,腹针和中药结合的方法治疗亚健康状态,多种虚劳性疾病,对女性内分泌疾病如痛经、月经不调、宫寒不孕、卵巢早衰,孕前,产后调理,肥胖,各种痛症等卓有成效。

开诊时间:周1~周5全天

开诊地点:2号楼四楼针灸科诊室6

(0)

相关推荐

  • 谷医堂滋补膳食:秋季“养肺”正当时,4味药材止咳又润肺

    中医认为,养生应顺应四时规律.春主肝,夏主心,秋主肺,冬主肾.秋天由肺主宰,适宜养肺. 本来秋季燥邪最伤肺,加上今年疫情高发,肺作为免疫器官之一,是抵御外界邪气的一道屏障,所以养肺变得格外关键.趁这个 ...

  • 清肺茶配方大全

    喝茶是许多盆友在日常生活中也有的一种习惯性,茶种类的不一样,对人体具备的作用也是有所区别的.润肺功效的茶是有很多种多样的,例如杏银麦东茶.银耳莲子茶.沙参麦冬茶这些,这种茶针对人体润肺功效是很好的,合 ...

  • 沙参麦冬石斛汤治疗消渴 云南吴生元

    沙参麦冬石斛汤治疗消渴 消渴病在<内经>已有论述,称其为"消瘅".自张仲景<金匮要略>中明确消渴病名并出方治之后,历代均有进一步认识和治疗方面的补充发展,但 ...

  • 养肺润燥,就喝这七款药茶

    茶向来是养生保健的重要饮品,口干舌燥.干咳少痰时宜选用青茶及一些清爽润肺.滋阴润燥的食物,也可以喝一些清热下火的苦荞茶.菊花茶等.现简单介绍几则取材方便.制作简单.效果颇佳的养肺润燥药茶方,供大家选用 ...

  • 【补肺润肺最好的中成药】

    吸烟过多.咳嗽时都需要留意润肺润肺止咳,吃些润肺的食物,那麼,润肺润肺的中药材有什么?什么中药材能润肺止咳? 润肺的中药 1.巴戟天 <中华本草>:"归脾.肺.脾经.主冶肾阴虚劳 ...

  • 干燥综合症中医冶疗,告诉你7种药方!

    干燥综合征虽然算不上严重的疾病,但危害还是很大的,患者会出现口干舌燥.皮肤出现过敏性紫癜.关节疼痛.消化不良以及一些神经系统的不适症状,所以需要及时治疗,今天为大家推荐采用中医治疗该疾病的方法. 1. ...

  • “一年补透透,不如补霜降”,时节养生指南来了,还有你最爱的食疗

    中国历法把一年分为二十四节气,每15天一个节气,每个节气都表示着时候.气候.物候,这"三候"的不同变化.霜降是秋天的最后一个节气,今年是从10月23日进入霜降时节,一直到11月6日 ...

  • 补冬不如补霜降——中医养生指南

    霜降是秋季最后一个节气 霜降后,昼夜温差更大 早晚天气较冷 中午则比较热,秋燥明显 这段时期传统上也会建议调补一下身体 为迎接寒冬做准备! 民间谚语有云"补冬不如补霜降" 因此比起 ...

  • 泼墨泼彩,云山清晓图,泼了三遍,等干透再收拾补点景,题款。

    泼墨泼彩,云山清晓图,泼了三遍,等干透再收拾补点景,题款。

  • 一年补透透,不如补霜降

    人在旅途 李玲玉 一年一年过的真快啊,10月23号就是秋天的最后一个节气"霜降"!传统中医认为,霜降节气正是一年之中进补的好时节,相比起冬天的进补,霜降时节的秋补会更有效果,此时饮 ...

  • 针灸补泻透刺治病原则

    慢进快出,重插轻提为补,快进慢出,轻插重提为泻,顺经刺入为补,逆经刺入为泻,顺经捻转为补,逆经捻转为泻. 此种刺法具有既刺腧穴,又刺经脉,腧穴为点,经脉为线,中医针灸离穴不离经. 常用本经透刺法 外关 ...

  • 方剂学治痈疡剂散结消痈剂托里透脓剂补虚敛疮剂的简单归纳(含方歌)

    第二十一章 治痈疡剂 第一节 散结消痈剂 仙方活命饮 <校注妇人良方> 仙方活命金银花,防芷归陈草芍加, 贝母天花兼乳没,穿山皂刺酒煎佳, 一切痈毒能溃散,溃后忌服用勿差. [组成] 白芷 ...

  • 三伏天晒背,一年扶阳散寒的黄金时间,这样做效果翻倍,把阳气补透透

    中医看病一向很重视毛孔的开阖 <黄帝内经>把毛孔 又称之为玄府.汗空.鬼门 利用三伏天的太阳 晒背发汗 就是宣通玄府之门户,畅达气血津液之运行 三伏天晒背 让出汗这件事变得意味深长 7月1 ...

  • 肖少卿:针刺补泻透刺术治验

    古法鍼灸 古法针灸 針推精粹 针推名家临床精粹. 关注 承傳岐黃 承傳岐黃,传统中医 关注 肖少卿(1923.3-)男,江苏泰兴人.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1943年毕业于江苏省泰兴师范学校:1951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