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懂以文化式原型为基础的日文裁剪图-上
上次说的原型实际画图都看懂了吧,
附上链接哈~~~
文化式原型——袖的实际画图
还是要强调一下哈, 如果想用这个原型, 不妨先根据自身的数据 做一个原型的简易版衣服, 然后穿起来看效果, 主要是看胸围的松量,落肩的斜度, 领口的弧度,袖笼的弯曲度, 这些都是不是适合自己, 不适合就改,改到更适合自己为止! 所以说,原型并不是一成不变的, 每个人都有适合自己的原型数据。 那么最终得到的数据结果, 可以记录下来, 图方便的话就可以制作成纸样, 以后只要保持自己的身材没有变化, 这个纸样或数据就可以一直使用。 原型咋使用呢? 直接做衣服么,当然不是, 要都直接拿来就用,那也就没有款式一说了, 那就所有衣服都千篇一律了! 当然是要在原型上做变化, 那,这个变化怎么做? 专业的服装设计师能给出无数种答案, 但咱们一般也就做个打底, 或者加个领,改了袖长一类简单的变化。 更多的原型都是在逆向运用中, 就是专业的设计师已经做好款式了, 我们要用原型的知识来看懂人家的图纸。 之前也有妹子反应说裁剪图完全看不懂 或者部分看不懂, 又或者看懂了但自己就完全画不出…… 今儿就来说说 这些以文化式原型为基础的裁剪图, 到底怎么落实到我们自己的图纸上。 (具体涉及到原型的部分请回顾上面两篇原型画法哈~) 下面来看一个日文的裁剪图, 这是一件小立领的抽褶衬衫, 用的就是文化式原型, 为了方便看清, 咱给原型个浅黄的底色哈~~~ 这样比较就一目了然, 好了,先来说领子的部分,就是衿, 黑三角和黑白两个圆圈都是代号哈, 具体的代表的长度或宽度可以在衣身上找到, 意思就是领子的这个部位要和 衣身上的那个部位弧度或长度或宽度相等, 两者是要缝合在一起的。 小立领,整体宽度为2, 为了契合衣身上领口的弧度, 领子翘起的部分数据为5, 领口有一颗扣子, 黑色三角表示的是扣子以外的宽度, 与衣身门襟的一半宽度相等, 黑圆圈+白圆圈表示总长等于衣身的 后片领口弧度+前片领口弧度, 这两处具体下面会讲。 两处虚线弧度,和两个短斜线 都表示两处的长度相等。 双箭头的线段,表示的是布料的编织纹路, 大部分布料都是横纵交织的编织方法, 比如针织面料,可以很清晰的看出纵向的纹理, 这个双线头的线段就表示的这个纵向纹路。 简单说明一下哈, 我们遇到的大部分弹力面料 都是有一个方向的弹力大, 另外一个方向的弹力小或无弹力, 一般弹力小或无弹力的就是纵向纹路, 做裤子的时候, 弹力小或无弹力的那个方向就要做裤长, 臀围腰围这些就是要用弹力大的那个方向, 要是不小心用错了方向, 裤子就会出现运动幅度小或越穿越长的情况…… 言归正传,接着说裁剪图, 前片, 左图中红色的部分, 全部都是说褶皱的。 上方那个折线, 和前片上的条纹线, 表示的都是褶皱, 褶皱一共三组, 每组5个褶。 图中有两句相同的话, タツク分0.4入わる, 大概可以理解成每个小褶是0.4, 2是指每组褶的宽度, 1.5则是每个褶皱组之间的距离。 最后还有一个縫い止まり, 翻译过来就是车线止点, 意思就是缝到这个位置就停, 那么具体要停在哪里呢, 就是距离原型下摆6.5的位置。 效果可以看成品图, 下面就把这些看懂的数据去掉, 再来看下一组数据, 这组是三个数据 和一个符号, 是说门襟和扣子的, 最上面的2.5, 是第一颗扣子和领口 的距离, 最下面的10.5, 是最后一颗扣子和 下摆边缘的距离。 而中间的那个2.5,则表示门襟宽度, 门襟的长度则是原型中心线的 长度(领口处)-0.5(下摆处)+33。 这里面还有一个双箭头的线段符号, 同样是指布料的纹路问题, 不过这里特指门襟的用料方向。 继续去数据,然后来看前片上的符号们, 先是黑色的三角号, 它代表的是门襟位置比原型多出来的宽度。 注意门襟部分有一半是在原型范围内的, 另外一半是多出来的,宽度就是黑三角, 实际黑三角=门襟宽度的一半,1.25。 白圆圈是衬衫领口的弧度, 注意这个弧度是计算到门襟的一半位置, 实际数据需要实测。 划斜线的三角则是衬衫的肩部斜线, 后片上也有这个符号, 表示两部分等长。 再次去掉看懂的部分, 这时候的图简直就是简单清爽有木有! 而且大部分的数据 都是用来说明该款衬衫 与原型之间的数据变化。 0.5是指领口纵向下移, 1是指领口横向左移, 3是指肩部斜线的延伸。 33是指前片中心线 长度向下的延伸。 这几个数据比较好理解, 然后注意衬衫的胸围线是下移的, 相当于整个袖笼是向下拉长了, 从原型的胸线向左延伸出4.5, 再向下做垂直的线段7.5, 这个7.5的终点就是衬衫胸围线的左端点。 然后接着看下半部分仅剩的两个数据哈, 从衬衫胸围线的左端点向下做垂线, 与衬衫的下摆相交, 交点处向左延伸5.5, 这个衬衫下摆是A字形, 这个5.5就是A出来的部分。 从5.5的左端点到 胸围线的左端点,连线, 这条蓝色的斜线就是 衬衫腋下的侧缝。 这条线上有个双短斜线的标号, 后片的侧缝上也有,表示两部分等长。 最后,粉红色的左下底角,均分成两份儿, 这个角的平分线,取线段7, 以线段7的终点为辅助, 做出衬衫下摆的圆摆形状。 实际操作的时候这个数值作为参考即可, 圆摆可以随着心意画, 只要前后摆能对齐,圆顺,看着顺眼就行。 还有个縫い止まり, 就是缝到这里就停止的意思, 当然是圆摆画到哪里, 实际就缝到哪里停了~~~~ 然后注意最下面还有个小图示, 芯的意思就是 要贴粘合衬, 位置就是门襟。 图示的意思是指门襟的缝法, 操作的时候是用贴了粘合衬的门襟包裹住前片。 这个时候偷偷讲一下哈, 日文的裁剪图一般都比较细致, 个别位置的缝合方式都会略有提及, 所以,仔细观察这些图, 理解了每个细节的部分, 基本衣服的裁剪和制作就都不会有问题了。 下面说后片的部分, 看过前片之后应该就涨了很多看图的经验点, 所以后片看起来应该比较简单, 这里重点说两个部分, 一个是切割,一个是打褶。 先说切割的部分, 数据8就是切割的高度, 是指从后领口向下8的位置做切割, 双箭头的线段指裁剪的纹路是纵向裁; 然后注意切割出来的8的部分是双层结构, 看粉红色的左上小图示, 标注芯的是立领的部分,领子是双层, 芯是指领子贴粘合衬。 中间的双层就是切割出来的8的部分, 下面单层的就是衬衫后片的下半部分。 注意这三个部分的关系, 中间的双层8部分包裹住下面的单层, 最上面的双层立领又是包裹住双层8部分。 然后是打褶,看下面的两个数据4。 注意左侧的4是比原型多出来的部分, 右侧的4则是褶皱的宽度, 注意这个图只是后片的半片状态, 而整个褶的状态则在上面小图示上显示, 是一个整体8的褶分别向中心线两侧压倒4。 注意这个褶是在切割部分之下存在的, 可以配合右侧的款式图来看。 去掉上面讲的两个部分,看符号。 后片上有两个符号, 划斜线的三角在前片也出现过, 表示衬衫的肩部斜线长度,两处等长, 实际长度需要实测。 黑色圆圈表示的则是后领口的弧度, 与前领口的白色圆圈相加可以体现在领子处, 同样实际数值需要实测。 剩余的就是衬衫后片与原型之间的变化了。 先看上半部分, 领口处两个数据是肩部斜线起点的变化, 是指衬衫的肩部斜线起点比原型的起点 先下落0.5,再右移1; 肩部斜线终点处的数据则是 指衬衫的终点比原型的终点右移1。 然后还是胸围线下移, 先在原型的胸围线上向右延伸4, 再向下做垂直线段7, 7的终点就是衬衫胸围线的右端点。 下面就和前片一样的补充制图方法, 不过在说这个之前要注意一个问题, 那就是这款衬衫的后摆比前摆长7, 那制图的时候就先把前片的补长33补出来, 画出前片下摆线, 然后在此基础上再补长7,形成后片的下摆线。 然后胸围线处的线段7, 向下延伸至前片的长度, 就是先加了33的位置, 与前片的下摆线交叉, 交叉点向右延伸5,取终点, 线段7的下端点与这个终点之间连线, 这条绿色的斜线就是衬衫后片的腋下侧缝线。 同样是右下形成的底角平分, 平分线上取线段8.5, 以8.5的终点做辅助画出后片的圆摆, 这里比前片多出一个数据10, 是用来确定縫い止まり的, 就是缝到这个10的位置就停止。 这里注意前后片的弧度可以略有差别, 但是双短斜线的长度就一定要相等, 因为这两个位置是要缝合在一起的。 最后还有个小图示,下图粉色的部分。 分别指的圆摆下边缘和右边缘的点点点位置, 这些点点点区别于虚线, 指的是需要正面压线,就是车明线, 图示有个圆圈的状态, 是指这两个位置都是要两次卷边儿, 卷到看不到毛边儿的状态,然后压明线。 这个点点点很多位置都是有的, 来看前后片+领子的图, 上图中的紫色部分,都是点点点, 表示这些地方都是要正面压明线。 袖子的部分下篇再来细讲哈, 袖子一般就都没有原型对比了, 存在原型对比的一般都是前后片居多, 这篇文的讲解顺序呢, 是从装饰到基本, 或者是从细节到框架…… 但实际制图的时候,就要反向来操作了, 就是, 先拿出自己的原型纸样, 然后先找那些原型位置变化了的小数据, 比如领口往下移了多少, 胸线往右移了多少这些, 这些先确定好,就可以画出款式的大概轮廓, 然后再去修改细节上的数据, 比如那些下摆的圆弧啊,胸前的褶啊一类的。 这里讲的时候是一点点往下拆解, 实际制图的时候则是一点点往上安装, 顺序完全相反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