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象
藏象
帝曰:藏象何如
“藏”,内脏
包括:
五脏(心、肺、脾、肝、肾)
六腑(胆、胃、小肠、大肠、膀胱、三焦)
奇恒之腑(脑、髓、骨、脉、胆、女子胞)
“象”,现象、征象
包括:
脏腑,表现于外的,生理、病理现象
内脏,与外界相通应的,事物和现象
“藏象”:
脏腑及其表现于外的生理病理征象
及与外界环境相通应的事物和现象
象即形象
藏居于内
形现于外
故曰藏象
观察,外在的征象
研究,内在的脏腑,的机能活动
探寻生理病理变化规律的
即“视其外应,知其内脏”
这也是中医学
对生命活动的
独特认识方法
“以象测藏”:
司外揣内
以表知里
认识把握
内在脏腑
机能活动
“藏”,即是中医学,特有的概念
不同于脏器(单纯的形态学概念)
中医学“藏”的概念
形态结构的基础上
赋予某些功能成分
一个功能单位
一个系统概念
“藏”与脏器
命名上,虽然大致相同
但内涵,却有很大差异
而造成差异的原因
与藏象学说的形成
有密切相关
藏象学说
赖以形成的基础
大致有如下方面:
一、
古代解剖学的认识
奠定了形态学基础
古人很早以前
即就已经开始
探索生命奥秘
这种探索
首先是要
认识自身
形态结构
脏腑组织
认识人体
最直观、
最简单
的方法
即解剖
这为“藏象学说”的形成
奠定了形态学的基础
但
由于古代
科学技术
条件限制
单纯凭借
肉眼直观观察
难以看得很细
也无法对人体
复杂、深奥的
生理病理现象做出
明确、系统的解释
所以古代解剖学难以
更深更细的发展下去
于是
古人寻求了
另外的道路
来认识人体
这即就系是:
对生活实践
的长期观察
二、长期生活实践的观察
古人
基于“有诸内,必形诸外”的原理
采用“司外揣内”、“取象比类”
等思维方法
认识、推测
脏腑的功能
古人通过
对生命现象
的整体观察
分析人体
对不同环境条件
和外界不同刺激
作出的不同反应
来去认识人体的
生理、病理规律
如古人在已有的
脾主运化水谷的认识上
发现如果长时间不进食
或饮食减少,就会出现
消瘦、四肢乏力等现象
于是提出了“脾在体合肉、主四肢”的结论
不是从解剖中,可以直接看到的
而是从长期的,实践观察等到的
长期实践的观察,为藏象学说
奠定了生理学、病理学的基础
三、医疗实践经验的积累
古人在
长期的临床实践中
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以脏补脏”
的观念指导下
食用动物肝脏
治疗了夜盲
多次重复实践佐证了
“肝开窍于目”的理论
又如脾虚的病人
常见
食欲不振、
腹胀便溏、
肌肉消瘦、
四肢乏力
等症状
通过
健脾药物
治疗之后
症状改善
于是这样的临床经验佐证了:
脾主运化、主四肢肌肉的理论
医疗实践
经验的积累为藏象学说
奠定了临床的实践基础
“藏象”:
藏象学说
虽然有了
解剖知识、
生活观察、
医疗实践
作为客观基础
但要把感性的认识
上升到理性的知识
并构建
一套比较系统的理论
还需要古代哲学作为
说理工具和思维方法
四、古代哲学思想的渗透
以精气、阴阳、五行学说为代表
的古代哲学思想渗透到中医学中
对藏象学说的
形成及其系统化
起到了关键作用
比如五行学说促进了
五行藏象体系的建立
总之
藏象学说是古代医家
在长期生活医疗实践
解剖学知识
为基础运用
以表知里、
取象比类
等的整体
观察方法
通过
对内在脏腑
反映于外的
各种征象的
观察
经过概括、抽象、推理
逐步归纳出的医学理论
这也决定了中医
藏象学说的特点:
以五脏为中心的
人体自身的整体性;
五脏与外界环境的统一性;
注重功能而略于实体解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