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工撞倒不周山真的是泄愤吗,可能他是为了自救
《淮南子·天文训》:“昔者共工与颛顼争为帝,怒而触不周之山,天柱折,地维绝,天倾西北,故日月星辰移焉;地不满东南,故水潦尘埃归焉。”共工与颛顼争夺帝位,失败了,于是共工发怒用头去撞不周山,支撑天的柱子折了,系挂地的绳子断了。天向西北方向倾斜,所以太阳、月亮、星星都朝西北方移动;地的东南角陷塌了,所以江湖流水都朝东南方向流去。
神话中共工是神农氏后代,属于炎帝一族,身为水神,共工有人的面孔、手足和蛇的身体。在黄帝的继承人颛顼治世时代反叛,被颛顼击败,共工怒而头撞不周山,造成世界向西北倾斜,继而才有女娲补天的故事。
在氏族部落中,共工氏姓姜,是炎帝的后代,共工氏早在女娲氏或神农氏时代就是一个以治水兴修水利为己任的部落,开创了一个以治水兴修水利来发展农业的共工氏时代。所以关于他的传说,几乎全与水有关。在当时黄河水经常泛滥威胁到各个部落的生存,共工率领大家与洪水英勇搏斗,他们采取“堵”而不是“疏”的办法来治水,未能根治洪水,但是为后人治水积累了经验。共工氏部落治水的主要方法是筑堤挡水、削平高地垫平低地,这两项技术用于小范围内可能效果很好,但用于大区域的治水则不免失效。
水神共工是炎帝的后裔,当时统治者帝颛顼是黄帝后人,当年黄帝大败炎帝,炎帝部落臣服,炎黄部落合二为一,但被武力夺取政权的炎帝部落总是时不时的涌现出不甘于屈居黄帝部落的氏族,如刑天和夸父,虽然都遭到了残酷的暴力屠杀,但只要有风吹草动,曾经早期追随炎帝的氏族就会伺机而起。
帝颛顼接掌统治权后,继续沿用强权压制其他部族的方针。恰逢大洪水时期,共工氏长于治水,各族一遇水患,都去相求。奈何共工的治水方针不太奏效,时不时还会造成更大水患,不仅自己身受其害,还会殃及下游部落,招致被兴师问罪。帝颛顼对于治水劳而无功的共工氏肯定颇有微词,这让早就心怀不满的共工借此机会,起兵反抗,决心推翻帝颛顼的统治,夺取天地共主之位。
经过几番厮杀,最终水族共工氏不是帝颛顼对手,被打得节节败退,被逼到了不周山,眼看全族被追兵团团包围,想到当年的刑天一族和夸父一族都因反叛遭到灭族,身为黄帝后裔的帝颛顼也是秉承了黄帝的统治方针,虽然对天下推行仁政,对于反叛者却是毫不手软,必须诛杀。为保住族人不被屠杀殆尽,首领共工率领相柳等亲信组成一小撮敢死队在不周山脚下拦住追兵,拼死抵抗,虽然最终力战而死,但由于他们的拖延,最终保得余下的族人得以全身而退,共工氏的血脉得以延续。当然这也跟当时发生的地质现象有关,“天柱折,地维绝……地不满东南,故水潦尘埃归焉” 应该就在共工拼死抵抗追兵时,好巧不巧的发生了地震,一时间山崩地裂,山洪喷泄,阻断了追兵的去路,共工氏余下的族人才能够顺利逃脱。再加上当时人们的知识水平有限,对于突然出现的地震洪水等无法解释的自然现象就会认为自己的行动触动了神明,心理上也不敢再继续追赶。几经演变,后世也就有了共工怒撞不周山之说。
《山海经.大荒北经》 “有系昆之山者,有共工之台,射者不敢北乡(xiàng)。”虽然共工夺权失败,但人们对他也是敬畏可嘉,他为人类治理水患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是华夏的治水英雄,所以被后世尊称为“水神”。
--------END--------
本文系虞人若愚原创,若有转载需注明作者虞人若愚及出处。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致敬原作者。
欢迎大家关注,积极留言,点赞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