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的启发

经典的启发

作者/冷振龙

老子《德道经》我从2008年诵读一直到现在,这部经典给了我太多的灵感启发。如“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受这句话的启发,我学会了治疗杂病、坏病。

很多杂病、坏病很少是纯寒证或纯热证,往往是寒热错杂,临床中需要寒热并用。很多杂病、坏病很少是纯虚证或纯实证,往往虚实夹杂,临床中需要补虚和泻实结合。

M男,42岁,2014年6月初诊。中医科班出身,没有从事看病,卖中草药为生,干的很成功。远程问诊,电话中给我说:“我的病不严重,但很难看,找几位中医看过,效果不好”。

刻下症状:常年口腔溃疡,舌头烂的象榆树皮。失眠,头上经常起湿疹、皮癣,肛门周围也起湿疹,吃饭可以,大小便可以。

辨为气血失养,三焦痞塞不通。用甘草泻心汤合酸枣仁汤加减。

处方:炙甘草30克,黄连3克,黄芩10克,干姜18克,党参30克,姜半夏18克,大枣7枚,酸枣仁15克,夜交藤60克,延胡索12克,山药50克,车前子15克。水煎服7剂,日1剂,服3次。

服完7剂药,失眠减轻,口腔溃疡好转。上方加减,治疗1个月,失眠,口腔溃疡,头部、肛门湿疹、皮癣消失。

方解:黄连、黄芩味苦,清热,苦下。半夏味辛,但是一味降下药。干姜、甘草,大枣,党参,山药 ,枣仁补益气血。

黄连、黄芩、半夏把上面的热邪、痰湿降下来,车前子配合,邪气从大小便排出。余下药补益气血,气血足了,人体会自动分配气血来疗愈自己。

病是人体气血津液不足了,大循环不通畅了,在局部出现症状就形成西医所说的病。病是果,气血不足、大循环不通畅是因,治病求因。中医治疗是顺应人体的排病趋势,协助人体一把而已,治病的主体是人。

道法自然体现在中医治疗的整个过程。

经典是一种高维能量,灵感是高维能量的下载。诵读经典要以心相应,不要用后天意识理解,怀着一颗虔诚心诵读即可。读到心有感应、身体有感触时,就此打住,进入这个状态,越久越好......

2016年经朋友介绍,看望一位肝癌患者,本人是大学老师。给他按揉一会,我送给他一本《德道经》,并告诉他,不要理解只管虔诚诵读即可。令我惊讶地他说了句:“老子经典我很熟,我在大学还讲过老子呢”。三个月后这个人去世。古人有句话:“功夫不到,强要解道,最后全是胡说八道”。

我们生存的世界是有多维空间组成的。蚂蚁生活在二维空间,认识不到三维空间中人的行为;大部分人思维局限在三维空间,认识不到高维空间佛陀、老子的智慧;每多一维空间就多出很多信息和智慧,三维空间的知识在高维空间可以忽略不计,所以《金刚经》上谈到三维空间的认识时,说:“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低维实践只能检验低维的理论,高维实践才能检验高维理论。站在三维空间妄谈高维空间的智慧:佛陀、老子经典,中医的智慧,是荒诞可笑的。

《黄帝内经》里讲的:“恬淡虚无,真气从之。圣人抟精神,服天气,而通神明。”只有进入高维实践,身心才能体会到这些。中医是修行到内光明状态而感悟出来的,是高维实践的理论。西医和现代科学是通过实验和后天思维产生出来的,是三维实践的理论;拿三维空间科学理论或西医理论来认识中医和指导中医是一个原则错误。

诵读经典,力行经典,知行合一。经典讲述是宇宙的本原,勉强称之为道,力行经典的行为本身称之为德,《德道经》讲:“道生一,一生二“,二就是阴阳。信、愿、行修行三宝,不断精进才能逐步升华灵魂进入高维空间,才能更好地把握了阴阳,把握了阴阳也就把握了千变万化的疾病;若从三生万物的层面认识疾病,自然落入西医指导中医、见病治病的误区,迷茫终生,误己误人。

“修行为体,中医为用”永远是中医人的座右铭。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