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帝死因争议百年:如今却被一封密档解开,难怪史料不敢记载

滔滔历史江河,天下分分合合,一个盛世,往往是几代人共同寻求的光景。盛世不多得,甫一呈现,往往众多人物得以青史留名。清朝最为显赫的光景便是康雍乾盛世,但雍正在位的时间相比于他的父亲与儿子的长寿来说,十分之短暂。
所以这一称呼一般为康乾盛世。雍正帝短暂的帝王生涯为人津津道也,他的突然暴毙的死因更是被争议百年。一代帝王是因何而死呢?如今却被一封密档解开,难怪史料不敢记载
盛世王朝
雍正帝在位十三年,每一次王朝都是一场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的较量。在雍正这个年代,中央集权制度更是达到了巅峰状态,反对因循守旧,从思想上真正排除异己;增设军机处;有效改善吏治,反对朋党,反对官员拉帮结伙;“血滴子”的传言更是让许多大臣闻风丧胆,不敢生出二心。
增加国库收入,严惩贪官污吏,朝野上下一派兢兢业业的景象,为后世的繁荣盛景打下了基础。
雍正在位期间,不可谓不尽心尽力,殚精竭虑。常常看奏折看到深夜不歇。因此,最为广而传之的一种说法便是,雍正帝积劳成疾而死,被繁杂的国政拖垮了身体,雍正帝可谓是出了名的“劳模”,有这种说法也并不奇怪。
但是,还有一种说法便是,雍正帝生前处理繁杂国事,身体疲累,便常常服用人参安神醒脑,大补之下,身体无法承受,服药过度而死。虽有一些道理可循,但仍然有一些野史的味道。也不可过度参考。
不过张廷玉在编写的《自订年谱》之中,便记载了雍正帝死亡前后一些细节,雍正帝在死亡前两天就有一些身体不适,但并无大碍,还宣他每日进见,但八月二十二日,张廷玉进见之时,雍正皇帝已经处于弥留之际,这样的惊天大变让他惊惧不已。雍正皇帝的死因成了谜底。
离谱传言
众说纷纭,若说以上的死因尚且有迹可循,那么这几种说法便显得有些离奇了。有这样一个传言,雍正皇帝是被侠女吕四娘刺杀而死。且不说吕四娘此人是谁,但就重重皇宫,地形复杂,就说众多禁卫军,轮流换班值守,又怎么可能掩去所有禁卫的耳目,实行刺杀行动呢?
吕四娘此人是学者吕留良的孙女,之所以会将雍正帝的死衍生到吕四娘身上,正是因为吕留良有着反清复明的想法,曾静十分仰慕吕留良,决心替他完成这一项伟业,于是拜会岳钟琪,试图从他这里开始反清复明的第一步,谁料,岳钟琪立马便逮捕曾静,一项伟业还未曾开始便落下了帷幕。
经过反复审问,才得知,曾静这一想法来源于吕留良,且不说吕留良此人是否是大明皇朝的真正拥趸者,但就这一句反清复明,更可能是酒后狂言罢了,就再退一万步来讲,吕留良和曾静有有什么能耐能将“反清复明”付诸行动呢?凭借岳钟琪吗,不过增添的笑料罢了。
然而,说者无意,听者有心。雍正帝得知此事,开始大兴文字狱,吕留良门生均被牵连,男性皆斩,女子为奴,就连吕留良本人也被重新从棺材之中刨出,挫骨扬灰,而传言正是从这里传出,当年的事情之后,吕留良一个孙女侥幸存活,此后苦练武功,为父报仇。
于是,人们便将雍正之死于此联系起来,雍正帝死亡时,托孤大臣鄂尔泰在近侧,然而,他在出现时,裤子上全是血,挑动着各个宫人本就脆弱敏感的神经,他更是在宫中待了七天七夜之久有不少人预测,雍正帝在那时,便已经死亡。
甚至还有传言,更为离谱,还与《红楼梦》之中的曹雪芹扯上关系,传言,曹雪芹有一真爱女子竺香玉,能歌善舞,雍正帝偶然知晓,便将其收纳入宫,曹雪芹就通过秘密方法与竺香玉取得联系,后来竺香玉甚至创造机会,杀了雍正,有这种想法的人,可能是《甄嬛传》看多了。如此肆意猜测,无人相信。
密档揭秘
以上说法各有道理,甚至有些胡乱传言不可信,不过最近一份清朝宫廷密档,或许可以解开这一死因。这一密档来源于内务府的一个账本,记录了雍正八年到雍正十三年宫廷采购名单。
这一密档一经披露,雍正帝争议百年的死因可能终于有了解说。历史记录史料本就是皇帝的代言,根据皇帝的喜好来记录,这一密辛难怪史料不敢记载。
雍正九年,雍正皇帝购买了四千斤的木炭和矿银,到雍正十三年,短短五年时间,雍正在圆明园囤积了大量木炭,硫磺,黑铅之物,如此庞大的用量,已经不能简单的用建造宫殿、取暖等理由搪塞了,这必然是炼制丹药。
如此一说,大部分皇帝在位期间,都曾做过这样的梦想,汉武帝相信游方术士,甚至秦始皇还曾经派徐福外出寻找“蓬莱”。
雍正皇帝在登基时,已经四十五岁,在人均寿命不长的年代,雍正帝的四十五岁已经不短,所以,即位之后,开始寻仙问道也并不离谱,世间本就没有寻仙问道,长生不死的丹药,却有一群坑蒙拐骗,装作获得天仙传承的江湖骗子。
雍正帝是一位信奉道教的皇帝,在登基之前,雍正帝甚至还给自己取了一个“圆明居士”的道号,这些骗子得到了雍正帝的信赖,服用了仙丹,而这些所谓仙丹,往往含有大量的重金属,长期服用必然暴毙,更何况,雍正帝因为政事繁忙致使身体每况愈下,如此一折腾,本是渴望长命百岁,但却加速了死亡。
雍正帝暴毙之后,乾隆皇帝即刻赶走所有的游方术士,并进行了封口,皇帝的一言一行绝对不允许他们在民间肆意传谣,乾隆皇帝还曾公开宣称,雍正帝只将炼丹作为休闲娱乐,并不曾沉迷于此。但这不免就有些“此地无银三百两”的意味。
虽说一朝天子一朝臣,但乾隆皇帝如此迅速地赶走宫中道士,不免就有一些遮掩丑闻的意思了。史官更是不敢写,有避讳,如此也引得无数人探寻百年。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