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曾是狮与豹,而取代我们的是豺狼与土狗

自由的灵魂,独立的意志。

..................................................

西西里的又一史诗,致敬尊严与高贵最后的消亡。

影片以1860年意大利的西西里岛为背景,通过萨里纳亲王这个中心人物的心路历程,反映出面对风起云涌崭新时代的到来,身处翻天覆地的社会变革的浩荡潮流当中,原有权贵和贵族因此而没落这一无奈而必然的命运。

影片展开的历史画卷宏大而华丽,当红衫军冲入西西里岛的巴勒莫城,远景下的战争场景仿似一幅油画。意大利的统一带来了划时代的变革,影片的主人公萨利纳亲王站在历史潮流前无奈地说:“我们曾经是狮与豹,而取代我们的是犲狼与土狗。”这样的嗟叹是对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的无奈同样也是对曾经辉煌的缅怀。我们不妨以小人之心度大师之腹,朱塞佩和维斯康蒂又何偿没有酸葡萄的心理,曾经的贵族们是狮与豹,取而代之的资产阶级则是犲狼与土狗,在影片之中新兴资产阶级的代表卡罗杰洛贪婪地敛财,而与之对应的是萨利纳亲王的不凡风骨。

原著作者兰佩杜萨就是贵族出身,这曲挽歌特别深情,让你不自觉就跟着他的立场走(很像《飘》里的南方视角)。导演维斯康蒂理解这种感情,因此画面、服装、布景无一不精致。盛极而衰的美让人落泪。

但也正是因为两人太入戏,所以时代背景铺陈不够,默认观众都能感同身受。无形中显得有点倨傲。这片在台湾称之为《浩气盖山河》,二哈刚开始还不信...

《豹》

Il gattopardo

导演卢基诺·维斯康蒂的作品多以探索家庭崩溃为题材,尤其是贵族阶层的窘迫贯穿始终。像许多欧洲的没落贵族一样,他一方面信奉共产主义,另一方面过着贵族般的奢华生活,并将这种矛盾渗透到文艺作品中。

维斯康蒂以丰富饱满的电影语言,从贵族的角度细致地描述了1860年代意大利统一与革命带给西西里的震颤。《豹》可以说是由贵族打造的电影,小说作者兰佩杜萨就是一位亲王,而维斯康蒂的父亲也是一位公爵,此外为了逼真,导演还邀请了真正的巴勒莫贵族参加舞会的演出。

很多人都对电影里面萨利纳亲王的那句话印象深刻:“我们曾经是狮与豹,而取代我们的是豺狼与土狗。”这时我想到的是两首诗,一首是里尔克的《豹》:

它的目光被那走不完的铁栏
缠得这般疲倦,什么也不能收留。
它好像只有千条的铁栏杆,
千条的铁栏后便没有宇宙。

强韧的脚步迈着柔软的步容,
步容在这极小的圈中旋转,
仿佛力之舞围绕着一个中心,
在中心一个伟大的意志昏眩。

只有时眼帘无声地撩起。
——于是有一幅图像浸入,
通过四肢紧张的静寂
——在心中化为乌有。

舞会中有一段,萨利纳亲王疲倦一个人地在房间里踱步,这一刻我想到的就是这首诗,没有其他的念头,「他的目光被那走不完的铁栏,/缠得如此疲倦,什么也不能收留。」这种意志太过于昏眩——

另一首是威廉·布莱克的《虎》:

老虎!老虎!火一样辉煌,
烧穿了黑夜的森林和草莽,
什么样非凡的手和眼睛
能塑造你一身惊人的匀称

什么样遥远的海底、天边
烧出了做你眼睛的火焰?
跨什么翅膀胆敢去凌空?
凭什么铁掌抓一把火种?

什么样工夫,什么样胳膊,
拗得成你五脏六腑的筋络?
等到你的心一开始蹦跳,
什么样惊心动魄的手脚?

什么样铁链?什么样铁锤?
什么样熔炉里炼你的脑髓?
什么样铁砧?什么样猛劲
一下子掐住了骇人的雷霆?

到临了,星星扔下了金枪,
千万滴眼泪洒遍了穹苍,
完工了再看看.他可会笑笑?
不就是造羊的把你也造了?

老虎!老虎!火一样辉煌,
烧穿了黑夜的森林和草莽,
什么样非凡的手和眼睛
敢塑造你一身惊人的匀称?

有人说豺狼与土狗也没什么。确实,你没办法评价那种更好。这是两种不同的价值观,今天一种价值观已经取代了另一代,我们现在所有的是实用主义的功利性的资产者的价值观,而电影里的贵族所拥有的更多的是审美和荣誉的价值观,豹和虎的速度和力量即是这种价值观的代表。这种价值观浸透在贵族社会里的每一处,但是对我们却只是陌生,对于一个实用主义者,对于豹子的关心可能只是皮能卖多少钱。

如托克维尔所说的那样:
“贵族制度国家的体制所固有的一些弊端和美德,与现代人的性格格格不入,因而不能传入到他们当中。有些良好的爱好和恶劣的本性,在前者看来是邪恶,而在后者看来却是合情合理的。有些思想是从一方的想象中自然产生出来的,但却被另一方的精神所排斥。这就好像两个完全不同的人一样,各有自己的特殊优点和缺点,各有自己固有的善和恶。”

从外表看,维斯康蒂的《豹》具有史诗电影的一切元素:油画般的画面质感、规模宏大的战争和宴会场面、大批的人物角色和景观式的豪华布景。但《豹》不仅仅是电影类型学上的史诗片,它是真正的史诗。它容纳的“历史与阶级意识”,它所反映的“旧制度与大革命”,它表现一个时代所具有的时空感,它对其主人公(英雄)贵族阶级的礼赞使得它最大程度地接近于史诗原初的定义,仅有的区别在于,它不是关于一个民族的,而是关于一个阶级的。

维斯康蒂没有蓄意美化贵族,他深知,他们除了是精神的高贵者,同时也只是“乱世中的凡人”,在残酷的历史变动和阶级更替中,为了生存,他们不得不采取非常实际的行动,在面对现实的政治斗争时,他们并不是一群爱幻想的生物。尽管深知他们作为统治阶级,“现在一切都结束了”,电影中的萨利纳王子采取的每个行动都是这个阶级的自保行为,其中最重要的行动就是支持侄子塔克罗迪迎娶资产者的女儿安杰莉卡,他知道这是历史为贵族留下的后路之一。在这种典型的优雅的贵族的儿子加富有的资产者的女儿的婚姻中,贵族中的一部分(像塔克罗迪那样年轻、有远见又现实的人)通过与资产者的联合转化成新的统治者。而萨利纳王子自己,由于过重的历史包袱和斩不断的精神联系,毅然承受了降临给这个阶级的命运。

大时代变化中的个体却不能如我们今天这般淡定,踟蹰不前或是犹豫不定都是大忌,未来的时代只属于那些不知恐惧一往无前的人,这些都不是亲王所具有的品质,亲王在此中始终是一个不合时宜者,他对所有的一切只是感到厌倦,他只是注视着死亡的图画,陷入死亡的意识——

“万物要保持永恒,就要做出改变”

哲学大师尼采在其著作《道德的谱系》中强烈崇尚贵族道德反对基督教信仰,认为贵族道德的核心所具备的活力正是现在所缺失的。尼采对贵族道德的推崇曾被称作“贵族激进主义”,这样的倾向性也缘于尼采一直以波兰贵族的后裔自居。

除了意大利影片《豹》,再推荐一部《卡比利亚之夜》,有趣的是这两部影片的导演费利尼与维斯康蒂在当年是相互敌视的冤家对头,而如今都成为影迷敬仰的意大利电影的大师。

影片播放到第72分钟,竟然响起SHE《波斯猫》的主旋律。大骇。

电影残忍的结局:'我们就要找不到回家的路了'。

我们是一个有情怀的公众号

只为有情怀的人们提供服务

我们的资源大多来自于网络

若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删除

为何一致好评的电影我看不懂?

忙碌的生活,电影正在慢慢退出重要位置,随着年龄的增长有些人们整整一年里所看的影片都屈指可数。别人推荐我去看基本也得看心情。

我不了解电影有关的历史,更不了解贵族是什么,对天主教也不了解,别说那些长而又难记的人物名字和角色关系,以及贵族习俗和宗教习俗,对舞蹈和音乐也不懂,你说这怎么办?

一个一无所知的人,去看一部他不懂的电影,所以看第一遍的时候,不知所措,云里雾里,不觉得有有意思,有点怪自己。别人说好看,经典,自己就盲目崇拜,也不知道哪里好。

没办法,以前看电影,只看自己看得懂的,喜欢的电影,就是电影要“服务”我,不让爷高兴,我就不看,就不是好电影。然而理性让我不要这么做,所以硬着头皮,了解了一下历史,了解了一下战争,了解了一下贵族,了解了一下宗教,当然只是了解些皮毛,然后去看别人的影评,讨论,介绍,带着这些看了第二遍,然后感受好多了,甚少知道发生了什么,人物为什么会说那样的话,做那样的事,故事情节看得懂了,然后就是要关注一些细节了。

阶级斗争也可以不是你死我活,认输就行了,革命的目的是利益。革命人也没有杀贵族,贵族和新政府官员也可以很好的相处,160年前就搞民主,虽然有点假,也搞君主立宪,最可怜的永远是底层人穷人,他们没知识,没有财产,容易受鼓动参加革命,总是“幻想”,不务实。改朝换代,阶级更替,贵族再没落也还是衣食无忧,资产阶级趁机加紧谋私利,过得不错。社会永远欺负的是老实无知的人,站在上面的永远是豹,狮,狼狗,而温顺的野兔只能是猎人的食物。

虽然这种看电影的方式,会让人很花时间,刚开始很讨厌很不快乐,但至少让我了解到了一些从来没有见过没有思考过的东西。

——柯里昂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