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有度教授论治阴囊潮湿验案
马有度教授论治阴囊潮湿验案
原创 黄宗菊 黄学宽 马派传承 2019-05-27
马有度教授论治阴囊潮湿验案
彭某某,男,49岁,2019年4月20日初诊。曾于2015年2月7日因阴囊潮湿延请著名中医学家马有度教授就诊,当时除阴囊潮湿外,尚见大便不畅,舌淡苔白,脉细缓,马老用六味地黄丸合柴芍龙牡汤加肉苁蓉,5剂而愈。当年在多家医院口服清热除湿剂无效。近来又见阴囊潮湿已有半月,失眠,午后头昏,二便调,平素食牛奶和小面后易致腹泻,舌淡苔白,脉沉缓。诊为脾肾不足,水湿下注之证,仍选六味地黄丸合柴芍龙牡汤加减:熟地30g,山药30g,山茱萸20g,丹皮12g,茯苓15g,泽泻15g,柴胡15g,白芍15g,煅龙牡各30g,太子参30g,炒白术15g,大枣10g,炙甘草10g。5剂,每日1剂,水煎服。后电话随访,病已痊。
按:阴囊潮湿乃阴汗也,一般认为多因下焦湿热郁蒸所致。然考此患,平素食牛奶和小面后易致腹泻,且有舌淡苔白、脉沉缓之征,虑其有脾肾不足之虞,脾肾不足,水湿不化,则循肝经下注于阴囊而成阴汗。4年前从脾肾着手,5剂而愈。今证与前无异,故仍用六味地黄丸合柴芍龙牡汤加减治之。方中六味地黄丸补肾,柴胡、白芍养血疏肝;煅龙骨、煅牡蛎重镇安神、收敛固摄,既可安神,又可敛汗;泽泻在六味地黄丸中利湿泄浊,然《珍珠囊补遗药性赋》中载其“退阴汗而止虚烦”;太子参、白术、茯苓、甘草,四君子齐备,合用大枣,则共奏益气健脾之功。诸药合用,脾肾得调,水湿得化,方药对证,故阴囊潮湿戛然而止,失眠头晕等他症也随之隐没。
图片
作者简介:
黄宗菊,重庆市江北区中医院副主任中医师,名老中医马有度教授传承工作室弟子;
黄学宽,重庆医科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全国老中医药专家马有度教授学术经验继承人。
图片
图片
黄宗菊医师在每月一次的传承活动中作验案交流。
感谢大家的关注和提问,临床上不一定都出现教科书上典型的症状和舌脉。此患之前是大便不畅用肉苁蓉,此次易泻,舌淡苔白,脉沉缓,辨证为脾肾不足,主要是肾阴虚又兼有脾气虚,所以加四君子汤益气健脾。马老诊病和用药[强][强][强]
阴汗下虚湿流注,
半虚半实慢病多,
六味三补又三泻,
柴芍龙骨牡蛎合,
升散疏肝敛阴汗
再合四君补脾气,
脾肾两补阴汗收,
马师用方有神功,
病家阴汗一剂松。
阅读 7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