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江‖保护楹联习俗的历史责任
保护楹联习俗的历史责任
保护楹联习俗的历史责任
常 江
近年来我经常思考一件事,觉得在整个楹联界,大家缺少一种保护意识。
2006年6月,国务院公布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一共有518项,第510项叫楹联习俗,委托保护单位是中国楹联学会。这是非常大的一件事。我觉得孟会长在他任职的10年中间最大的贡献,就是争取了“楹联习俗”成为国务院公布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这个事,我想通过今天的讨论之后,大家会好好地琢磨琢磨,这确实是一件很了不得的事。又是非常遗憾,一是谁都没有想起来搞一个“楹联习俗”保护方案,光委托我们保护了,但是你保护方案是什么?没有。二是所有的省市、“楹联之乡”、“楹联之市”、“楹联文化名城”、“最佳楹联城市”,都没有在自己本地申请“楹联习俗”成为当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从国家层面上来讲,已经是国务院批准保护了,但是我们省为什么不保护?我们市为什么不保护?我们县为什么不保护?我们的楹联学会、楹联家协会为什么不写报告申请保护?这是我们要做的非常重要的一件事。所以创新我就不谈了,今天就重点谈谈“保护”。过去楹联史、楹联学的一些内容,要装进“楹联习俗”的筐里。那么,楹联习俗有哪些需要保护呢?
第一个要保护的,是少年智力启蒙的楹联习俗。
在座的有一些中小学生,过去像你们这么大的孩子,或者比你们小的孩子,有些是“神童”。为什么是“神童”呢?因为过去从上私塾的时候,就开始学“对对子”,会对对子的肯定比别人聪明。鲁迅小时候也学,老师出个“独角兽”,能对什么呢?你们想想。这就是小孩子从小就要学对联。这是一个习俗,它需要保护。这个保护的直接结果,就是我们现在有些学校已经开始学习对联了。可能大家还不知道,2011年我们国家公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被保护的这些项目是受法律保护的了!其中第34条是:“学校应当按照国务院主管部门规定,开展相关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我们的对联进校园,不是你愿意不愿意的,法律上规定学校要在上级主管部门的领导下,进行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楹联习俗如果在这们这个地方定位成“非物质文化遗产”了,那么学校就要进行这种教育。有时候,我们讲得不到支持,法律都规定了,还怎么支持呀?依法办事就对了。
现在学校的教育已经不是原来的私塾教育,但是我想,能不能找到一些老先生,让他们说说:当初你们是怎么跟教书先生学习对对联的?那些方法,跟现在老师讲的可能是不一样的,也许更实用,更有效。我看了一些现在的中小学的对联教材,实际上就是把给大人讲课的那些东西简化了一下,很多东西不适合学生,或者是没有想办法让孩子们高高兴兴地来学对联。过去老师说一个“山”,学生对“水”,老师加一个“青山”,学生对“绿水”,然后一个字、一个字加上去,学生觉得特别好玩。我们现在给学生上对联课,没讲上几句话“平平仄仄”就上来了,学生肯定就觉得累得慌,心想,还要背入声字,学这干什么啊!所以我们要把过去的好的教学方法保护下来,在保护基础上寻求发展。现在全国已经有300多个楹联教育基地,能在保护基础上进行对联教育的学校有多少,我没有调查过,看到的全都是用现代教学方法,而对过去的那些行之有效、学之有趣的东西,缺少分析和保护。
第二个要保护的,是书写张贴春联的习俗。
这是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在我们节日习俗里面,春联是使用最多的,也是我们最觉得能为老百姓服务的地方。这个习俗它有目的性。过去我们贴春联的习俗,大体上有三个目的:一个目的是驱灾避邪。这个我们从“桃符”的起源就知道了,在一个大桃树下有两个神在抓鬼,这两个神,荼和郁垒,最后就成了门神。后来就不画他们的画像,而写他们的名字,又从写他们的名字到写“吉祥话”,就变成了春联。因为最早是在桃树下抓鬼形成的故事,它能避邪。第二个目的是除旧迎新。写春联有时间性,进入腊月开始写,集中到腊月二十四写大字一直写到年三十,到年三十下午,吃年夜饭之前一定要贴上。过一天,就到明年了。对联在门上变颜色、被风吹,这些我们都不要管它,新的一年到了,除旧迎新,新桃换旧符。前两年网上爆料了一件事,某一个县的保安过了正月十五到各家去撕春联,这就是破坏了我们的楹联习俗。春联从来没人撕,不能撕,风吹雨打一条条掉下来都没关系,我们就等到腊月再贴新的。那才显出是除旧迎新。你凭什么过了十五就撕春联啊?还有一个引申出来的目的,春联可能心想事成。这个是从“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那来的。贴了“新年纳余庆”,第二年李余庆就来了,就把孟昶这皇上给抓起来了;说“嘉节号长春”,第二年赵匡胤就把自己的生日定为“长春节”。这对联是怎么说的?全对了。尽管说的都是不高兴的事,但全让它说中了。后来人们就觉得,对联是表达我们的心声,贴什么就有什么。但是这个不是春联的主要目的。
我们现在的春联真的很走样了。前两年网上还爆料过一件事,某县税务局在门口贴的大红对联,都是什么“恭喜发财”啊,什么“财源滚滚”啊,网民就吐槽:你税务局要“财源滚滚”,准备天天给我们加税么?如果我们的乡政府门口也贴个“财源滚滚”,老百姓看着舒服吗?我特别不愿意看那个酒店和商场门口贴“财源滚滚”的,你“财源滚滚”我的钱包就瘪了。你可以整天想这个,但所有人都在想发财吗?不一定。春联体现我们心想事成的企盼、愿景、梦想,可各家有各家的情况,不都是想多捞钱。这一家最希望的是两位老人长寿,那一家家最希望是孩子高考能考上好学校,等等,每个人、每家人有不同的期待。现在可倒好,你到外面春联市场一看,所有烫金的、鼓起来、凹下去的各种各样的春联,全是财宝、财运、财源、财神,没有几天,这些对联就搬了家,搬到各家各户的门上了。对联说的,没有一句坏话、倒霉话,更不是反动话,所以工商、城管都不管,但是它破坏了我们春联书写和张贴的传统。
春联,我们要保护的,是书春活动,二十多年前,中国楹联学会把每年的腊月二十四,也就是“写大字”的这天,定为“全国春联活动日”,号召各地楹联组织和会员,上街下乡,摆对子摊,在春节之前摆个桌子,谁来写春联,谁要写春联,现场写。这是我们的传统。我们贴春联是要保护这个。现在这种成批成批的印刷品,内容和我们老百姓普通的期望都不一样,剩下的只有一个装饰作用。这就好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吹糖人,吹一个“凤凰”也好,吹一个“鸡”也好,都是一个一个吹,这是“非物质文化遗产”。我弄个机器,一通电吹出二十个,还电脑自动控制,这种“吹糖人”还保护吗?国务院不保护。剪纸一个一个剪的可以,如果跟裁衣服、盖钢印似的,一摞子纸咣当一下子全刻好了,那就不叫剪纸了。我们是需要现代化的发展,但如果全都这样现代化了,我们传统的东西就更没有了。
所以我说,我们对春联的市场,恐怕要有一个调研,拿出一个办法,并且用传统的书写春联的习惯,让老百姓觉得,还是贴那种用墨写在红纸上的,内容跟我们家的情况能够相符的,这样的春联是最好的。这种事应该推广开来,这是我们要保护的东西。
春联张贴的习惯不能改!横批是从左至右、还是从右至左写,我不管,对联是竖着写、竖着读的,一定是从右向左,上联在右面,下联在左面。否则,就不合规则,对人的心理就会产生不顺、不快的感觉。
第三个要保护的,是制作悬挂楹联的习俗。
这个主要指的是古代建筑物上悬挂楹联的习俗。中国的传统建筑是分为三部分的。一部分是顶,从屋檐开始上面的部分。这部分除了装饰没有文字。第二部分是基础,没有文字。建筑中的文字全在中间这一层上,门、柱、窗。楹联是这部分的主体。所以说在建筑上悬挂楹联是带有普遍性的,这是我们的习俗。
它还有一种纪念性。我们把楹联放在祠堂里,放在哪些有纪念意义的故居。楹联在这里还有一种启示性。比如说,寺庙里的那些楹联很有禅理,对我们很有启发。对于这部分的楹联,我们也是要保护的。过去已经悬挂了,雕刻了,清代的、民国的等等,不是随便谁想拿就拿下来的。说市长写了一副联,我们要把市长的联挂上,把清代进士的联就给取下来,那不行。传统是需要保护的,真要拿,需要论证。至于一些新的楹联是不是有内容不大合适平仄不够协调啊,那是另外的范畴。但是做为保护的这方面,不应该是随随便便。
还有一种是悬挂在房间、居室内的对联,我们还是要大力倡导的,那里悬挂的都是重要的格言联、酬答联。
第四个要保护的,是广泛传播楹联的习俗。
对联是怎么传播的?古人给我们留下来的传播方式是什么?
一是口头流传,讲故事。我现在就非常期望,什么地方能创造一种形式,组织一个像演出报告团似的,时间可长可短。我们就给听众们讲故事、吟诵对联、演唱对联、书写对联、说对联相声、介绍对联知识,把音乐、舞蹈、绘画、书法、戏曲、曲艺这些溶为一体,生动、快乐、紧凑,让大家了解对联、享受对联、接受对联、走进对联。如果我们学校要有这样一台晚会,这样的演出,我觉得别开生面,而且它又是保护了楹联。再把晚会压缩成一个演出队,一支对联轻骑兵,到别的地方宣传表演,就更有意义了。讲故事这种形式,绝对是个好办法。我们现在有些学校、单位搞演讲,演讲跟讲故事有极大的区别。演讲实际上是表演。老师费神,学生费力,全都得背下来,什么地方用什么手势,什么地方用什么感情,老师也累学生也累。那是表演,给别人看的。内容好不好?内容都好。但是做为学生来讲,如果他们每个人要能讲十个对联故事,我觉得可能对他们的自我教育也许会更好,就这样口头流传下去。过去很多民间的故事都是口头流传的,有很多关于神童的,有些老百姓跟当官的斗法的,确实是很好玩。这种习俗我们要保护。
二是印刷出书。我是搞对联书目整理的,据我大略的统计,民国以前的对联书,大约1千种,新中国成立以后的,大约有4千种,这是一笔丰富而宝贵的遗产。应该说,由于书籍的印刷,使得对联的传播变得无限而绵远。当前,我们要着力在民间继续发掘、搜集各种留下来的文字资料。它们虽然零散,但具有原生态的意义,五十年、一百年之后,它们将弥足珍贵。
三是书法。对联与书法的结亲,和诗词与音乐的结亲,都是必然的。书法对于对联的传播是有极大的推动作用。因此,现在普遍号召楹联家们、楹联学会会员们都要学书法,多一种文化支撑。这是非常有必要的。现在网上有一批年轻人,比如我熟悉的“中国楹联论坛”的这批人,他们都是青年中楹联创作的精英,现在他们都在努力学习书法。10年以后再看,这些人的对联做到全国一流,自己又能用书法展示出来,那才是提升了一个境界,回归了书法的文人气息。我们的楹联家们,虽然上点年纪,但拿笔应该是并不那么难的事。
现在的传播,非常重要的方式就是一些新媒体,特别是网络,这个传播是很重要的,但我们口头流传的东西,一定要想办法将它保护起来。
第五个要保护的,是雅俗共赏的对联创作习俗。
过去的对联是怎么创作的?大概有三种形式。
一种是个人独立完成,自己在家写对联。现在也还是这样。第二个是组成一个小团体。过去有诗社,但是联社很少,诗钟社多。现在既有诗社又有联社,再扩大范围就变成一个楹联组织。全国几百个楹联组织,是完全不同于诗社的。它的功能比单一创作要多得多。像诗社的办法,每个人做完了大家交流,交流完了互相修改,我倒觉得这是提高我们创作的一个途径。比如说我们要参加全国的征联,当然我们每个人自己投自己的,这是一种办法。如果我们有几个人都把自己准备要投稿的东西拿出来商量一下。最后一商议,你那个肯定不行,你那个投稿初评都过不了。为什么?人家一说就明白了,那我重写。现在全国楹联创作的顶级的名家不太多,女联家里杨晓雁算一个,挺利害的,还给人家去讲课。我们要用一些办法来提高我们的创作水平。这里既有保护又有创新。
过去还有一个创作方法,就像诗钟那样,带有游戏性的创作。它在福建开展的最早,先传到广东,再传到全国,在清末和民国的时候往北方传了一下,东北极少。它是一种做对联的方法,比较好玩。就是点一根香,香上栓一根细线,香点到头了,就把线烧断了,线的另一头系一个大钱儿,线一断大钱儿就掉在盘子上,当啷地响一下,所以说叫诗钟。实际上就是限时,十分钟之内香烧到这,出一个上联,你做下联十分钟就得完,当啷一响,马上交卷。是这么一个玩法。像这个方法,北京的朋友、广东的朋友说,他们有几个人还就这么玩,通过这种游戏的办法来进行对联创作。
雅俗共赏,怎么赏?现在比较单调,就是写文章鉴赏。这类文章,常常言不由衷。传统的鉴赏,比如鉴赏春联,那是利用大年初一成群结队拜年的机会,看看各家都写了什么春联,内容怎么样,书法怎么样,形成口碑。这样的习俗,我看应该保护,比我们组织几个专家在屋子里评选,更接地气。当然了,都是贴那种地摊上的“财源广进”,那就没有什么可赏的了。
第六个要保护的,是征集楹联的习俗。
对联是怎么征集上来的?当然会有很多办法。一种办法,过去我们在旧小说和电视剧里可能看过那种“出联招亲”。这是一种征集的办法。有上联没下联,谁对上下联,我们家闺女嫁给谁。小伙子们都各尽所能,都想得到这个千金。这里就引出了许多故事。这说明真有这种事,不但过去有,我前两年看到,有一家报纸上有人用这种办法来给自己的孩子找对象,在当下自由恋爱的时代,效果如何,真不好说。
还有一种办法就是用实物发奖。我们现在的征联都是稿子来了之后找人评,评完之后分出等级奖,各位也不用跑千里百里来领奖,奖金给你寄去就是了。不热闹。中国最早的征联是清朝,大概是同治光绪年间,在广西。当时的奖品是一匹高头大马。那马就牵到那儿了,当地人出了一个上联,然后大家对,找一些老先生在那里评。谁对上了,对的最好的,这匹马牵走。像这类的办法,我们今后在有些地方也不妨举行。比如我们春节征联,如果哪家厂家舍得来赞助,我们就在一个广场公开征联,出对联就现场征。就摆个电视机。评完做的最好的,电视机搬走。通过这个事,在当地的影响会很大
会产生很大的辐射作用。所以这种传统的东西我们保护下来进行创新,是一个很有意思的事。
我们楹联要保护的东西都有什么,是不是只有这六个方面,还有什么能保护的。我们要保护的这些东西,过去都有哪些,不妨疏理疏理,一边保护,一边创新。我建议,要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法》,这里第五条说:“使用非物质文化遗产应当尊重其形式和内涵,禁止以歪曲、贬损等形式使用非物质文化遗产。”如果我们楹联习俗能够被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话,整顿春联市场就有了依据,而且可以理直气壮地向有关部门申请经费。这个法的第六条说:“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保存工作纳入本级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并将经费列入本级财政预算。”第十一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根据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要求,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调查。非物质文化遗产调查由文化主管部门负责进行。公民、法人及其它组织可以依法进行非物质文化遗产调查。”第三十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文化主管部门根据需要,采取下列措施,支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的代表性传承人开展传承、传播活动。(一)提供必要的传承场所;(二)提供必要的经费资助其开展授徒、传艺、交流等活动;(三)支持其参与社会公益性活动;(四)支持其开展传承、传播活动的其他措施。”
我只是提供一个信息,一个想法,一个关于今后要干什么工作的思考。如果全国所有的楹联组织,都把保护楹联习俗,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件事担当起来,今后全国可能会出现一个全新的局面。这是当代楹联人的历史责任!当然,保护和创新,是事物发展的必然。这种大力保护,使我们的创新有了根据,有了思路。这是两块基石,共同撑起楹联文化的丰碑;这是两只翅膀,共同见证楹联文化的腾飞;这是两个转轮,承载着楹联文化的彩车不断地前进!
顾问:常 江
主编:杨 旭
编辑:李林森 徐文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