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期第1场讲座总结|我们应该如何阅读学术性文章?

导语

2020年12月7日晚,杨玲老师为第5期文献领读活动“我们应该如何阅读学术性文章?”做了第1场线上讲座,讲座由黄颖老师主持。

首先,黄老师向线上的各位老师同学简要介绍了领读人杨玲老师的求学经历与研究方向。

第5期文献领读活动

杨老师从阅读原版文献的意义开始了当晚的讲座。阅读原版文献对于不同年龄阶段的人意义不同,所以同一篇文章可以无数次重读,每个阶段都可以在不同层次有所收获。

PROFILE

讲座概述

对于一年级的同学来说,阅读英语文献是提升高级阅读能力的一个重要手段。杨老师把提升阅读能力的过程形象地比喻成一个升级打怪的过程,级别到最高就是阅读比较抽象,概念性较强的学术性文章。

对于二年级的同学来说,因为已经接触了一些有一定专业概念的课程,比如说英语演讲和词汇学,但还没有到系统学习理论的阶段,所以阅读原版文献就是深入理解概念、提升思辨能力的好机会。

到了三年级,学生大量接触专业性课程,系统学习各种理论,在这个时候一个非常重要的目标是通过阅读学术性文章帮助自己建立方法论意识。

四年级再次回到学术性文章,已经超越了单一的阅读能力培养,而是要开始学习怎样写论文。

到研究生阶段,阅读学术性文章则是为了提升研究能力,尤其是进行理论论证的能力。

最后,杨玲老师指出阅读学术性文章是所有学者终生要从事的活动,因为这是寻求理论突破和进行终极思考的必要手段。在接下来的讲座中,杨老师针对不同阶段一一开展论述,通过本期阅读的文献向大家示范如何实现这些目标。

下面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这次讲座吧!

一年级:提升阅读能力

我们都听过这样的说法,以前英语教学教的是“哑巴英语”,所以现在特别强调要突破英语听说。但其实阅读仍然是我们学习英语的首要目标,当然这里的阅读指的是读懂学术性文章。而学术性文章的阅读绝不等同于做阅读理解。阅读理解做对选择题就够了,但阅读学术性文章意味着要提炼出其中最重要的思想、概念,帮助你在整体上对所学领域、对世界的认识有质的飞跃。所以对于一年级的同学来说拿到这类文章难免会有些不知所措,但是没有关系,它会告诉你我们以后的阅读要做到对象多样化、目的专业化和阅读习惯常态化。对象的多样化是指读多样化的东西。既要读阅读理解中的文章,也要读非虚构写作、学术性文章等;目的专业化是指我们每个同学不论现在的背景、将来的选择,现在都需要阅读一些本专业领域的文章;阅读习惯常态化是说不仅仅在阅读课上或有作业的时候才去阅读,而是养成习惯,把它当作获取信息的方法。

在这里,杨老师以文献第35页为例,进一步解释了文献阅读和阅读理解的差异,文献阅读不是将英文翻译成中文或者做题目的过程,而是对其中的概念及概念所表达的含义进行深层理解的过程。例如,这段文字总结本研究的意义,如果不能真正理解“dichotomizing”这个词,就无法明白作者使用它是为了指出西方文化对“情”和“理”过度两级分化的问题。对这个词的把握将决定阅读者能否真正理解这篇文章的核心论点和批判目标。这样的阅读能力只有通过学术性文章或者书籍才能培养。

二年级:深入理解概念

对于二年级同学来说,要真正理解一个概念需要经过这样几个步骤。首先,要明了概念的学科归属。比如emotion在修辞学中被称为pathos,即情感诉诸。但emotion在心理学、认知学等不同学科中会有不同的定义,所以在读学术性文章时要了解这个概念在本学科中的含义。学科归属非常重要,否则会出现定义偏差,就拿emotion这个词来说,尽管它的所指在认知学和修辞学中没有差别,但我们要对它的意思有完整把握,并且知道这个词在上下文中如何被运用,就需要明白这个概念在这门学科中用于探讨哪些问题,背后承载着怎样的理论。吃透一个概念就是从这一步开始的。然后要了解这个概念在学科内的基础含义、这个概念存在的争议性问题以及这个概念的运用范畴。以pathos为例,这篇文章很明确地告诉我们,它谈的是pathos,但是只查一下它的定义是远远不够的。

Pathos作为修辞学中的核心概念,最早由亚里士多德提出。是亚氏的演讲核心三要素之一:logos(逻辑),pathos(情感诉诸),ethos(演讲者信用度)。很多同学可能听说过“逻各斯中心主义”的说法。其中,“逻各斯”指的就是这个logos,就是说以理性为绝对核心。pathos在西方文化里则处于一个相对低下的地位,他们看重理性而贬低情感,所以很多学者在反思这个问题。那我们这次从一个更为专业的角度谈pathos,我们需要知道它在哪里可以应用,它在表达什么,思考什么。西方观点认为,一个人在用理性做决策的时候,是不应该受感情搅扰的。但我们中国文化通常认为情理不分家,而且往往情在前。李泽厚在《论语今读》中提出了“情本体”的概念,认为论语所反映出的儒家文化特别看重感情。所以这篇文章的目的就是希望西方的学者重新思考没有情感究竟是不是好事。贬低情感的意义在中国的文化里很难想像,但是西方文化跟我们有差别,这就成了一个很有意思的探讨。所有科目的学习,尤其是文科,最后我们都是在探讨什么是人,什么是社会,什么是历史,这些宏观的,时间跨度长的问题。对于二年级同学来说,一下子去思考这样的宏大问题比较困难,但是通过阅读学术文章进而把握核心概念,就可以有一个比较容易的起点,去开始真正的人文思想之旅

三年级:建立方法论意识

杨老师在这一部分首先强调方法论并不是一个特别枯燥的学术性名词,同学们应该把方法论理解为我们在研究一个问题时的过程与手段,包括确定研究问题是什么,寻找什么样的研究对象,以哪种方式,如何一步步解决这个问题。阅读学术性文章是讨论方法论最好的机会。因为在三年级的时候各种专业理论铺天盖地而来,会感觉非常混乱。如果我们可以以方法论为引导,就可以很好地梳理这些碎片化的知识。而这种梳理主要靠的是自主阅读学术性文章。每一篇学术性文章都可以告诉你什么是研究方法,梳理方法中的要素,了解方法如何运用,最后建立一个方法图谱。逐渐通过这样的方式培养方法论的意识,你会发现上课学到的一个零散的理论或者老师随口说出来的完全听不懂的词会在你心中形成一个能够有效连接,能作为你的背景知识运用起来帮助你明白事物之间的关联,这都是方法论意识帮你建立起来的。

以这篇文章为例,pathos(情感诉诸)不会单独出现,一定是和logos(逻辑)或ethos(演讲者信用度)配合出现,这三个概念很有意思,logos和pathos生出来就是一对冤家,而pathos和ethos又像是孪生兄弟。当我们有了方法论意识就可以知道为什么这三个概念要一起出现,它们合在一起构成了亚里士多德最早提出的分析一篇演讲的方式,分析它的argument、evidence、emotional appeal和演讲者的credibility。所以方法论会帮助你理解这三个极端抽象、又各自单独指向不同内容的概念,并建立一张网,把零散的概念整合在一起。第二个例子中,这句话在提醒我们哪些修辞方法中也会考虑emotion的因素,比如叙事分析和隐喻分析。有了方法论意识,以后再了解这两个分析方法时我们就知道需要关注其中的情感元素。当我们使用亚里士多德的理论框架讨论emotion时就把它和logos、ethos放在一起。如果研究美国总统或中国商人演讲中的叙事手段,我们就要看看故事中有哪些情感诉诸。某一个元素概念可以放在哪个方法之下使用是约定俗成的。等大家理论根基深了,学术能力强了,可以探讨为什么在metaphor中要探讨emotion,可不可以摒除emotion而只保留逻辑。

方法论合集

方法论图谱就是一个体现理论和概念结构的mind map,它帮助学习者明了研究方法的必要要素和如何处理这些要素。以这篇文献为例,我们会发现讨论情感诉诸必然要讨论观众。因为演讲是以观众为中心的符号交流活动,情感诉诸元素诉诸的是观众的情感,所以讨论emotion和pathos绕不开观众,如果避开观众,就很难讨论emotion,这就是方法图谱的一部分,就是知道抽象概念之间的关联,知道想获得什么,需要什么要素,如何去获得。

上面这两本书都是方法论合集,现在本科阶段的同学们去读的话应该会非常头疼,因为太多的新概念没法接受。所以,要读这样的方法论书籍,一定要佐以学术性文章去读。每一篇文章研究一个独立的问题,积累多了就会知道哪些东西是在一个方法论统领之下,哪些东西是相关联的。

四年级:学习论文写作

写论文的时候,很多同学没有办法提出一个research question,但这是写论文的前提。有了research question经过调查研究就有了major argument,落笔成文的时候structure又很重要,修改和定稿的时候行文逻辑就成了考察的重点。因为英语专业本科阶段学术写作的训练比较弱,所以很多四年级同学写的论文读起来非常凌乱。即使核心论点和研究方法可以由老师详细指点,行文逻辑应该是同学们自己需要修炼的本领。杨老师把这篇文章导言部分每一段的第一句话都单独拎了出来,希望帮助同学们学习如何写一篇连贯通顺的论文。

通过直接阅读这篇文章introduction部分的段落主题句,我们几乎可以看到一个完整的argument。作者首先说明西方对于pathos的研究比较少,随后又说明了研究少并不是完全忽略,然后过渡到第三段给出了一个较为准确的定义说明相对忽略的原因在于西方文化对emotion的污名化,正是由于这样污名化的倾向,导致人们想回到pathos的原始状态,看看亚里士多德提出这个概念时是否带有歧视。

随后引用了Sutton的文章,质疑了这样的原典阐释,仔细分析 Sutton如何批判原典主义者分裂了亚里士多德提出的演讲三原则理论,不恰当地抬高其中的一点logos。接下来作者借助文献描述了修辞学者遇到的困境,并提出向其他学科借鉴的途径,然后又通过分析其他学科的情感观说明只要在西方哲学的引导下都会对情感元素有一些贬义。

论证到这个地步,作者才顺理成章地真正提出她认为被大家所忽略的一个重要理论来源,既非西方的文化和修辞典籍。这篇文章的逻辑极其通顺严密,每一个点环环相扣,然后到这个点提出要用非西方的文化概念给西方学者一个启示,不要把情感放得太低,不要把情感和理性对立起来。然后开始做case study,包括了subject,conceptions和preview。所以,一篇好论文的introduction都是在做argument,而且是逻辑严密、引经据典的argument

研究生及学者:提升论证能力

对于即将读研的同学和已经在读的硕士和博士生来说,杨老师指出阅读学术论文可以有效提高论证能力,学习怎么写一个good argument。杨老师提醒研究生在读重要文献的时候,应该去了解这篇文章的学科历史背景,也就是这篇文章谈的问题在所属学科中是什么时候出现的,那时学者们都在研究什么,为什么这篇文章在那个时候会是重要文献。了解这些信息可以把握学科发展脉络,并更好地发现前人研究中的缺陷。

以上图文章为例,作者的主旨是写东方文化对西方文化的启示,但这种启示是在一个批判西方中心主义和逻各斯中心主义的大背景下产生的。这篇文章是上世纪九十年代完成的,在八十年代之前,西方的修辞学研究多遵循古希腊和古罗马的文献传统,形成了一种Grego-Roman traditions。但这个时候已经有大量的学者开始考虑单一的西方文化传统作为default paradigm是有问题的。了解了这一点对于我们理解这篇文章的贡献和意义有重要帮助。

尾声

讲座的最后,杨老师分享一些思考。她认为所有的研究者要时时刻刻反思我们曾经碰到过的所有研究方法。比如这篇文章的角度是跨文化交际,我们就需要在阅读时去了解跨文化交际研究的发展脉络。这样的反思不断发生,我们可以做一个整理,究竟跨文化交际在研究什么。跨文化交际研究始于二战之后的外交应用领域,其诞生之初的实证主义倾向使得这门学科的理论框架中并没有将“权力”和 “意识形态”因素引入思考。而文化学到了九十年代出现了一个“critical turn”,在描述和分析文化行为时,学者意识到用言语表达一个人的文化身份,其实有可能存在权力关系的渗透,有可能会把某一种文化提升而贬低另一种文化。我们在学习别人的文化,传播自己的文化的时候,需要反思是不是已经把文化定义为哪个更好、哪个更弱、哪个先进、哪个落后。在中国的历史上,我们曾被他人定义为落后,所以我们现在提到增强文化自信,传播自己的文化,但是在传播的过程中也要避免犯别人对我们犯过的错误,所以这个过程是值得我们不断反思的过程。作为学者有时候需要有一个相对超脱的身份,每个人都会有自己主观的观点,但我们不需要陷在主观观点里面,我们可以跳出来,提出什么样的思想可能给什么样的文化带来一种什么样的启示。我们希望去了解更多,以更有意义和开放性的眼光去看待问题,阅读这样一篇经典的学术文献应该带给我们关于人类历史和社会发展的思考。

PROFILE

有一位老师提出了关于英语专业开设修辞学课程意义的讨论。杨老师回应说,尽管现在的英语专业是没有修辞学方向的,但是修辞学和修辞批评研究是可以成为外国语言文化学科下的子方向。目前国内对西方修辞学的研究很多还是放在communication的学科背景下,更多是存在于新闻传播学院。但新传院更看重大众传播,隶属中文系的修辞学研究又更偏重文体学。这篇文献所反映的修辞学研究方法更看重传播者、传播对象、传播效果、传播文本、传播技巧及历史背景。杨老师认为修辞学可以和文学、语言学、翻译并列为英语专业发展方向,且具有相同的意义,因为修辞学研究探索的是人类怎样运用符号制造意义,并以此影响和改变世界。

第5期第3场线上讲座预告

特别通知:原定12月21日晚7:30-8:30的第3场线上讲座因故延至12月28日晚7:30-8:30举行。

第三场讲座会议主题

我们应该如何阅读学术性文章3

会议文献资料

The Male Madonna and the Feminine Uncle Sam: Visual Argument, Icons, and Ideographs in 1909 Anti-Woman Suffrage Postcards

这篇文章分析了一套20世纪初在美国发行甚广的明信片如何通过图片设计来传递反对女性获得选举权的观点。这篇文章分析的是视觉修辞,因而含有大量图片。可能同学们会觉得看图比识字要容易。但是阅读这篇文章会让你发现同样是符号,图画比文字更难解读和分析。所以这篇文章的观点比较繁琐复杂,阅读时很是烧脑。

会议 ID:679 616 608

会议密码:666666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