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城山,深幽涵碧的道教圣地

四川省都江堰市西南的青城山,在古代名为天仓山,唐开元年间更为现名。相传,轩辕黄帝时宁封子在青城山修道,他向黄帝传授御风云的“龙跻之术”,黄帝筑坛拜其为“五岳丈人”,故又名为丈人山。但青城山名称的由来,有两种说法。

一是因山上林木青翠,终年常绿,诸峰环绕,状若城廓,故为青城山。二是此山是神话中“清都、紫薇、天帝所居”,名“清城山”,唐代时佛教和道教争夺此山,唐玄宗下诏判定“观还道家,寺依山外”,然而诏书将“清城”写成了“青城”,所以称为青城山。

青城山是道教全真龙门派圣地,也是中国的道教名山。古时,青城山与湖北武当山、江西龙虎山、安徽齐云山、陕西景福山合称五大仙山,分别供奉五岳丈人宁封真君、真武荡魔大帝、昊天玉皇上帝、降魔护道天尊和广援普度天尊。

西汉末年,“蜀中八仙”中的阴长生在青城山修道。东汉顺帝初年,张道陵在大邑县境内的鹤鸣山修道,创立五斗米道,也就是天师道。东汉汉安年,张道陵来到青城山,在此结茅传道,并羽化山中,从此。真正奠定了青城山为道教名山的地位。

晋代以后,青城山道教渐盛,极盛时有道观70余处。晋隋时期,北天师道和南天师道相继兴起,一些新教派产生,青城山属于南天师道的正一教派。隋唐时期,由于朝廷对道教的扶持,使这一时期的青城山成为了“神仙都会之府”。

唐天宝之乱后,唐玄宗、唐僖宗先后入蜀避难,唐僖宗在青城山举办罗天大醮。唐末五代时期,道门的许多著名人物也来到蜀中,彭晓、陈抟游历青城山,杜光庭、谭峭终老于青城山,其中杜光庭长期隐居青城山白云溪,整理和撰写了大量道书。

北宋时期,三十代天师张继先来到青城山,选中青城山的深幽涵碧,结茅传道,此后青城山遂成为道教“第五洞天”。至今山中完好地保存有数十座道教宫观,珍藏着大量古迹文物和近代名家手迹,青城山是一座纵横千百年的活的道教博物馆。

青城山是道教圣地,主要的道院有:建福宫、天师洞、上清宫、黄帝祠、祖师殿、老君阁等,在这些道院中曾有历代名人在此隐居,留下大量文化遗迹和传说,游人在享受大自然美景的同时也可受到中华古老文化的熏陶。

步入景区,首先达到的是建福宫,建福宫建于唐代开元年间。据说,建福宫是宁封子修道处。宋代诗人范成大在此为宋帝祈祷,皇帝取古谣“帝以会昌,神以建福”之意,赐名为“会庆建福宫”。现存的建筑为清代光绪年间重建,殿内有被赞为“青城一绝”的394字对联。

建福宫不远是青城山的山门,青城山以幽洁取胜,与剑门之险,峨眉之秀,夔门之雄齐名。诗圣杜甫为避战乱来到成都,他在游历青城丈人峰后写下:“自为青城客,不唾青城地。为爱丈人山,丹梯近幽意”。从此便有“青城天下幽”的美誉为人们所传诵。

青城山之幽有山林之幽深,鸟鸣之幽趣,山花松柏之幽香,道教文化之幽深。青城山背靠岷山雪岭,面川西平原,群峰环绕,状若城廓;林深树密,四季常绿;丹梯千级,曲径通幽。古朴玲珑的道院楼阁在山林中时隐时现,呈现了无穷的幽意。

山中气候温和,被青翠点装的雄峰犹如一座青色的城,绿色的海,连峰不绝,蔚然深秀。这绿和秀组成了青城山“幽”的基调。老舍作《青蓉略记》,叹青城山“青得出奇”,是一种使人吸到心中去的“似滴未滴,欲动未动的青翠”。

青城山分青城前山和青城后山。前山景色优美,文物古迹众多;后山自然景物神秘绮丽,原始华美如世外桃源。行走在这静谧幽深的林间山道,自然体验到“青城天下幽”的意境,仿佛心灵也沉静下来,忘掉了世间的一切俗事烦恼,仿佛精神也得到升华。

青城山的山道是湿漉漉的,崖边的水流在青苔和小草间漫溢出来,顺着草尖滴滴答答的。在这样潮湿的环境里,石头上、树木上、小桥上、凉亭上到处都长满了厚厚的青苔,仿佛时光在这些青苔里已经安静地沉睡了千万年了。

山中漫山遍野植被繁茂,林木葱茏,除了道路和一些岩壁之外,远远近近都是或浓或淡的青翠之色。上山道路两旁建有许多造型各异的小亭,供游人小憩。与其它风景区不同的是这些亭子全都是用树皮盖顶,显得自然别致,与这大森林很是协调。

拾级而上,经雨亭、天然阁、怡乐窝、引胜亭,便来到了天然图画坊。天然图画坊位于龙居山牌坊岗的山脊上,是一座十角重檐式的清代亭阁,雄伟的牌坊矗立于长长的石级之上,地势极为险峻。

天然图画坊贵在天然,放眼望去,远处龙居、天仓、乾元诸峰堆绿叠翠,葱葱茏茏,近边白鹭戏水,云雀翻飞。卢光表在《游青城》一诗中这样写道:“孤峰峻极插苍穹,出处惟余一径通,树色万重山四面,游人都在画图中。”

青城山一向被认为是“神仙的居所”,走入山中,放眼尽是巨树苍古,云雾缥渺;偶尔会有仙鹤飞过,或与原生的香兰相对微笑。更令人感动的是在道观中、石阶上,常会和长髯飘飘、宽袍大袖的道士不期而遇,每一位都是道行深不可测,举止又异常亲切。

随着旅游的兴起,停车古木苍翠的建福宫,夜宿清幽风凉的天师洞,攀登云雾缥渺的上清官,瞧藏于繁枝密叶间的官观亭阁,看悬于陡壁峭岩的老藤幽兰,望深沟邃壑的青城绿海。幽深、幽雅、幽秘,一种说不完道不尽的感受油然而来。

常道观是青城山的主观,因张道陵曾在此修行,亦故称天师洞。天师洞始建于隋代,三面环山,一面临涧,古树参天,十分幽静。现存的殿宇建于清末,规模宏伟,雕刻精细,并有许多珍贵文物和古树。

源出青城第一峰的清溪水,在丈人峰和月城山旁汇成山间小湖,湖因山而得名月城湖。月城湖周,青山环卫,画意盎然,碧绿湖水,宛如明镜,四周山谷,倒映水中,朝晖夕阴,云蒸霞披,山姿水色,令人沉醉,真如仙境一般。

乘船渡过月城湖,坐索道上青城顶峰。坐于索道轿厢中,我想起了在山下看到的一条广告语:“拜水都江堰,问道青城山”。我不拜水,我不问道。我只要一处静幽,洗我凡尘间的欲念;我只要一时闲适,歇我世俗中的劳顿。

一路上登临阁、亭、宫、观,我只在亭阁歇脚,对树对云想我心事。在宫在观,则是静赏古今联语,叹天下才子芸芸。至于观中供奉着哪位真人,便模糊地过去了。但道家的清静无为似乎弥满了山间,如雾如雨,浸润着心有灵犀的游人。

下了青城山索道,不远就是慈云阁。慈云阁是80年代末,青城山道教协会在原观音阁与青城前山索道上站之间,增建的一座巍峨壮丽的宫阙式东山门,山门上悬挂有三块匾,中间是““慈云阁”,两旁是“普度众生”和“国泰民安”。

慈云阁上精刻道教八宝及道教八仙图案浮雕,拱券门中间楹联为“观大面丽如彩凤,望上清秀若云龙”。两侧分别是镇山王和土地祠。

从慈云阁拾阶而上,首先遇见的是一座“道”字壁,壁的背面写有“大道无为”,其意是弘扬道教“道法自然,无为而治”的寓意。过了字壁,再登石阶,就到了上清宫。

上清宫是青城山著名的道教官观之一,它位于青城山第一峰,距峰顶约500米的半坡上。上清宫始建于晋代,现存庙宇为清代同治年间所建。山门右侧是玄圃门,左侧是瑶台阙,中间山门的对联“于今百草承元化,自古名山待圣人”,是书法家于右任先生之手。

上清宫主要建筑有山门、正殿、配殿、玉皇楼。在道德经堂内有楠木板壁,上刻有《道德经》81章全文。经堂内还藏有张大千所绘的徐太妃、花蕊夫人与绛巾仙女的画像石刻碑和黄云鹄诗碑。

上清宫还有麻姑池、鸳鸯井等传说遗迹。鸳鸯井传为五代前蜀所凿,二井一方一圆,象征男女,其泉源相通,但却一清一浊,一浅一深。麻姑池传说是麻姑浴丹的地方,池形如半月,深广数尺,水色碧绿,久旱不干、久雨不溢。两处遗迹都立有张大千的题名石碑。

老君阁位于青城第一峰绝顶处。据说,这里原有一座呼应亭,取“登高一呼,众山皆应”之意,是青城山赏观日出、神灯和云海奇观的绝佳地点,2008年“5.12”大地震毁坏,后来此处改建为老君阁。

如今建造有特殊意义的建筑,都喜欢在建筑的造型中隐含某些寓意。看到老君阁下方上圆的基座,我知道这一定是寓意着天圆地方,层有八角应该寓意为八卦,外观呈塔形,顶接三圆宝,以昭天、地、人三才之意。

阁内供有太上老君骑牛塑像,为青城山最大的一尊老君像。据说,这尊老君像是以徐悲鸿当年在青城山的遗作《紫气东来》为蓝本,经许多学者、艺术家和鉴赏家精研,并由青城山道友绘制、塑造而成。塑像用水泥浇铸,精铜包里,金光炫目,栩栩如生。

来青城山,一定要登上此峰。感受一下“登高一呼,众山皆应”的意境。立于青城之巅,可眺览数百里风光及天府平川数百里秀色,正应了张大千先生联语:“长啸一声,山鸣谷应;回头四望,海阔天空”。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