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是一门表达艺术,只有带上“思考的相机”,才会拍出精品力作……

慕田峪长城烽火台内(凡力摄)。 

【随笔】 手机,让摄影变简单

儿时很深的记忆,那时黄冈师专在读的本大队闻家老塆的闻老师,暑期搞勤工俭学,胸口挂着一个照相机,那种褐色皮套子装的,走村串户,后面跟着一群看热闹的儿童,看他“咔嚓咔嚓”为老百姓拍摄照片,赚点小钱。那种相机是装胶卷的,冲洗之后,连着小纸袋装的底片和照片交给拍摄对象。

还记得乡村老年人的说法,不管大人细伢,相要少照,照一次相落一次魂,对人不利,会短阳寿(减寿数)。何况还要用钱呢?我第一回照相,还是小学五年级毕业前,填写报考志愿表,必须要交登记照。照相之前,我刚好得了严重的感冒,对着镜头有点僵硬,脸部像是革命者临刑前的壮烈神情。可惜,由于保管不善,我手头的那张照片早找不到了,或许我的人事档案中还有那用浆糊贴上去的第一张照片……

书名《留住乡愁》(李建题)。

上个世纪90年代初上大学,我的室友阿高,从家里带来一个相机,外出同游,给我们拍拍照片,服务周到,也很是稀罕。他手艺不错,像个老练的照相师傅。

还记得,当年我们机械专业毕业前,安排外出游学和实习,到了江苏常州戚墅堰机车车辆厂。其间,顺便游览了江南的一方山水,在无锡某景点,居然买了一包25元的假胶卷,浪费了无数表情,发觉后惋惜不已。

总之,很长一段时间,拥有照相机和玩摄影,对我就是一个奢侈的梦。即使我后来上新闻研究生,我也害怕摄影课,因为胶片贵,拍不好就是糟蹋钱。我以为,做好文字就够了,摄影交给文字玩不精的人来干干吧。

原来,迷恋自己的文字,我就对图片有偏见,甚至是不屑一顾的。直到2003年新闻专业实习期间,我遇到了中国新闻奖得主、中国三峡工程报高级记者孙荣刚先生,看到他拍摄的大量作品,每次确定好报道主题后,经过精心剪裁,编辑成一组组摄影专题、专版,才逐步转变了观念,也就欣然接受了新闻摄影界的那句名言:图文并重,两翼齐飞。

三峡工程大江截流(孙荣刚摄)。

从此以后,我重视起新闻摄影,甚至花了一番心思,研究中外图片编辑的诸多先进理念和经典之作。我手头还购买了新华社图片编辑手册等一大批专业书,结合我担任高校新闻编辑学主讲老师的要求,饶有兴趣地钻研报刊图片编辑的业务知识,还重新编写了“新闻图片编辑”的专题教案,反复试讲,课堂效果也很不错,自己也有点小小的成就感。总之,高校10年的学术训练,让我读懂了新闻摄影。

待到重归核工业企业工作之后,我又认识了同事、书画名家李建先生,特别是看到了他拍摄的大批核电站建造过程中的图片,很是服气。不懂美术构图的人,只能是胡乱拍摄,留下点影像而已。而有扎实美术功底的人,如果再熟悉拍摄对象,比如核电工程的特点,那拍摄的重点就很到位,主体和陪体关系清晰,构图也有美感,表现力就不一般了。

油画《彝族少女》(李建绘)。

摄影是一门表达艺术,只有带上“思考的相机”,才会拍出精品力作。正如写文章,我们要讲究“意在笔先”,哪怕叫“主题先行”,也是这个道理。如果套用一下,“意在拍先”,就是我们每次拍摄之前,先要想好,拍摄什么,想表现什么,形式和内容能否达到了完美统一?

改革开放以来,真是谁也想不到,世界变化得如此之快呀!电子通讯技术日新月异,如今一个手机就是随身的照相机。前些年,新闻学界常说的一句话:人人都有麦克风的时代。现在看来,不仅仅是麦克风,包括摄像摄影的设备,电子产品和通讯技术如此发达,我们已经进入了自媒体大行其道的新时代,人人都是记者的新时代,众声喧哗,鱼龙混杂……

散文畅销新书《回望故乡》(巩勇著)。

过去,众人担心胶卷花销负担不起,现在因为手机摄影变得如此简单了,一切不过是电子文档,成本几乎为零。于是,我就喜欢借助手机的拍摄功能,边走边拍,甚至对着同一个对象,多拍摄一组图片,再反复比较、裁剪、分析,从中领略摄影大师们的至理名言,逐步提升自己“看图说话”的能力。

这样说来,手机不仅仅是玩的,它还能提升我们的审美能力,多拍摄一些新发现,何乐而不为呢?

朋友呀,玩手机摄影,只要多用点心思,久了也就会有点小收获、小名堂,自然也是挺快乐的一件事情吧。不信,从现在起,你认真拍一拍吧!

《心经》(李建书)。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