瘦石 || 白土茅竹园:山光照槛映诗书

杨坊村委会位于白土镇东侧,槠山山脉北端。从杨坊村委会驻地往东,沿着新修的水泥乡道缓行,一路稻香四溢,两旁树木整齐。乡道的左侧是洁净秀美的村庄,右侧则是鹅黄色的稻田,中间间杂着成片的瓜果蔬菜种植基地,约有三四百亩之巨。远处莽莽苍苍大山矗立,便是仙风道骨的槠山。毛竹园自然村就隐逸于大山之下,东、南、西三面环山,形成一个天然长条形盆地,盆地出口处,便是毛竹园村。

这是一个不大的村庄,村庄五六十户二百余口人。一条水泥公路直通村庄正对着村口的八字拱门牌楼。牌楼是在原址上重新修建,呈八字形外张,就像张开的双臂,欢迎来到村庄的客人。牌楼上方横额为欧(阳询)体“光明拱照”旧匾,上款为“皇清宣统元年”,下款为“竹园合村重修”,算下来距今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拱门两旁乃是新修时所拟对联:“象护竹园兴村兴业兴富足,狮守龙门佑人佑财佑平安”。联中之“象”乃是村后的象形山,“狮”则是牌楼左前侧的一尊维妙维肖的天然石狮,真正引用得当,恰如其形。穿过牌楼进入村庄,眼前豁然开朗,这便是毛竹园村了。

牌楼左后侧,有一颗斑驳疏离的古老樟树,大约有五六百年的树龄,恰像一位忠诚的卫士,老而弥坚,护卫着村庄。树影婆娑,倒映在树底的池塘里。池塘的对面,又有一颗两三百年的樟树,扼守着上山的便道。村庄祠堂便正对着池塘。祠堂是一幢典型的清代建筑。祠堂的正门上镶着横额“邹氏祠堂”,告诉我们村民的姓氏:不用说,这里的村民都是邹姓。与祠堂并排着的,还有几幢古老的建筑,横额上分别为“山光照槛”、“望重南阳”等内容。老建筑不多,但古老的门巷仍在,巷口的门头风貌依旧,门头后面是幽深的巷道。

毛竹园原名叫做茅竹园,一字之差,意义相近,也就混淆成了现在的名字。据《邹氏宗谱》载:茅竹园邹氏先祖阿蛮公(邹天经)乃是后唐统制,领兵二万屯幽州。宋太祖建隆三年(960),阿蛮公以所属部队归宋,同曹彬下江南征讨两淮等处有功,封“东鲁郡公”,定居于山东莱州。其子邹汶(字百昌)任承务郎,知隆兴军,由莱州迁建昌南丰(今江西南丰县)。其孙邹可宗(又名应麟,字道夫)官累至户部尚书,由南丰迁居宜黄崇贤乡中田村,成为东鲁邹氏在江西重要的发源地,阿蛮公也被尊为本支邹氏的一世祖。邹可宗生子七人,后裔播于江西各地,真正是蕃衍日盛,生齿日繁。邹可宗第六子仁通由中田迁寓新昌。仁通孙本道携弟贞吉、子元鼎于宋哲宗元祐二年(1087)由新昌徙居富州罗湖之东白果园。到明代初年,阿蛮公第十七世孙邹孟高(1366-1449)始由罗湖白果园迁于茅竹园,按时间推算,大约为公元1400年前后,也就是洪武朝至永乐朝期间的事,距今已有六百余年的历史。

茅竹园坐西北而面东南,扼青山而守田园。发端于招云岭(甑盖山)的小溪淙淙流经村前,形成两座精致的池塘,然后像玉带一样绕过村庄,流入村背的田野里,端的是一方怡情养性的世外净土。早前这里曾是茂林修竹,这也是“茅竹园”村名的来历。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六百多年来,邹姓族裔隐逸山林竹下,以清风明月作伴,以诗书仁孝传家,日子过得快意逍遥。虽无豪绅巨贾,但儒业学子,县庠书生,歧黄之徒,游方商贾也是人才辈出,代代相传。

不过,茅竹园邹姓族裔虽然醉心儒业,世代读书,在科举上却一直不顺遂。第26世邹世忠(字尽臣,1711-1764),乡试屡拨头筹,却无法更进一步,这令他很是不爽,曾自嘲道:“予素习举业,有志未售,而寤寐间恒眷眷于此者,几二十余年矣。”后来,发誓不再赴试,专心看子史励志课儿孙。他的大儿子27世邹自遇(字宗文,1729-1807),也是屡试不售,最后“维持公祠”,当了个管理祠堂的族长,所幸恩授了一个登仕郎之职衔。曾孙邹同玲(字逢清,1826-1889)髫年时性甚聪慧,有逸才,豁达不拘,与俗浮沉、与时俯仰,可以说是胸怀大志。但也是屡试不第,于是在宗族乡党间“训子侄、诲愚蒙”,不惮其烦,教育子孙以“孝悌忠信礼义廉耻”八个字为人生信条,闲暇时候就纵情山水之间,以求“性之适、情之乐”。这样一位风流倜傥、超凡脱俗的才子,除了读书课子,游山玩水,却也没有更好的排解方法。所幸晚年豁然顿悟,学起了歧黄之术(中医),以悬壶济世、治病救人为生,应验了“不为良相便为良医”的古训,修齐治平的信念老而益坚。

好在功夫不负有心人。在邹世忠的孙辈(28世),总算出了一位光宗耀祖的人物,给屡试不售的祖辈们狠狠地出了一口恶气,这个人就是邹宜民。邹宜民(1797-1870),官名叶梦,字光耀,号渭滨,于同治壬戌年(1862)参加会试,恩赐“文元”。有一篇赞曰:“严气正性,礼接道交。诗书是究,不辞勤劳。府县应试,拨取前茅。”也就是说,这位邹宜民(叶梦)先生一辈子都是“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一直奔波在科举的路上,总算在65岁高龄的时候考中了举人,圆了人生之梦想。

对此,村民们也是振奋异常,在村口竖起了旗杆,并制作了匾额,记录下这个自豪而荣耀的时刻。旗杆石至今被村民复制立于原地,匾额也克隆成一块石碑,镶在旗杆石的旁边。匾额约两尺来高,五尺来宽,中间书有烫金“文元”二字,题款为“大主考翰林院编修,掌山东道监察御史薛、詹尹府右春坊右赞善罗”,这大概是两位主考官的职务姓氏。落款为“大清同治元年壬戌恩科钦赐文元邹叶梦具”,照这个意思,该是邹叶梦本人所立的了。现在旗杆石旁的匾额为原文复制,真正的木匾被村民小心收藏起来。

数百年过去,如今的茅竹园依旧静立于原址,像一位淡泊而安静的长者。年轻的邹姓后裔们却不甘心于清平庸碌的生活,陆续走出大山,去更加广阔的天地为梦想打拼。厮守着故土的只有老人和少数孩子,每天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把自己的根深深扎在这片多情的土地上。

(感谢邹福权先生指导帮助)

(0)

相关推荐

  • 五台村庄 | 五台县蒋坊乡牌楼岩

     牌楼岩,属于五台县蒋坊乡,目前村里留守的两户人家,以养牛为生.村里吃水靠水井,照明靠太阳能,虽说零污染,但也是即将消逝的自然村之一. 去牌楼岩的路上,从山沟里流出的水,在夏天是小溪,在冬天是冰瀑 ...

  • 北京石景山区八大处公园:海城鲍氏祠堂

    八大处八处上方,卢狮山半山坡一平缓处,有座石牌坊.两座华表,一座墓冢,那是民国早期东北军阀海城鲍贵卿墓地.牌楼完好.华表修复,墓冢完整,为石景山区文物保护单位. 石牌楼四柱三门.火焰.望兽.抱柱石.云 ...

  • 天然园,低调去雕饰的小村庄

    ★旅游地点:江阴申港天然园 从狮山湖的桥洞穿过去,看到一座牌坊,上书"牌楼下村",看起来倒像是颇有些历史的模样,于是我们就干脆在这里歇个脚. 牌楼下村,以明朝御史李琨公所建牌楼而得 ...

  • 拾遗12~13

    养胃五点"少点慢点淡点软点暖点" 拾遗12 揭阳木雕,久负盛名,特点是至精至微.龙鸟虫鱼,飞禽走兽,历史故事,神话传说各类题材皆可入雕刻.金漆木雕传承着代代匠心文化,是乡村艺术的精 ...

  • 瘦石 || 白土齐园村:温情悠悠传话厦

    初秋时节,秋老虎依旧肆虐,炎炎烈日晒得皮肤灼痛.好在一路山色青翠,稻田碧波万顷,虽然久旱未雨,满眼的绿色足可养眼怡心,内心的浮躁稍稍有所平静. 华平兄从事基层文化工作多年,是地地道道的白土通,说起白土 ...

  • 瘦石 || 白土花墙村:朱子后裔云山下

    南宋著名哲学家.思想家.教育家朱熹(1130-1200)称得上是家喻户晓的理学大师,他曾数次经由丰城,在这些逗留.讲学.访友,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诗文题咏,与丰城结下了不解之缘.到元代,他的五世孙朱权 ...

  • 瘦石 || 张巷上下岳:忠义千古映云岭

    自幼读<说岳全传>,经常是热血沸腾,手舞足蹈.尤其是岳母刺字.枪挑小梁王.泥马过江.大战朱仙镇等情节,禁不住血脉贲张,恨不能手提长枪,跟着岳元帅直捣黄龙府,开怀畅饮.后来读到十二道金牌.莫 ...

  • 千步长廊,山光照槛水绕廊

    ★旅游地点:无锡蠡园之千步长廊 每次到蠡园必走的景点就是千步长廊,不管春夏秋冬,这里是最接近蠡湖的地方.它沿着蠡湖的轮廓而建,足足建了289米,约合千步的长度. 一侧是曲岸枕湖,另一侧依墙而筑,呈半封 ...

  • 四时读书乐是什么意思?山光照槛水绕廊,舞雩归咏春风香.好鸟枝头亦朋友,落花水面皆文章.蹉跎莫遣韶光老...

    春 山光照槛水绕廊,舞雩归咏春风香. 好鸟枝头亦朋友,落花水面皆文章. 蹉跎莫遣韶光老,人生惟有读书好. 读书之乐乐何如,绿满窗前草不除. 译文:阳光照在堂外的栏杆,流水淙淙绕着长廊流过,乘凉归来的人 ...

  • 瘦石 || 筱塘炉坑村:北岭灵光照嵊山

    大嵊山是筱塘境内唯一的山脉,位于集镇东约四公里,是筱塘与白土两乡镇之间的天然屏障.其海拔高度虽然只有183.1米,但是正所谓"山不在高,有仙则名",大嵊山以其山顶庙内塑有神仙之像, ...

  • 瘦石 || 洛市白皂村:莫弃诗书等面墙

    丰城周氏,多发祥于南唐时期落籍丰城的周峰.周峰(854-945)字永山,世居饶州安仁之铁山.唐末五代之乱时,周峰之父周天叙带着三个儿子周峰.周岳.周嵩避居于抚州战坪.不久,除周岳随父亲定居战坪外,周嵩 ...

  • 瘦石 || 荷湖康庄村:凤山书院康庄墟

    康庄村位于拖铁线东侧,距荷湖集镇约4公里,是崇仁.乐安县通往丰城.清江(樟树)及丰城南部地区互联互通的重要枢纽.由于地理位置特殊,附近先贤相继在这里兴建凤山书院和康庄墟,成为丰南地区近代历史上重要的人 ...

  • 息县司法局白土店司法所联合派出所开展初中生专题法治报告会

    猎狐网河南消息:近年来,信阳息县白土店乡中学频频发生校园欺凌,校园暴力事件给校园的教学秩序带来了巨大影响,为进一步保护未成年健康成长,抵制青春叛逆期男生引发校园暴力.欺凌事件.白土店司法所联合白土店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