拖船酆家:黄埠脑上拜北风

浩浩赣江,席卷着两岸腥红色的土壤,由南向北滚滚而下,正不知滋润了多少如画江山,淘尽了多少壮志英雄。这条流淌了千万年的母亲之河,在进入丰城境内之后,开始变得宽阔而厚重,把丰城一隔成两岸,让世世代代生活在古老剑乡的人们临江而咏,棹舟兴怀。

南宋之初,“适徽、钦北狩,正高宗南渡时也”。吉州人酆如愚意气风发,踌躇满志,一路过关斩将,终于考上进士。酆如愚字文达,中建炎进士后被授为遵化县令,后改大理寺评事。眼见国土沦陷,二帝被囚,对朝廷偏安一隅心有不满,便乞请致政(退休),一路棹舟南归。路经剑池乡黄埠脑时,见其地“山水环匝,风土饶美”,不禁慨然曰:“此吉壤也,不可失!”在这里开山定居,成为黄埠始祖。有“黄埠八景诗”以独特视角描绘了这个临江而建的古老村庄。其《石屋横江》云:

信是仙家最巧藏,碧波深处石为房。

门前终日多风浪,春上三冬少雪霜。

舟楫县夜天上火,鱼龙晴挂水中藏。

人间画栋难禁久,此屋沉沉岁月长。

如愚生有四子,长高北(高伯),仍回吉州。次辛北(辛伯),居高埠,为高埠前峰之祖。三唐北(唐伯),居黄埠,为黄埠前房之祖。唐北五子幼茂为黄埠后房之上房祖,六子幼端为黄埠后房之下房祖,四虞北(虞伯),居陈埠,为陈埠岭背之祖。酆姓在丰城派分三埠(黄埠、高埠、陈埠),人丁蕃衍,科甲鼎盛,成为一地望族。酆氏族裔中,曾有一位号称“神童”的黄埠才俊酆一相。

酆一相(1536-1570),字辅之,号宜亭,嘉靖辛酉(1561)乡试第42名,登嘉靖乙丑(1565)范应期榜进士,授福建泉州府同安县知县,嘉靖中期任同安县知县,依法办案,为政有美声。同安县城被倭寇掠劫后,财力枯竭,他想方设法得以解决。常向县学学生授课,瑕余校辑地方志资料,补充文献中的不足。隆庆元年(1567),酆一相题《隆庆元年建县官题名碑记》,对朱熹“为官勤政,凡事躬行”,“莅政纤悉必亲。苟利于民,虽劳无惮。但赋税出入之簿,逐日检阅,以防吏胥之弊”的事迹给予充分褒奖。酆一相后升南直庐州府同知,染疾于官,不久病逝,年仅34岁。

自宋历元,至于明清,酆氏族裔蕃衍鼎盛,人才辈出,“为当时名公巨卿所推重”,赵孟頫、吴与弼、张元桢、范兆祥、杨廉、解缙、朱轼、杨锡绂等当时名宦巨儒皆为之作序。这些记载于《酆氏族谱》上的史料虽未经证实,但被酆姓后裔世世代代所采信,是黄埠酆氏族裔引以为自豪的文化源泉和精神家园。

黄埠脑即是今天的拖船镇酆家村,从城区过围里,前行一华里左右,位于赣江大堤之下。村中高楼林立,巷道宽阔,生活在这里的酆姓族裔勤俭朴实,以回收各类废旧物品为业,成为当地有名的富裕村。而与酆家村一堤之隔的赣江沙滩上,一个看上去并不起眼的地方,曾在历史上扮演过重要角色,与轰动朝野的“宁王之乱”事件紧密联系在一起。

明朝正德十四年(1519年)六月十四日,在南昌的明宗室、宁王朱宸濠,利用生辰之机发动叛乱,江西巡抚孙燧、副使许逵被杀,“三司、巡按、府县官员不从者俱被执缚,各衙门印信尽数被收去(凡96颗),库藏搬抢一空,见监重囚俱行释放,舟楫蔽江而下,声言直取南京”。时叛军号十万,连下九江、南康,围安庆而威胁南京行在,一时南北皆震。当时在江西有两位巡抚,其中之一的江西巡抚孙燧已遇害,还有一位以右金都御史巡抚南赣的著名理学家、军事家、“江右王门”的开山鼻祖王阳明。

王阳明,名守仁,字伯安,号阳明。时受兵部尚书王琼指派,刚刚平定赣南农民起义,正准备经南昌赴福建戡定军乱,于是顺江而下,打算回到省府。十五日下午到达丰城地界时,正好是宁王叛乱的次日,而王守仁对此一无所知,仍准备在丰城泊宿后次日进入南昌。王阳明到了丰城,正巧遇上丰城知县顾佖,于江上截留王舟,急告宁王之叛,王守仁大惊失色。其时,王守仁身边无一兵一卒,顾佖当机立断,送王守仁到江边觅舟,但“舟人闻濠发千余人来劫公,畏不敢发。王守仁情急之下,拔剑割下舟人之耳,逼之开船,方才逃离县治。刚离县城,由于舟小速度慢,王守仁不得不在黄埠脑换上有帆的渔舟。然而此时水波不兴,居然一点风也没有,王守仁焦急万分,遂在黄埠脑登岸祈风,登时帆满风疾,北风大作,王守仁趁着刚刚落下的夜幕的掩护,仓皇逃至临江府。

王守仁赶到吉安,调兵遣将,传檄伐罪,积极准备反攻南昌。七月初,王守仁回趋樟树镇,聚兵八万余人,号称三十万,于七月十八日刻期会于丰城。二十日夜半发起总攻,宁王兵败被俘,叛乱凡三十五日而平。王守仁以平叛功勋卓著,封特进光禄大夫、柱国、新建伯,顾佖后来则一直做到了大理卿。

数年后王守仁途经丰城重游故地,当时惊心动魄的历险犹如昨日,不禁感慨万分,挥笔写下两首七律以赠谢丰城父老。其《重登黄埠脑》诗云:

一上高原感慨重,千山落木正无穷。

前途且与停西日,此地曾经拜北风。

剑气晓横秋色净,兵声零带暮江雄。

水南多少流亡屋,尚诉征求杼柚空。

其《丰城阻风》云:

北风休叹北船穷,此地曾经拜北风。

勾践敢忘尝胆地,齐威长忆射钩功。

桥边黄石机先授,海上陶朱意颇同。

况是倚门衰白甚,岁寒茅屋万山中。

2011年6月21日,“宋明理学与中国传统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期间,与会专家学者在黄埠脑江面王阳明祈风脱险处立了一块“祭风台”纪念碑。丰城籍著名学者毛静(剑川)先生亲笔撰写了一篇洋洋洒洒的《祭风台记》,丰城籍著名书法家熊曦(秋浦)先生题书。这座充满传奇色彩的“祭风台”终于从历史再次走进现实,在丰城留下浓墨重彩的一段史话。

(感谢酆海先生提供资料支持)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