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年再返舞台的钱浩梁
钱浩梁《红灯记》
晚年再返舞台的钱浩梁
文/ 梁兴文 王焯
1988 年,《中国戏剧》杂志刊登了一篇吴钢写的《浩亮近况》的文章。一位与钱浩梁23 年没见面的老朋友读后,克制不住思念之情,立即前去看望他。交谈中,那位老友萌发了给喜爱京剧的宋任穷同志写信的念头,希望能让钱浩梁重返京剧舞台。这封信经宋任穷批示后,转给了文化部。这一年,中国戏曲学院的历届校友,为母校募集教育资金,准备于12 月在北京中山公园举行3 天义演,在演出阵容中列上了钱浩梁的名字。
接到通知后,钱浩梁兴奋不已。他登门求见河北省委书记李文珊申请此事。由于宋任穷同志对有关钱浩梁演出之事已有批示,所以在李文珊呈报文化部时,文化部爽快地答应了钱浩梁参加演出的请求。消息传出,寂静的中山公园突然喧闹起来,人们纷纷涌向音乐堂去看京戏。据说,10 元一张的戏票(这是建国以来京剧的最高票价),黑市交易高达30 元。12月6 日,在中山公园礼堂的后台,京剧《艳阳楼》上演。钱浩梁终于又回到梦寐以求的舞台上来了。面对着观众热情的掌声,钱浩梁的眼眶湿润了。他心想,要是没有那些年的折腾,一直好好唱戏该多好啊。高占祥几天后见钱浩梁时说:“看来决定你登台演出是符合民心的。”
京剧《艳阳楼》钱浩梁饰高登
1989 年元旦,同样喜爱京剧的天津市市长李瑞环,指示天津电视台邀请钱浩梁出演《艳阳楼》。这一录像在天津电视台元旦节目中播出后,全国各地许多文艺团体和电视台纷纷请他前去演出。在不断接到各地演出邀请时,钱浩梁仍是那么小心翼翼。出于慎重,他总向来人要当地最高一级政府的公函邀请信,对仅是团体和单位的邀请他一般都拒绝。每次去外地演出,他都跟艺校打招呼,还严格遵照合同,每演一场就交给艺校100 元钱。同时,在每次演出前,钱浩梁手持话筒几乎都要说上这样两句话:“感谢大家还记得我。现在我为大家做汇报演出。”由于怕涉及过去,钱浩梁演出的基本上是传统戏。但几乎每次在观众的强烈呼声中,总是要唱一段《红灯记》才能离开舞台。对此,钱浩梁曾苦笑着私下里对朋友说:“观众有个误会,以为《红灯记》是我的代表作,其实《伐子都》才是,可是大家不认。”
钱浩梁《长坂坡》
从1989 到1991 年的3 年间,钱浩梁为找回失落多年的舞台生涯,拼命地奔走四方。1989年春,苦于没有像样的戏装,艺术上素来认真的钱浩梁不惜借款一万余元,在上海定做了戏装。为尽快地还上这笔借款,钱浩梁更加辛劳地往返于各地舞台,而且常常在同一出戏中,先后分饰几个角色频繁上场。这种奔波严重损坏了已经年近六十岁的钱浩梁的身体。1990年10 月,钱浩梁到上海演出。尽管剧团只在《新民晚报》的中缝登了一条小小的广告,但几天之内,戏票被抢购一空。他当时曾对观众表示,他正在艺术的全面恢复时期。钱浩梁演《群借华》一直是“一赶三”,前鲁肃、中孔明、后关羽。
1992 年1 月,钱浩梁应邀到济南出演《龙凤呈祥》,也是“一赶三”,前演乔玄,中演鲁肃,后演赵云。由于过度劳累,58岁的钱浩梁突然脑溢血,倒在了舞台上。医生下的结论是:“最好的恢复也就是说不了整话,右手能拿勺(不能拿筷子),走路需别人帮忙。”
1992 年底,钱浩梁被批准病退回京,结束了河北省艺术学校的教师生活。当时病情很严重,半身瘫痪,语言能力也失去了。病休一年后,钱浩梁的身体得以恢复。他能绕着居所步行一周,约2 公里左右。他每天除遵医嘱休养外,闲时看报看电视。电视节目中他最爱看体育节目,体育节目中他最爱看拳击。京剧节目他是坚决不看,以免引起对旧日的怀念。
经过超乎常人的刻苦锻炼后,钱浩梁终于在1998 年开始恢复练功,并重返舞台。2000 年12月16 日,省会石家庄在河北艺术中心举办中国京剧名家名段演唱会,钱浩梁、曲素英作为大轴出场,先是合演了《白毛女》选段,受到八千观众的热烈欢迎。之后,钱浩梁又演唱了《洪羊洞》、《红灯记》选段,特别是唱《红灯记》时的亮相,酷似当年,得到爆彩。唱“无产者一生奋战求解放”一段,尽管唱错了两句词,人们不仅原谅他,还报以鼓励的掌声。
2001 年5 月26、27 日,为迎接建党80 周年,袁世海、钱浩梁、高玉倩、刘长瑜、孙洪勋、谷春章等京剧名家,再度联袂复出。他们大部分都多年不登台演出了。一个中风瘫痪年近七旬的人不但站起来了,会说话了,还能重登舞台,这不能不说是个奇迹。他们不顾高龄,以原班人马的整齐阵容在北京举行的京剧名家演唱会中,再次演出30 年前原版《红灯记》中的精彩选段。现代京剧影响了几代人,虽然产生于特定年代,但其本身在今天仍有着不衰的艺术魅力。将其中的优秀剧目和片段重新搬上舞台,是京剧艺术家和广大戏迷的愿望。《红灯记》在所有的现代戏中影响最为巨大,当年的主要演员都年事已高,平均年龄七十多岁。袁世海86 岁,钱浩梁67 岁,高玉倩75 岁,刘长瑜60 岁,孙洪勋64 岁,谷春章69 岁,而且大多身体有病,大家能再次同台演出十分难得。
如今的钱浩梁夫妇过着半隐居的生活。他们除了与知根知底的朋友来往外,基本上闭门谢客。当街坊邻居认出衰老了的“李玉和”时,老伴曲素英会赶快掩饰说:“他只是长得像李玉和而已。”钱浩梁夫妇从不主动与人说话,别人主动搭话,他们避犹不及,恐怕别人受牵连。曲素英对前来采访的记者说:“希望30 岁以上的人们忘了我们,平安度余生是我们最大的心愿。”
党史纵横 201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