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批国保--古建筑(9)

本篇目录:

*******************************************

117 70 .普陀宗乘之庙

清                                   河北省承德市

118 71. 须弥福寿之庙

清                                   河北省承德市

119 72. 武侯祠

清                                   四川省成都市

120 73 .杜甫草堂

清                                    四川省成都市

***************************************************

11770. 普陀宗乘之庙 普陀宗乘之庙位于河北省承德市避暑山庄北,狮子沟南侧,占地22万平方米,为承德外八庙中规模最宏大者,建于清朝乾隆三十六年(1771年),是乾隆皇帝为了庆祝他本人60寿辰和他母亲皇太后80寿辰而下旨仿西藏布达拉宫而建。普陀宗乘之庙主体建筑位于山巅,60余座(现存40余座)平顶碉房式白台和梵塔白台随山势呈纵深式自由布局,无明显轴线。

全庙布局、气势仿拉萨布达拉宫,俗称“小布达拉宫”。乾隆皇帝在这里接见了万里东归的土尔扈首领渥巴锡一行,并举行了隆重的讲经、说法、祝寿等活动。普陀宗乘之庙位于承德避暑山庄北部,建成于清乾隆三十六年(1771年)。"普陀宗乘"是藏语布达拉宫,依山就势,逐层升高,气势磅礴,宏伟壮观。乾隆三十六年,为乾隆帝六十寿辰和皇太后八十寿辰之年,边疆各少数民族的首领会集承德,举行盛大的庆寿活动,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全国民族大团结的局面。

主体建筑大红台,通高43米,台中央万法归一殿是主殿,殿顶部高出群楼,殿顶都用鎏金鱼鳞铜瓦覆盖,金光闪闪,富丽堂皇,极其雄伟壮观。底部因三层群楼合围,影阴暗,光照对比鲜明,造成了宗教森严肃穆的气氛,是宗教建筑上的瑰宝。在大红台上的“御座楼”隆重推出了民族宗教歌舞《普陀之光》它通过提炼寺庙落成、皇帝庆寿、和部回土尔扈特等重大事件,用歌舞形式表现出“康乾盛世”时中华民族强大的向心力和凝聚力以及创建太平盛世繁荣中华这一全国各族人民共同的宏愿。每天上午,游客均可在昔日皇帝欣赏歌舞的“御座楼”上观赏到《普陀之光》。山门南向,由藏式城台及汉式庑殿组成。城台为砖石结构,前开三孔拱门,拱门上列一横排盲窗,上砌雉碟。城台上起庑殿,前后设廊,廊内置槛窗,两侧封实壁,面阔五楹,进深二间,单檐琉璃瓦顶,边沿施绿琉璃瓦,中供护法神,从左至右依次为四面护法神,章古鲁蓬护法神,大黑天玛哈戛拉护法神。山门前置石狮一对,再南为五孔石桥,山门两侧设腰门,有围墙相连。

山门北为碑亭,平面方形三开间,重檐黄琉璃歇山顶,砖拱结构,封实壁,四面开拱门,下承须弥台基。五塔门满壁白色,上有三层藏式盲窗,下为三座拱门,门顶上有五座喇嘛塔,门前有一对大石象,象征着吉祥和佛教大乘派的力量无边。五塔门北为琉璃牌坊,三间四柱七楼形制,中楼前额“普门应现”,意观音显现普度众生之门。后额“莲界庄严”,意为观音道场。

琉璃牌坊北为罡子殿,四面砌藏式雕房高墙,墙面设三层盲窗,东、南为一层僧房,西砌蹬道,北面僧房顶起庑殿,单檐绿琉璃瓦顶,面宽五楹,进深两间,内供吉祥天母、四面护法神、大梵天。罡子殿东为东殿,亦称东罡子殿,平面成“乙”形,两层。此殿原为僧房,现供五尊密宗无上瑜伽密乐空双运双身修法像欢喜佛。东侧从北至南依次是金刚佛母、大威德金刚、密聚金刚、胜乐王金刚、恶度金刚。密宗欢喜佛造像一般都是多头,表多智,最顶部为本像,余为变像;多臂多足,表大力多能;脚踩妖怪,表能降妖镇魔。罡子殿西北一套院为西殿,亦称西罡于殿,是经堂,平面成“厂”形,正南辟门,北房两层,硬山灰瓦顶。内供主尊吉祥天母,原在权衡三界殿供奉,文革后移此殿展出。

普陀宗乘之庙是“外八庙”中规模最大的一座庙宇,因仿拉萨布达拉宫而建,俗称小布达拉宫。这座寺庙内大小建筑约60处,殿堂楼宇,星罗棋布,依山面水,巧于利用地势和景物衬托,布局灵活,又不失庄严肃穆。主体建筑大红台,通高43米,台中央万法归一殿是主殿,殿顶部高出群楼,殿顶都用鎏金鱼鳞铜瓦覆盖,金光闪闪,富丽堂皇,极其雄伟壮观。底部因三层群楼合围,影阴暗,光照对比鲜明,造成了宗教森严肃穆的气氛,是宗教建筑上的瑰宝。

万法归一殿是普陀宗乘之庙的主殿,位于大红台中心,方7间,重檐攒尖顶,上覆镏金鱼鳞铜瓦,屋脊饰以波状镏金瓦。宝顶呈法铃状。殿顶用头等金叶14000余两。殿四周有三层群楼环绕,每层44间。群楼现存外墙的复建工作,正抓紧进行。该殿是供清帝和各少数民族上层人物顶礼膜拜的地方。万法归一殿是全庙举行集会和庆典活动的场所,每年七月十一日在殿内举行佛教学位考试。腊月二十七、正月十四在此举办送崇活动,全体喇嘛在此念经,驱除妖魔祈求太平。清代,内外蒙古千里迢迢进此庙上香求佛者络绎不绝。乾隆三十六年(1771年)。弘历曾在此殿接见万里回归的土尔扈特首领渥巴锡一行,并举行了大型讲经祝寿活动。万法归一殿是普陀宗乘之庙的主殿,隐于大红台群楼之中,殿顶高出群楼,金光闪烁。底部因三层群楼合围,影调阴暗,光照对比鲜明,造成了宗教森严肃穆的气氛,是内陆宗教建筑的瑰宝。

1961年3月4日,国务院列普陀宗乘之庙为首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71. 须弥福寿之庙 

须弥福寿之庙位于河北承德避暑山庄北面狮子沟南坡,普陀宗乘之庙以东。乾隆四十五年(1780年),西藏六世班禅为庆贺乾隆帝70大寿,从日喀则扎什伦布寺启程,长途跋涉2万余里历经13个月来到承德。乾隆帝为隆重迎接六世班禅的到来,仿日喀则扎什伦布寺特建须弥福寿之庙供六世班禅讲经和居住,所以,此庙又称“班禅行宫”。“须弥山”,藏语名“扎会”,是介居住的吉祥之地;“福寿”,藏语名“伦布”。须弥福寿意思是像吉祥的须弥山那样多福多寿。

整个庙宇占地面积36700平方米,自南而北有山门、碑亭、琉璃牌坊、大红台、金贺堂、万德宗源殿、琉璃万寿塔等主要建筑,沿一条较明显的中轴线采取左右基本对称的排列布局。从总体上看,是典型的藏族寺庙,但从某些建筑个体和细部装饰,又是汉族风格,形式独特。     

山门辟三个拱口,上建门楼,悬挂着乾隆御书“须弥福寿”匾额,和普陀宗乘之庙山门略同,门前列石狮子一对。

山门正北为碑亭,亭四面墙壁开有拱门,内有乾隆四十五年(1780年)立的《须弥福寿之庙碑》。碑文用四体文字镌刻,全高八米馀。碑头碑身为一块整石所造,周围和两侧都刻有云龙纹样;碑座为一巨石雕成龟趺,下部基石刻有波涛纹样,四角还有鱼、虾、蟹、龟等动物装饰。碑亭以北,地势逐渐高起,有不规则的石级三处,可登达琉璃牌楼

通过琉璃牌楼往北,就是须弥福寿之庙的主体建筑物大红台,规模宏大壮观。大红台顶部平坦,四角各建有庑殿顶式小殿一座,琉璃瓦顶,脊上吻兽,南面两殿用孔雀,北面两殿用鹿。各殿皆面阔三间,进深三间,内供金刚佛像。大红台内部四周是群楼,上下共三层。群楼围绕红台中心的主殿妙高庄严殿,形成都纲法式。由底层南面大门可进入群楼。群楼为木结构,分隔成四百馀间。

大红台东南有东红台,西有吉祥法喜殿,为班禅寝殿,重檐歇山顶鎏金瓦顶。殿北有金贺堂和万法宗源殿,是班禅弟子的住处。主体为100层高的大红台,中央是一座重檐大殿,名妙高庄严殿,俗称金瓦殿,是庙中最大的殿,殿顶用鎏金铜瓦铺盖,四脊上有800条金龙。

万德宗源殿

琉璃万寿塔等主要建筑,沿一条较明显的中轴线采取左右基本对称的排列布局。

1961年3月4日,国务院列须弥福寿之庙为首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72. 武侯祠 

武侯祠是纪念中国三国时期蜀汉丞相诸葛亮的祠堂,因诸葛亮生前被封为武乡侯而得名。公元二三四年八月,诸葛亮因积劳成疾,病卒于北伐前线的五丈原(今陕西省宝鸡市岐山县城南约20公里),时年五十四岁。诸葛亮为蜀汉丞相,生前曾被封为“武乡侯”,死后又被蜀汉后主刘禅追谥为“忠武侯”,因此历史上尊称其祠庙为“武侯祠”。全国最早的武侯祠在陕西省汉中的勉县(沔县),但目前最有影响的是成都武侯祠。

据《三国志》的记载,刘备于公元223年病故白帝城之后,灵柩运回成都,下葬于此,史称惠陵。而按照汉制,有陵必有庙,所以在同时期,就有了汉昭烈庙诞生。大约在南北朝时期,成都武侯祠与惠陵、汉昭烈庙合并一处。

刘备墓,史称“惠陵”。由诸葛亮亲选宝地,葬刘备于此。《三国志·先主传》记载:“八月,葬惠陵”。据《谥法》,“爱民好与,曰'惠’”,故名刘备墓称“惠陵”。陵墓中还合葬有刘备的甘、吴二位夫人。刘备墓前有清乾隆年间所立“汉昭烈皇帝之陵”石碑,陵墓建筑由照壁、栅栏门、神道、寝殿等组成。陵前有规模较小的神道为清代所建。惠陵与武侯祠主要建筑一样亦为坐北朝南,紧邻在汉昭烈庙与武侯祠西侧。与武侯祠之间有红墙夹道相连。

匾额为“汉昭烈庙”。大门内浓荫丛中,矗立着六通石碑,两侧各有一碑廊,其中最大的一通在东侧碑廊内,唐代“蜀汉丞相诸葛武侯祠堂碑”,唐宪宗元和四年(公元809年)立,有很高的文物价值,为国家一级文物,因文章、书法、刻技俱精被称为“三绝碑”。唐朝著名宰相裴度撰碑文,书法家柳公绰(柳公权之兄)书写,名匠鲁建刻字,都出自名家,因此被后世称为三绝碑。碑文对诸葛亮的一生,作了重点褒评;竭力赞颂诸葛亮的高风亮节,文治武功,并以此激励唐代的执政者。碑文特别褒奖诸葛亮的法治思想,马谡因失街亭被诸葛亮依法处斩,临刑,马谡哭着表示自己死而无怨。李严与廖立,两人都是被诸葛亮削职流放的罪人,但他们也自甘服罪。当他们得知诸葛亮病逝,“闻之痛之,或泣或绝”。这些均属史实,裴度据史褒评,令人信服碑文通篇辞句甚切,文笔酣畅,使人百读不厌。诸葛亮之所以为后人所敬仰,还因为他有着高尚的思想和作风,不利用职权谋私。昭烈庙为单檐歇山式建筑。正中有刘备贴金塑像,高3米,仪容丰满庄重,耳大垂肩。左侧陪祀的是他的孙子北地王刘谌像。刘备像侧原有其子蜀汉后主刘禅像,因刘禅昏庸无能,不能守基业,丧权辱国,宋真宗时被四川地方官撤除,后来就没有再塑。在蜀汉后主刘禅降魏时其子刘谌到刘备墓前哭拜,杀掉家人后自杀身亡。两侧偏殿,东有关羽父子和周仓塑像,西有张飞祖孙三代塑像,表现了关、张两人的不同外貌和不同性格,又反映了他俩武艺超群、勇猛过人的共同特征。刘备殿后,下数节台阶(武侯祠低于汉昭烈庙,象征古代君臣关系),是一座过厅,挂有“武侯祠”匾额。武侯祠是纪念三国时蜀汉丞相武乡侯诸葛亮的祠堂,诸葛亮生前封“武乡侯”,死后谥号“忠武”,故纪念他的祠堂称作“武侯祠”。诸葛亮殿悬“名垂宇宙”匾额,两侧为清人赵藩撰书“攻心”联:“能攻心则反侧自消,自古知兵非好战;不审势即宽严皆误,后来治蜀要深思。”的联文,是颇负盛名的一副对联,借对诸葛亮、蜀汉政权及刘璋政权的成败得失的分析总结,提醒后人在治蜀、治国时借鉴前人的经验教训,要特别注意“攻心”和“审势”。正殿中供奉着诸葛亮祖孙三代的塑像。殿内正中有诸葛亮头戴纶巾、手执羽扇的贴金塑像,像前的三面铜鼓相传是诸葛亮带兵南征时制作,人称“诸葛鼓”。鼓上有精致的图案花纹,为珍贵的历史文物。大殿顶梁由乌木制成,上书诸葛亮写给儿子诸葛瞻《诫子书》中“非澹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不看轻世俗的名利就不能明确自己的志向,不是身心宁静就不能实现远大的理想)。诸葛瞻及其子尚在绵竹抗击魏将邓艾的战斗中不幸身亡。

三义庙现名,初名三义祠,清康熙初年由四川提督郑蛟麟始建。乾隆四十九年(1784)因焚香引起大火被毁,乾隆四十九年(1787)重建,道光二十二年(1842)又曾全面修葺。现在所见建筑和匾联主要是道光年间的遗存。其建筑为混合结构,面积569,四造五殿,规模宏大。

武侯祠里,蜀国的重要人物都有塑像。其中,刘备、诸葛亮、关羽和张飞,都有专殿,其余的重要文官与武将,则分别塑在文武廊。东边是文官廊,西边是武将廊。左右两廊各有文臣武将十四员,合计共二十八名文武。东府文官廊以庞统为首,其次为简雍、吕凯、傅肜、费祎、董和、邓芝、陈震、蒋琬、董允、秦宓、杨洪、马良及程畿;西府武将廊则以赵云为首,依次为孙乾、张翼、马超、王平、姜维、黄忠、廖化、向宠、傅佥、马忠、张嶷、张南及冯习。

1961年3月4日,国务院列武侯祠为首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73. 杜甫草堂 

成都杜甫草堂博物馆在宋元明清历代都有修葺扩建,已演变成一处集纪念祠堂格局和诗人旧居风貌为一体,建筑古朴典雅、园林清幽秀丽的著名文化圣地。草堂完整保留着清代嘉庆重建时的格局,总面积近300亩。园林是非常独特的“混合式”中国古典园林

博物馆按功能区分为:文物景点游览区(草堂旧址)、园林景点游览区(梅园)和服务区(草堂寺)。草堂旧址内,照壁、正门、大廨、诗史堂、柴门、工部祠排列在一条中轴线上,两旁配以对称的回廊与其它附属建筑,其间有流水萦回,小桥勾连,竹树掩映,显得既庄严肃穆、古朴典雅而又幽深静谧、秀丽清朗。工部祠东侧是“少陵草堂”碑亭,象征着杜甫的茅屋,已成为杜甫草堂的标志性景点和成都的著名景观。

正门是杜甫草堂主体纪念建筑群中轴线上的第一重建筑。正门匾额“草堂”二字系清代康熙皇帝的十七子、雍正皇帝的弟弟果亲王允礼所题,门两侧还悬挂有一副对联“万里桥西宅,百花潭北庄”,出自杜诗《怀锦水居止二首》,这两句诗十分准确地点明了当年草堂的地理方位,也正是今日草堂所处的位置。

大雅堂原是草堂寺的大雄宝殿,2002年正式开放。门上匾额“大雅堂”三个字是集的唐代著名书法家颜真卿的字。大雅堂内陈列着迄今为止国内最大面积的大型彩釉镶嵌磨漆壁画和12尊历代著名诗人雕塑,形象地展示了杜甫生平和中国古典诗歌的发展史。馆内的基本陈列《诗圣著千秋》,获第五届“全国十大陈列展览精品”最佳创意奖。

杜甫草堂博物馆依据杜诗描写和明代格局于1997年恢复重建了“茅屋景区”,重现了诗人故居的田园风貌,营造出浓厚的诗意氛围。

“廨”是官署的意思,即古代地方官吏办公的场所。杜甫一生仕途坎坷,始终不得重用。清嘉庆十六年重修草堂时,考虑到杜甫曾经做官,应该有办公的场所,大廨便由此得命名。大廨正中杜甫的铜像是我国著名雕塑家钱绍武先生的作品。是一座敞厅式建筑,是中轴线上的第二重建筑。

诗史堂是中轴线上的第三重建筑,也是主体建筑。杜甫留下的1400多首诗歌,真实而生动地展现了“安史之乱”前后唐代社会生活画卷,反映了唐朝由盛转衰的历史。杜甫被后世尊为“诗圣”,他的诗歌被称为“诗史”,“诗史堂”也因此得名。大厅的正中陈列着一尊由我国著名雕塑家刘开渠先生以写实的手法来刻画的杜甫塑像。

柴门是中轴线上的第四重建筑,也是最小、最简朴的建筑。它原本是杜甫营建草堂时所造的院门。因为低矮简陋,诗人作了如此命名。门上匾额“柴门”二字是著名画家潘天寿所书。

因杜甫曾作为节度参谋检校工部员工郎,故称杜工部,祠由此得名。祠堂一屋三楹,封山亮柱,高台石阶,花窗格门,肃穆庄重。祠内有明、清两代石刻杜柴门是中轴线上的第四重建筑,也是最小、最简朴的建筑。它原本是杜甫营建草堂时所造的院门。因为低矮简陋,诗人作了如此命名。门上匾额“柴门”二字是著名画家潘天寿所书。甫像,其中明万历三十年(1602)石刻杜甫半身像是草堂遗存最早的石刻像。宋代诗人黄作上都推崇杜甫,以杜诗为宗,所以清代将黄庭坚、陆游配祀于杜甫像两侧,故又称三贤堂。堂中有“荒江结屋公千古,异代升堂宋两贤”的联语。壁间还嵌有清乾隆、嘉庆年间石刻“少陵草堂图”,刻工精细,解放后即是据此图恢复草堂旧貌。

少陵碑亭是杜甫草堂最具代表性的建筑之一,它是一座以茅草作顶的亭子,内树有一石碑,镌刻“少陵草堂”四个大字,笔力浑厚,笔姿秀润,是果亲王允礼所书。雍正十二年(公元1734年)果亲王送达赖进藏,经过成都,特拜谒草堂,留下此手迹。此景点是我馆最具代表性的景点之一,人们常常将其作为茅屋的象征。

当年杜甫的茅屋前,有一条两旁栽满花木的小径,他在诗中曾写到:“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今天的花径,是连接杜甫草堂纪念建筑群与原草堂寺的一条红墙夹道小径,花径尽头是“草堂影壁”,清末四川劝业道道尹周善培用青花碎瓷镶嵌的“草堂”二字于此,数度毁损又几经修复。1958年毛主席视察草堂时,曾对着这两个字久久凝视。作为草堂标志之一,来往游人多在这里摄影留念。

2005年重建的万佛楼矗立于草堂东面楠木林中,它复原了历史文化名城成都“东有崇丽阁,西有万佛楼”之风貌。凭栏远眺,美景尽收眼底,是杜甫草堂又一标志性建筑和文化旅游新亮点。

1961年3月4日,国务院列杜甫草堂为首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0)

相关推荐

  • 3副对联发现成都之美,感叹成都魅力,让人悠然神往

    一提起成都,好像立刻想起了美味的火锅.其实成都历史文化底蕴深厚,不仅仅有火锅,也有许多历史悠久的风景名胜. 而历史上有不少对联赞叹了成都历史文化.我是真游泳的猫,一个喜欢对联的读书人. 关注我,一起来 ...

  • 漫 步 成 都

    漫步成都 作者│火火灿灿 踏上天府之国的成都,不但热血沸腾,而且情感飞舞. 因为我将能相会多年未见的校友. 几天的游览中,望江楼公园.武侯祠.杜甫草堂.古琴台街.宽窄巷,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1.望江楼 ...

  • 作为一个北方人,到了成都才知道生活竟然如此美好

    #去成都旅游怎么样# 飞机飞过北京天空,穿过太行山,进入四川盆地,降落到双流机场已是凌晨24时,起飞前已经查过有机场大巴到达住宿附近,也就不用犹豫是否要滴滴打车.过了出口,就能看到机场大巴,方便,10 ...

  • 散文 : 迷情成都

         小时候,看连环画<三国>,便迷情于成都,总被三国中英雄人物梦牵魂绕着,常常被她沉淀的厚重的文化吸引.武侯的风采,杜甫的悲歌,以及花蕊夫人,在我心中向往倾慕已久.      记得, ...

  • 【散文】和我在成都街头走一走 | 罗明初

    摄影.文|罗明初 一次偶然的机会我被赵雷脍炙人口的<成都>吸引了,那是第一次听,觉得很不错.韵律流畅,歌词意境深远,我一下子被深深打动了.马上在手机酷狗音乐中下载下来,慢慢学唱着.越唱越觉 ...

  • 成都印象:shī,shí,shǐ,shì

    虽然有四个shi,跟飞"翔"却没有任何关系,乃是:诗,食,史,适. 提到成都,不知道大家的第一印象是什么,火辣的美女?火辣的美食? 火辣辣,我在去成都之前觉得那里就是这么个味道,尽 ...

  • 美丽中国-1176:成都1

    宽窄巷子 人民公园 武侯祠 锦里 杜甫草堂 熊猫基地 九眼桥 [出行攻略] 1.关于交通 1)飞机:成都目前只有一个机场-双流机场,离市区只有16公里,从机场到市区有几种方式: A:地铁10号线,运行 ...

  • 林阴逢小满,祠古带深幽 ‖ 小满游成都武侯祠

    辛丑小满游成都武侯祠 自幼闻三国,今来谒武侯.林阴逢小满,祠古带深幽. 抱膝吟犹在,鞠躬心未休.游人纷络绎,万世仰风流. 既然到了成都,武侯祠自然是必游之处,当日恰逢小满,下午,与雄安郭兄同游这座&q ...

  • 第一批国保--古建筑(1)

    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古建筑及历史纪念建筑物 三.古建筑及历史纪念建筑物(共77处) ************************************** 48 1.太室阙  东汉  ...

  • 第一批国保--古建筑(2)

    (三)古建筑及历史纪念建筑物(共77处) ******************************************** 5811. 安济桥(大石桥) 隋                   ...

  • 第一批国保--古建筑(3)

    本篇目录: ***************************************** 6922.祐国寺塔(铁塔) 北宋                              河南省开封市 ...

  • 第一批国保--古建筑(5)

    本篇目录: ********************************************* 88 41. 善化寺 辽.金                              山西省大 ...

  • 第一批国保--古建筑(6)

    本篇目录: *************************************** 97 50 .观星台 元                             河南省登封县 98 51. ...

  • 第一批国保--古建筑(7.北海及团城)

    106 59. 北海及团城明.清北京市西城区: 北海及团城是明清两代皇家园林,在北京故宫西北,占地面积约70万平方米.北海的水泊原为永定河一段故道积水而成,它是中国现存历史悠久.规模宏大.布置精美的宫 ...

  • 第一批国保--古建筑(8)

    本篇目录: ************************************* 107 60. 布达拉宫 明至民国                             西藏自治区拉萨市 1 ...

  • 第一批国保--古建筑(10.拙政园)

    121- 74. 拙政园 拙政园位于苏州城东北隅(东北街178号),始建于明正德初年(16世纪初),四百多年来,拙政园几度分合,或为"私人"宅园,或做"金屋"藏 ...

  • 第一批国保--古建筑(11.颐和园)

    122-75. 颐和园 颐和园,中国清朝时期皇家园林,前身为清漪园,坐落在北京西郊,距城区15公里,占地约290公顷,与圆明园毗邻.它是以昆明湖.万寿山为基址,以杭州西湖为蓝本,汲取江南园林的设计手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