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格律与创作八讲/第三课:古体诗的用韵

第三课 古体诗的用韵

【要点】:1.近体诗的用韵相对严格,绝句、律诗、排律,都要求押平声韵,且韵脚字需在同一个韵部,不能串到其他韵部,否则叫出韵;2. 韵脚都处在偶数句的末尾,一般押平声。相应的在奇数句的末尾,一般都是仄声收束;3. 首句入韵的问题;4. 邻韵,首句允许用邻韵;5. 平水韵。


大家都很认真的对待作业,我很感激,希望以后的作业都能这样。尤其是后来开始写诗,大家一定要把作业发给我看,我还加以指导修改。

用韵是诗歌形式上最显著的特征,韵脚的押韵,造成诗歌整齐的节奏,和谐的韵律,在声调上给人以美感,这是诗歌的基础。即使是劳动者不自觉的歌谣口号,后世的打油诗流行曲,都是讲究押韵的,所以要学会韵的规律。

古体诗的用韵,或平或仄,或一韵到底,或中间转韵,比较自由。近体诗的用韵则相对严格,绝句、律诗、排律,都要求押平声韵的,且韵脚字需在同一个韵部,不能串到其他韵部了,否则叫出韵。也有押仄韵的格律诗,但比较少见。

我们看具体的例子。《登鹳雀楼》: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这首诗的韵脚是流,楼。正因为这两个字在韵律是相通的,所以才造成整首诗音韵上的协调与美感。

大家首先要记住这样的规律:中国诗的单元句,是以韵脚来隔断的,不像外国诗,是分行来确定单元句。韵脚都处在偶数句的末尾,一般押平声。相应的在奇数句的末尾,一般都是仄声收束,如这首诗的尽,目。掌握奇数句尾字的仄声,偶数句尾字的平声,一首诗整体的音律构架就会定型下来。

懂得这个规律,以后你在写格律诗的时候,就不要再犯类似的错误了。

要着重说首句入韵的问题。首句,也就是第一个奇数句,它的尾字可入韵,也可不入韵。如果不入韵,那它必须是仄声结尾的。如白日依山尽,尽字是不入韵的,它是仄声。再比如: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这首诗的首句尾字:郭,它与韵脚字城、征、情是不同韵的,也就是不入韵,所以往往我们可以由此判定它是仄声。郭是入声字,可以通过它所处的位置来加以辨识。

如果首句入韵呢?那么就要对首句尾字作一定的规定,就是它必须跟偶数句的韵脚字是同一韵部的。关于韵部我们接下来会说到。看例子:杜甫《月夜忆舍弟》:戌鼓断人行,秋边一雁声。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首句的行字就与韵脚字声,明,生,兵是相同韵的。

所以大家在写诗的时候,要注意这首句的尾字,要确定是否入韵,因为这个字有特殊的要求规定。这个大家理解吗?

可以这么理解,如果某个字是第一句的尾字,它与韵脚不同韵,且读音又不是仄声,可以推论为入声字,刚才那个郭字就是最好的例子

现在要说首句入韵用邻韵的问题。当首句入韵,尾字可以跟韵脚字保持同一韵部,但也可以稍微获得一点自由度,那就是可以允许用相邻韵部的字。

我举个例子。比如一首诗,它的韵脚字全部是平水韵“一东”里的字,那么这个首句入韵的尾字,可以允许在“二冬”里去挑选,因为“一东”、“二冬”的发音相近,是属于邻韵。首句允许用邻韵,在晚唐以及宋人的律诗里非常多,因为允许在邻韵里挑字,可以给写诗带来一定的自由度。所以这个技巧大家要学会。

所谓“邻韵”,并非是指在平水韵表里排列相邻的,就可以统称为邻韵。邻韵是指发音上相近,才可以允许这种邻韵通押。比如一东二冬,再比如六鱼七虞。这样发音相近的才能称之为邻韵。王力统计了那些可以通押的韵部,大家可以参照书来看。

关于首句入韵允许邻韵通押,我们在以后写诗的时候要特别注意,我也会根据大家的习作来提点大家,这里且按下不表。

在《汉语诗律学》里是有的,而且附列了大量诗例。

接着说平水韵。既然诗歌要注意押韵,哪些字可以通押,这就需要一番规定。按照汉语音调的发音门类,古人就进行相关总结,制作韵表,以作为押韵的标准。我们依照的就是平水韵的分韵标准。

古代的音韵因为时代变迁,变化很大,可以分为三大阶段:魏晋以前是上古音系统,以诗经的用韵为例子;魏晋至唐宋是中古音系统,以唐诗宋词的用韵为例子;元代以后是近古音系统,以戏曲的用韵为例子。王力的最权威的书,叫《汉语诗律学》,我们买的诗词格律概论等,都是这本书的缩编或简装版。,这本书非常厚,从诗律,词律讲到曲律,是专业书。

诗经的用韵,在现在看来有很多是不合现代语音系统,因为时代隔现代已经太远了。唐诗宋词中也有一些现在看来不尽合韵的,但我们既然来学格律诗,就以唐宋诗的用韵来作标准。唐宋人作诗基本与平水韵是相合的。那么平水韵是怎么确立其权威地位的呢?

古代没有专门的韵书,古诗押韵比较自由。到了格律诗逐步成型的南北朝初唐时代,诗人对用韵渐渐有了比较严格的规定。隋代陆法言编了一部《切韵》,将汉字按不同韵部作了编辑划分,方便写诗时参考。唐代根据《切韵》进一步完善,变成了《唐韵》,作为官方规定的用韵规则,即科举考试诗赋时,用韵的标准就以官方编定的韵书为主。到了宋代进一步将过于繁琐的韵部合并,就有了平水韵。平水韵的韵部分类,正是在唐诗、宋词的创作经验总结上而来的,所以成为后世参照的标准。

当然古人是可以做到出口成章,吟咏成诵的,那都是苦心学习之后可以抛开任何依傍的结果,绝不是耍小聪明可以糊弄人的。

到了元代以后,戏曲的用韵开始与正统的诗词用韵不同,因为随着少数民族入主中原,入声渐渐消失,所以你读元曲,就不会有入声字的困扰。后来元代人周德清编了《中原音韵》,成为写元曲所遵奉的用韵规则。但在诗词界仍沿用着平水韵的系统,到了清代重新编订诗韵,有《佩文诗韵》,它仍是沿袭平水韵而来的。所以直到今天我们写诗也还是用平水韵。

现在大家明白,一套用韵系统是经过几千年的诗词创作经验总结而来的,你要问我为什么我们写诗非得遵循平水韵的韵部划分啊?我只好告诉你,这是老祖宗的规定,要来玩这个写诗的游戏,就得照它的游戏规则来。平水韵在今天仍然适用,那是因为入声字仍然活跃在现在的方言里。我们不能拿普通话的权威来压倒方言的特殊性。所以现在写诗仍以平水韵为基本的平仄规定和用韵原则。

但是现在也有人主张用新韵。新韵就是按照普通话的声调规则来判定平仄,不管入声字的存在。新韵的推广有很长一段时间了,有不少诗词界的人在大力提倡,但现在仍然是以平水韵为主,新韵为辅。一般写诗如果用的是新韵,按规格都是要标识出来的,以免使人疑惑。如:登XXX(新韵)。别人就明白了。

用新韵的好处,是以普通话为基础,好学,好认。缺点是排除了入声的存在,缺少了入声的那种特殊的音调美感。普通话的推行是以行政命令求取语言推行的统一,而忽视了方言语言的丰富性存在。普通话作为官方规定的语言权威,只不过几十年,我们不能以此抹杀数千年存在的古老的语音系统。一般我们作格律诗,还是以平水韵为基准。这是通则。

作诗既有统一的游戏规则,那么大家写诗就有标准可循,这个写诗游戏就好玩了。否则就乱了套。古代科举考试诗赋,用韵都是规定好了的,如果不遵照规定来,一旦用错了韵,就被视为犯大忌,考官要判他黜落的。我们现在写诗,要严格遵照这个规矩来办。不能错了韵。

平水韵,并不是说只有平声字。平水韵的得名,是南宋一个名叫刘渊的人,他整理了唐宋以来的韵书,上奏给朝廷,朝廷觉得不错,就颁布天下通行。因为他的籍贯是山西平水,所以俗称他所整理的这个韵书叫平水韵。下面我要仔细讲讲平水韵的内容。请大家百度一下,随便点开一个平水韵的网页即可。

平水韵表将汉字按平上去入四声,分为106个韵部,每个韵部下都有若干所统属的字,写诗找韵脚,要在确定的韵部下面去选字,不能串了,不能随意改韵。

其中平声部分,分了上平、下平。这跟普通话中的阴平、阳平不是一回事,只是因为平声字太多了,所以才分成上下两卷。基本的用字都可以在这里找到了,除了那些生僻字,或者后来出现的字。我们写诗,判定用字的平仄,以及它属于哪个韵部,都要依照这个平水韵表。

但是网络上整理的平水韵表,往往有很多错误,不准确。我们最好去找正式出版的韵书,或者用诗词世界公众号里的查诗软件。

但是网络上整理的平水韵表,往往有很多错误,不准确。我们最好去找正式出版的韵书,或者用诗词世界公众号里的查诗软件。

平上去入,是说的汉字的平仄,下节课我们讲格律时就要注意平仄的问题。这节课讲的是用韵,因为近体格律诗一般规定押平韵,也就是韵脚字必须是平声,所以韵脚字一般都在上平、下平这两卷的韵部中去选择。

大家要想参照正式出版的韵书,可以买《佩文诗韵》,或者《诗韵新编》,亚马逊上都有。

下面来具体说说用韵的例子。你们看平水韵表,分了很多韵部,每个韵部都有一个序列号码,比如一东,二冬。大家要熟悉每个韵部下常见的字。不需要记,作诗时最好那一份打印在手边,方便翻阅。红楼梦里有一节芦雪庵联句作诗,她们选的韵部就是”十三元“,所以每人作诗时韵脚字都在这个韵部里,不会串到其他的了。

我们举个例子看:

《春望》

作者: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这首诗的韵脚,深、心,金,簪,都是同一韵部,属于下平十二侵,大家可以去查。所谓十二侵,并不是下属所有字都念侵,而是与侵字同韵,标明十二侵,只是个领头标记的意思。

要说的是,近体诗只能守在一个韵部里,因为不能换韵。古体诗是可以换的。

如何选韵脚韵部,这里说一个小经验。当你起意写诗时,可以先吟出一个好句子,这个好句不必先确定在哪个韵部,随意依照你要表达的意思即可。此句既然吟出,再依照这句的韵脚字去看所属韵部下有哪些其他字,然后再来选字,连缀自己的诗思。这样就不会为选什么韵部发愁了。当然你也可以先定好韵部,再去立意写句。没有什么死规定。

各韵部也有它声情表达上的差别,有的适宜张扬恣肆,豪放奇崛的情绪,有的声韵摇曳,细语吞声,适合表达细腻柔婉的情绪,这些都视你写诗时情绪表达的需要来选择。有的韵部收录的字多,选择余地大,叫宽韵。有的收录字很少,叫窄韵。如果选了窄韵,作诗时韵脚的选择就会受到限制,不过这也考验人的诗思敏捷与否,所以有些诗人刻意写险韵诗,以展示才情。你们在写诗时,选择韵部要慎重考虑。

今天我们说了用韵的规则和依据的韵书,所以大家以后写诗,就要懂得去利用韵书,而且知道怎么在韵部的字里去连缀你们的诗思。而且我们还可以玩很多写诗和韵、次韵的游戏,这些都是可以帮助我们练习。

再说说邻韵通押的问题。比如上平六鱼,七虞,这两个韵部的发音是近似的,可以称为邻韵。假定你要写一首诗,偶数句尾的韵脚字,都是上平六鱼,也就是说你押的韵部是六鱼,所以韵脚字都必须在这个韵部里去选择,不能越出,否则就叫出韵。但是首句如果入韵的话,它的尾字就可以相对自由一点,可以在六鱼中去选,也可以选择七虞里的字、这就叫邻韵通押。

今天总结一下讲的内容,1,格律诗押韵的大致规则,注意奇数句和偶数句尾字的规定。2、平水韵表下各韵部,要熟悉。3、首句入韵的邻韵通押规定。

作业:在唐诗三百首第五卷五律,第六卷七律中,各选三首诗,圈出韵脚字,标注是否首句入韵,再指明韵脚属于哪一韵部。如《春望》,韵脚是深,心,金,簪,首句不入韵,属下平十二侵。

下节课我们讲第三关,格律的问题,就是平平仄仄的安排规律,是很重要的,先去看看书,预习一下。过了这三关,就可以写出基本合乎格律的诗了。所以到后面大家要勤快写诗,然后不断修改,这样大家就会对写诗有一定的熟悉,在课程结束后,看看谁的诗写得好,我会收集大家的习作推荐给魏校长,发表在诗词世界里。

附件一:

邻韵通押的问题:

近体诗必须一韵到底,严守一个韵部。钱大昕《十驾斋养新录》:“五七言近体第一句,借用旁韵,谓之借韵。”即第一句本来可不用韵的,即使入韵,也可不算入韵数内,因此在用韵上可以相对获得一定的自由,可以从邻韵中相借,这就是邻韵通押。

以下是可称得上邻韵的韵部集合。

一,东韵与冬韵。

例子:李颀《送李回》

知君官属大司农,诏幸骊山职事雄。岁发金钱供御府,昼看仙掖注离宫。

千岩曙雪旌门上,十月寒花辇路中。不睹声明与文物,自伤流滞去关东。

(韵脚字雄、宫、中、东,属于上平一东,首句尾字农,属于上平二冬。)

二,江韵与阳韵。

例子:王禹偁《寄献润州赵舍人》

南徐城古树苍苍,衙府楼台尽枕江。甘露钟声清醉榻,海门山色滴吟窗。

直庐久负题红叶,出镇何妨拥碧幢。闻说秋来自高尚,道装筇竹鹤成双。

(韵脚字江、窗、幢、双,属于上平三江,首句尾字苍,属于下平七阳。)(王力说,江、阳在唐诗中是不能通押的。上面举的是宋诗中的例子。)

三,支韵与微韵。

四,鱼韵与虞韵。

五,齐韵与支韵、微韵。

六,佳韵与灰韵。

七,真韵与文韵。

八,元韵与真韵、文韵。

九,删韵与元韵、寒韵。

十,先韵与删韵、寒韵、元韵。

十一,萧韵与豪韵。

十二,麻韵与佳韵。

十三,庚韵与青韵、蒸韵。

十四,蒸韵与侵韵。(只能是韵脚为侵韵,首句可借为蒸韵。此例非常罕见。)

十五,覃韵与盐韵、咸韵。

王力的原话:所谓“邻韵”,除江与阳、佳与麻、蒸与侵为罕见的特例之外,大约总依诗韵的次序,以排列相近而音又相似的韵认为邻韵。所谓“相近”,不因上平声和下平声的界限而有所间隔。

附件二:

轻松记忆入声字:

郭沫若没出息,不积极阅读学习热力学学术力作,读硕却不续读博。

浙北谷穴贼作,郭踯躅不决,击敌不力,罚禄失职,实属屈辱。

食龌龊的垃圾食物却不食六畜熟肉及绿色麦谷,喝血及蜜却不喝白色的雪碧。

不服佛法,日日月月极作孽,掠获鹿鸭鹤雀,直接握铁戟杀戮,切赤舌,凿白骨,拔黑发,斫肉末,确实毒辣刻薄,触及法律。

宅植苜蓿不植菊,客室角落没竹没木亦没石。

特别渴,悒郁寂寞得哭,纳秃发妾入屋,热不沐浴,熄灭蜡烛,急摸席侧的雪白玉足。

食色蚀力,弱不敌疾,却一直觉得不值得吃药。

一夕,忽卒。

入声字歌:

(一)

六叔筑木屋,菊宅矗绿竹。玉室逐福禄,雪脉牧鹿犊。

(二)

日月辙迹白,藉册墨色黑。塞北柏植碧,泽国陆麓湿。

(0)

相关推荐

  • 电脑检测平仄韵脚,可用但不可尽信——几首格律诗作品回复

    照例先唠唠嗑. 回看上一篇对朋友们私信作品的回复,已经是新年的时候.开年之后因为生活琐事和工作原因,没有时间静下心谈诗歌理论和看各位的作品.而且年后平台改革,文化方面不写奇闻轶事的文章,流量低得可怜, ...

  • 格律诗的押韵要不要遵循平水韵?写诗就离不...

    格律诗的押韵要不要遵循平水韵? 写诗就离不开用韵,一个现代人写格律诗到底要不要遵循平水韵?先请看我几年前写的一首诗<游黄龙溪古镇>. 黄龙溪畔水潺湲,溪水清泠古镇喧. 曲径石桥连巷陌,飞甍 ...

  • 格律诗词写作(诗律③)韵和押韵(续)

    格律诗词写作 (诗律③)韵和押韵(续) 作者  凭高望远(谢启斌) 六.平水韵 1.源流 隋朝陆法言编著的<切韵>分为193个韵部.唐玄宗开元二十年(公元732年),孙愐编制<唐韵& ...

  • 诗词格律与创作八讲/第六课:例说诗词的立意

    关于诗词之立意 李 海 涛 品味与评价一首诗词作品,往往首先看其诗意如何,这里所说的诗意,指的是诗词的意境.创作一首诗词,则应把立意放在首位."立意"和"意境" ...

  • 诗词格律与创作八讲/第五课:正格之外的变格

    第五课 正格之外的变格 [要点]:诗病一:三平尾,诗病二,孤平,诗病三,上尾. 今天是第五次课了,上节课讲了格律诗平仄的八种模式,应该都通了吧? 那就好.我们说了声.韵.律,格律诗在形式上的规定基本说 ...

  • 诗词格律与创作八讲|第一课:引 子

    第一课 引 子 [要点]:1.形式上的美感:2.语言上的美感:3.意境上的美感:4.传承文化之根. 一.开场白 我们这个课程,主要让大家接触诗歌的格律知识,目前网络上有很多相关的介绍,可以参考.书则以 ...

  • 诗词格律与创作八讲/第八课:拗救

    頣心閣 律诗平仄格式要求严格,但也有一点灵活性,在一定条件下,有的地方也可以变通. 在古代诗人的作品中,在平仄格式上变通的情况相当普遍,以致寻找毫不变通的律诗,反而不容易找到.变通,并不是任意的,也有 ...

  • 诗词格律与创作八讲/第二课:四声平仄

    诗词格律与创作八讲 杏坛归客 第二课 四声平仄 [要点]: 1.汉语的四声,平.上.去.入,其中上.去.入,三声统称为仄:2.普通话的阴平.阳平.上声.去声与古四声平.上.去.入的关系,"入 ...

  • 【诗词课堂】第八讲:词的用韵、平仄和对仗

    一.词的用韵 1.词韵 关于词韵,并没有任何正式的规定,戈载<词林正韵>分平上去三声为十四部,分入声为五部,共十九部.这十九部其实是将平水诗韵进行大致的合并. (甲)平上去声十四部 (1 ...

  • 【诗词格律常识 | 第12讲】韵、韵书、韵目、韵例、韵部、韵脚

    诗词君持续会给大家简单的分享一些基本的诗词常识及定义,希望大家从最基本的知识开始掌握,循序渐进,逐步提高. 诗词格律常识 | 第12讲 填曲 宋人对"填词"的叫法.宋人沈括< ...

  • 【诗词格律常识 | 第10讲】救尾对、救孤平、领字、凑韵、添字、添尾、颈联

    [诗词格律常识 | 第10讲] 救尾对.救孤平.领字.凑韵.添字.添尾.颈联   诗词君持续会给大家简单的分享一些基本的诗词常识及定义,希望大家从最基本的知识开始掌握,循序渐进,逐步提高. 诗词格律常 ...

  • 【诗词格律常识| 第5讲】格律诗的对仗

    五 格律诗的对仗 初学要旨:一是贵有新意.二是律绝之诗切忌意杂.三是词意最忌相碍与犯复.常见对仗有如下九种方式: 工对: 同一类门词语相互对偶叫做工对.古汉语名词分为若干小类,同一小类的词相对便是工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