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戈壁】一个“傻”老头的藏石经
“中国秘境”阿拉善拥有着许多为人称道的传奇,巍巍贺兰,奇峰异秀,怪石林立;居延河畔,胡杨葳蕤,驼壮羊肥;大漠戈壁,湖光沙色,雄浑奇特……无论是唐代著名诗人王维,或是意大利著名旅行家马可·波罗亦或是当下成千上万的旅游观光者,从古至今,阿拉善凭借着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让无数充满探索之心的游人在这里驻足流连。
但最令人感到神奇的,当数阿拉善奇石,它是亿万年来大地变迁、岁月沧桑的最好见证者!相传在数亿年前,阿拉善还是一片汪洋大海,由于海底火山爆发、地壳剧烈运动,在火山岩流、风化沙磨、日蒸月寒等特殊的内外力综合下,最终让这里成为了盛产奇石的宝地。
冯老师来自广东深圳,第一次在深圳举办的阿拉善奇石展上接触到奇石后,便深深地被这些造型各异、光怪陆离的石头所深深震撼,从此便爱上了阿拉善奇石,一有时间就会来到阿拉善,研究这些令他为之痴迷的石头。
冯老师告诉记者,从2001年开始到现在,除了日常开销和吃饭以外,他的工资基本都用来买石头,他直言,自己只玩小巧的精品石,“我很少买1000块钱以上的,没那么多钱去买大的”。在他看来,小石头物美价廉、携带方便,可以随时随地跟石友进行交流。经过多年在阿拉善的“进修”,如今他已成为一名真正的“玩石人”、赏石家。
记者采访时,冯老师也非常开心地与记者交流起他的玩石心得。他拿起一块造型神似关公相的石头说,“你看,这个石头叫红碧玉”,“这个石头你不仔细研究,它就是很简单、很粗糙、包装也不怎么好、表面也不怎么样的一块石头,它放在地上别人很难看出来它的造型是个‘人’。这看似很平常的一个石头,就是要靠石友他的资历、他的眼光,把它重新包装,摆好造型,配以关公特有的大刀,就很形象了。”他表示,对于“玩石人”来说,“神似是最高的一种境界,就跟美术一样,不一定要画得很像,关键在于传神。”
已经70多岁的冯老师是一位和蔼可亲的老人,头顶上还未全白的头发似乎在跟外界诉说着老人多年来对于奇石的那份倔强和坚持。提起奇石他总能侃侃而谈,然而许多“玩石人”却将这样一位看起来充满智慧的老人称为“傻老头”。或许,这跟他在奇石市场中异于常人的购买方式有关。
冯老师这位人们口中的“傻老头”,在买石头时总是透着一股“傻劲儿”。他知道卖石头的小商小贩都是小本生意,赚钱不易,因此他去买石头时,从不以量压价,总是能就高绝不就低,有时甚至会以高于市场价的价格去购买石头。
有一次,他在一家店里买石头时,店老板向他挑好的石头开价800元,他却以这块石头色泽光润、质感上佳为由,将这块石头的价格讲到了1000元。也因此,市场里的商贩大都知道了他。这位“傻老头”表示,他是一个玩石头的人,但是不能因为将石头的价格压得太低而影响到别人的生活,“总是要给别人留一条生路”。
冯老师的“傻”,也让他这个外地来的“玩石人”在阿拉善积攒了很好的人缘。一次,他去一家店里看石头,看到经营石头的商贩是一对残疾人夫妇,经过他的仔细观察,发现店里的石头质量上等,价格却不高,他觉得店里石头的价值远高于这对夫妇开出的价格,便坚持以石头原本的价值买下,周围的买石人看到此幕也纷纷效仿。当然,这样的举动的也帮助了这对残疾人夫妇。冯老师说,“他希望石头也能传播正能量。”也因为如此温馨之举,残疾人夫妇为他介绍了更多的石友,从此他便有了一块自己的小天地,一个属于自己的石友圈。
冯老师热爱石头,并不是因为石头所能带来的经济价值,“我不搞投资,所以我玩石头到现在为止,我不卖,就是收藏”。他只是喜欢这些奇形怪状、又富有各种神奇色彩的石头,他是一个收藏家,但更是一个真正的“玩石人”,“我玩石头玩得是一种心气,一种性情,并不是好东西我都要占有,太多了我也占有不了,我就是想从中找到我的快乐,根据我的实力、根据我的爱好,我去找石头,通过玩石找到我的乐趣。我希望大家都能够通过玩石头去认识石头、爱石头,传播石头这个知识。”
自2009年退休以来,冯老师每年都会来阿拉善几次,与来自世界各地的石友们赏石、玩石。对于阿拉善的奇石市场,他也有着自己独特的见解,“现在阿拉善有上万户石商,这么多商人,靠现在这样关起门来一个个的单手打独枪,等着客人送上门来,这种模式已经过气了。”
在他看来,目前阿拉善奇石商贩的销售模式太过于闭塞,把奇石销路推广到一个电子商务平台上,让更多的人足不出户便能够赏石、品石是他多年来的心愿。他还坦言,“十几年来,很多商贩卖石头缺乏对石头本身的价值认知,不懂得石头的艺术价值所在,只是采用很传统的方式,我一百块钱把石头收入,一百多、两百块就卖出,以换取生活来源的理念经营石头”,因此,他还想在阿拉善建立一个玩石人俱乐部,大家可以定期拿着石头来交流、座谈,通过这样的方式让大家真正了解到石头的价值,从而赚取更多的利润。
(完)
图/文:原创
责任编辑:独木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