虹野:与其怀念老中师,不如思考为何没人愿做教师
虹野:与其怀念老中师,不如思考为何没人愿做教师
文/虹野
相信有不少教育界同仁都有一个感触:过去的老中师生在教育教学上要比现在的本科以至以上学历的教师要更有灵性。2015年6月,顾明远先生在首都师范大学举办的“改革高层论坛”上发表演讲时说:“我们的师范教育改革走了弯路。比如说为了提高学历,就取消中等师范学校,而且把整个中师取消了。”在这里顾老先生认可了老中师生的水平,认为老中师生的专业水平是由“全科教育”带来的。
中师生接受的“全科教育”无外乎语数英体美全部学习罢了,这些知识师范生在高中时期都学习过,学科知识甚至比老中师生还要扎实。师范生是在全科学习的基础上进行专科学习的,照理说应该比中师生更优秀才是。事实上,近些年中小学教师学历水平虽然远远超出八九十年代的教师,但是教学水平并没有明显的提高。出现这种情况,一个重要原因是当年中师生和现在的师范生之间存在先天的差异。
过去中师生都是各地优秀的初中毕业生,可谓是百中挑一。那时候的分数和智商、能力基本上是匹配的。现在这样通过重复训练得到的高分和能力、智商的关系不那么密切。如果中师生参加高考,毫无疑问可以考入重点大学。当时的高中也给出免学费等优厚条件挖中师生参加高考,但是成功者很少,毕竟当时中师生免学费而且有补贴,还安排工作,对农村学生来说有很大的吸引力。
现在到小学任教的大都属于非重点师范大学的毕业生,而且是应试教育下重复竞争的结果。在这种情况下,高分不代表能力高,低分却可以说明其学习能力弱。因此可以说,在小学任教的教师可能要比当年的老中师生差了不少。老中师生尽管学历水平比较低,学科知识掌握的也不多,但他们超强的学习能力帮助自己在日后的工作中迅速进步,几乎都成了学校的骨干教师。
所以说,用现在小学以及在普通中学执教的师范生和当年的中师生来比是不公平的。当年是最好的人才到了小学执教,而现在不能说是最差的到了小学执教,至少不是最好的学生。再有,抛开师范教育好差不谈,当前录用教师依据的是教师资格考试和试讲的成绩,这个门槛很低,很多没有经过严格师范训练的人都可以获得教师资格。
很多人都在拿当前的师范生和当年的中师生比较。与其说是师范教育不如中师教育,不如说是教育吸引不了优秀人才——学生不从教,师范教育再强大也不能让学校受惠;与其怀念昔日中师粗放式的“全科教育”,还不如把师范精细化的专科教育做到极致;与其怀念昔日的老中师生,还不如认真思考为什么教育敞开了大门却吸引不了优秀的人才。
(作者虹野,中华教育改进社理事,蒲公英评论特约评论员,文章第87次入选“锐评”栏目。此为蒲公英评论网站首发作品,转载请务必标注来源,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