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  温经汤

​温经汤

科普中国 | 本词条由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名词术语成果转化与规范推广项目提供内容

审阅专家郑世江

温经汤,中医方剂名。为理血剂,具有温经散寒,养血祛瘀之功效。主治冲任虚寒、瘀血阻滞证。漏下不止,血色暗而有块,淋漓不畅,或月经超前或延后,或逾期不止,或一月再行,或经停不至,而见少腹里急,腹满,傍晚发热,手心烦热,唇口干燥,舌质暗红,脉细而涩。亦治妇人宫冷,久不受孕。临床常用于治疗功能性子宫出血、慢性盆腔炎、痛经、不孕症等属冲任虚寒,瘀血阻滞者。

歌诀

温经归芍桂萸芎,姜夏丹皮及麦冬,参草扶脾胶益血,调经重在暖胞宫。

组成

吴茱萸、麦冬、当归、芍药、川芎、人参、桂枝、阿胶、牡丹皮、生姜、甘草、半夏。

用量

吴茱萸、麦冬(去心)各9g,当归、芍药、川芎、人参、桂枝、阿胶、牡丹皮(去心)、生姜、甘草、半夏各6g。

用法

上十二味,以水一斗,煮取三升,分温三服。现代用法:水煎服,阿胶烊冲。

功用

温经散寒,养血祛瘀。

主治

冲任虚寒、瘀血阻滞证。漏下不止,血色暗而有块,淋漓不畅,或月经超前或延后,或逾期不止,或一月再行,或经停不至,而见少腹里急,腹满,傍晚发热,手心烦热,唇口干燥,舌质暗红,脉细而涩。亦治妇人宫冷,久不受孕。

方义

本方证因冲任虚寒,瘀血阻滞所致。冲为血海,任主胞胎,二脉皆起于胞宫,循行于少腹,与经、产关系密切。冲任虚寒,血凝气滞,故少腹里急、腹满、月经不调、甚或久不受孕;若瘀血阻滞,血不循经,加之冲任不固,则月经先期、或一月再行,甚或崩中漏下;若寒凝血瘀,经脉不畅,则致痛经;瘀血不去,新血不生,不能濡润,故唇口干燥;至于傍晚发热、手心烦热为阴血耗损,虚热内生之象。本方证虽属瘀、寒、虚、热错杂,然以冲任虚寒,瘀血阻滞为主,治当温经散寒,祛瘀养血,兼清虚热之法。方中吴茱萸、桂枝温经散寒,通利血脉,其中吴茱萸功擅散寒止痛,桂枝长于温通血脉,共为君药。当归、川芎活血祛瘀,养血调经;丹皮既助诸药活血散瘀,又能清血分虚热,共为臣药。阿胶甘平,养血止血,滋阴润燥;白芍酸苦微寒,养血敛阴,柔肝止痛;麦冬甘苦微寒,养阴清热。三药合用,养血调肝,滋阴润燥,且清虚热,并制吴茱萸、桂枝之温燥。人参、甘草益气健脾,以资生化之源,阳生阴长,气旺血充;半夏、生姜辛开散结,通降胃气,以助祛瘀调经;其中生姜又温胃气以助生化,且助吴茱萸、桂枝以温经散寒,以上均为佐药。甘草尚能调和诸药,兼为使药。诸药合用,共奏温经散寒,养血祛瘀之功。

配伍特点

本方的配伍特点有二:一是方中温清补消并用,但以温经补养为主;二是大队温补药与少量寒凉药配伍,能使全方温而不燥、刚柔相济,以成温养化瘀之剂。

运用

本方为妇科调经的常用方,主要用于冲任虚寒而有瘀滞的月经不调、痛经、崩漏、不孕等。临床应用以月经不调,小腹冷痛,经血夹有瘀块,时有烦热,舌质暗红,脉细涩为辨证要点。

加减化裁

若小腹冷痛甚者,去丹皮、麦冬,加艾叶、小茴香,或桂枝易为肉桂,以增强散寒止痛之力;寒凝而气滞者,加香附、乌药以理气止痛;漏下不止而血色暗淡者,去丹皮,加炮姜、艾叶以温经止血;气虚甚者,加黄芪、白术以益气健脾;傍晚发热甚者,加银柴胡、地骨皮以清虚热。

附方

温经汤

组成

当归、川芎、肉桂、莪术(醋炒)、牡丹皮各6g,人参、牛膝、甘草各9g。

用法

水煎服。

功用

温经补虚,化瘀止痛。

主治

血海虚寒,血气凝滞证。月经不调,脐腹作痛,其脉沉紧。

出处

《妇人大全良方》

化裁方之间的鉴别

《金匮要略》温经汤与《妇人良方》温经汤组成中均有当归、川芎、丹皮、人参、甘草等,皆有温经散寒,祛瘀养血之功,均可用于治疗血海虚寒,瘀血阻滞之月经不调之证。然《金匮要略》温经汤的组成中还配伍吴茱萸、生姜、阿胶、麦冬、白芍等,故以温经散寒养血之功见长;而《妇人良方》温经汤则配以莪术、牛膝,故以活血祛瘀止痛之力为强。

重要文献摘要

1.原书主治《金匮要略·妇人杂病脉证并治》:“妇人年五十所,病下利数十日不止。暮即发热,少腹里急,腹满,手掌烦热,唇口干燥,何也?师日:此病属带下,何以故?曾经半产,瘀血在少腹不去。何以知之?其证唇口干燥,故知之,当以温经汤主之。”“亦主妇人少腹寒,久不受胎,兼取崩中去血,或月水来过多,及至期不来。”[1]

2.方论选录徐彬《金匮要略论注》卷22:“药用温经汤者,其证因半产之虚而积冷气结,血乃瘀而不去。故以归、芍、芎调血,吴茱、桂枝以温其血分之气而行其瘀。肺为气主,麦冬、阿胶以补其本。土以统血,参、甘以补其虚,丹皮以去标热。然下利已久,脾气有伤,故以姜、半正脾气。名曰温经汤,治其本也。惟温经,故凡血分虚寒而不停者,皆主之。

参考资料

[1]  张仲景.《金匮要略》.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年08月

[2]  邓中甲.《方剂学》.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1年9月

[3]  汪昂.《汤头歌诀》.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7年9

(0)

相关推荐

  • 名方解析应用#温经汤

    [出处]<金匮要略> [组成]吴茱萸三两(9g)  当归二两(6g)  芍药二两(6g)  芎䓖(川芎)二两(6g)  人参二两(6g)  桂枝二两(6g)  阿胶二两(6g)  牡丹皮去 ...

  • 每日一方之《金匮要略》温经汤(二十)

    每日一方之<金匮要略>温经汤(二十) 原创2021-07-27 13:30·橘皮半夏 <金匮要略>原书指出:"妇人年五十所,病下利数十日不止,暮即发热,少腹里急,腹满 ...

  • 温经汤(二)

    走过路过,不要错过这个公众号哦! 一.条文字眼 手掌烦热,唇口干燥,瘀血在少腹不去. 二.组成 吴萸三两.当归 .川芎.芍药.人参 .桂枝.阿胶.丹皮.生姜.甘草各二两,半夏半升,麦门冬一升.上十二味 ...

  • 母亲节,送给天下母亲一份礼物温经汤!

    以前治疗一个40岁中专女老师:月经十日未干净,点滴漏下不止来诊:当时见她面貌吓我一跳,因为面色萎黄比较严重,如土黄色一样带有惨白,一脸倦容毫无生机.通过她自己描述得知,她以前生有子宫肌瘤,导致月经漏下 ...

  • 天下女人第一方温经汤(出自《金匮要略》)...

    天下女人第一方 温经汤(出自<金匮要略>) 组成: 吴茱萸 当归 芍药 川芎 人参 桂枝 阿胶 牡丹皮 生姜 甘草 半夏 麦门冬 主治:温经散寒,养血祛瘀. 治冲任虚寒,瘀血阻滞,月经不调 ...

  • 读张仲景的书往往要从无字处着眼。温经汤、...

    读张仲景的书往往要从无字处着眼.温经汤.黄土汤等传统的用药方剂,实际上是寒热并用的,这些方子的基本病机都是针对肿瘤的寒热胶结病机的.因为很少纯寒纯热形成肿瘤的.纯寒纯热要好诊治得多.因为肿瘤的寒热胶结 ...

  • 五、温经汤 黄煌基层医生

    五.温经汤 古代的女科专方,经典的调经方与美容方,有类雌激素样作用,适用于以羸瘦.唇口干燥.手掌干枯.少腹不适.腹泻为特征的月经不调.闭经.不孕等妇科疾病,以及瘦弱干枯女性的体质调理. [原始配方] ...

  • 类风湿性关节炎(温经汤合麻黄附子细辛汤加鹿角胶)

    类风湿性关节炎 沈某,女,42岁.初诊日期:2014年3月20日. 患者因关节痛10年求诊.来诊见体瘦面黄,皮肤干燥.罹患类风湿性关节炎10年.因服用甲氨蝶呤.来氟米特出现肝损而停服,现泼尼松.美洛昔 ...

  • 温经汤【转载】

    温经汤 发表者:赵东奇 33人已读 [方源]:<金匮要略> [组成]:吴茱萸.当归.川芎.白芍.党参.阿胶.丹皮.麦冬各9克,桂枝.半夏各6克,炙甘草3克,生姜3片. [用法]:水煎服. ...

  • 温经汤:张仲景调经祖方,虚、寒、瘀皆可去,还能治疗不孕

    金匮要略温经汤:经少能通,经多能止,血瘀可去,子宫虚寒者能孕 ​ 2019年的流行色是自带高级浪漫气息,同时充满温暖和柔情的颜色--干枯玫瑰粉.干燥枯萎的玫瑰花色,颜色不是那么粉嫩,在原有玫瑰色的基础 ...

  • 浅谈《金匮要略》温经汤的使用(上)

    古来医家有一戏言是说:"宁治十男子,不治一妇人."大意是说妇女病不容易治,然而为什么妇女病就不容易治呢?我认为,主要因为妇女得病很多是从血上.肝上得,如月经.带下.肝郁诸病.这按& ...

  • 何任大师:应用温经汤的精髓到底是什么?

    何任大师:应用温经汤的精髓到底是什么? 何任 <内经>云:"血气者,喜温而恶寒,寒则泣不能留,温则消而去之."这一理论也就是温经汤命名的根据和由来. <金匮> ...

  • 温经汤见于《金匮要略·妇人杂病脉证并治第...

    温经汤见于<金匮要略·妇人杂病脉证并治第二十二>"问曰:妇人年五十所,病下利数十日不止,暮即发热,少腹里急,腹满,手掌烦热,唇口干燥,何也?师曰:此病属带下.何以故?曾经半产,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