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村庄——赤水镇辛村(二)
作者:刘正军
我的村庄——赤水镇辛村(一)←点击左边标题可阅读
陕西省文明村
——我村当今的骄傲
解放后,在党和毛主席领导下,我村穷人翻了身,一步步过上了好日子。
从上世纪50年代初开始,经过土改、合作化和公社化,我村生态环境发生了很大变化。特别是1958年公社化后,土地连成了片,政府发挥“一大二公”的优势,对我村周边统筹规划,兴修水利。当时采取的措施,一是在村“大路北”修了条十四五里长的“中央干渠”(“二华干渠”的一部分),使周边积水有了退路。这条大渠发源于遇仙河东堤下,向东穿越左卫寨、彭家寨、任家寨及辛庄公社、侯坊公社诸多村庄,直达县城西侧的石堤河下(此处有抽水站)。二是在我村实施了“吊沟抬田”,即在农田上挖了一条条排水沟、排水渠,形成了一个纵横交错的排水网,从而降低了水位,抬高了农田。从此我村周边积水统统通过排水网流入“中央干渠”, 然后顺畅地向东流走了。这套水利设施,既解决了我村积水成涝的历史性难题,又解除了土壤盐碱化的现实威胁。水患问题解决了,粮棉自然增产了,村民生活水平也随之提高了。
上世纪80年代初,改革的春风吹遍了中华大地,我村也迎来了历史上最大的发展机遇。1981年村里实行了联产承包责任制,大大地解放了生产力,调动了积极性,所以从1982年起,年年都是大丰收。从此家家有了余粮,人人吃上了白馍,年轻人穿上了的确良、凡立丁。1982年夏收时,我家一举收获小麦近四千斤。我家人老几辈,从未有过这么多粮食,因此大喜过望。为感谢党的好政策,受父母之托,我和妻拉着架子车卖了七八百斤“爱国粮”,成为一时佳话。从此我村解决了温饱问题,迈上了富裕大道。
上世纪末以来,政府又大力提倡传统农业向现代化农业转变,引导农民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创立“一村一品”。我村以此为契机,在村支书兼村主任吴增运带领下,开始探索发家致富新的新路子;经过多年探索,现已找到了一条适合我村特点的致富之路——大力发展果业生产。因我村西邻遇仙河(沙河),土壤多为沙质,不适宜种植粮棉,却非常适宜栽种桃树——结的桃子色泽好、甜度大、产量高,尤其是成熟期早,易于抢占市场。于是近些年来,村民不断扩大种植面积,提高作务水平,现已完成结构调整,实现了“一村一品”——所有土地均栽上了红桃。如今我村果业经济远近闻名,果品营销至全国十多个省市。周边十里八乡的人们,常来我村打工,从事疏果、采果、装箱、拉运等工作。村民个个成了果业技术员,常被周边果农捧为座上宾——应邀传授剪枝等技术。每年收获季节,来自青海、宁夏、甘肃、河南、湖北甚至东北等地的客商,皆在我村安营扎寨,使我村成了县西最大的果品集散地。
青海水果商又来电话啦!
由于果业经济效益远远大于粮棉产业,所以村民收入迅速提高,日子越过越红火。如今村里黄土路变成了水泥路,土坯房变成了小洋房,安了路灯,通了自来水;多数家庭用上了冰箱、彩电、太阳能、洗衣机、煤气灶,安装了电脑、电话,用上了智能手机;尤其值得称道的是,半数家庭买了小轿车(或面包车)。总之,实现了温饱型向小康型的大转变,过上了小康生活。
与此同时,镇政府村委会大抓新农村建设各项工作,使我村由一个贫穷落后、偏僻闭塞、环境脏乱的旧村落,变成了一个村民富裕、交通便利、生产生活设施配套、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主义新农村。2006年我村被省上命名为“陕西省文明村(镇)”,2008年被中央文明办命名为“第四届全国创建文明村镇工作先进村镇”,2011年被省上命名为“陕西省'一村一品’示范村”。
最近一段时期来,我村又遇到了历史上最大的发展机遇——去年被国家住建部批准为全国第四批古村落保护村;今年被陕西省列为十三五古村落保护重点项目村;最近被渭南市确定为新农村建设样板村,由市住建局、安监局、侨联、省中行渭南分行四部门包联3年:被华州区确定为新农村建设幸福村,由区财政局、林业局两部门包联3年。目前已对我村环境建设做了初步规划,村级公园建设已于今日圈地划线,将明日破土动工。我村由此将迎来又一个翻天覆地的大变化!
回顾历史,我村村民感慨万千——如今再也无人嘲笑我村是“水窝窝”了,也再无人说“有女不嫁高常岳”了。
中央精神文明办发給我村的奖状
......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