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县杜家堡村民谣、童谣趣事

新闻资讯·街坊爆料·新鲜趣事·吃喝玩乐·品牌推广

华县杜家堡村民谣、童谣趣事

作者:杜明科

要说杜家堡村是华县民谣、童谣创作的重要发源地,您可能不信。我把以前围绕着“两谣”创作和流传中的趣事,说给您,您一定会说:杜家堡村人这么热心用民谣、童谣“说话”,村文化还挺丰富的呢!

“谣”,分为民谣和童谣两种。童谣,更多的是诵给儿童,从中明事理,长知识。民谣的诵读对象是成人,以趣味性和知识性为主。也有讽刺意味的。童谣是民谣的一个分支;民谣大多是以成年人为诵读对象,一般不会包含在童谣中。

杜家堡村位于华县县城北一公里。这里的人们喜爱民谣和童谣,农民诵读童谣、民谣;流传童谣、民谣。特别是有文化的农民,就像编顺口溜一样,随便就能给你来几段。

杜家堡村童谣、民谣的最大特点,就是把村民都能编进童谣、民谣里去。

这个村里有个人称“老闷”的老奶奶,有一首民谣这样诵读:“老闷奶,捏主馍,一勺舀了十五个”。“主馍”,华州人把饺子称为“主馍”。捏主馍,就是包饺子呗!

你看!这则民谣里,先是把老闷奶奶给编进去了,多亲切呀!再是那个“馍”和“个”的押韵,多么的好,朗朗上口。那年代,兴许过年过节才能吃饺子呀!多喜庆。

还是这则民谣,它还有下篇呢!

“老闷奶,你先尝,里头包的白砂糖。”这个“老闷奶”,就不是指的前面那个“老闷奶”了,而是老闷奶的婆婆。看!媳妇多孝顺。

“门口靠了个扁担,新友家来了个老汉”。杜家堡村确实有个叫罗新友的,与我年龄相仿。我们虽不知编民谣者编此民谣的用意,但把“扁担”和“老汉”两个很不相干的名词,连在一起,真是具有联想性和文字的较好押韵,再加上新友这个村里人名,着实提升了这则民谣的可读性。

有一则民谣,把村中甘大婶给编进去了。民谣就两句话:“甘大婶,猴性子,一到食堂几蹦子。”说起这事儿,挺伤感的。那是1958年刚办起大食堂,食堂管饱的吃。到三年自然灾害的1962年左右,大食堂就限量供饭。甘大婶家四个大小伙子和两个女儿都只给少量的饭,甘大婶一去食堂打饭,给的少,大婶就发火争吵。不知有那个“好事编者”,就编出了这则民谣。

下面这则童谣,还闹出了个小笑话。“马古都,格得得(dei),先给黑娃说个媒”。我们村里人都知道,黑娃是我的堂弟。我不知道,这个有趣的玩笑咋就编到他那去了。一天,我跟我黑娃弟弟开玩笑说:“黑娃,对门婶婶要来给你说媳妇呢!”那时黑娃大约有9岁多些。这下,把黑娃难住了。黑娃说:“明哥,这可咋办呢!”黑娃急得抓耳挠腮。我说:“你不信,就去问你妈去。”黑娃果真去问了我三妈,三妈给黑娃说:“你傻的,你明哥跟你开玩笑哩!”这才给黑娃解了急。

“张大叔,推车子,沟子一拧一截子。”建国前和建国初期,华县杜家堡村人大多都是用独轮车,车两边放有两个竹编条框装东西。

由于是一个轮子的车子,推车子时的方向,全靠屁股左右摆动掌握。当时有“剑射不住屁股”之说。你看!是不是屁股一拧一截子。

还有两则童谣:“小娃梦,狗屁蹦,狗醒来,吃屎来”。“咪咪猫,上高窑,跌下来,吃屎来”。杜家堡村人,爱把娃娃比做猫猫狗狗,看童谣里都是猫呀狗呀的。有一则童谣:“蒾蒾蒿,蒸包包,蒸上包包显老老。”显老老,就是把包子作为贡品,显献老辈。这是一则孝老童谣。

杜家堡村民谣,也有讽刺内容的:“拖拉机,滴滴滴,不吃好的不犁地”。六十年代初期,拖拉机用于机耕。由于当时只有公社才有几台,那个村要用拖拉机,就要申请使用。这还得给司机做好饭吃,才把地犁得好,因此,这则六十年代的民谣,在杜家堡村出笼,并流传很广。

在这个时代还有一则民谣:“瞎队长,坏他妈,他把百姓给的扎”。看来,这是一个爱欺压百姓的生产队长,老百姓意见还很大呢。

民谣一般都很赞美女性,这则民谣却是同情女性的:“十一月的太阳碗里转,好婆娘做不出三顿饭。”冬至前,白天天短的很。民谣把白天短,形容为太阳碗里转,真是比喻至极。是啊,你手脚再麻利,做出三顿饭都是不容易(那时,农民每天三顿饭)的。

“把气打得邦邦硬,拉起粪来轻又轻。”这是六十年代初期杜家堡村流行的民谣。这个时候,市面上已有了人力两轮架子车。把车胎的气打饱,滚动就轻和快。从此,这则民谣在杜家堡村就诞生了。后来,村里有个叫牛西山的队长,还以这个两句民谣,编成了《打气》的迷糊戏,民谣、迷糊呼应,在村里流传至今。

作者简介:杜明科,华州区杜家堡村人,现居住于乌鲁木齐市。作者系原新疆邮政工会副主席、《中国报告文学》月刊“特约作家”。

文章来源/作者供稿

原文作者/杜明科

图片来源/网络

整理编辑/郝鹏

(0)

相关推荐

  • 失传已久的老西安童谣,念不顺别说自己是西安人!

    西安是全中国文化底蕴最深的城市之一 几千年来的民间的传统文化一直未曾隔断 但随着岁月的流逝 很多陪伴我们长大的事物逐渐在消失 尤其是那些记录着西安人文历史 听上去亲切无比 读起来俏皮可爱的童谣 也越来 ...

  • 华州下庙水文站的轶闻趣事

    邮箱:3125136050@qq.com 华州下庙水文站的轶闻趣事 作者 华州农 华县(今渭南市华州区)水文站,是一个观测渭河水情的单位.1949年,新中国建立后,下庙水文站随之而设.下庙水文站的办公 ...

  • 03·8华县下庙镇水灾摄影纪实

    邮箱:3125136050@qq.com 03·8华县下庙镇水灾摄影纪实 图文作者 刘合心 2003年8月,渭河涨水后倒灌石堤河,致使石堤河东岸破堤,渭河大水淹没了整个下庙镇,罗纹河也决堤了,特大洪水 ...

  • 华州消失的乡镇——(四)毕家乡

    邮箱:3125136050@qq.com 毕  家  乡 毕家乡位于华县城东北十五公里处,东与华阴农场接壤,西与下庙镇相连,南与柳枝镇.莲花寺镇相邻,北和大荔县苏村交界.东西长七点三公里,南北宽六点一 ...

  • 曾经盛产“斑竹”的华县杏林磨村

    邮箱:3125136050@qq.com 磨 村 印 象 作者 郝庆年 大约是1950年,正月初十,我们要去磨村给一位武姓的我叫老爷的人祝寿兼拜年.这是我们家亲戚中最财东(富)的一家,土改时被定为地主 ...

  • 杜家沟村加紧修复通村公路

    [总312期2021年笫6期]本号讯 近半月来,甘肃武都区两水镇杜家沟村,在国家项目援助下,加紧修复"8.17"滑塌通村公路.该路工程量大,石墙坐底,中层压土,据悉将硬化表面,预计 ...

  • 华州高塘镇同家村挂面为什么是空心的

    邮箱:3125136050@qq.com 同家村空心手工挂面 同家村位于华州区高塘镇西一华里.这里生产的空心手工挂面,因其条细心空.筋道柔切.爽滑可口.不浑汤.不黏连而久负盛名.闻名遐迩,堪称东府面食 ...

  • 流传百年的童谣竟隐藏一个大宝藏,可惜被盗了很多,至今还在追缴

    流传百年的童谣竟隐藏一个大宝藏,可惜被盗了很多,至今还在追缴 文 | 韦爵爷 平时看影视剧的时候,我们常常会看到有所谓的藏宝图,可是在现实生活当中,那些传说中的宝藏到底存不存在呢?普通人觉得这都是子虚 ...

  • 纪念华县和平解放71周年:和平谈判的经过

    邮箱:3125136050@qq.com 和平谈判的经过 作者 李应泌 1949年5月20日西安解放后,给敌人以沉重的打击,华县国民党当局内部矛盾重重,乱作一团.他们之间,既相互勾结,又相互争斗:既相 ...

  • 华县金惠乡毛家沟(原名叫苗家沟)二仙庙的由来

    邮箱:3125136050@qq.com 毛家沟二仙庙的由来 口述人 毛彦生 整 理 孙水法(1984年7月) 华县金惠乡西北面的毛家沟(原名叫苗家沟),有个二仙庙,这里传说着二位"仙人&q ...

  • 华县民国瘟疫——杏林南王堡关闭城门、八口之家先后丧命

    邮箱:3125136050@qq.com 回忆杏林地区的虎列拉 作者 李子华 虎列拉,亦称虎疫,俗称瘟疫.它是一种来势迅猛.危害极大.死亡率较高的恶性传染病.人若患之,朝夕就会丧命.1932年夏历六. ...

  • 杨钟健:我在华县龙潭堡的童年

    邮箱:3125136050@qq.com 我的童年(一):乡里人叹为"神童" 作者 杨钟健 童年的回忆,只是些模糊的片断的故事,有些还是听到别人讲述的.不过既然是自己的经历,一切也 ...

  • 华州一位地主的逸闻趣事——给贼娃子管饭的吝景廉

    邮箱:3125136050@qq.com 一位开明地主的逸闻趣事 作者 秦获幸 所谓开明地主,就是根据自己家庭的实际情况,符合地主成分的条件,能认清形势,与时俱进,坚定地拥护共产党的土改政策.这一位开 ...

  • 2003年被洪水冲毁的华县北乡

    邮箱:3125136050@qq.com 03·8华县洪灾纪实 2003年8月下旬,是一段让华州人扼腕的日子:渭河因连续降雨,爆发了自1556年以来最大的灾害,连续5次洪峰无情肆虐了一个又一个村庄,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