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县杜家堡村民谣、童谣趣事
新闻资讯·街坊爆料·新鲜趣事·吃喝玩乐·品牌推广
作者:杜明科
要说杜家堡村是华县民谣、童谣创作的重要发源地,您可能不信。我把以前围绕着“两谣”创作和流传中的趣事,说给您,您一定会说:杜家堡村人这么热心用民谣、童谣“说话”,村文化还挺丰富的呢!
“谣”,分为民谣和童谣两种。童谣,更多的是诵给儿童,从中明事理,长知识。民谣的诵读对象是成人,以趣味性和知识性为主。也有讽刺意味的。童谣是民谣的一个分支;民谣大多是以成年人为诵读对象,一般不会包含在童谣中。
杜家堡村位于华县县城北一公里。这里的人们喜爱民谣和童谣,农民诵读童谣、民谣;流传童谣、民谣。特别是有文化的农民,就像编顺口溜一样,随便就能给你来几段。
杜家堡村童谣、民谣的最大特点,就是把村民都能编进童谣、民谣里去。
这个村里有个人称“老闷”的老奶奶,有一首民谣这样诵读:“老闷奶,捏主馍,一勺舀了十五个”。“主馍”,华州人把饺子称为“主馍”。捏主馍,就是包饺子呗!
你看!这则民谣里,先是把老闷奶奶给编进去了,多亲切呀!再是那个“馍”和“个”的押韵,多么的好,朗朗上口。那年代,兴许过年过节才能吃饺子呀!多喜庆。
还是这则民谣,它还有下篇呢!
“老闷奶,你先尝,里头包的白砂糖。”这个“老闷奶”,就不是指的前面那个“老闷奶”了,而是老闷奶的婆婆。看!媳妇多孝顺。
“门口靠了个扁担,新友家来了个老汉”。杜家堡村确实有个叫罗新友的,与我年龄相仿。我们虽不知编民谣者编此民谣的用意,但把“扁担”和“老汉”两个很不相干的名词,连在一起,真是具有联想性和文字的较好押韵,再加上新友这个村里人名,着实提升了这则民谣的可读性。
有一则民谣,把村中甘大婶给编进去了。民谣就两句话:“甘大婶,猴性子,一到食堂几蹦子。”说起这事儿,挺伤感的。那是1958年刚办起大食堂,食堂管饱的吃。到三年自然灾害的1962年左右,大食堂就限量供饭。甘大婶家四个大小伙子和两个女儿都只给少量的饭,甘大婶一去食堂打饭,给的少,大婶就发火争吵。不知有那个“好事编者”,就编出了这则民谣。
下面这则童谣,还闹出了个小笑话。“马古都,格得得(dei),先给黑娃说个媒”。我们村里人都知道,黑娃是我的堂弟。我不知道,这个有趣的玩笑咋就编到他那去了。一天,我跟我黑娃弟弟开玩笑说:“黑娃,对门婶婶要来给你说媳妇呢!”那时黑娃大约有9岁多些。这下,把黑娃难住了。黑娃说:“明哥,这可咋办呢!”黑娃急得抓耳挠腮。我说:“你不信,就去问你妈去。”黑娃果真去问了我三妈,三妈给黑娃说:“你傻的,你明哥跟你开玩笑哩!”这才给黑娃解了急。
“张大叔,推车子,沟子一拧一截子。”建国前和建国初期,华县杜家堡村人大多都是用独轮车,车两边放有两个竹编条框装东西。
由于是一个轮子的车子,推车子时的方向,全靠屁股左右摆动掌握。当时有“剑射不住屁股”之说。你看!是不是屁股一拧一截子。
还有两则童谣:“小娃梦,狗屁蹦,狗醒来,吃屎来”。“咪咪猫,上高窑,跌下来,吃屎来”。杜家堡村人,爱把娃娃比做猫猫狗狗,看童谣里都是猫呀狗呀的。有一则童谣:“蒾蒾蒿,蒸包包,蒸上包包显老老。”显老老,就是把包子作为贡品,显献老辈。这是一则孝老童谣。
杜家堡村民谣,也有讽刺内容的:“拖拉机,滴滴滴,不吃好的不犁地”。六十年代初期,拖拉机用于机耕。由于当时只有公社才有几台,那个村要用拖拉机,就要申请使用。这还得给司机做好饭吃,才把地犁得好,因此,这则六十年代的民谣,在杜家堡村出笼,并流传很广。
在这个时代还有一则民谣:“瞎队长,坏他妈,他把百姓给的扎”。看来,这是一个爱欺压百姓的生产队长,老百姓意见还很大呢。
民谣一般都很赞美女性,这则民谣却是同情女性的:“十一月的太阳碗里转,好婆娘做不出三顿饭。”冬至前,白天天短的很。民谣把白天短,形容为太阳碗里转,真是比喻至极。是啊,你手脚再麻利,做出三顿饭都是不容易(那时,农民每天三顿饭)的。
“把气打得邦邦硬,拉起粪来轻又轻。”这是六十年代初期杜家堡村流行的民谣。这个时候,市面上已有了人力两轮架子车。把车胎的气打饱,滚动就轻和快。从此,这则民谣在杜家堡村就诞生了。后来,村里有个叫牛西山的队长,还以这个两句民谣,编成了《打气》的迷糊戏,民谣、迷糊呼应,在村里流传至今。
作者简介:杜明科,华州区杜家堡村人,现居住于乌鲁木齐市。作者系原新疆邮政工会副主席、《中国报告文学》月刊“特约作家”。
文章来源/作者供稿
原文作者/杜明科
图片来源/网络
整理编辑/郝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