签约作家:张正明《莲花山情愫》

荐赏
张正明佳作
作者简介
张正明,甘肃武威凉州区人,中共党员。闲暇之余喜欢用笔书写人生点滴,用文字陶冶情操,用文字净化心灵。不忘初心,春华秋实。现为《星火文苑文学平台》签约作家。
莲花山情愫
作者/张正明
       莲花山,自从母亲过世后,我已好多年没有去过那个地方了。
       还是好多年以前的农历五月十三,我陪母亲去过一次莲花山。也是那一次,母亲游莲花山的情景永远定格在了我生命的长河中。
     四十岁那年的农历四月十八,父亲因病辞世离开了我们一家。
       父亲的辞世,全家似天塌下来一般。一家人没有了精神上的寄托,没有了一家人主要的经济来源,更没有了一家人在一起时有说有笑的那份难得的情感交流。尤其母亲,白天,吃饭不香;晚上,睡眠不足,整日一幅愁眉苦脸的样子。为了给母亲开心,在父亲辞世的二十几天后,恰逢凉州民间热闹非凡的农历五月十三莲花山的“磨刀雨”时节,我陪母亲去了一趟莲花山。
     那一天,莲花山风和日丽。整个莲花山人山人海,热闹非凡。五月十三的莲花山, 游人如织,人山人海,热闹非凡。莲花山脚下的接引寺里,香火弥漫。前来烧香拜佛的善男信女们络绎不绝,争先恐后的在大雄宝殿观音菩萨前叩头敬香。都想把一个个心中的美好梦想寄托给阿弥陀佛观音菩萨。
     漫步盘旋在陡峭崎岖的莲花山小道上,母亲走起路来很是费力。走走歇歇,歇歇走走。好不容易走到半山腰的时候,母亲想打退堂鼓,说登山还比上天难。我心里清楚,母亲毕竟已是六十多岁的老人了,加之平时心肺功能不好,走起路来肯定会吃力的。为了打消母亲中途折回下山的想法,我鼓励母亲说:“妈,我们上山用不着着急,慢慢走,无非我们走到山顶的时间要比别人长一些罢了。坚持就是胜利!。”
       好在一路有我和我十来岁儿子的陪伴,母亲打消了中途下山的想法,坚定了一定要登上莲花山山顶的决心和信心。
       整个莲花山的盘山小道忽宽忽窄,崎岖不平。一路上,在数不清的人流中,有高考学子在状元桥上披彩挂红的、有倩男倩女在娘娘殿前求婚求子的、有男女老少在药王泉边喝圣水想百病不生、长生不老的,等等。应有尽有。
      中午时分,母亲在儿子和我的陪伴下,终于登上了古老而神秘的莲花山山顶。在山顶的金顶圣塔前,母亲恭恭敬的向“鼎”字形的香炉中贡了香火。尔后,我找了一处相对平顺的地方,让母亲坐下来歇着,顺便,我也坐在了母亲身边。
       坐在莲花山的山顶上放眼望去,山的四周群山连绵起伏,层峦叠嶂。向山下俯瞰,依山的公路,蜿蜒盘旋,时隐时现;凉州城内一栋栋高耸入云的现代建筑与周边错落有致的民居,双目尽收,显得宁静而安详。
       母亲和我一边歇着,一边看着山上山下的风景。顽皮的儿子来回玩耍在莲花山金顶宝塔的前前后后,仿佛对莲花山顶的金顶宝塔感到好奇而又神秘。
       在金顶宝塔前歇着的功夫,有一个中年男子,手里拿着一架照像机向我们走来,想给我们照张像留个纪念。我和那个中年男子谈好了照像的价钱,就地和母亲照了一张坐在莲花山金顶宝塔前的照片。等我愣过神来,才发现玩皮的儿子没有和我们同框。就是这样一张极为普通的照片,留下了我和母亲坐在一起游览莲花山顶金顶圣塔时的永久记忆。
       那一晚,母亲睡的踏实而香甜!
       几年以后,年事已高的母亲身体每况愈下,一年不如一年。因此,也就再也没有精力去游莲花山了。而莲花山上的金顶圣塔,仍然肩负着历史的厚重,带着一脸的苍桑,虽走过了它千百年来的风雨里程,与日月同辉,巍然屹立在层峦叠嶂的莲花山上。
       如今,母亲和我同登莲花山顶的那张彩色照片依旧粘贴在家里的相框里,而慈善的母亲却离开我们已经有六个年头了。
       在父亲辞世的十年后,母亲因病医治无效亦离开了我们。父母亲的先后离世,容不得我半点松懈和退却;于是,我别无任何退路,挑起了家庭生活的重担,种田务工、养育子女,一路走来,一路艰辛。
       生活给了我艰辛,生活亦给了我光明。
       生活的经历告诉我:四、五十岁,才是一个人真正趋于成熟的年龄,四、五十岁,又是一个人承上启下的年龄。
活生生的人生经历还告诉我,人生旅途需要经历各种生活的磨炼,你才能更加趋于成熟…
       农历辛丑牛年的正月初五,河西走廊春寒料峭。凉州民间俗有“破五”的习俗。吃罢早饭,心头萌发了去莲花山的念想。于是,我来了一趟说走就走的简单旅行。我骑上小鸟牌二轮电瓶车,上学府路,穿凉州城,一路向西向着莲花山行进。从家门到莲花山二十几公里的路程,约一个多小时就到了。到了莲花山,已是中午时分。山下接引寺的大门因疫情防控紧锁着。寺院门前的小广场上,停着几辆小骄车,游人显得稀少。
       停好二轮电瓶车,沿着崎岖陡峭的沿山小道漫步向上行进。刚开始,腿脚迈的有点快,感觉气喘吁吁。必竟,自从陪母亲去过一次莲花山,十多年已经没有去过莲花山了;加之人到中年,体力上真比不上年轻人那么朝气蓬勃。再说了,那次陪母亲去莲花山,是为了给母亲开心许愿,借莲花山五月十三的“磨刀雨”,祝愿母亲健康长寿。而今去莲花山,是借正月初五“破五”,祝愿新年吉祥如意!
       过状元桥,感觉身上出了汗。不远处,约有四、五个人在财神殿上敬香叩头。上山心切,我径直向上攀登。眼前,是陡峭的莲花山峡谷,我顾不了那么多,小心翼翼的向上攀爬。我要做的,是将脚下迈出的每一步都是坚实可靠的,生怕一不小心被脚下的乱石绊倒。
       尽管,我对莲花山怀着眷恋,情有独钟。但莲花山小道的崎岖陡峭亦让许多人望而生畏。半山腰上,我已看到了山顶上的莲花山圣塔像一个既威严又慈善的百岁老寿星。仿佛处在山顶上的莲花山圣塔在鼓励着我向上攀爬。
       等我攀爬上莲花山顶的那一刻,我被莲花山顶的圣塔所震撼。且不说莲花山顶的圣塔有多巍峨,有多壮观,但从我陪母亲一步一步登上莲花山,与母亲坐在一起合影留念的那份情景,顿时闪现在我的脑海。我仿佛在莲花山顶的左右,寻找着昔日与母亲在一起的影子。昔日母亲在莲花山的影子如今终究成了一个在我脑海里永久肃然起敬的影子。
        怀着对古老莲花山顶圣塔崇拜和对母亲的怀念,我在圣塔下的香炉前拜了三拜,又在母亲原来坐下歇息的地方沉思片刻,内心深处掩不住对家乡这片沃土的热爱和对已故母亲的思念,把来时从松树小镇街面文体店里买的一面五星红旗插在了莲花山上。那一刻,我的心在激烈的跳跃看着,仿佛脑海里在唱响着优美动听的《我和我的祖国》…
       站在高高的莲花山上,看那日新月异的凉州城高楼林立,繁华似锦。再看山下树木成林,农舍点点,炊烟袅袅,好一幅人间美景。
       下山回头望,又见莲花山。我已在它的心上,做了一个美丽的记号。且待他日,再寻此地;那时,我想多插几面小小的五星红旗,让五星红旗永远迎风飘扬在家乡古老的莲花山上,让祖国的大好河山更加鲜艳夺目。
        再见,莲花山!
作品赏析区
郑重声明
此文版权归星火文苑所有,未经允许不得以任何方式再次发表,违者必究!
星火团队成员
总编:思馨
副总编:WHO
技术顾问:矿
法律顾问:李木子
诗歌赏析组:
组长:深山篝火
优秀赏析员:深山篝火,幸福老顽童,残阳如血(排名以加入平台先后为序)。
诗歌朗诵团队:
资深优秀主播:野鹤闲云,云霞,吉祥如意,冰雕玉琢(排名以加入平台先后为序)。
编委成员:
虎哥,石桥过客,宁静致远,第六弦,百灵鸟,青山独秀,纵峰野老,若寄若黎,俯仰兴星,炎焱燚,肱茵,岁月如歌,红颜无过,狼魂烈鹰,左心奋赞,儒越儒风,执此天涯,天道酬勤,遗忘无忌,千古一诺,归星,一土,元真,伊冷,逍遥仙,曲藏,秋思(排名以加入平台先后为序)。
我们的宗旨是:
团结一致,勇往直前!齐心开创文学净土!与诗友惜缘共处:你若不离,我便不弃!
投稿须知
投稿方向: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