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专业发展必须具备的五种能力
当前,教师的专业发展无疑成为一个热门的话题。学校的发展靠教师这已经形成共识。而教师的发展必须具备五种能力,惟其如此,才可能实现教师专业又好有快的发展。
一、定力:是教师把握自我、规范行为的笃定刚毅的意志力量,是人生的智慧和精神品质。它是构成教师综合素质不可缺少的能力。是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前提条件。古往今来,大凡能成就事业的,必然是有定力的人。心有定力,其志逾坚,才会咬定青山不放松。才能认清形势,排除万难向着希望的目标前行。惟其如此,才会在纷繁复杂的世俗的社会寻找到一份宁静,才会多那么一份淡定与从容,才能宁静书中致远我来,才能坚守自己的理想、信念与操守。当下受市场经济的影响,我们的教育太急功近利了,部分教师变得不再是那么的纯洁,教育也不再是一块圣洁的净地,教育在金钱这一魔方的引诱下,变得那么的市侩,显得那么的浮躁。受其影响,有的教师在自己的专业发展方面感到犹豫、彷徨、甚至迷茫。失去了教育的品象与品味。教育是一批有着梦想的教师追梦的地方,他会帮助学生插上理象的翅膀引领学生飞向遥远的未来。他不是那些饱食终日、无所用心的教师得过且过的安乐窝。如果你选择了教师,就应该有那么一份执着的精神去追求教育梦想的能力,在教师发展的道路上无怨无悔,勇往直前。
二、自力:是教师在发展的道路上应该自力更生。这是教师专业成长的关键。辩证法的基本原理告诉我们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内因是变化的根据,外因通过内因发生作用。学校的发展,根本动因在于自身的努力。新课程改革以来,培训不可谓不多也,但是,效果欠佳,这也是不争的事实。笔者在这里并没有否定新课程的意思。究其原因仅有心动没有行动显然是不行的。这就是我们看到一批一批的人到处取经,但是都看不到开花结果。我们不能临渊羡鱼,更应该退而结网。为此,在教师发展的道路上我们必须做到以下三点。第一,勤于学习,不断的阅读,与书本与专家对话。读书是教师专业成长最方便、最快捷、最有效的手段。读书对教师来说更具有特殊意义。书籍是教师创新的源泉,书籍是学校中的学校。读书让教师超凡脱俗,读书让“经师”成为“人师”,读书让“庸师”成为“高师”。在新课程背景下,教师要重点读好以下几类书:1.读好教育报刊--及时了解教育同行在思考什么、研究什么。2.读教育经典--以史为鉴,反思自我,不断创新。3.读专业书--跳出课本和教参的小天地,成为专业的行家里手。4.读中小学生的书--细心品读,走进学生的心灵。5.读人文书--开阔视野,丰富自我,使自己成为真正意义上的文化人。6.读“无字”之书--广泛采集课程资源,做创新型教师。第二,不断实践。实践是检验我们学习的唯一的标准。学了管不管用,只有到实践中去才知道。教师应该把先进的理念转化为积极的行动,在行动中修正自己的思想观念与想法,从而创新我们的教育教学。第三,勤于反思。教师的成长就是学习、实践加反思。一名美国学者说“反思是教师成长的翅膀”。教师只有不断反思,才能实现由经验型向学者型转变。促使自己对自己教学进行反思的方法很多。常见的有:1.写教学后记;2.做课后小结;3.搞课后专题研究;4.课后向学生征求意见,与学生座谈;5.“微格教学,用摄像机、录音机录下自己的一节课,课后反复“推敲”;6.写教学日记;7.同行共同研讨。无论哪一种方法,教师既要总结成功的经验,又要找失败的原因;既要记教学活动,又要记学生的学习情况;既要记自己的体会和感想,又要构想下一次教学。课后反思,虽然看起来点点滴滴,零零碎碎,但它来自自己的教学实践,出自自己深刻的思考,是教师真切的感受,非常珍贵。只要有毅力,有恒心,长期地坚持下去,日积月累,定能增强教学能力,提高教学教育质量,不断完善自我,最终成为一名优秀的教师。
三、洞察力:是教师敏锐观察教育教学问题的能力。看不到问题,或者对问题麻木不仁,甚至视而不见。这都是教师专业成长的大敌。教师的洞察力是每一个合格的教师所必须具备的能力。叶圣陶先生说:“教师之教,不在于全部讲授,而在于相机诱导。”诱导,即我们所说的引导、点拨;相机,就是我们说的“识鉴通透”,大教育家在“诱导”之前冠以“相机”二字,十分精当、科学、耐人寻味。“诱导”是“相机”之后的教学实践,“相机”是真正科学地“诱导”的充分必要条件。“机”如果“相”得不准,或者悖反,那么,“诱导”也就成了一句空话,甚至有可能把学生引诱到歧途上去。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常常看到这样的情形:有些教师对各种各样的教学方法收集很多,对其内容的掌握已到了了如指掌的程度,但一旦付之实践,竟倍感迟钝。问题当然是多方面的,其中一条就是实施时没有洞察到某一科学方法的落脚点、切入点该在哪里。相反的现象是:不少卓有建树的教学实践家、改革家一开始并不是从“方法”的识记与掌握入手,而是从洞察教学环节、教学实际、知识纽结、问题症结入手,或大处着眼,或小处着手,洞幽烛微、见微知著,在实践中逐渐提炼出自己的一整套科学实用的教学方法。
四、研究力:是一个人探求事物真相、性质、规律等的能力。教师的研究力也就是教师探求教育教学的历史、现实和未来的真义、性质、规律的能力。苏霍姆林斯基说:“如果你想让教师的劳动能够给教师带来乐趣,使天天上课不至于变成一种单调乏味的义务,那你就应当引导每一位教师走上从事研究这条幸福的道路上来。”只教不研,死水一潭。没有时间是托词,没有动力是实质,把自己当作知识码头的搬运工人;没有激情,没有信仰。只研不教失于空泛,只教不研失于单薄。只有把学习者、研究者和实践者三个角色熔于一炉,不断加温锻炼,才能塑造出一个适应素质教育的教师。经验型与研究型的分水岭就是“研”,走“研究型教师”之路,主动投入,才能促进教师的发展,才能促进学校的发展。研究力对于教师的发展来说,是一种十分重要的能力。首先,教师的研究力决定教师教育教学水平的提高。一个人在取得教师资格证进入教师岗位之时,具备的教育职业素养都是差不多的,但是,在后来的发展中,各个教师教育教学水平却各有各的发展、各有各的成就,甚至一些职业素养和知识素养低一点的,反而会发展得好些,成就要高一些。原因在什么地方呢?有个重要的原因,就是研究力的开发、研究力的自我修成问题,就是研究力的高低问题。在实践中注意研究、勤于研究、善于研究的,成长就快,发展就快,成就便高,否则,就相反。其次,教师的研究力决定教师教育教学理念的创新。大凡事物要发展,人类要进步,创新是关键。教育的实际时时刻刻都在发生着深刻而丰富的变化,教育的理论在不断地向前发展,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在不断地深化。不管是新教师还是老教师,旧有的知识和经验肯定不符合这些变化、发展和深化的需要了。我们必须研究新的实际和要求,研究多种多样的教学对象和丰富复杂的教学现象,研究新的知识、理论和规律,研究新的技术、手段和方法。而研究的深度、广度就决定着创新的程度。教师既是教学实践者又是教育研究者,教与研互动以推动教师的专业发展,研中教,教中研,相互依存,相互促进。教师只有也只能用心血在自己的领域进行研究创造,才能沐浴专业发展的阳光。
五、借力:是教师的发展与进步必须借助他人的力量。“专业引领,同伴互助,实践反思”教师成长的三部曲。教师的发展应该借助同伴、专家的力量来发展自己。第一,与专家面对面,聆听专家的睿智演讲,走进专家的专业生命。教师们在与专家对话的过程中,优秀的做法得到专家肯定,是一种激励;心中的困惑与专家探讨,碰撞,更是一种激励。这种激励对有些人来说,可能会终生受益,有些人甚至会改变自己的人生。第二,与学校同行之间应该相互学习,取长补短。在一些教研组人数较少的学校,还可以开展校际间的合作,进行联合教研发展自我。第三,借助网络平台,利用好网络资源来优化我们的资源,达到资源整合与共享,使我们的教育与教学百尺竿头更进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