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忆中的风景丨“不靠谱”的汉阳古琴台

一般来说,风景画是以风光景致为题材的绘画。

但自17世纪西方蛮夷的风景画独立成科以来,很多画家偏爱描绘由历史古迹形成的人文景观,如德国画家A·丢勒、荷兰画家J·雷斯达尔和J·霍贝玛等人的作品。

曾经在蜚声中外的历史文化名城武汉生活过的画家们,自然而然地也热衷于此道。

说到三镇的人文景观,数一数二的当属汉阳古琴台。

古琴台的山门

古琴台的内门

琴堂与“高山流水”的匾额

因它的名字前冠以一个“古”字,在众多的历史遗迹中是相当少见的。

古琴台位于龟山脚下、汉水之滨,东面对着龟山、北边濒临月湖,占地面积约15亩,由一系列建筑、园林及花坛所组成。

琴台

它的庭院深深,最叫座的古迹是一座汉白玉筑成的方台,中央竖着一个方石碑,刻有“琴台”二个大字,相传出自宋代著名的书法家米芾之手。

古往今来,不知道有多少画家描绘过古琴台。看官们如有兴致,请来欣赏一些出自于本地艺术家笔下的作品。

《汉阳古琴台》(水彩画· 约1954年) 杨秋人

水彩画《汉阳古琴台》巧妙地截取了方石碑及琴堂的一角,白云、绿树、飞檐、红柱及粉色的玉兰花,构图生动、色彩鲜艳,呈现出一派新清绚丽的景象。

作者杨秋人,时为中南美术专科学校副校长。他是广西桂林人,1931年毕业于上海美专,先后担任过桂林美专、广东省立艺专、华南文艺学院的教授。

《琴台绿波》(水彩画 · 约2010年) 孙莉群

水彩画《琴台绿波》表现了春天的月湖公园,湖畔杨柳依依、水中游艇傍岸,古琴台的建筑掩映于一派绿树环绕的静谧之中。

作者孙莉群是湖北沙市人,本科毕业于湖北美术学院,硕士就读于中央美术学院,现为湖北文理学院教授、襄樊市美术家协会副主席。

《汉阳工人文化宫》(水彩画 · 约1956年) 俞元辅

水彩画《汉阳工人文化宫》的主体部分是琴堂,门前的庭院里有几个小孩在玩耍,画面取景的角度回避了方石碑。

作者俞元辅是北京人,1952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绘画系,历任中南美术专科学校创作员、中南文艺出版社编辑。

您从这幅画题目上,晓得那会儿不叫“古琴台”,而称为“汉阳工人文化宫”。但它的名字,最玩味的却是这个“古”字。

约1900年代的古琴台

究竟有多“古”,不妨先瞧一下。

根据明末小说《警世通言》的叙述,春秋战国(公元前770-221年)时期楚国著名的琴师俞伯牙,有一回泊舟在龟山脚下,因觉到环境优雅,以自嗨的模式弹起琴来。

山上有一个樵夫叫做钟子期,居然听懂了琴音并陶醉于其中。

他情不自禁地大声地点赞:“美哉!巍巍乎志在高山,荡荡乎意在流水!”用现在的话就是:“哇噻,好好听呀,像高山上的流水声一样!”

突然见到树林里钻出了一个知音,俞伯牙激动的一塌糊涂、稀里哗啦,不仅与钟子期结为好基友,还约定第二年携手相会。

不料,次年俞伯牙再度来龟山赴约时,钟子期已经病故了。他悲痛万分、不堪忍受,当即摔碎了手中的瑶琴,誓言今后终生不玩了。

关于这个感人的段子,历史上也有不少的画家描绘过。

《伯牙抚琴图》(墓室壁画 · 魏晋南北朝)作者不详

最早的是《伯牙抚琴图》,出现于魏晋南北朝时期敦煌的一处墓葬之中。

画面上,俞伯牙正在抚琴弹奏,䄂带摇曳、飘然欲仙,云朵中飞出了一只朱雀,似乎是被美妙的琴声吸引而来的。

尽管作者的姓名不详,但作品用笔奔放、动感十足,充满了一股扑面而来的西域气息。

《高山流水图》(绢本水墨 · 明代)仇英

《高山流水图》是明代著名画家仇英的一幅作品。

画面上山峦重叠,泉水叮咚、松林如盖。一个凉亭内俞伯牙盘腿而坐,刚刚弹完琴曲,钟子期则肩扛锄头,好象依然沉浸在琴声之中。

《琴台遗韵》(纸本水墨 · 现代)孙恩道

我觉的,近年一幅水墨画《琴台遗韵》的表现最为生动。

画面上流水潺潺、古柏森森,俞伯牙与钟子期虽然坐在深涧两旁,却心有灵犀、隔空呼应。

作者孙恩道是河南巩县人,毕业于武汉大学中文系,历任湖北美术出版社编辑及社长、湖北省美术家协会副主席等职。

《知音》(石雕·1981年)刘政德

古琴台的庭院里,还矗立着一座名为《知音》的雕塑。

作品中的俞伯牙与钟子期相对而立、双手紧握,一个琴童抱着古琴立于旁边。生动形象地表现了他俩一见钟情、引为知己的激动心情。

作者是著名的雕塑家刘政德,湖北天门人。1950年毕业于中南文艺学院,历任广州美术学院和湖北美术学院雕塑系的教授。

约1910年代的古琴台

约1920年代的古琴台山门

约1930年代古琴台的明信片

北宋时期,有怀古且好事者择月湖边构筑了土台,以纪念俞伯牙与钟子期。至明朝嘉庆年间,湖广总督毕沅在此处正式重修了古琴台。

清朝光绪十六年,两湖书院总教长杨守敬将《重修汉阳琴台记》(黄彭年撰写)刻石于碑廊中,并书写“古琴台”三个大字置于门楣。

《月湖的古琴台》(水彩画 · 约1957年) 严云开

水彩画《月湖边的古琴台》真实地表现了它古朴厚重、历尽沧桑的模样。

画面上,古琴台立于月湖之中,四周环水、绿荷飘香,几只载着游客的小划子在水面上荡来荡去,夕阳温暖的色调带着一种莫名的惆怅。

作者严云开是武汉人,时为中南美术专科学校附中的学生,1958年毕业后分配至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担任动画设计师。

《晚清时期的古琴台》(水彩画·2012年) 周乙陶

水彩画《晚清时期的古琴台》,同样着重于强调它的“古味”,画面的色调深沉自然,细雨霏霏、水光濛濛,给人一种古意盎然的感觉。

作者周乙陶1983年毕业于湖北美术学院,现为中南民族大学美术学院的教授。

古琴台庭院一角

读到现在,看官们越读越疑惑了。你题目中的“不靠谱”有什么梗吗?

哦,我说的“不靠谱”,指的是俞伯牙与钟子期身份的真伪。

“伯牙鼓琴遇知音”的记载,最早出现在《吕氏春秋》中。但文中寥寥数语,并未说明二人的来历,尤其是钟子期的来龙去脉。

《伯牙鼓琴图卷》(绢本水墨· 元代) 王振鹏

《伯牙鼓琴图卷》局部

《伯牙鼓琴图卷》局部

但在元代绘画《伯牙鼓琴图卷》中,俞伯牙敞胸露怀、蓄着长胡子,确实有一种音乐家的范儿。而坐在对面听琴的钟子期,衣冠整齐、相貌非凡,后面还立着二个侍从。

假若他不是“学而优则仕”(论语)的官员,肯定也是一位知文识礼的土豪乡绅。

鬼才相信一个山野樵夫(砍柴人)听得懂音律,还能够随口吟出“峨峨兮若泰山、洋洋兮若江河”(列子.汤问)的绝句。

作者王振鹏是浙江永嘉人,元延祐年(公元1314-1320年)在宫内供职。善水墨丹青,画风工致细密、自成一体。

古琴台庭院一角

然鹅,真正“不靠谱”的是明代著名的作家冯梦龙。

据说,在写作“伯牙鼓琴遇知音”的故事之前,他特意到汉阳蔡甸去寻访过。“子期遇伯牙,千古传知音”是乡民一句顺口溜,不幸的是他为苏州人,把其中的“遇”听成了“俞”字。

后来,他的小说《警世通言》中,琴师伯牙叫做“俞伯牙”,钟子期变成了手舞砍刀的一介樵夫。瓜众们也信以为真,傻傻的不知所以然了。

如今,“不靠谱”的古琴台,不仅是画家们喜爱的人文题材,也是留待看官们考证的一道记忆中的风景。

(0)

相关推荐

  • 俞伯牙不姓俞姓什么,钟子期一介樵夫何以懂音律,咵一咵高山流水觅知音的趣事

    清风朗月,不期而遇 湖北金牌导游   李  宁 专业接待入境华语团,政府商务接待团,武汉评选四星级导游,深受游客喜爱. # 高山流水觅知音 钟子期和俞伯牙高山流水觅知音的故事传唱千秋,脍炙人口,但您知 ...

  • 双语《陆地诗词》(247)咏汉阳古琴台

    咏汉阳古琴台 陆地 流水簪花溅客衣, 高山揽月上云梯. 人间烟火无重数, 千古知音谁可期? Odeto Boya Platform By Lu Di Tr. Zhao Yanchun Rills wi ...

  • 知音佳话传唱千年——《高山流水》精读

    [经典绘本导读]系列-第496号知音佳话传唱千年--<高山流水>精读阅读推广人  石头说明:1.这是一个对经典绘本深度解读的公众号,已累计发文在四百篇以上.2.查找是否有您想阅读的文章,可 ...

  • 记忆中的风景丨汉阳晴川阁的烟火味

    大约在1956年前后,湖北人民出版社发行了一组"武汉风光"四条屏的年画,内容为看官们熟知的一些本地景观,如东湖.宝通寺.孔明灯-等等. 作品的形式为水彩画写生,作者有中南美术专科学 ...

  • 记忆中的风景丨汉阳﹕集家嘴的划子擂倒趟

    中南美专在武昌办学的期间(1953-1958年),时逢"三面红旗"(人民公社.大跃进.总路线)的运动,搞起了一波又一波的高潮. 校领导提出,艺术作品必须表现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成就 ...

  • 记忆中的风景丨武昌翟雅阁的国际范儿

    随着武汉三镇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快速崛起为一个"国际化中心大都市",各种时髦的文艺场所如博物馆.美术馆和画廊等,像雨后春笋般地涌现出来. 因而,国际化也成了一个热门的话题. < ...

  • 记忆中的风景丨老武汉的警钟楼与奥略楼

    周日得空,去一趟三官殿,看了正在举行的"记忆中的风景:湖北美术馆馆藏小幅绘画作品展". 不料,其中有一张水彩画,引起了我的注意. 画面小小的,仅约4x4篇幅.画家名叫严云开,题目为 ...

  • 【图文】记忆中的风景丨武昌鼓楼洞与司门口

    日前的省美术馆,正在举行"记忆中的风景:湖北美术馆藏小幅绘画作品展". 当踱到田少鹏的油画<古楼洞>前,我的眼球被画面上浓郁的色彩所吸引,情不自禁地放慢了脚步,一时间仿 ...

  • 记忆中的风景丨汉口中山公园的大门

    <汉口中山公园大门>是一幅水彩画的创作. 看官们第一眼瞥见它的时候,心里不免会犯嘀咕:这是汉口中山公园的大门吗?也难怪,尽管大家的眼神都很好,一般到了公园总是紧盯着美女,当然不会注意大门的 ...

  • 记忆中的风景丨黄兴铜像如何从蛇山跑到龟山

    随着网络世界的兴旺发达,越来越多奇奇怪怪的老照片浮出了水面. 有图有真相,泛黄的历史场面使人触景生情.记忆犹新,不由得让喜欢扯蛋近代美术史的笔者,也忙得不可开交.不亦乐乎. 近日在乱翻武昌古城的文件夹 ...

  • 记忆中的风景丨芳草萋萋鹦鹉洲

    闲暇无聊,翻看了一下黎雄才的画集,发现其中有二张鹦鹉洲的写生. <汉阳鹦鹉洲所见>(中国画·1955年3月11日)黎雄才 提起鹦鹉洲,看官们会有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 因为,著名诗词< ...

  • 记忆中的风景丨武昌洪山宝塔

    天王盖地虎?宝塔镇河妖!(注1) 在"记忆中的风景:湖北美术馆藏小幅绘画作品展"上,当我走到严云开的<洪山宝塔>跟前时,脑壳里突然蹦出了二句词儿. <洪山宝塔&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