沟通三人格:当你水平和能力都不如别人时,就会被“降维打击”

每天耕耘最有趣、最实用的心理学

人为什么需要“沟通”以及沟通三模式

人们本能的需要和热爱沟通。因为若没有出口,一个人将无法表达自己,更无法理解他人。具体的人性是固定的,抽象的语言和思想却可以千变万化。
沟通需要语言,以及思想。
心理学意义上的沟通,则更为复杂,因为它是人心理活动的呈现或露出。学者艾瑞克·伯恩(Eric Berne),就有一套以自己名字命名的沟通疗法。
伯恩对它的定义是:“一种思想与感觉一致的系统,藉由一套相对应的行为模式呈现于外在。”
在伯恩看来,每一个人都有一个“儿童自我”。这个自我本质上来讲,是一套来自个人童年遗留下来的行为、想法、感觉。每一个成人自我,都是针对在此基础上的,针对现实情况展开的自主性行为、想法、感觉的组合体;而父母,则是这种自我的模板。
在日常沟通分析运用中,我们会简单地称呼人们的沟通状态或是“在儿童自我状态里”或是“在父母自我状态里”,或是“在成人自我状态里”。
当我们把这三个自我状态放在一起,就能够得出沟通核心——一个人的沟通状态,其实是自身三部分自我状态组成的综合人格模式。

沟通中的三种人格模式

如前所说,个体的沟通状态,其实是自身三部分自我状态组成的一种综合人格模式。这三种模式会因为沟通对象和场景的不同而自由切换。
(1)个体处于儿童自我状态时的行为表现与心态
所谓儿童自我状态,就是说当个体处于儿童自我状态时,个体的行为倾向于表现得像个孩子一样。
体现在行为上就是个体的思考、感受、触觉、听觉以及身体行为反应,都会像一个年龄只有几岁的孩子一样。此时,个体的自我状态是一种完全不设防的,充分体验自身存在状态的状况。
而通常情况下,儿童自我状态中包含个体所有的感受,如恐惧、爱、生气、快乐、悲伤、羞愧等。并且,这些状态会像儿童一样表现得非常直接和明显。也因此,儿童自我状态经常被人们指责为生活中麻烦的来源。
当人们在某种场景下以儿童自我状态应对外界时,有可能产生不被成人世界接纳的后果。
(2)父母自我状态
当个体呈现出父母自我状态时,他们就会像一台录音机。即,他/她的思考、感受及行为方式,就是他/她的父母或抚养自己长大的某些人的行为以及心态蓝本。
在父母自我状态下的成年人,做决定时往往不需要理由和思考,因为他们做出的只是对情境的一种条件反射,他们内心根据父母的标准来判断什么是好什么是坏,人们该如何生活等问题。因此,处于这种状况的成年人,彼此之间进行沟通时倾向于保守、有限开放等特征。
对知识、人格、品德、社会规范等方面有明确的要求和指标。
(3)成人自我状态
成人自我状态是一个人最为本质的存在状态。当个体处于成人自我状态时,个体就像是一台人脑计算机,它将完全抛离儿童心态或父母经验观点,而只会根据大脑逻辑程序,去处理收集以及存储现实世界中的经验和数据,并在充分分析之后对其加以应用,或据此做出决策。
在充分了解心理学意义上的沟通内核之后,我们再来看看当下流行的,所谓的“降维沟通”背后,意味着怎样的心理变更和社会变化。
降维原本不是社会领域内的词汇,而是学科专属名词。
降维原意,是指通过单幅图像数据的高维化,对单幅图像转化为高维空间中的数据集合,进行的一种操作。
大众熟知的“降维攻击”,则出自中国科幻作家刘慈欣的科幻小说《三体Ⅲ·死神永生》篇章中的,从三维降至二维的攻击。
那么,既然存在“降低”这种动态变化,那么“维度”究竟有多少层级,有哪些变化,在什么情况下会发生变化呢?要理解这一点,就必须溯本追源地去理解“维度”的基本内涵与外延。

维度背后

所谓维度(Dimension),又被称为维数,在数学中,它是独立参数的数目。而在物理学和哲学的领域内,维度则是指独立于时空坐标的数目。
让我们从物理学角度详细阐述维度:
· 0维就是一个无限小的点,没有长度。
· 1维则是一条无限长的直线,且只有长度。
· 2维变成了一个平面,由长度和宽度(或部分曲线)组成了面积。
· 3维则是在2维基础上加了高度之后,组成的体积。
· 4维开始在2维基础上分出了时间、空间。一般情况下,人们说的4维是指物体在时间线上的转移。并且,4维准确来说有两种:四维时空(三维空间加一维时间)和四维空间(只指四个维度的空间)。
· 5维则来自于四维运动,即四维运动产生五维。

广义上讲:维度体现的是事物之间“有所关联”的抽象概念的数量。
这个“有所关联”的抽象概念,既可能是多个抽象概念联系而成的抽象概念,也可能与其中任何一个组成它的抽象概念都有联系。而组成这些抽象概念的个数,就是变化的维度。维度成立的基础,是一切事物都有相对联系。
如果从哲学角度看,所有人观察、思考与表述某事物,都有一种“思维角度”,在此可以简称为“维度”。
比如,当人们观察与思考“月亮”这一事物时,人们会从月亮的“内容、时间、空间”这三个角度去思考或描述;也可能从月亮的“载体、能量、信息”这三个不同的思维角度去思考或描述。
因此,从以上我们对维度的解析来看,人的沟通,既受到自身心理发展状态的影响和左右,又受到自身学识、思维深度等智慧方面的影响和制约。鉴于这两者的作用力,人与人之间的日常沟通,往往会出现很大的差异。
我们会明显感觉到与某人沟通时,信息传递效果不对等。
在这种情况下,高纬度的人会降低思考维度,以使低纬度的人能够跟得上或理解自己的观点。而在社会学层面上,降维沟通往往意味着“利用”或“打击”,而非对等的沟通。
因为,当高纬度生物,发现低纬度生物处于比自己低的低段位状态时,自然而然就会采取错误方式去故意诱导低段位生物,做出有利于高段位生物的举动。
- The End -
作者 | 神奇小小
编辑 | 一粒米
第一心理主笔团 | 一群喜欢仰望星空的年轻人
参考资料:《Journal of psychosomatic research》
Carbery, J., & Buhrmester, D. (1998). Friendship and need fulfillment during three phases of young adulthood. Journal of Social and Personal Relationships, 15(3), 393–409.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