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个水龙头》背后的秘密
人类利己本性问题的提出
以下视频,据说是上海福州路17号,我截取了一小段:
如此精致的
井水不犯河水的
利己主义安排
会不会是
来自远古的
大自然的奇妙设计
视频中,我们知道他们邻里关系相处不错,生活中我们知道人性善良,也有互相帮助的美德,但到底怎么理解这12个水龙头,那“行为艺术”般地密集铺排?
看似夸张和“奢侈”的背后,一定隐含着某种神奇的力量,这简直像小时候急切想看连环画《12把椅子》那样,感觉里面住着一个大大的秘密。
常识告诉我们,在这样一个狭窄的空间里,12个水龙头和12个水表,看上去并非是一种特别符合经济原则的安排。
就像早年“72家房客”,很多公用厨房不仅煤气,甚至电灯都是各拉各的开关,本来一盏灯就可以解决的照明,却被分解为无数缠绕着的线缆和灯头,像藤蔓爬满了灰黑的墙壁,人们就这样相安无事地生活在各自温馨的光线下。
社会究竟是怎么约定的?
人们到底是如何商量的?
想当年上山下乡插队在知青点,说好大锅饭、轮流值班的,走着走着就散了。无论表面上大锅比分灶具有多么巨大的科学和成本上的优势,终究在广袤的大地上,随着时间的推移,曾经热气腾腾的大锅还是被“费柴费力”的小灶给顶替了。
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的改革,不就是把一个大水龙头切换成18个小水龙头吗?“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本不是什么了不起的制度发明,可一旦承包到户,奇迹就发生了,从1978年11月24日晚上偷偷按下那18个红手印,到1979年10月,一年不到,小岗村打谷场上一片金黄,经统计,当年粮食总产量66吨,相当于全队1966年到1970年5年粮食产量的总和,面对同样的人,同一块地,即便马克思和凯恩斯可能也会对这一“奇迹”赞叹不已。
12个水龙头的后面,是一个什么样的利益主体?
什么才是真正的成本和效率?
利己而不损人的天性,也许才是成本和效率之源,它之所以能远远高于一切“大锅饭”,是因为它源于大自然最深厚的伟力。
如果不是有利可图,当年山东的农民凭什么拉着板车风餐露宿、艰难跋涉五百公里,把大蒜送到北京西单菜市场的摊位上?这弯弯曲曲的一路汗水究竟是什么样的“神迹”?
为什么亚当·斯密会说:
“人在自私这一点上,是完美无缺的”?
人类利己本性的几条思考线索:
一、群体和个体选择的差异
群体选择论认为,所有被选择下来的群体应该是利他的。
假设有两个群体,A部落全部成员都是利他的,B部落成员都是利己的。当两个部落间发生战争,在战斗力均等的情况下,请问哪个部落更容易获胜?
答案当然应该是A,因为A部落所有成员团结一致、同仇敌忾。于是,被历史保留下来的只能是A部落。
个体选择论认为,所有被选择下来的个体应该是利己的
在个体选择论看来,群体选择论有个漏洞:
如果深入到事物的内部,就会发现:任何一个群体中,总有变异出现,比如A部落中会有少数几个利己的人,事事考虑的首先是自己的利益,结果会怎么样呢?
个体选择论的回答很简单:那些自私的利己者会在先天的、毫无私心的利他主义者群体里获得最有利的发展,他们的子代也会大量繁衍和受到最妥帖的照护。
因为天然的利他主义者甚至愿意牺牲自己的性生活,一心一意成全别人的孩子,经过无数代的缓慢筛选,所有保留下来的应该都是利己的人。
二、利他的成本太高
大自然最聪明的地方就是,它喜欢用最简单、最直接的办法解决问题。
操作成本高
一个经济学古典假设是这样的:如果在某个原始部落里,所有人都是毫不利己专门利人者,那么,即便吃顿饭这么简单的事,也会被弄得复杂万分,因为大家都会争先恐后抢着为别人打饭、夹菜甚至喂汤,手忙脚乱的结果,总成本就会增加。
更何况每个人的胃口不同、偏好迥异,毕竟别人并不比自己更知道今天我想吃什么,于是浪费就产生了,这种人性设计不符合上帝追求的经济和简单原则。
信息成本高
个体生命是一个极其复杂的系统,进化后的结构和功能理应高度统一。大自然不可能做下面的傻事:
一方面把每个人所有的欲望和需求,包括哪儿疼、哪儿痒这些最细微的信息报告给大脑。另一方面,却又让自己的大脑费尽心力去揣摩和操心别人的痛痒。
毕竟:
大脑的目的就是以最有利的方式,协调我们所有其他器官有利于我们的生存。
——戴维.迈尔斯
所以,每当在超市货架上看到被小心弃置的面包等,总会感慨那些本来很想买那个面包,但经过纠结和犹豫,最后还是决定放弃,并从购物车里剔除的某个老人,心疼之余,还有庆幸,因为此时此刻,他才是全世界唯一最了解自己的“最佳利益均衡点”的那个人。他的行为完全符合经济学对人性的两个假设:理性和自利。
三、与生俱来的利己本性是大自然的初始设计
自私是动物的主流
所有生存下来的动物,无一例外都具有利己本能。即便因变异偶而出现利他的帮助行为,也可能只是一种高级和复杂形态的利己。
这是生命经历几十亿年进化的最终选择。人脱胎于动物,人类几百年、数千年的社会进步和伦理教化,根本来不及对抗几十亿年积淀在生命底板中的终极本性。
自私是植物的本能
地表上存活下来的所有植物,从最原初的蓝藻开始,所有界、门、纲、目、科、族、属,凡是历经亿万代自然选择的一切植物,包括一颗马铃薯,它的根系菌瘤也不肯发育出对抗自己的功能:即专门排斥自己根部土壤中的营养物质,而去帮助别的马铃薯活得更好。
更广泛的情形是,植物间对生存资料的争夺每分每秒都在进行,植物顶端效应就是一例。
自私是平静的,它是自然力量,你可以说,树也是自私的。
——罗·路·史蒂文森
向心引力是物质的真相之一
所有的物质都具有一种向心力,或者叫做内驱力,就是把附近的一切物质吸引到其自身,地球对苹果和月亮的吸引是如此,太阳对地球的吸引也是如此,银河系对太阳的吸引更是如此,大质量物质和能量天然地具备一种内趋本能,人类个体汲取养料的过程在本质上也是这一自然行为的表现方式之一,是大自然内驱力的人类表现。
四、基因层面的利己本质
达尔文进化论虽然解释了生命在个体层面的自然选择,但难以从根本上解释个体间的某些利他行为,比如父母对子女的无私保护、亲属间互相帮助的利他动机。
自从理查德·道金斯把进化逻辑切入了基因层面,很多疑问就获得了合理解释。
道金斯认为:进化的主体主要不是生物个体,而是“寄居”在生物体内部的基因,人只是基因的一个载体。基因有两个特征:长寿、自私。
母爱是基因的本能
当很多母亲说:“为了我的孩子,我可以牺牲我的生命”时,有人认为这是一种高尚的利他,是伟大的母爱,其实这句话是基因通过母亲的口喊出来的。所以“父母爱孩子”不是简单的利他,而是利己,这个“己”就是基因。
事实上整个生物界,所有被选择下来的一定是爱孩子的基因。可见,父母爱孩子只是动物的普遍性,孩子爱父母,才是伟大的人类性。
爱情为什么是自私的?
迄今为止,下面两个事实也许具备了最完美的利己主义特征:
第一,自然界,主要是动物界,从未发现过主动转让或赠予配偶的行为。反而,动物的交配权之争往往比生存权之争更加惨烈。
第二,人类社会不仅没有进化出对爱情的利他性分享冲动,更重要的是,各种文化均没有对分享爱情的行为有过道德赞美。
奇怪的是,人类在漫长的社会化进程中,爱情的独享性质从未被突破过,甚至“爱情是自私的”、“爱情是排他的”论调还被赋予了道德内涵。
其根本原因就在于——基因的最核心利益是繁衍,而核心利益是不可分享的。
类似王昭君那样的“和亲”行为只能发生在群体间,个体则不可能出现。因此,作为个体的后代,就绝不可能携带爱情利他主义基因。
“爱情是发生在我们身上为了延续物种的一个诡计”
——小说家曼厄姆(1874-1965)
五、利己虽合理,克己更高贵
有一句古老犹太哲言说得很到位:
“If I don't think of myself, who am I? If I only think of myself, what am I?”
如果我不为自己着想,那么我是谁?
如果我只为自己考虑,那我算什么?
所以,下面这两句也才能直抵人心:
黑夜给了我黑色眼睛
我却用它去寻找光明
——顾城
当文化和宗教随着物质生活的相对丰沛渐渐沁入个体的精神骨髓后,人类的理性主义和崇高的“超我”会渐渐对冲我们的原始本能,使这个社会不至因为“利己与利己”的冲突而造成集体损伤。
法律、道德和宗教的建立,其出发点也是为了让每个人的利己或者雄心都能得到公平、合理的发挥,从而最大化地获得“最大多数人的最大幸福”,直至所有人的幸福总量增加。
落实到制度设计上,一切制度安排,最终都取决于对人性的假设。
凡是承认人的利己天性是一种自然力量,就必然得出以下两条推理:
顺应这种自然力量,激发每一个体的积极性,这就必须尊重个人的诚实劳动,并保护这一劳动所创造的合法的私有产权,从而实现社会总财富的良性增长。
约束这种自然力量,特别当它与公权力结合时,那就必须规范权力的边界,并警惕权力的腐败,从而建立起有效的制衡和监督机制。
换句话说,人的利己天性是存在的,但却是需要制约的。
看不到前者,就是跟上帝作对。
看不到后者,就是跟自己作对。
否则,两者都将遭到历史残酷的报复。
正如赫胥黎在其伟大著作《进化论与伦理学》中断言的:
一个否定这种天性的社会,
必然会被外部力量所消灭。
一个被这种天性统治的社会,
必然会因内部斗争而毁灭。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