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普通的中年妇女,凭什么一周“骗”钱30多亿?

【 蘑菇心理  第1752天 】

 ◆ ◆
文 | 实用菌

 01 

电影版《你好,李焕英》在大年初一上映,上映不到九天,便收获了超过37亿元的票房。

实用菌也是二刷电影,不仅贡献票房,还贡献了眼泪。

有网友说,“我宝”那句出来的时候真的直接泪奔。

我以为我可以牺牲我自己改变你往后的命运,没想到你愿意过的就是摊上我的这一生。

也有网友说,最戳我的就是,在知道了48岁的李焕英是穿越回去的后,想起那句“我觉得我这辈子过得特别幸福,怎么就不相信我呢?”

今天,我们就根据这部电影,从心理学的角度来探讨一下什么是幸福。

 02 

晓玲穿越到1981年以后,为了让妈妈过上有钱人的生活,努力帮助沈光林追求李焕英。

但是李焕英最终还是选择了那个与自己相恋了三年的,普通的锅炉科工人贾文田。

她虽然爱跟王琴打嘴仗,但她的内心并不是真的追求物质条件的优越、金钱上的满足。

在有钱有势的人和自己真正喜欢的人面前,她还是选择了听从自己内心的感觉。

其实李焕英根本不羡慕别人,平平凡凡的日子就挺好。

幸福的生活,在不同的人的眼中的定义是不一样的。

有钱的生活不等于好生活,有钱的人也不等于能带给你幸福的人。

当一个人在选择伴侣的时候,把金钱和权势放在第一位,婚后的生活也不一定幸福。

在网上的解忧树洞看到过这样一个女生的提问:

她说婚前看中了男方的家庭条件,一家人对她也不错,但是结婚以后就全变了,感觉除了生活条件好,其他的什么都没有。

月子里堵奶、胆结石,不仅感受不到丈夫和婆婆的关心,反而在这个时候冒出来一句,过几年再生个二胎。

而且一直暗示让自己不要上班了,家里条件这么好,不需要她挣钱,感觉自己就像是一个生娃养娃的机器。

所以说,通过物质条件组建的婚姻不一定能够幸福。

为什么有些姑娘会把物质条件作为择偶标准的第一位呢?

其实这是一种内心缺乏安全感的表现。

“爱”在她们眼中,是一种无形的、虚无缥缈的东西。

而金钱、物质,是一种切切实实的存在。

这种物质上的满足,至少可以给她们带来一定的安全感。

但实际上,虽然物质条件是婚姻的基础,但不能成为衡量幸福的唯一标准。

连接你与真正的幸福的不一定是丰厚的物质条件,更多的是与伴侣彼此的尊重与欢乐。

所以对于李焕英来说,有钱有势的沈光林也许只能带给她优厚的物质生活。

而普通的工人贾文田,却能带给她希望的幸福感。

 03 

升学宴上贾晓玲的假录取通知书暴露了,她和妈妈灰溜溜的走在回家的路上。

贾晓玲跟妈妈说,“对不起妈,我太没出息了”,妈妈回过头,坚定地对女儿说,“谁说你没出息了”。

妈妈其实是一个很擅长“撒谎”的人。

她并不需要孩子成为自己的骄傲,只要健康快乐就好。

健康快乐这四个字,其实是许多母亲对孩子最大的期望。

影片中贾晓玲在得知妈妈也是穿越回来的之后,眼前闪过回忆的种种瞬间。

其实妈妈从来没有嫌弃过自己、甚至要求过自己。

李焕英对晓玲的爱,一直是鼓励和陪伴。

反观现实生活,很多父母对孩子的要求是很高的。

他们更希望自己的孩子可以成为“别人家的孩子”。

实用菌有一个朋友就是“别人家的孩子”。

小时候妈妈逼她学钢琴,没有童年、没有玩耍。

当然,妈妈的目的达到了,的确培养出了优秀的孩子。

但钢琴,这个她最擅长的东西,却成为了她一生的阴影。

也许,对于一些父母来说,孩子有很多艺术特长、上名牌大学、挣大钱,才能获得幸福。

但是对于李焕英来说,晓玲的幸福,就是健康快乐。

虽然晓玲没有考上一本的大学,但她在妈妈的眼中,依旧是耀眼的。

孩子能够出人头地,父母也许会对他们的生活少一些担忧。

但如果没有健康快乐,所谓的成就也将变得毫无意义。

也有很多像晓玲一样的孩子,他们总觉得必须要成为父母的骄傲。

每天都很焦虑,感觉到了一定的年龄就要组建家庭,在工作上也得取得不错的成绩。

但其实父母对你的一切期望,只有一个目的,就是希望你能够健康快乐。

所以,做你自己就好。

幸福其实很简单,按照自己的定义去选择生活,真正爱你的人,就会为你感到幸福。

 04 

穿越后,贾晓玲一直在努力想改变妈妈的命运。

妈妈也不停地向女儿传递我这一生很幸福:我的婚姻、家庭、孩子,我都觉得很幸福。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选择,每个人对幸福的定义也不同。

平凡的日子有平凡的幸福。

钱够花就好、这个人自己喜欢就好。

不需要孩子出人头地、多有出息,只要她健康快乐就好。

我们努力工作、竭力生活,无非是想获得快乐,满足地生活。

快乐且满足,便是幸福。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