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昌 · 有一种秋游叫写生
当学生的阶段,每一次去秋游伴随着周记作业。
秋游周记你会写什么呢?景色,以及触景生情。试想语文老师要看四十多份同类项作文,正在审美疲劳时,递上这卷北宋赵昌的《写生蛱蝶图》会有什么效果?
传赵昌 写生蛱蝶图
对于每一个学习工笔画的同修来说,临摹宋画多从折枝花卉开始,等到临摹《写生蛱蝶图》已经是有一定基础:先用一条略带方折的线,将画面切割成陆地和动植物领空两部分。如果只是像平常那样“读图”的话,你先看到草丛、荆棘、野菊、霜叶、三只动态的蝴蝶和一只蝗虫。
等等,还有密语在这些物中隐藏着。如果读懂这些密语,或许你能与赵昌“共情”。究竟是怎样的游兴让他兴致高涨地接着完成这样一幅“近景”描写?
陌上花开,可缓缓归矣
首先,这位画家热爱生灵的那份心比你热烈。起码他知道,这是一只即将“临盆”的蝗虫。仔细看,画这只蝗虫,尾部多了个“刀鞘”,这就是“产卵器”,它相当于“打桩机”。在松软的泥土表层探下去,将虫卵注入土层,可以保护虫卵越冬。蝗虫会在夏、秋两季产卵,此刻它正停在一片叶子上酝酿,要抓紧时机了。
蝗虫用产卵器“打桩”产卵的视频网上有很多,大家有兴趣感受一下“刀鞘”的“锉力”。
繁衍子孙的不止是蝗虫,还有天上飞的两只小一点的蝴蝶。宋人的“细致”并不止于把物的外形、比例、颜色、质感画得“如实”,而是拉长了“时间轴”,这两只蝴蝶在画的时候,胭脂、朱膘、曙红都要用到,强调它们是“女生”。雄性的斐豹蛱蝶是黄色的,雌性的斐豹蛱蝶则有醒目的红色。
能吸引蝴蝶来的地方,应该至少满足一个条件,要么有蜜源,要么有水源,很多人说,画面应该是在一处岸边,我也认同,这是一处小湿地,可以吸引蝴蝶来吸水,顺便找到幼虫借宿的地方产卵。
很多人辨识画作,靠画上的款识,但是在这张画上,三个明确的题诗都不作数的,可以说是各说各话。好比乾隆皇帝的御诗破坏了原来的构图,更不把自己追求长生不老的心思藏着掖着:青虫出菜甲,起复化为蝶。蝶已不复虫,生灭迅交睫。翻栩飘秋烟,迷离贴露叶。炼得长生术,金丹了无涉。
元代书家冯子振可能是皇亲贵戚座上宾而有幸赏卷,但只能匆匆一督,见到三只蝴蝶和蝗虫,急急地附会到当时小巧轻快的小舟“舴艋”上,将蝴蝶联想成滕王笔下的蝴蝶(未有传世作,所以变成传说):蚱蜢青青舴艋扶,草间消息未能无。尺绡何限春风意,约略滕王蛱蝶图。
至于元朝的赵岩是收藏此画的公主身边的红人,他的诗句:
粉翅浓香共扑春,林园仿佛落花尘。谁教草露吟秋思,惊觉南华梦里人。
词句中都是女性喜欢的元素,其中”落花尘“后被用作《西厢记》中的唱词,意思是落花碾作尘,莫误了青春。
其实,这些情思都是作诗的人自己加戏罢了。在画面上与昆虫互动的是那棵踞在画面左边的大叶植物。在临画的时候,蝗虫身下面有一处圆圆的物体,结合花的外形一起看,我更愿意相信这是萝卜。
而且这种萝卜因该是一种心为淡紫红色的供生吃的萝卜,名字追溯一下,就是比“心里美“更雅的名字”紫菘“,正因为这个名字拗口,所以很多人说成”子孙“。将错就错,它变成了子孙延绵的代名词。还不止如此,等到萝卜开花,这萝卜是不能吃了,因为萝卜心已经糠了,这一茬的萝卜就是等着收种子,来年再下种种萝卜的。这用途才和它” 紫菘(子孙)“贴切。
十字花科花粉多、雌雄蕊外露,是蝴蝶喜欢的蜜源
说到这里,换你是赵昌,经过一番取舍,临盆的蝗虫、象征子孙的萝卜、还有可能有孕在身的雌蝶,在草叶开始衰败时,却同时出现且孕育着生命。认真爱着自然的人,会读懂秋意,哪怕半壁赭石基色!
当然,即便你不像我这样各个细节去“抠“,你也可以感受到画家想要表现的“安逸“,画家对这一角田陌发呆时转的心思是有知音的,与郑板桥的大白话对联”白菜青盐糙米饭,瓦壶天水菊花茶“如出一辙,这时退休或半退休状态的人,经常挂在嘴边的吧……
画面上最精彩的印章是这枚大气的闲章“秋壑”,就是为这幅画定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