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陵降匈之后,汉武帝夷其三族,为何后世还有众多李陵后代

公元前98年,汉武帝获悉李陵帮助匈奴练兵,一怒之下夷其三族,此后陇西一带士人都以李陵不能死节而累及家族为耻。

过了700余年之后,唐朝李氏认为祖上出自陇西成纪,于是自称是李广之后。公元648年,自称李陵后人的黠戛斯部落(位于如今俄国叶尼塞河上游)来唐朝贡,与唐太宗李世民成功认亲。公元708年,唐中宗旧话重提:“尔国与我同宗,非它蕃比”,再一次肯定李唐与李陵是同宗关系,都是李广后人。

既然因为李陵降匈,导致被夷三族了,那么李广断子绝孙了吗?唐朝宗室自称李广之后,又从何谈起?

公元前99年,李陵率领5000步兵北上,主要战略目标是观察与吸引匈奴兵力,《汉书》记载汉武帝命令他“以九月发,出遮虏鄣,至东浚稽山南龙勒水上,徘徊观虏,即亡所见,从浞野侯赵破奴故道抵受降城休士,因骑置以闻。”

但不幸的是,李陵遭遇匈奴主力,被匈奴三万多骑兵包围,血战八天杀敌1万多之后,李陵投降了匈奴。得知李陵已降匈奴,武帝大怒,司马迁为之辩解而被处以腐刑。很久之后,汉武帝悔悟,知道李陵降敌是因为没有救援,于是派使者慰问赏赐了李陵的残部。李陵在匈奴一年后,武帝派因杅将军公孙敖带兵深入匈奴境内接应李陵回国。

公孙敖无功而返,对武帝说:“听俘虏讲,李陵在帮单于练兵以对付汉军,所以我们接不到他。”武帝听到后“族陵家”,夷其三族。

所谓夷三族,是秦汉时代的一种刑法,但具体是哪三族,史书上却有不同记载。

1,父、子、孙三族,《周礼·春官·小宗伯》:“掌三族之别,以辨亲疏。”东汉大儒郑玄注:“三族,谓父、子、孙。”

2,父族、母族、妻族,《后汉书·杨终传》:“秦政酷烈,违啎天心,一人有罪,延及三族。”李贤注引《汉书音义》:“父族、母族、妻族也。”

3,父母、兄弟、妻子,《史记·秦本纪》:“法初有三族之罪。”裴骃集解引张晏曰:“父母、兄弟、妻子也。”

可见,不管按照哪一种解释,在汉朝的李陵一系肯定没了。史书记载,李陵的母亲、妻子、儿子都被杀,其中李陵之子姓名史书没有记载。但李陵一系没了,不代表李广断子绝孙

李广一共有三子,即:长子李当户,次子李椒,幼子李敢。

1,长子李当户,在汉武帝时做过郎官。有一次,韩嫣与汉武帝玩耍时,韩嫣的行为有些放肆不敬,李当户看了很愤怒,上前打跑了韩嫣,得到了汉武帝的赏识。李当户死于李广之前,李陵是其唯一儿子。

2,次子李椒,汉武帝时当过郎官,曾任代郡太守,在李广死之前去世,无子。

3,幼子李敢,公元前119年的漠北之战中,李广迷道获罪自杀时,李敢以校尉身份随霍去病击左贤王,立下大功,被赐爵关内侯。第二年,李敢怀恨父亲之死而击伤大将军卫青,但卫青没有声张。后来李敢到甘泉宫狩猎,被骠骑将军霍去病射杀,留下一子李禹

因此,李敢去世之后,李广后人只有李陵与李禹二人。李陵降匈之后,李广一脉在国内还有李禹,因李禹不在李陵三族之内,所以未受李陵事件牵连

不过,李禹命运不好,公元前91年的巫蛊之祸中,李禹受到牵连蒙冤而死,好在留下了一个儿子李承,据说后代有凉武昭王李暠、李虎、李渊、李世民等。

可见,唐朝宗室是源自李广幼子李敢一脉,当然学界对此还有不少争议,认为唐朝宗室最多只能追溯到凉武昭王李暠这一代,往上可能有攀附历史名人之嫌。十六国时期,建立西凉割据政权的李暠,自称是李广十六世孙,但只是“自封”而已,真相如何很难说得清楚。

除了李唐是不是李广后人难以考证之外,李陵后人就更传奇了。

1,五胡乱华至南北朝时代,自称李陵之后的胡人不计其数,其中最出名的是建立北魏帝国的拓跋珪,就自称是李陵后代。当时李陵降敌,匈奴单于将拓跋氏嫁给了李陵,由于当时胡族随母姓,于是李陵后人就成了拓跋部落。又因为拓跋部落与鲜卑人通婚,进而发展成拓跋鲜卑部落。

2,李陵降敌之后,匈奴单于很看重李陵,把女儿嫁给他,立他为右校王,后来又立他为坚昆国王(如今俄国叶尼塞河流域),坚昆国与上文谈到的黠戛斯部落位置大致相同。唐初,黠戛斯部落朝贡兼认亲,自称李陵后裔的黠戛斯黑眼黑发,普通黠戛斯人却赤发绿瞳,不知道李世民是出于政治目的,还是真的认可他们是李陵后裔,最终举办了一场成功的、胜利的、圆满的认亲大会。

黠戛斯人非常传奇,除了一直是唐朝坚定的盟友之外,多次参与唐朝对突厥的军事行动,还曾击败回鹘一统漠北,如今我国少数民族柯尔克孜族和中亚的吉尔吉斯人,就是黠戛斯人的后代。

3,公元581年,杨坚受禅登基,封李穆为太师,位列三公。而这个李穆,《隋书》记载是“李穆,字显庆,自云陇西成纪人,汉骑都尉陵(李陵)之后也。陵没匈奴,子孙代居北狄,其后随魏南迁,复归汧、陇。”李穆自称李陵之后,后来迁回故里陇西成纪。只是,李渊自云李广之后,李穆自云李陵之后,但两者关系却很一般,唐朝建立之后,李渊对李穆一脉也没有什么关照,奇哉怪哉!

李陵被夷三族之后,李广肯定没有断子绝孙,只是李禹是不是繁衍了李唐一族值得怀疑。至于自称李陵后人的,就更值得怀疑了。笔者认为,其中更多的可能是借助李广、李陵的历史名声,李唐借助李广威名,进一步彰显政权的合法性,胡人借助李陵之名,降低中原汉人的抵触心理。

参考资料:《史记》、《汉书》、《隋书》、《旧唐书》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