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观笔记152】唐人的心镜 2024-08-07 09:37:57 大家好,我是小蚂哥。在我国近千年的园林发展中,总有一些不为人注意的细微之处,却有着深刻的寓意。这期我们就来聊一个小小的物件“盆池”。时间退回到唐朝,地处长安的唐朝的文人间流行着一种水池叫做“盆池”。对于有钱有势的王公贵族当然可以在自家的庭院中凿池疏泉。大明宫太液池但对于一般文人,或者中下级的官僚,在干燥的华北大地上,即便有园池建设的打算,也未必能达到目的。水在华北是非常珍贵的资源,根据统计,华北平原降水量常年不足,再加上大面积的耕地需要巨量的水源,华北地区可以说常年处于缺水状态。在这种情况下,想要在庭院中凿池疏泉,而且让水池需要保证常满更是难上加难,所以这时文人想要欣赏水景,就要靠一点想象力了。“盆池”是什么呢?在文献中可以看出,是由于水源缺乏,只好在院子里埋下一个盆,把水倾注其中。盆是陶制的,比较不容易渗水,可以保存宝贵的水源。跟下图这个差不多吧~这可不是小蚂哥编的,唐朝诗人韩愈写过《盆池五首》,其中第一首就描绘了盆池的样子:老翁真个似童儿,汲水埋盆作小池。一夜青蛙鸣到晓,恰如方口钓鱼时。唐朝的盆池的图片肯定是找不到了,但这种盆池从诗中描绘的感觉特别像欧洲庭院中的reflect pond(反光池)唐人有一篇《盆池赋》写道:达士无羁,居闲创奇。陷彼陶器,疏为曲池。小有可观,本自挈瓶之注;满而不溢,宁逾凿地之规。原夫深浅随心,方圆任器。这种盆池可看不出大江大海的气势,它是用来观“池光天影”的,也是用来自省的,一般放在庭院中间,以方便反射天光。 当然盆子并不一定是陶盆,有时也可能是石盆。但两者的使用是不同的。陶盆要远离树荫,花丛,以便完整地反应天光。石盆由于斫石不易,可能不一定要埋在地下,而是和园中的树木花草形成一种雅致的组合。所以我们今天看到的日本庭院里的蹲踞,池上有竹引泉,池边有松,可供浴鸟振翼,其实就是唐朝的石制盆池。唐代有园池狂魔白居易,之前我们聊醉白池的时候也说过,他对于池子的痴迷程度,一天也不能看不到池子。但宦海沉浮,有时确实没有办法,所以“盆池”就是一个完美的替代品。白居易写过一首《官舍内新凿小池》。帘前开小池,盈盈水方积。中底铺白沙,四隅甃青石。……最爱晓暝时,一片秋天碧。白居易颇有童心,有时还玩玩水,漱漱口,可以说是多用途的。诗中最后一句“最爱晓暝时,一片秋天碧”,说明了盆池的最大用途还是在日落的时候,反映天光。其实如果你从形态上来看,这种小型的水池似乎并不能表达自然,或者模拟自然,而是当做一种心镜。文人每天观赏盆池就像照镜子,思想也会不由自由地开始自省。这和禅宗上颇有一些精神的相通。但是唐朝为何会产生这样的水池观呢?盛唐时期,中东文化经由西域传至长安,唐文化中融入了很多波斯的色彩,从金银器,陶瓷器的造型到音乐歌舞,无不受到中东文化的影响。大量的外国人涌入长安也带来了自己的生活方式。唐朝“安史之乱”的始作俑者安禄山,当年给唐玄宗表演的就是从西域流传过来的胡旋舞。再结合盆池在庭院中的位置,我们可以大胆推测,“盆池”就是波斯和伊斯兰文化中庭院中心的方形或圆形水池。在它们的文化里,庭院中央的水池相当于天堂。从天堂流出东西南北四条河流象征着维系人类生存的“水、酒、乳、蜜”。这个中央的水池像一面镜子反射了四周的景物,颇具有哲学意味的象征。所以很可能在这个时期被引入中国,并且中国化了,为中国文人的想象力所润饰。然而其基本的反应天光的虚幻的精神却没有改变,为每一位文人所乐道。所以他们非常注意水面的平静,清洁,宁愿违背自然之理。唐代有一位自号弘农子的,写了一篇《小池记》,记述了他自建小池的故事:他的小池在竹斋前,并不是盆池,周有三十步,四周还种了花木,最妙的是他不喜欢池面上有杂物,片叶寸梗都不能容忍,要童仆们不停地清除。朋友们来访不免觉得这是过分的辛劳,并无价值。但弘农子却不以为然,池小就没有用吗?比起长河大川来,它固然无农渔舟楫之利,但也没有这些活动带来的扰动。他把这座水池看做静态的镜子,比喻他的心性。故曰:“故吾所以独洁此沼亦以镜其心也。”可见盆池就是文人内心的透射,是一块绝不可能被环境玷污的净土。到了宋代,小池虽然被偶尔使用,其意义则已大为改变,小池逐渐成为小型自然水域的代名词,人们不再排斥所招来的生物的活动。而更喜欢池子变为一个充满了生活的戏剧的舞台。宋朝建的沧浪亭虽然静观水池的心态和唐代的“心镜”似乎并无不同,但是景观对象是自然的生态与生命的美感,不再是虚幻的影子中寻找自己的存在了。不论是唐人的盆池,小池还是宋代以后的小型自然园林,都属于静观艺术的范畴。在精神上是内省的,为供园主修身养性时观赏之用。这是一种完全属于个人的,用来寄以玄思的艺术。中国的园林原来就是一种心境的表现,与真正的自然有别,所以广义地看来,一切远景都是心镜。这种观念是抽象的,现代的,可以连结上现代生活环境的创造。然而在精神上又是传统的,内省的,重于心性修养的。文章写道这里本应该结束了,但你有没有思考过盆池这个形式在今天有没有传承下来?当今的现代园林中盆池又会以什么样的姿态出现呢?各位读者有住过四合院的历经吗,宅院的中庭都会摆放一个水缸。从风水上讲这是聚天降之水,汇荣华富贵的风水缸,但从另一个角度讲,这不就是盆池在中国文化中的传承吗?今天只要我们有个院子,哪怕只是个阳台,都会想摆一口缸,种莲养鱼,更重要的是透过荷叶反射出另一个自己,不是和盆池的原本的意义一脉相承吗~在新一代优秀的中国设计师手中,盆池也被重新诠释,发扬了中国园林的文化精神。朱育帆老师在17年柏林园博会中设计的独乐园中心就是中国的盆池。张唐在苏州樾园中也有类似盆池的设计王向荣2012年新加坡花园节展出的心灵的花园中间的盆池小蚂哥和小蚁君在广西园博会设计师园中设计的盆池anyway,通过这些例子小蚂哥想说的是:之前经常听到一些中国园林古板腐朽,缺乏传承,没有西方园林保护好的言论,每每听到这些,我都会愤愤不平,中国园林的包容度和内涵的丰富程度超乎我们大部分人的想象,园林各种浪漫的想象在今天看来也是顶级的创意。比如在司马光独乐园中就把天然的竹子编成亭子,随着竹子生长,户外就会长出一个有生命的空间来。试问这种创意在今天你见过吗?这个我们回头细细聊。所以这篇文章的最后,我想借用一句话:“幸福不在我们身外,但我们多往身外找;幸福源在我们心中,但我们少往心中寻”我想这句话放在中国园林中也同样适用。这期就到这里吧,我是小蚂哥,一个热爱景观的人,蚂蚁景观,以小见大,我们下期见吧~ 赞 (0) 相关推荐 小园极则与造景典范:网师园 周导讲园 许多研究传统园林的学者都有一种「抑清扬明」的倾向.他们认为清代园林过于繁复,为了承载更多的功能而增加建筑数量与体量,假山堆叠与室内外陈设也日趋复杂,失去了简洁疏朗的环境氛围,尤其是失去了唐宋 ... 【景观笔记153】人类最早的景观——蛇丘serpent mound 大家好,我是小蚂哥.你想过人类已知最早的景观长什么样子吗? 在写<景观笔记>专栏的时候,我时常都在想这个问题,人类第一个景观是什么?为什么而建?为此我查阅了很多书在众多雕塑家和景观设计师口 ... 怎么一口气记住所有景观前沿【景观笔记】 大家好,我是小蚂哥.这次我们聊一个难度非常大的话题.很多小伙伴在复试和面试的时候都会被问到各种景观前沿的问题. 小蚂哥之前也写过一篇文章专门总结了这几年比较流行的前沿和理论.但我和你们一样都是普通人啊 ... 【景观笔记】建筑景观理论的降维打击——“宇源建筑”诞生记(上) 本期部分图片来自网络,其余均为作者自绘,侵删,转载请注明 大家好,我是小蚂哥.好久没有写景观笔记了,不是小蚂哥不愿意写,是看的人实在是太少,如果你喜欢这篇文章还请转发分享,让更多人看到小蚂哥的努力~ ... 【景观笔记】四个天下第一集于一身的园林——何园(上) 大家好,我是小蚂哥.之前我们讲过了片石山房,这期我们来扒扒何园. 片石山房的传送门: 石涛的人间孤本"片石山房"(上)[NO.72] 石涛的人间孤本"片石山房" ... 【景观笔记】艺圃——园林意境的典范 部分图片来自网络,侵删.文字部分部分引用了豆瓣文章:艺圃的三种时间尺度 大家好,我是小蚂哥.我们的古典园林景观笔记终于写到了艺圃. 这可不是小蚂哥懒,要知道古典园林想要吃透,融会贯通再和大家分享出来, ... 【景观笔记】园林意境的升华——诗文 本文部分观点和图片来自网络,并参考了杨鸿勋先生的<江南园林论>. 大家好,我是小蚂哥.最近正值暑假大家有没有去园林中避暑呢? 这期我们来聊聊园林和绘画中的诗文 不知道大家注意到了没有,在古 ... 【景观笔记】贝聿铭和他的香山饭店/NO.105 大家好,我是小蚂哥.5月16日现代建筑领域的最后一位大师"贝聿铭"贝先生去世了. 当天小蚂哥就决定要好好写一篇关于他一生最特殊的一件作品--香山饭店.但苦于水平有限,在读过论文库里 ... 【景观笔记】日本园林中的石文化(上)/NO.106 大家好,我是小蚂哥.很多人都在我的后台回复枯山水,看来大家对日本园林的兴趣很高啊,那么这期我们就来聊聊日本园林中最最最常见,最最最经典的元素--石组. 其实无论是哪种园林,石组都是不可或缺的,中国园林 ... 【景观笔记】日本园林中的石文化(下)/No.107 大家好,我是小蚂哥.我们上次说到日本的石文化受到三种文化的影响,他们分别是: 1.从中国道家演变的朴素的哲学思想 2.中国佛教禅宗思想 3.巨石崇拜演变的单纯风景式的表达 我们上次说的三尊石,须弥山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