橡树 | 南口会战:罗团阵地,坚如磐石!

抗日将领罗芳珪。

【全文近万字,阅读时间估计26分钟】

罗芳珪出生于湖南衡阳市衡东县的一个书香家庭。

无论童蒙私塾、新学小学和后来考入湖南极具名气的湖南私立岳云中学,罗芳珪学业一直都是上佳,深得其父母、师长喜爱。

他本该是一个书生。

然而,1925年夏,罗芳珪在中学毕业后却没有继续学业,而是与堂兄罗芳中相约,结伴经武汉、上海,乘海轮到了广州,考入了黄埔军校第四期步科学习。

黄埔四期步科为黄埔前六期里面,最是人才济济的一期。

其中,黄埔四期尤以红军将领刘志丹、林彪,抗联将领赵尚志、国军名将胡琏、李弥、阙汉骞等,及第74军两任军长张灵甫、邱维达,解放军和越军的双料将领洪水等人,名气最大,最为军迷了解。

相较之下,罗芳珪敦厚少言,既少谈主义,也少交朋友,更少有故事,每日抓紧学习操练之余,他的黄埔生活看似缺少色彩、平淡无奇。

罗芳珪为人性格并不为他的黄埔一期学长及步科连长陈赓的欣赏。

不过,罗芳珪心性沉稳,上过新学,数理化基础扎实,因而他在学习现代军事功课方面颇具优势,等到数月速成学习结束,罗芳珪寻速成路径自学军事知识,对各类军事点透敏捷,却深得另外一位第四期步科连长、军校训练部特别官佐王仲廉的关注和欣赏。

黄埔军校毕业,王仲廉出任国军第1军第2师营长,罗芳珪即在王仲廉部下为排长、连长,参加北伐。

1933年,王仲廉升任国军精锐汤恩伯之第2路军、第5路军第10纵队之第89师师长,罗芳珪再王仲廉麾下担任营长。

此后,他先后率部随汤恩伯、王仲廉从赣东进入福建顺昌,攻打蔡廷锴的第19路军,平定“福建事变”。再从福建入赣东,参加了对中央红军的第五次“围剿”。

是年10月,中央红军开始长征。

1935年9月30日,随着中日关系全面紧张,原拟部署陕北的汤恩伯部第89师、第4师编成第13军,这是抗战爆发前夜中国编成的在华北、绥察应变日本入侵的一个主力军。

既然为抗战的主力军,第13军也就迅速调离陕北,部署往绥察一线。

彼时,日本加强对绥察、山西等地渗透,尤其伪蒙与日军勾结,使得局势十分复杂……为消除日军借助内蒙德王势力威胁,汤恩伯率部与傅作义合作,发起了1936年11月、12月的绥远抗战。

就此,第13军名副其实地成为了国军抗战第一军。

不过,鉴于中日《塘沽协议》约定的察、绥、冀现状条款,不给对日外交上留下南京政府军参加抗战口实,第13军参加绥远抗战,都用了阎锡山、傅作义的晋绥军番号。

以晋绥军番号参战的中央军第13军。

以当时中央军与地方军战力悬殊,尤其下辖第89、第4师这两个甲等主力师的第13军,更是国军序列首屈一指的精锐军之一。

因此,第13军毫无悬念成为绥远抗战的国军主力。

其中,罗芳珪为王仲廉第89师八十九师第529团团长,在关键时刻率部攻坚百灵庙,其部队进退有据,战术战法得当,深为汤恩伯嘉许。

日军在九一八事变之后多次发起侵华事件,绥远抗战为其唯一的失败。

此战以后,汤恩伯视罗芳珪团为全军头号主力团,多作嘉勉。

转眼,便到了1937年7月7日。

彼时,晋绥军与第13军卫戍绥察门户,日军寻衅不成,却在北平以西芦沟桥区域,以日军华北驻屯军第1联队与西北军宋哲元部第29军219团发生激战。

这是日军在绥远抗战失败之后,又一次中日军事冲突。

是夜,急欲建功的部署在华北、伪满、朝鲜的日军均是蠢蠢欲动。

次日,关东军司令官植田谦吉大将,参谋长东条英机中将即下令、动员了最精锐第2师团等部队进入战备状态。

同时,日军以关东军2个独立混成旅团、关东军航空兵向华北方向备战。

为此,植田谦吉大将致电东京,请战平津:

关东军做好随时出动之准备。”

7月中旬,宋哲元既想独占平津、华北,因而暗中策划媾和日本,以拒绝南京派出中央军进入平津、华北。

于是,就在宋哲元背着南京与日军和谈期间,日军借机在平津战区集结了5个精锐陆军师团,以及大量的战机、战车,完成了对华北战备。

事态空前危急,蒋介石含愤致电第29军,抗议宋哲元秘密与日媾和:

“中央已决心运用全力抗战,宁为玉碎,不为瓦全,以保持我国家之人格”

然而,晚了。

7月16日,日军完成战备即向华北国军发动大规模突袭,第29军各部防线应声崩溃,不到十天,北平、天津相继沦陷。

1937年8月,华北局势迅速糜烂致使中日军事局面随之沦为鱼肉态势。

——宋哲元于中日战争负面影响之大,目前史学界少于研究,圈外朋友更是少有得悉,实为可惜。

至此,日军华北野战集群完全控制津浦、平汉、平绥三线,尽得对华作战的全面战略主动。

日军既可出津浦线南下策应华东登陆,海陆钳击上海,直接威胁中国京畿京沪杭地区。

同时,日军还可出平汉线,越过一马平川的华北平原,以机械化兵团攻略冀豫腹地,夺取中原,进逼华中,分割东、西中国。

此外,日军还可以出平绥线西进,如以速战占领山西,日军即可攻击西安、西北。如此,日军即可根据战局,寻迹蒙古灭宋路径,翻越秦岭,袭击中国抗日大后方……

为此,中国方面必然要努力化解如此战略被动。

国军因而云集京沪杭,淞沪大战一触即发。

为保障淞沪会战,掣制日军华北集群由津浦线南下,南京向华北国军野战部队发出南口会战作战命令。

进抵南口备战的汤恩伯将军(左二)

是时,驻防察绥的汤恩伯第13军迅疾向平津出击。

同时,日军正欲图由津浦、平汉南下。

8月2日,可谓一发千钧之时,第一支国军出现在南口巍峨的古长城上。

这天,罗芳珪率领第13军第89师第265旅第529团作为全军前锋,从内蒙古乌兰察布盟南部紧急出发,挺进张家口,抢在日军之前,到达并占领了南口险隘。

南口,南口,位于北平城西北45公里处燕山余脉与太行山交会处,南北两侧皆是崇山峻岭,长城蜿蜒其间。在军事上,有绥察之前门,平津之后门,华北之咽喉,冀西之心腹一说,极具战略价值。

国军第13军出现南口,犹如一把刺刀,居高临下对准平津,犹如一把锋利的匕首,不动声色放置在了正欲南下的日军华北集群腹背。

华北驻屯军司令官香月清司闻讯大惊。

他当即调整部署,以关东军第11独立混成旅团夺取南口一线长城隘口,保障日军2个师团出平汉线南下。

南口会战就此打响。

国军第13军为南京嫡系精锐。全军自军长汤恩伯将军执教黄埔军校,之外,其余各师、旅、团的主要部队长如王仲廉、王万龄、陈大庆、石觉、罗芳珪等人,均是黄埔军校和第3教导师出身的嫡系将领。

该军自36年绥远抗战之后,戍边绥察抗战第一线超过半年,官兵每日勤于演练,为当时最具对日作战经验和极富有进取心的国军精锐之一。

单论对日作战,第13军战力远远高于当时的宋哲元第29军。

因此,第13军抵达南口阵地,各部即根据当地山地、岩石结构地貌,沿平绥铁路与公路线两端高地次序布兵、备战。

其中,第89师扼守南口居庸关正面。第4师则在向南延翼至横岭城一带布防。

就此态势而言,日军第11独立混成旅团在昌平完成集结,然后向西发起攻击,第89师则首当其冲。

当时,第89师以第265、267旅在南口至居庸关一线次第配置。

其中,以第265旅防守南口主阵地凸前的龙虎台阵地,以及虎峪村、苏林口、马鞍山的一线核心阵地,就是国军控制日军向南口发起全面攻击的重要战术要地。

罗芳珪第529团,就部署在这个位置。

罗芳珪第529团为第13军头号主力团,也是国军准一流装备的精锐。该团每营均配有机炮连,装备有2门宁造82迫击炮、4挺国产仿制马克沁重机枪。

此外,团部有一个高射机枪连,装备有6挺马克沁高射机枪。

关东军第11独立混成旅团一部将佐。

8月7日,日军第11独立混成旅旅团长铃木重康向日军发布攻击命令。

日军以对东北军、宋哲元部作战经验,在日机轰炸之后,竟然不等炮火准备,便以大队单位展开,信心十足地分路向得胜口至龙虎台国军防线发起总攻。

按照他们在东北、热河、平津对东北军、第29军等作战经验,日军似乎仅仅需要一个步兵冲锋,即可击溃当面国军。

然而,日军用力一脚踢来,却踢到了第13军的钢板上。

日军指挥官计算不当,其官兵长途行军疲惫,等到进入战场,再爬山数百米,气喘吁吁仰攻山岭,即遭以逸待劳的背靠古长城国军猛烈还击。

抗战初期,按照日军兵力对比计算,其1个联队相当于国军1、2个步兵师,然而,等到日军第11独立混成旅主力展开,仰攻国军设置在凌乱陡峭的山地战壕、掩体,却遭第89师居高临下猛烈还击,顿然陷入被动态势。

午后,大雨助战,天昏地暗。

此刻,第13军看准日军战机无法空援,日军重炮尚未部署到位,因而吹响军号,居高临下向日军发起全面反击。

就此,日军精疲力尽,只得后退。

日军的第一日的攻击,遭到失败。

8月8日,在日机轰炸之后,日军铃木旅团调集30余门火炮,向龙虎台至得胜口一带,尤其向凸出战线的罗芳珪第529团阵地,发起了猛烈轰击。

在没有导弹的时代,大炮即为战场王者。

长城抗战、淞沪抗战乃至七七事变平津战事,日军都是以空袭和压倒性猛烈炮火实施远程打击,在军事和意志上击溃中国军队防线,继而再以步兵冲锋赢得战争胜利。

然而,这次日军火力急袭,国军岿然不动。

汤恩伯本来在日本学习军史,谙熟日军战法,在绥察驻防期间,第13军各部即针对日军战法实施训练、演习。

临战之时,第13军各部师、团长驾轻就熟,相比诸多友军而言,更显得信心十足。

当时,南京政府在战前拨款宋哲元等修建的南口一带国防工事并没有施工。因此,罗芳珪第529团等部国军进入战场,只得根据作战地图和图纸,在主阵地前沿次序向后挖建散兵掩体。

不过,罗芳珪谙熟战术,颇对日作战经验,在部署兵力之时,即将团主力和预备队部署在反斜面战术阵地,待命出击。

日军密集炮击,空袭,打法不变。但是,他们面前,已经不再是东北军、西北军。

这次,日军对面的国军变了。

平津真正的中日大战,这才刚刚开始。

日军航拍对南口国军阵地进行炮火覆盖照片,可以看见日军当时火力之猛烈。

8月12日,日军手绘独立混成第11旅团对南口529团主阵地及前沿阵地战斗经过要图。红圈处即为龙虎台阵地。2019年6月,我与杨国庆在龙虎台察看战场,即推断日军炮群阵地所在,并在地上拾得多块炮弹残皮。

2019年6月,橡树在杨国庆南口抗战纪念馆查看南口会战地图。

日军再作强攻,空袭不断,炮袭连绵,南口一带,硝烟滚滚,遮天蔽日。

炮击之后,日军再向龙虎台主阵地发起步兵冲锋。

龙虎台主阵地为山地地形,乱石嶙峋,远远看去已经被猛烈炮火炸成焦土一片。然而,等到日军仰攻数百米,气喘吁吁冲锋靠近阵地,终于见识到了国军在抗战爆发以来最勇烈的反击。

罗芳珪一声令下,第529团隐蔽在主阵地两侧的火力打响。

军号响起,国军由藏身阵地突然暴起,迅速接近日军,或者抵近射击,或者贴身拼刺,两军搅混,日军远程火力无法支援,交战双方在战场闷声血拼,战事极为惨烈。

当时,中日不仅国力差距极大,中日人口体格、素质也是差距极大。久战之后,日军近战搏杀逐占优势,第529团也就渐渐不支。

就此,为守住阵地,第529团官兵预备队冲上阵地,展开极为悲壮的绝地反击。

彼时,第529团组织敢死队,官兵手提竹篮,装满手榴弹,由侧射火力掩护,迎面日军冲锋实施反突击。

手榴弹,即是当时装备简陋缺少火炮的国军极为倚重的“重武器”。

他们完全无视手榴弹近距离爆炸危险,一面怒骂,一面冲锋,一面向日军投掷手榴弹。

如此血拼反击,国军最终击退日军冲锋。

第13军由汤恩伯先后指挥过的第89师、第4师组建,历来擅长打运动战。

为确保南口会战能够打出策应淞沪会战的战略效果,汤恩伯结合运动战、山地战战法,尽量增加防御纵深,以尽量扩展战场空间抵消日军远程火力的绝对优势。

如此一来,第13军以次要兵力部署一线,用以抵抗、消耗日军冲锋,以主力配置二线及反斜面,用夜袭、侧击等等战法反击日军,以夺回白昼失地和遏制日军攻势。

——后来,朝鲜战争期间,志愿军面对美军也是经常采用这一战法。

如此激战数日,日军强攻每每看似即将得手,最终都被第13军以逆袭、侧击、骚扰、游击配合二线主力实施反击打退。

南口激战,正在忙于策划淞沪会战的蒋介石每日都是数次电询战况,汤恩伯则都是肯定回答:“有把握”。

汤恩伯这种运动战守备战的战法,对一线坚守阵地部队要求极高。

罗芳珪第529团处在第13军防线正面,恰如汤恩伯实施防守反击的根本。

因而,如此数日激战,罗芳珪指挥第529团抵抗日军重兵轮番猛攻,虽然战损惨重,但是,依旧奇迹般守住了阵地,并且保持着相当旺健的士气和战力。

日军明白,眼前国军既与东北军、第29军完全不同,如不消灭第529团有生力量,断无突破国军阵地可能。

8月10日,华北驻屯军司令官香月清司恼怒之下,再调日军第5师团及伪满军一部支援,并以战机、重炮、战车掩护,以平推进攻方式,向第89师防线发起空前规模的总攻。

其时,罗芳珪第529团守备龙虎台,既是国军阵地前出要点,更是扼制南口车站的战术要地,当然就为日军势在必得的核心目标。

持续激战,第529团既无后援,伤亡近半,弹药已尽。

面对日军凶猛攻势,罗芳珪团长当即致电王仲廉师长,请求全团暂时撤退,待撤下伤员、补充弹药后,再行逆袭,以突袭反击夺回龙虎台。

王仲廉深信罗芳珪判断,同意了第529团弃守龙虎台。

就此,日军夺得龙虎台要地,即可将炮群前移,以重炮、战机狂轰滥炸国军纵深阵地,掩护日军主力向国军得胜口、南口一带各处阵地席卷而来。

第13军在二线配置的主力部队开始和日军全面接战。

日军为现代化军队,有地空协同,有步炮协同,如此正面接战,日军远近火力,地空火力配合,即可最大程度发挥战力。如果正面僵持,以步兵为主的平面化国军势必遭到日军火力杀伤,最终几无例外地消耗兵力,最终惨败。

就战术视角而言,要改变中日对战的这一态势,国军唯有逆袭破坏日军平推战线,才可能暂时打乱眼前僵持战局。

两军血拼,鏖战正炽。

就此,汤恩伯要求通讯兵迅速拉了军部到第529团的电话线,越级了师、旅两级,直接电话命令第529团团长罗芳珪,要求该团迅速补充弹药,然后,按照军指挥部规划路线,于日军重兵攻势中,逆袭夺回日军刚刚得手的龙虎台,打乱日军正在平推的攻击线。

10日傍晚,命令下达之后,汤将军以沉稳语调,勉励罗芳珪:

“罗团长,我对你完全放心,完全相信!

我有一言相赠:人生百年,终须一死,好汉倒在阵头上,即为军人光荣之归宿。”

战至这时,局势危急,两位职业军人相隔电话线,唯有热血满腔。

得到命令,当天夜里,罗芳珪率领得到补充的第529团2000勇士,再向炮火,迎面日军战线发起逆袭。

这是一次长坂坡式的逆袭。

汤恩伯亲令第13军和第89师的寥寥火炮为罗团逆袭开路,罗团则以轻重机枪掩护两翼,在夜色掩护下,以营、连规模,向龙虎台阵地发起战术冲锋。

当时,罗芳珪团长便在冲锋的队伍里。

早期抗战,国军缺少远程火力,因此,一旦运动作战,国军无论师长、团长,如要忠于职守,就必须根据自己各式步兵火力和突击距离,靠前指挥,以整合、提高攻击效率。

有罗芳珪亲自带队冲杀,罗团官兵士气大振。

接近日军,罗团勇士驾轻就熟,依然是手提竹篮,投掷手榴弹开路,随后,后续跟上官兵也是尽量接敌近战,劈刺肉搏,开辟血路。

这是南口会战中非常成功的一次战术逆袭。

战至8月11日拂晓,罗团以少敌众,以弱抵强,奇迹般撕开日军攻击线,夺回了龙虎台阵地。

至此,两军对垒,罗团切断日军战线,有效牵制了日军的全面攻势。

功亏一篑,日军自然恼羞成怒。

就此,日军趁机罗团立足未稳,以第5师团一部,伪满军一部助战,日军铃木旅团集中60余门各种口径火炮,急袭龙虎台。

随后,日军以30多辆各型战车掩护,向龙虎台一带罗团阵地发起攻击。

这是日军在抗战期间第一次使用中型战车。

南口会战中日军战车队。

以往,由锦州抗战、长城抗战、七七事变及平津沦陷,每当日军发起战车冲锋,所到之处,迎面东北军、第29军等都无对抗战车经验,因而开展无不一触即溃,日军也就因此大占便宜,战无不胜。

然而,龙虎台一带地势崎岖,山地山村间杂,同时,华北日军平时疏于步坦协同,等到战争突发上阵,又遇到士气高昂,颇具对日作战经验的第13军的,日军草率用上战车攻势,后果非常严重。

第529团为第13军头号主力团,坚守龙虎台阵地之时得到火力加强,官兵多配有手榴弹和毛瑟手枪。

就此,罗芳珪集中轻机枪、手榴弹和毛瑟手枪加强给第3营第7连,以该连隆桂铨连长带队,精干官兵三五人为一组,组成了反战车突击分队,选择复杂地形隐蔽、突击、抗击日军战车。

日军战车冲向龙虎台主阵地,每到山道崎岖处,一旦进退拘谨,炮塔回旋不便,罗团反战车突击分队的勇士们便以机枪火力压制日军步兵,再以敢死组冲锋抵近日军战车,以集束手榴弹炸日军战车履带。

两军混战之时如是不及爆炸,罗团敢死队则一边派人手持毛瑟手枪,飞步上车,将细长枪管伸进战车瞭望孔进行射击;一边则有勇士拉燃集束手榴弹冲向日军战车……

激战持续午后,战场尤其惨烈。

终于,在罗芳珪指挥下,第529团“疯狂”的反战车战法取得成效,日军在损失6辆战车之后,攻击再次挫败。

当时,正在前方采访的战地记者方大曾专门采访撰写了《血战居庸关:肉搏坦克车》的报道:

第七连连长带着两排人跳出阵地,冲向坦克车去,他们冲到这'铁怪’的跟前,铁怪自然少不了有好多窗户,以备里面的人向外射击之用,于是大家就不顾一切的攀上前去,把手榴弹往窗口里丢,把手枪伸进去打,以血肉和钢铁相搏,铁怪不支了,居然败走,并且其中的六辆因为里面的人全都死了,所以就成了我们的战利品。

两排勇敢的健儿虽然死了大半,但我们终于获得胜利。 ”

2019年6月,橡树与杨国庆在龙虎台主阵地留影。

橡树朋友,南口抗战纪念馆杨国庆先生指点南口一带地貌。他手指处山下小高地正是龙虎台阵地。

龙虎台阵地为第89师阵地最前沿。罗团坚守前沿阵地,战法得当,死战不退,重创日军,为南口会战赢得了宝贵的时间与空间。

8月14日,淞沪会战如期打响,南口会战的战役目标基本实现,中国抗战重心开始由华北转向京沪杭地区。

这天,汤恩伯向南京方面电报战况,专门为龙虎台战斗叙功:

“此役赖我罗团沉着应战。官兵奋勇异常,故予敌以重创。”

此后,第529团继续坚守阵地,鏖战至17日。

这时,罗团阵地被炸得凌乱不堪,再无一寸土地完好。而2000人的罗团,连重伤在内,此刻剩下也不过400来人。

“从现在起,我们已经葬在南口了!”

喊出这句话来,第529团自罗芳珪以下官兵再无生还之心。

——如此铁血抗战,8月17日,中央社专门向全国军民报道罗芳珪及第529团抗战事迹及抗战精神:

此种抗战精神,不特为我民族历史之最光荣,尤足为全国军人之楷模”。

万幸,就在危急关头,他们等来了换防友军。

连日血战,撤下阵地时,罗芳珪多处负伤,他的2000余人的第13军第529团,伤亡十之八九。

战至8月26日,日军选择从海路增兵淞沪战场。

就此,华北日军再无沿津浦线、平汉线南下开展攻势的必要。随着日军调换攻击方向,这天,日军华北集群再次向南口增兵,以战役迂回截断国军退路,寻求合围、决战华北国军主力。

中日战争重心已经转移南下淞沪战场。战局已变,再战无益。

因此,在淞沪会战进入白热化阶段的1937年8月26日、27日,华北国军主力开始分路撤退,向保定、漳河退却。

南口会战,是七七事变后国军首次与日军的大型会战。

国军在会战中,正是如罗芳珪和第529团这般血性抗日健儿与日军殊死搏杀,牵制日军华北集群无法南下平汉线、津浦线。迫使日军放弃南下计划,不断增兵南口战场。

最后,华北日军重心也在作战中转移到平绥线的西进方向。

就此,南口会战不仅使日军丧失出平汉线南下的战略上的机动优势,在战略上保障了淞沪会战的实施。客观上,南口会战也为后来华北、中原的保定会战、漳河会战及台儿庄会战赢得了准备时间。

8月31日,延安《解放》周刊高度评价南口会战:

以无比壮烈的抵抗,打击了日军嚣张的侵略气焰,以战斗的英勇,博得了全世界的惊讶和赞扬。

南口会战将永久与长城各口抗战,淞沪两次战役鼎足而三,长久活在每一个中华儿女的心中

是役,罗芳珪和他的第529团胞泽一直苦战、血战于南口会战最核心的战场,牺牲惨烈,居功至伟,赢得抗日军民美誉与敬重。

在龙虎台后侧罗团阵地,南口抗战纪念馆杨国庆先生与他在山岩上刻下的“罗团阵地,坚如磐石!”

杨国庆和他铭刻山岩的“罗团阵地,坚如磐石!”

南口会战之后,罗芳珪率第529团转战晋察冀边等地区。

1938年4月,罗团再为著名的汤恩伯第20军团的先锋,当先赶往战场,突击台儿庄日军。

6日,国军各部向台儿庄日军濑谷支队发起总攻。

午后5时,第529团团长罗芳珪及团附李有于等人前往大顾珊村外前沿阵地指挥战斗,不幸遭遇日军炮击,双双壮烈殉国。

当时,罗芳珪年仅31岁。

罗芳珪军职仅为团长,军衔仅为上校,不过,在抗战初期,国军以弱抵强奋力抵抗发生无数血战,其中,尤其以黄埔军官罗芳珪团在南口会战,姚子青营在淞沪会战,死战日军,牺牲惨重,闻名全国。

彼时,姚子青营长在宝山守卫战中殉国。如今,罗芳珪再于台儿庄会战阵亡,消息传出不仅使得国军官兵为之感伤,甚至连国共高层,也为著名的“南口罗团”的罗芳珪团长的殉国感到震惊。

当时,《大公报》以大字标题“抗战名将,罗芳珪灵徐抵汉,即将运湘安葬”,副标题是“扼守南口,威震中外,台庄会战,为国捐躯”予以报道。

1938年5月上旬,罗芳珪灵柩回归故乡衡山。

彼时,衡山各界人士到车站迎接并隆重举行追悼会。

罗芳珪灵前,摆放着国共高层蒋介石、周恩来、林森、于右任、汤恩伯、蒋光鼐等人挽联、挽词。

其中,蒋介石的挽联:

善战久知名,何冀妖氛摧猛士;

临危能受命,好将浩气振军魂。”

周恩来的挽联:

为国家合作抗日,南口防守决死战,声震中外。

作民族复兴英雄,台庄大捷成壮烈,独有千秋。

1938年,为表彰罗芳珪的功绩,国民政府追谥他为陆军少将,入祀南岳忠烈祠。

1988年,罗芳珪被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追认为革命烈士。

后记:

一晃,经年。

就在南口会战即将迎来84周年纪念日之际,在北京南口镇坚持自费运营南口抗战纪念馆的杨国庆先生,却面临着搬家的麻烦。

一直以来,杨国庆得妻子帮助,经营一家亚东熟食店,勉力维持着南口抗战纪念馆的运营。南口抗战纪念馆即设在这家熟食店的地下室里,曾经接待过诸多参战南口会战的官兵后人。其中,包括罗芳珪将军之女罗本忠。

2019年6月,我得杨国庆陪伴,曾往龙虎台一带察看抗战战场遗址,沿途闲谈,直至回到纪念馆里沏茶再谈,每每说起南口抗战往事,我们均感当年国军抗战之艰难。

谈话间,我既感杨国庆先生为人之实诚,更感他为南口抗战纪念馆耗费心血之艰难。

如今,熟食店受疫情、房租等等影响,无法维持现状,只得在朋友支持下寻觅去处,搬家他往。

如今,杨国庆新的熟食店地址为南口镇西环北里20号楼北侧平房,有往南口考察抗日战场遗址朋友,可以寻迹自行联系杨国庆先生。

叹息之余,我在此唯有遥祝杨国庆先生搬家顺利。

杨国庆(右3)与他的朋友们为搬家南口抗战纪念馆合影。一群可爱的人们。

抗战,为中国人从苦难走向崛起的不可回避的历史。可是,这段历史却总为人们无意间抛洒着且疏远着。

杨国庆年龄与我相仿,我们这一代人受经历过抗战的父辈、祖辈影响,对抗战历史往往有着深沉的执念。

我深信杨国庆长期以来自费坚持维持南口抗战纪念馆的运营的初心,正如我坚持抗战题材战史写作的心情一样。

在父辈、祖辈日渐凋零以后,我们这一代人虽然相隔抗战历史太远,却已经成为抗战历史与文化的主要传承人。

希望更多人能够重新认识抗战史,敬重抗战史,借以理解如今和平与发展之不容易……不过,我们既是平民,能力有限,所作所为,无非为此尽心、勉力。

谨以此文,遥问杨国庆先生及各位关注抗战史的朋友们夏安。

(0)

相关推荐